“一拜天地。”礼官喊道。
沈辰皓好像没听见,呆呆地愣在原地。
宾客们更是议论纷纷。
盖头下的封悦不明所以,只听见大家都在议论,她很好奇发生了什么,但她又不能掀起盖头。
封悦的父亲立刻黑了脸,这沈辰皓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么大的事怎么能出岔子?
沈庆安连忙打圆场说:“封兄,皓儿这是激动的愣住了。”
沈庆安示意侍从赶紧提醒沈辰皓。
侍从小声提醒,沈辰皓这才反应过来。
“一拜天地。”礼官重新喊道。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礼成,送入洞房。”
沈辰皓全程脸上没有一丝喜色,他的心里一直想着沈叶笙。
“他们此刻应该拜完堂了吧?”
沈叶笙坐在窗前,拄着脑袋。
她没有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因为她不想徒增悲伤。
再加上,沈庆安也不会同意沈叶笙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因为沈庆安了解他的女儿,要是沈叶笙去了,指不定会在婚礼上搞出什么名堂。
“小姐,看时辰,应该差不多了。”
“那晚上,就该,入洞房了吧。”
“是的,小姐。”
沈叶笙想到这儿,眼泪就止不住的流。
“小姐,您怎么了?”莲儿还不知情,但她看见沈叶笙落泪,紧忙递上了帕子。
“没事,我只是为我,兄长,高兴,喜极而泣了。”
沈叶笙对沈辰皓的称呼由“哥哥”变成了“兄长”。
沈辰皓在宴宾时喝的烂醉,也许是想将一切的情绪都发泄在了酒里吧。
宴后,他跌跌撞撞的走到了房间。
媒婆也跟着进来,说:“少爷,少夫人,该喝合欢酒了。”
“滚,给我滚出去,滚!”沈辰皓大喊道。
看到此刻的沈辰皓,封悦也吓了一跳。
“夫人,这?”这不合规矩。
嬷嬷左右为难。
“你先出去吧,少爷喝醉了,这里交给我就好了。”
“是。”
“少爷,您先把悦儿的盖头掀了吧。”
因为大婚当日,必须由新郎亲手掀起新娘的盖头。
沈辰皓娶她只是为了做戏,他不爱封悦,又怎么会掀她的盖头。
封悦等了半天,也没等到沈辰皓的行动。
她还以为是沈辰皓喝多了,不舒服,什么都不想做。
封悦只好自己掀起了盖头,她想着,等沈辰皓醒酒了,再掀一次就是了。
封悦给沈辰皓宽衣,沈辰皓一把甩开了她的手,“别碰我!”
封悦被沈辰皓的态度吓到了,她愣在原地,委屈的要哭了出来。
然后,沈辰皓倒在了床上,恍惚间喊了一句:“笙儿。”然后就睡着了。
封悦见状,轻轻的为他脱了衣。
第二天,封悦早早就醒了,去给沈辰皓熬粥喝。
昨晚喝了那么多的酒,喝点粥能暖胃。
粥做好后,沈辰皓也醒了。
“少爷,您醒了?”
沈辰皓看了眼封悦,又看了眼自己的身上和床上,他怕自己酒后乱性,对封悦做了些什么。
“少爷,您昨夜喝多了,倒在床上睡着了,我们什么都没做。”封悦看出了沈辰皓慌张的样子,解释道。
“哦。”
“少爷,悦儿给您煮了粥,您喝点吧。”
封悦将粥端给沈辰皓。
沈辰皓醒了酒,自然不会再像昨日那般大声喊骂。
“谢谢。”
喝完了粥,封悦送沈辰皓去大理寺。
在府内,正巧碰到了沈叶笙。
此时,封悦正挽着沈辰皓的胳膊。
沈辰皓不想惹事,就没挣脱开,毕竟周围眼线众多。
沈叶笙轻瞟了一眼,看到他们十分亲昵的样子,没过多理会,径直走了过去。
沈叶笙也怕自己再多看一会儿会被气死。
莲儿向他们行了个礼,也急忙跟上沈叶笙。
“笙儿。”封悦唤沈叶笙,想和她打个招呼,沈叶笙头也没回。
“妹妹这是怎么了?”封悦懵懵的。
这俩兄妹到底是怎么了?怎么都如此反常?
“我也不知道,走吧。”
中午,沈叶笙和莲儿出府闲逛。
沈叶笙一直低着头走,也不看前面的路,她玩着手指,好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突然,两匹马冲了过来。
“小姐,小心!”莲儿慌张的说。
沈叶笙一时慌乱,忘记了躲,愣在原地。
好在骑马之人及时刹住了马。
“看见马不知道躲吗?”随行的侍从大声呵斥道。
“明明是你们骑的太快了,差点撞到了人,道歉!”沈叶笙也丝毫不惯着他们。
“还敢让我们道歉?”侍从不服气。
那位公子一挥手,侍从便不说话了。
“不好意思,在下险些撞到了姑娘,既然姑娘没受伤,我还有急事,就先走了。”领头的那个公子说道。
然后,两人驾马离去。
“什么人啊?差点撞到人了,你们还有理了。”
“小姐何必与他们置气?”
“罢了,我们先吃饭去。”
“小姐,前面就是一家酒楼。”莲儿给她指了指。
走近一看,竟是福德酒楼,正是之前封悦带着沈辰皓去的那家。
“这家不吉利,我们换一家。”
“可是这家是全京城最有名的啊。”莲儿小声嘀咕说。
然后又找了一家酒楼。
选了个位置,点了菜。
等了一会儿后,就上菜了。
“客官,您的菜。”
沈叶笙心不在焉,夹菜几次都没夹起来。
“小姐,我帮您吧。”
沈叶笙这才回过神,“谢谢啊。”
沈叶笙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
“小姐,您怎么不吃了?您只吃了一点儿。”
“我不饿,吃不下,你多吃点儿。”
莲儿虽是侍女,但沈叶笙从未把她当成奴婢对待过。
“小姐,您吃个鸭腿吧,这是您最爱吃的。”莲儿将鸭腿递到沈叶笙的碗里。
王宫内,太监来报:“启禀皇上,英王殿下到了。”
“宣他进来。”
“是。”
“臣弟给皇兄请安,皇兄万福金安。”
“免礼。”
“谢皇兄,不知皇兄急召臣弟入宫所谓何事?”
“是太后总跟朕念起你,许是她老人家想你了,便想让你去看看她。”
“是,臣弟这就去。”
“去吧。”
“臣弟告退。”
英王殿下来到了太后处。
“儿臣给母后请安。”
“煜儿,快过来,坐到哀家身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