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大侠萧金衍 > 第361章 祭祖大典

大侠萧金衍 第361章 祭祖大典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6: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七月初七,金陵城内热闹非凡。

这一日,金陵城内几乎一半的百姓都来到了城南善和坊,将四周围得水泄不通,正是为了见证金陵李家十年一见的盛世大典。金陵李家是四大家族之首,也是第一武林世家,更是屹立数百年不倒的大家族。对百姓来讲,江湖太遥远,而李家这些年来修桥铺路,生意遍及天下,使得百姓生活更便利,这才是他们关注的。

为庆祝这次祭祖,李家在城内的几十家铺子,纷纷推出促销活动,送鸡蛋、送柴米油盐,一些本是城内富人用的商品,也都推出了平民价格,所以那些大爷、大妈们,一大早就来到铺子面前,排起了长龙。

清凉寺、鼓楼、秦淮河、夫子庙等四处,则设立了粥场,一连十日,向城内的流浪汉、乞丐等人施舍食物,所以就连邻县的一些乞丐也纷纷涌入了城内,最后官府干涉下,直接在城外又增开了一处粥场。

前来观礼之人,可谓各式各样。

有江湖中人。毕竟这是与少林武当齐名的大宗族,而且号称天下剑藏,这次祭祖,家主李小花急流勇退,传位于李倾城,可以说,这一举将决定未来三十年江南武林乃至整个中原武林的命运之事,能见证这一时刻,机会千载难逢。

有官府之人。李家在朝中根基深厚,祖上曾出过多位阁老,江南道这些年科举入仕的进士,有七成是李家族人或李氏族学,与李家关系盘根错节,所以这种场面,也都会给他们一面子。

有宫内之人。李小花当年有过靖难之功,与皇帝有着旧情分,司礼监高远高公公早已奉旨来到金陵,只等这祭祖大典之日,向李家示恩。

此外,晓生江湖、八卦周刊的采风,也都穿插其中,将对这场盛世进行追踪报道,不消说,下一期的江湖新闻,李家祭祖的消息必将是铺天盖地。只是,晓生江湖与八卦周刊,侧重方向不同。前者是武林喉舌,侧重公布一些官方消息,八卦周刊则更多是花边内幕,前者注重权威,后者注重娱乐。

当然,也有些商贩挑着货挑,穿插在人群中,趁机做点生意,对于此事,李家并不阻拦,却也专门给他们划出了指定区域,免得弄得场面混乱不堪。

观礼之人,按身份不同,都安排了不同的观礼区域,不同区域都有不同的人来负责现场调度,一切井然有序,热闹而不杂乱。

善和坊长街之上的大理石板,早已被家丁仆人打扫的一尘不染,就在清晨之时,又用清水泼街冲刷了一遍。

一大早,来自全国十三道李氏宗族的族人,早已候在了善和坊大门之外,等待祭祖大典的开始。

萧金衍作为李倾城的朋友,没有去江湖区,一是因为现任武林盟主左斯坦与之关系不好,更因为在隐阳城,因为宇文霜之事,萧金衍大开杀戒,招惹了众怒,他不想在今日招惹是非,一旦祭祖开始,确定了京城的高公公和那位太监离开皇宫,他便混入皇宫去查探究竟。

此时此刻,他与李倾城在别院之内。

由于是祭祖大典,李倾城与其他族人一样,穿了一身黑,衣服上镶着绯色边,腰间佩明黄古玉,按礼制,只有三品以上官员才可以用绯色,今日穿这身衣服,也象征着李家在朝中的地位。

萧金衍与李金瓶打趣道,“从今日起,以后就不能称他为李少侠,而是李家族长了。小师父以后可要多关照一下。”

李金瓶帮李倾城整理好衣衫,看着他一身打扮,眼中满是柔情。李倾城却道,“我总觉得,事情不会如此顺利。”

萧金衍哈哈一笑,“杞人忧天。今日李家高手尽在此处,就算西楚军队来袭,也未必能活着回去。”

外面传来一阵轰叫声,紧接着锣鼓齐鸣,原来是李家请来跳花灯、彩龙舟的队伍,从长街之上路过。

待过去后,李倾城问,“你都准备好了?”

萧金衍点点头,“一旦确定那高手前来,我就离去,若顺利的话,还能赶上你的传位仪式。”

“路上小心些,等你回来喝酒。”

李金瓶现在没有名分,加之女性又无法出席祭祖大典,所以李倾城命青草等几个剑仆,在别院之内守护于她。

等交代完毕,时间已是差不多。

三声炮响,李倾城走出了别院,来到李家宗祠等候。

李家三房十六支的长老逐渐抵达,按大典仪式,待吉时一到,李小花将带领李家族人从长街之上穿过,抵达祠堂。

萧金衍也来到人群之中,混入了观礼的百姓区域。城内百姓议论纷纷,讨论着即将出场的李家剑手。

有一老者道,“这次祭祖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堪比三十年前那一次哩,那时候,老太爷还在世呢。”

一年轻人问,“有何不同?”

“那一次祭祖,李老太爷凭一柄金光剑,在玄武湖力挫江湖十大高手,心气正足,李家剑客也在宁王之乱中立下战功,名动江湖。”

对于这些陈年往事,老者说起来头头是道,不过年代已久,却勾不起年轻人的兴趣,年轻人望着长街尽头,“都说李家剑客名满天下,今日终于可以见到了。”

又一通鼓响。

有司仪道,“祭祖大典开始!”

十九声炮响,震耳欲聋,象征着三房十六支李氏族人的兴旺繁荣。炮声过后,人群之中传来呼啸之声。

年轻人忽道,“来了!”

一队白衣剑客,排成八排八列,腰持长剑,踏着鼓声,在长街之上缓缓走过。

听得一名晓生江湖的采风介绍道,“迎面走来的是白衣剑卿方队,由六十四名知玄中境的剑手组成,领队是三房的李长生。这些白衣剑卿,在加入之前,多是江湖名家,金陵李家号称第一家族,在江湖高手储备之上,独树一帜,其中知玄高手将近百名,而整个江湖也不过两千人,在人数之上,只有少林派能与之比拟。白衣剑卿是李家执行江湖任务,维护江湖和平的主力队伍,也是李家的常备剑客队伍。”

听闻这番话,众人不由感慨,对金陵李家在江湖上的绝对实力,以及巨大的影响力刮目相看,可以说,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金陵李家。

白衣剑卿路过祠堂,纷纷举剑,齐声道:“作风强硬,能打胜仗,维护和平,捍卫家族!”

声音整齐划一,在长街之上飘荡。

江湖各大门派前来观礼的群雄,也不由刮目相看。知玄中境,只要有两名以上,便可称霸一方,有十名以上,便算是大门派,而李家,足足有百人!

又是一声惊呼。

三十六名黑衣剑相目光凛然,踏步前来。

那采风喊道,“黑衣剑相走过来了!三十六名黑衣剑相,个个都是知玄上境、半步通象境,黑衣剑相历史悠久,曾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当年衢州之围,滁州之战,经历过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成为李家族内的坚强后盾!”

年轻人问,“黑衣剑相很厉害吗?”

老者道,“他们是李家自幼培养的剑客,极少有人在江湖上走动,寻常一人,拿到江湖上,足以列入晓生江湖地榜。所以说,晓生江湖的那些榜单,看看就成!”

那晓生江湖采风听到这话,道,“老伯,这么说就不对了。我们的各大榜单,那可是综合了各路实力排出来的,没有半点水分。金陵李家不参与排行,那也怪不得我们吧?”

年轻人道,“可我听说,只要花一千两银子,就能进入天地人三榜中的人榜前一百呢!”

采风道,“都是道听途说而已。要入三榜,谈何容易,没有成名的战绩,哪里能入?人榜百人,一个萝卜一个坑,三年一排,除非你胜了百人榜中的人,才有机会进入人榜。”

年轻人叹了口气,“本来我还想花上一千两,买个人榜玩玩的。”

采风闻言,生意来了,连道,“小哥若真有兴趣,我也可以帮上忙。”

“不是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吗?”

采风嘿嘿一笑,“话虽如此,但也不是没有操作空间,毕竟有些萝卜是我们自己种的,只要你交了钱,我们可以安排一场比武,拔出一个萝卜,把你填进去。”

“这不是打假赛吗?”

采风道,“大家都是凭实力入榜,有钱,也是一种实力。小哥,马上就月底了,我还要冲任务,要不我给你申请个折扣,你来帮一帮忙呗!”

“偌大一个江湖,天下有钱人那么多,为何找我这种三脚猫?”

采风叹道,“这些个江湖人,武功高强,又爱面子,不肯杀人越货,又不肯做下贱的营生,所以大多都是穷逼。”

萧金衍闻言,眉头一皱,“这不是骂人吗?”转念一想,道,“有道理!”

年轻人喊道:“这些人是什么杂牌剑手?走路都不齐整,比白衣剑卿差多了!”

萧金衍抬头,看到十余名衣衫不同的剑手从身前走过,武功尽入通象初境,其中有几人境界不稳,想必也是得了那名守剑人的造化。

其中一人听到年轻人嘲笑,手指微动,一道剑气向那年轻人激射而来,而年轻人仍不知,若真击中他,怕是当场毙命。

萧金衍见状,一侧身,不经意间以挥了挥长袖,将那道剑气接了下来,不由暗怒,你一个堂堂通象境,竟对寻常百姓出手,太不要脸。

那剑手见萧金衍接住剑气,微微一愕,瞪了他一眼,便随其他人向前走了过去。

采风道,“你别小瞧他们,这些人可是李家的剑侯、客卿,都是通象境,寻常一人拿出来,放在江湖上都是大门派的掌门,专门应对前来问剑之人,若非今日祭祖,你就想见,也见不到哩!”

金陵李家名满天下,江湖中想要成名之人,也都以与李家剑客交手为荣,若能胜得一招半式,顷刻间名声大震,这是绝佳的成名途径,而这些客卿、剑仆,则是捍卫家族荣誉名誉的中流砥柱。

“通象境很厉害吗?”

“这十个人,就是白衣剑卿一起上,也未必是他们对手。换作是你,看你一眼,你就死了。”

年轻人张大嘴,“太夸张了吧?”

采风道,“也许有些夸张,但随便指你一下,你必死无疑。”

此话倒是不假,若非萧金衍帮他挡下那一指,怕是这年轻人已横尸街头了。

人群中,传来一阵哄笑声。

众人望去,两个衣衫朴素的老者,腰间挂剑,手拄着拐杖,分别由两个人搀扶,颤颤巍巍,向这边走了过来。

“这也是李家的高手?”

“估计牙都没了,还能拿得住剑?”

采风也纳闷,“我不认识他们。”

萧金衍却心中震惊,且不说这两名老者,就是旁边搀扶之人,武功已是通象中境,若没猜错,应该是福禄寿三大剑仆中的李长禄、李长寿,至于那被搀扶的老者,神华内敛,毫无内力波动,萧金衍却感觉到了极度的危险,剑至精处,无形无影,至少也是李纯铁、宇文天禄级数的高手。

萧金衍望向那二人时,那老者也感应到了他,望了他一眼,萧金衍只觉得识海之内,一阵晕眩,连收摄心神,运弦力抵抗。那老者咦了一声,便不理会他,向宗祠方向而去。

先前老者似乎有些激动,道,“原来他们还没死!”

采风先前得到的消息,并无二人介绍,此刻也来了兴致,连问,“老先生,这两位是何人?”

老者道:“他们是李家的两位供奉,你们可听过百年前李家之乱?”

“略有耳闻。”

“当年李家十大剑手中的两人,若非他们,怕是如今家族之主,便不是这一脉了。三十年前祭祖之时,他们曾露过一面,想不到如今还在人世。”

那两人到了宗祠前,李小花连带二房、三房出列,亲自将两人搀扶住,并站在了第一排,可见这两人在李家地位之高。

李倾城为首的二代弟子,紧随父辈,站在了第二排。其余族人则站在了后面,至于先前出场的那些李剑剑手,则分布于李家宗祠及善和坊各处。

众族人归位,站在宗祠前的广场这上,声势浩大。

鼓乐声响,众人在李小花带领之下,纷纷行祭拜之礼。大家族祭祖,礼节众多,十分繁琐,好在老夫子李东阳曾在礼部任职,主持过皇家祭典,到也不混乱。

宰牛、羊、豚、犬、鸡五牲,杀鱼、虾、参、蚌、蟹五鲜、备稻、黍、稷、麦、菽五谷,然后便是上香祭祖、撒酒献爵,最后,由李小花代表族人,向祖宗颂表,说是祭祖,其实也是给活人听的,目的无外乎彰显李家大族之势力。

一套流程下来,将近小半时辰。

待祭祖完毕,围观众人纷纷退去,临走之时,也不忘去善和坊门外去领取一份纪念品。

众宾客纷纷上前道喜,各大门派之人,也都上前祝贺,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李小花则带着李倾城,与众人介绍,便算是将李倾城正式推向各大门派。

就在这时,忽有人喊道,“京城司礼监高远高公公到!”

一辆马车,在十余名红衣禁军的护送下,向这边缓缓驶来,萧金衍感应到,马车之内有两人,除了高公公外,还有一名高手藏在车中,想必就是那一位宫中高手了。

萧金衍知道,自己该离开了。

他趁众人不察,随着人群,缓缓走出了善和坊,就在这时候,有人从后面道,“唐大宝!”

萧金衍回头一看,正是慈悲大师。此刻他浑身晒的发黑,形容憔悴,面色苍白,整个人瘦了二十多斤。

“你怎得在这里?”

慈悲大师骂道,“老子在房顶之上困了十日了,直到今日,那些剑手才撤去。”

萧金衍满脸同情,“这些天,你是怎么活下来的,吃喝拉撒怎么办?”

慈悲大师道,“靠房顶上的麻雀、耗子、蜈蚣、蝎子,好歹没有饿死。你呢,任务成功了嘛?”

萧金衍叹道,“别提了,张头儿跑了。就算完成任务,也没地儿要银子。”

他并不打算将张头被李家供奉杀死之事说出来。

慈悲大师骂道,“死得好。”

萧金衍还要去皇宫,不欲跟他纠缠,便道,“我还有事情,先告辞了。”

慈悲大师却道,“好歹咱们也算患难一场,你办什么事,金陵我比较熟,可以带你去。”

萧金衍心想你若不怕死,带上你也无妨,于是道,“就在城东不远处。”

两人一边聊,一边走,善和坊距皇宫不足三里,不片刻,便到了皇宫墙外,慈悲大师问,“怎么不走了?”

萧金衍道,“我要进去。”

“作甚?”

“偷东西,你去不去?”

慈悲大师一看顿时傻了,连连摆手,“你疯了吗?这里面戒备森严,就算是江湖高手,混进去也是有去无回。你怎么进去?”

萧金衍道,“硬闯!”

两人说话间,一队巡逻官兵走了过来,“皇宫禁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慈悲大师一指萧金衍,大声道,“官爷,我要举报他,他想要闯皇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