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大侠萧金衍 > 第362章 你可知罪?

大侠萧金衍 第362章 你可知罪?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6: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官兵闻言大惊,正要抽出兵刃,萧金衍一把将慈悲大师拉住,“二大爷,别闹了,这里皇宫,可不是闹着玩的。”

又对官兵道,“抱歉官爷,我二大爷这里有点问题,从小没娶上媳妇,成了疯子,家人一看也不是办法,便让他在清凉寺出家为僧,今日城内热闹,一个没看住,偷跑了出来!。”边说边指了指脑袋。

慈悲大师道,“你才有问题呢,官爷,我不是疯子,更不是他二大爷,我俩都是杀手,闯皇宫也是他亲口说的。”

萧金衍抱着慈悲大师,“行了,快走!”

“你放开我。官爷,你要信我。”

萧金衍道,“对,你不是疯子,我是,我是疯子。“

官兵一副若有似的样子,冲萧金衍摆摆手,“行了,家里有这么个老人,也真够你受的。”

“官爷,你听我说,我真不是疯子。你一定要将他抓起来。”说话间,官兵已走远。

萧金衍将慈悲大师拎到了不远处,瞪眼道,“你是成心来给我捣乱的不是?”

慈悲大师冷笑,“我算明白过来,上次刺杀,你跟他们是一伙儿的,串通起来,让我在房顶上住了十天,对不对?”

萧金衍心说原来你是在报复我呢,口中却道,“话也不能这么说,你要杀的人,可是金陵李家三公子,实不相瞒,张头儿已经被人杀了,我让你住上面,实际上是保护你。否则,你现在早已不知死多少回。?”

“那我要感谢你了?”

萧金衍道,“我现在有要事,你要去哪里悉听尊便,若再坏我事儿,小心我把你扔玄武湖喂鱼。”

慈悲大师道,“打今儿起,你去哪里,我就跟哪里。”

“这可是你说的。”萧金衍带着慈悲大师来到鼓楼处,见四处无人,将慈悲大师提在手中,纵身一跃,来到了三丈多高的楼顶,慈悲大师惊道,“你要作甚?”

萧金衍哈哈一笑,“你在这里凉快会儿。”旋即跃下楼,往皇宫方向奔去。

慈悲大师在鼓楼顶上破口大骂,奈何周围僻静,根本无人前来,才下屋顶,又上楼顶,心中懊恼,将萧金衍八辈祖宗问候了个遍。

不多时,萧金衍来到城墙下,他释放弦力,将周身三十丈以内的一切都映入识海之中,趁人不备之时,翻过城墙,来到皇宫之内。

有了上次的教训,他早已将皇宫内的地图记在脑海之中,有弦力相助,轻松避开了几拨巡逻官兵,专挑宫殿房顶行进,一来地势好,视野广,二来宫殿顶部有翼角、戗脊、套兽,高低不平可以隐匿身形。

太极殿本是皇帝用来上朝议政之殿,位于皇宫中最中轴,自从成祖皇帝北迁之后,应天成了留都,太极殿便闲置下来,几百年来,也只有皇帝南巡之时作为临时议政之所,可如今这位皇帝,自从二十年前进入京城之后,便再也没有出来过。所以这里,除了值守的太监和打扫之人外,极少有人光顾。

萧金衍蹑足潜行,趁巡逻之人不注意,偷偷溜进了太极殿。大殿百丈见方,修建的气势磅礴,颇有帝王之气。从大门至内里,共有三进三块牌匾,将太极殿分为了三个层次。最外面是听宣的六品以下的臣子所站之处,二进则是文武百官朝班之所,再往上便是皇帝的龙椅及后门,龙椅正上方,有一块大匾,上面写着“建极绥猷”四个大字,意为天子上应天极下顺百民之意。

想到自己的身世之迷就藏在这块匾额之后,萧金衍心中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二十年来,他问过李纯铁、问过王半仙,两人都对此事讳莫如深,从未提过他父母是谁,出身如何。而这个答案,将在片刻之后就要揭晓。

他来到匾额之下,正要跃上,便听得一声旁边有咳嗽声,萧金衍心中大惊,原来殿中有人,以他的修为,竟没有感应到此人的存在。

他顺声望去,见到了那一位麻衣剑客,不由惊奇,“你不是去了善和坊了吗?”

麻衣剑客面无表情,“去善和坊的另有其人。我在这里等了你许久了。”

……

司礼监高远车马停在了门口,却迟迟不肯下车。这位高公公是宫内宣旨的四大太监之一,视财如命,平日里出巡,代表的又是天子威严,架子大的很。这些年来,除了在隐阳城碰了个钉子外,几乎所有人都对他客客气气,高接远送。

宣旨这活儿,既是一个肥差,又是一个苦差。若是诰赏的圣旨,听旨之人、宣旨之人皆大欢喜,往往会有不小的利是,但碰到抄家罢官的圣旨,那便成了苦差事。

今日李家祭祖,朝廷封赏,自然是美差一件。他提前半月来到金陵,就住在宫内,可半月下来,李家不但没有去送礼打探风声,连个拜帖都没有下来,所以高公公很生气,赖在车上不肯下来。

众人一看傻了眼,李东阳嘱咐李小花,让家丁重新净水泼街,然后纷纷上前恭候,高公公这才慢吞吞下来。

“高公公一路操劳辛苦,这次前来敝舍,真是令李家蓬荜生哈。不知公公在金陵可曾住得惯?”

李小花将公公迎入内堂,一路上与他说着不咸不淡的话,丝毫没有任何表示,高公公想要索取银钱,又不便开口。毕竟,李小花虽然无官无职,但却有正儿八经的爵位,更何况,他与陛下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亲近。每年三节两寿,李家往宫里送的东西,可以船计,当然,并没有他的份儿。

高公公叹了口气,“最近遇到了点事情,有些难办啊。”

“哦?”李小花笑道,“不知公公因何叹息,不如说出来,我李家不才,愿为公公分忧解难。”

高公公道,“有人欠了我银子,但却又不肯归还,我正愁如何跟他开口。”

李小花哈哈一笑,“原来是讨债的事儿,不知欠债之人,是在何处?”

“就在金陵。”

“那就好办了。我们李家世居金陵,好歹大家也都给我个面子,你若不方便,不如让我来帮你处理。”

高公公心说就在等你这句话呢,道:“有李爵爷这句话,杂家心里就有底气了。”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裹,里三层外三层包得严严实实,一层层打开,里面竟是一张纸,高公公将这张纸递了过去,“李爵爷,可曾认识这上面的字?”

李小花取过来一看,竟是一张欠条,上面写着:

“兹有金陵李倾城欠赵拦江银十万两,特立此据。维年月日。”

这张借条是去年李倾城在隐阳时,写给赵拦江的,后来被赵拦江当做“顺水人情”,塞给了高太监,想不到,这次前来宣旨,高远竟带着这张欠条前来要债。

李小花哭笑不得。

“原来这是犬子立下的字据。”李小花道,“稍候片刻,倾城便是我们李家的家主了,我会让他给你个答复。”

说罢,将欠条交给了李倾城。

欠条之事,赵拦江曾跟李倾城提过,李倾城只得道,“高公公,借一步说话。”

他将高太监拉在了偏厅,又吩咐人上来香茗,笑嘻嘻看着他,高远被他弄得心慌,“怎得,你是想赖账不成?”

李倾城道,“哪能啊。我李倾城好歹也是李家之人,李家五百年来,以诚信立家,岂有赖账的道理?”

“那你是准备用现银,还是银票?”

李倾城道,“公公,先请喝茶。”

高远端起茶杯,饮了一口,只觉得唇齿清香,舌下生津,忍不住赞道,“好茶!”

李倾城道,“味道可入公公之口?”

“还有嘛,走的时候,给我包上点。”

李倾城道,“这茶可不是一般的茶,乃是五百年前太祖皇帝赏给我李家的,你看到我们祠堂旁边供着的那一道圣旨了嘛,就是下那一道圣旨时的赏赐,就剩下这一壶了,如今在你口中。这茶一共给了半斤,前些年河南崔家来探,用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买了一两。按这个价格,公公刚才饮得这杯查,也差不多值个三四万两了!”

高远尖声道,“什么?这么一口破茶,要三四万两?”

李倾城沉着脸,“公公这话就不对了,难道公公认为,太祖皇帝赏赐的御茶,不值这些钱吗?”

宫里当差,最怕诋毁皇室,更何况是太祖皇帝。他连说不敢,心说一口下去,三四万两没了,还好自己只喝了一口,连将茶杯往桌上放下,李倾城内力微吐,高远一个没把持住,啪得一声,茶杯落在了地上。

李倾城惊呼,“啊!”

“怎了?”

“糟了,这茶杯看似稀松平常,却是大有来头。这叫一龙四凤杯,是成祖皇帝赏赐,如今世上只剩两只,除了这一只外,另一只在太庙里供着哩!这杯子若是碎了,可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欺君之罪啊!”

高远脸色大变,“这可怎么办?”

李倾城笑着道,“公公不用惊慌,我会替公公遮掩过去的,不过,最近我手中也没有钱,至于欠条的事嘛……”

高远道,“一张破纸而已,你帮我挡下此事,这件事就算两清了。”

……

李倾城与高远有说有笑走了出来,两人如许久为见的朋友一般,与先前高公公那副颐指气使的样子有了鲜明的对比。

李小花道,“高公公,香案、鼎炉等接旨的器皿都已备妥当,吉时已到,请公公宣旨吧!”

高远这才吩咐人从车内取下一个玉匣,打开之后,取出一道圣旨,尖声道,“圣旨到!”

李小花率领众族人纷纷跪倒,“草民李小花及族人弟子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敕:应天府李家一族,虽居江南,一心为国……”

旨意十分冗长,高公公说得不紧不慢,先是肯定了李氏家族对皇室的贡献,从当年金陵王归顺,一直说到靖难之战李小花劳苦功高,将李家祖上夸了个遍,皇帝代表皇室对李家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大祭祖之际,对李家送上诚挚的祝福。

“素闻李家嫡长子倾城,年轻有为,又在西疆与隐阳王并肩杀敌,立下汗马功劳,特敕李倾城平阳侯一职,赏如意一只,钦此!”

旨意一出,整个李家震惊不已。

平阳侯是侯爵,虽然只是一个封号,并无实际的封邑,但一般皇室这种赏赐,也多用于褒奖臣子,但给李倾城封侯,却是出乎所有人预料。李小花那么大的功劳,也不过封了个定阳伯而已。

上一次,李家封侯之人,还是两百年前,在北疆击退鞑靼部落的曾高祖,那时他在军中任定北军大都督一职。

这是何等的荣耀?

而李倾城所作的,不过是与赵拦江一起抗击西楚、北周联军,其中他并无出太大的力气。

李小花率众人连磕头谢恩。

李倾城却高兴不起来。

别人不知道平阳是哪里,但李倾城却知道,平阳是隐阳十九城中的一个城池,所谓的平阳侯,相当于将赵拦江的隐阳王封地中,埋了一颗钉子。其真实的用意,则是牵制赵拦江。

爵封平阳侯,李倾城自然不用去就藩,但一旦西疆战事或隐阳那边有什么变动,身为平阳侯,则必须要为自己的封地战斗,也就是说,整个金陵李家,将与隐阳的局势绑在了一起。

皇帝这个封赏,看似殊荣,实则暗藏杀机。当然,若隐阳相安无事,这个封赏自然是极好,一旦隐阳有变,那这个封赏,将成为一个祸根。

看来,皇宫里的那位陛下,对赵拦江在隐阳城内一家独大,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啊。

不多时,李倾城官封平阳侯之事,便在金陵城内传遍了。高公公临行之前,李小花命人将他马车之内装了一箱金银珠宝。

将近午时,祭祖大典已将近尾声。

接下来,便是族内的长老会。

李小花宣布金盆洗手,让出家主之位,按族内规矩,?将会选举出新的族长,在江湖同道的见证之下,李小花主持了作为族长之职的最后一次族内会议。

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关于选举李倾城金陵李家新一任族长的议案,由长老会三房十六支的长老投票,只要有十三票通过,李倾城便将顺利成为新一任的李家家主。

李小花发表了辞去家主的讲话,在族人的支持下,在朝廷的关怀下,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金陵李家这二十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经济、政治影响力及江湖地位上有了极大的提升,这是所有李家子弟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李小花年事已高,决定将家族让给年轻一代管理,而自己则退居幕后。

众人对李小花这二十年来对李家的贡献表示了肯定,并送去了美好的祝愿。

一番客套下来,长老会正式进入投票环节。

投票实行记名投票,邀请了晓生江湖金陵分会的总采风唱票,少林派计票、武当派监票,投票结果将对整个江湖公开。

宗祠的议事堂内,长老会进入投票环节。两位剑仆开始发放表决票,由于各房事先早已有了定论,很快便结束了投票。

总采风开始统计表决票。

“大房,同意,二房,同意,三房,同意。”

李家嫡系三房的长老,都投了同意票,众人开始松了口气,李倾城的家主之位,基本便是确定了。

“四房,不同意,五房不同意,六房不同意……九房同意,十一房同意……”

李小花本以为胜券在握,但随着唱票的进行,他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李家三房十六支,本来就是派系林立,涉及到利益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均,李小花无法做到一视同仁,自然会几房对他不满意,投反对票也是在意料之中。

但在收服李小树之后,只要他不作妖,李小花有九成九的把握,将李倾城送上去,但投票的过程,却并非如此。若是中间派也就算了,原本一向听李小花调遣的八房、十五房,竟也投了反对票。

唱票完毕,同意十二票,反对六票。

李小花沉声道:“怎得少了一票?”

此时,十三支的李向中道,“我的票还没填好。”

若要通过决议,必须要十三票才可以,李向中故意等到了最后,所以此刻,他手中这一票至为关键。

李小花道,“向中,你可要想好了。”

李向中笑了笑,“自然是深思熟虑,我们十三房在族内地位,想必大家也清楚,我也从来没想到过,自己手中竟也掌握了决定族长的一票,所以作出决定之前,我有几句话要说。”

李小花望向李小树,李小树摇头,表示并不知情。

“你说吧。”李小花怕他节外生枝,又补充道,“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便是。”

李向中道,“一直以来,十三房属于娘不疼舅不亲的那一支,在家族之中,连像样点的产业都没有,但今日我要说的,与这个无关。家主之位,对十三房来说,传给谁,不穿给谁,没什么区别。我对倾城这孩子,也没有意见。今日只想问我们族长一个问题,若是回答满意,我自然会赞同,若不满意,对不起,我放弃投票。”

放弃投票,李倾城则达不到出任家主的条件,那么李家三房十六支中的弟子,都有权争夺这家主之位。

李小花道,“什么问题?”

素来老实巴交的李向中,向李小花厉声问,“李小花,你可知罪?”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