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国工业 > 第七百八十二章 百家争鸣和垄断

大国工业 第七百八十二章 百家争鸣和垄断

作者:华东之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怎么可能,八秒内就能跑到,你们的车子,动力究竟多强?”

“哪怕就算是五百马力的发动机,也不足以让车子达到如此强悍的提速能力!”

“没错,这扭矩,怕是得两千牛米以上了!”

外行说功率,内行说扭矩,这个说法倒是差不多能对上了,只不过,在这个年代,一辆卡车拥有两千牛米以上扭矩的发动机,还是让人不敢置信的。

“不可能,如果是两千牛米以上的发动机,那功率至少得八百马力!对中卡来说,这绝对就是动力过剩的!”

扭矩和功率是有一定关系的,可以简单地推算出来,虽然扭矩够用了,但是功率就超了!

大马力发动机虽然让车子跑得更加轻松,但是另一方面,大马力发动机也意味着费油啊!油耗和排量是有着直接的决定关系的!

“难道用了闭缸技术?”

大家伙都是喋喋不休地议论着,而秦锋也没有让他们久等,笑着介绍。

“当然不是,我们只是在动力系统中,增加了一套驱动电机机构,构成了一款混动车辆。”

电机?

电机的特点就是功率小、扭矩大!所以,电动车都拥有无以伦比的加速性能,但是极速不一定有多高,在电动车时代,大部分的车子都能轻轻松松地实现零百加速五秒以内,以往油车得V8甚至V12发动机才能实现的提速能力,在电车上很容易!

猛士车就用了混动路线,眼前的卡车,居然也用了混动?

“这不公平!”终于,有人忍不住喊出来了。

在重卡上,太平洋集团没有搞电动机,大家伙还以为太平洋集团放弃了这种设计呢,没想到,在中卡上,太平洋集团居然又把电动机给整上了,这简直就是作弊啊!

“什么不公平,咱们部队要的是性能先进的车辆!你们如果能搞混动,也可以搞啊!”李润柱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些人的这种言论,自己没本事,就不让别人进步!

大家伙都不说话了,开什么玩笑!

混动化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增程器的方案还好说一些,眼前的这款车,是让电动机和内燃机一起工作,那么,必然就会涉及到两者的匹配问题了!

电动机什么时候介入,介入的时候又该出多大的力,这是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来监控车子的运行情况,然后给电动机发出合适的指令,让电动机从容介入的,如果没有这个能力,那电动机的介入和退出,都会变得非常突兀,动力突然爆发或者中断,绝对比涡轮增压的顿挫感要强得多。

而且,电动机放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做到和燃油发动机一起并肩工作?这些都是大问题!

于是,大家伙只能看向那辆完成测试的车辆,心中索然无味,妈的,这还怎么比啊!

“我们的车子已经表演完了,接下来,该其他兄弟单位的车子了。”邢富强下车,笑着说道。

还上个屁啊!

大家伙看向自己的车子,虽然都塞进去了350马力的发动机,但是,有更加强大的混动系统在里面,瞬间就觉得不香了。

“还是你们的车子继续测试吧!咱们看看其他项目。”

大家伙的车子,能跑进十五秒去就谢天谢地了,谁都不想上去丢人现眼,所以,还是看太平洋集团的车子表演好了!

“那我们就接着进行了!”邢富强没推辞,咱们太平洋集团的车子出马,当然得对兄弟单位形成碾压式的优势!

于是,整个测试场地,就只有太平洋集团的这辆卡车的轰鸣声了,它时而咆哮着冲上山坡,时而又冲下来,各种炮弹坑、搓板路都挡不住它前进的脚步!不管多大的坡度,都不会翻车,这车子一番表演下来,在场的所有领导都是频频点头。

厉害,太厉害了!

和它相比,现在军队使用的EQ240,就是渣渣啊!

其他人的脸色是越来越难看,很多地方,他们自己的车子虽然也能过去,但是绝对不可能用这么快的速度过去!

这太平洋集团的车辆,整体水平超过了他们车辆的一大截,就是因为增加了混动!

终于,车子完成了所有测试项目,开了回来,大老远的距离,车子的轰鸣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是一喜,发动机熄火了?

关键时候掉链子,咱们还有一搏之力!

等等,这车子明明发动机已经停了,怎么还在开?

这难道是……混动系统只启动了电机?

李润柱那叫一个感慨:“好啊,不错!这混动系统还能纯电行驶,虽然里程不长,但是在执行某种特殊任务的时候,可以静音进行!”

P0和P1架构,都没法实现这种功能,只有到了P2时期,才会有这种能力!

发动机的轰鸣会给隐蔽带来不利影响,这纯电行驶的模式,可以让战士们执行任务的时候更加顺利!

李润柱对这种设计大加赞赏。

其他人的脸是更黑了。

这还怎么比?彻底没法比了啊!

“好,太平洋集团的产品完成了测试,接下来,你们谁来?”

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徐所长叹了口气:“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还是我们继续吧!”

一汽的产品上了测试场,发动机嘶吼之中,徐所长介绍起来。

“整套动力链,我们都能把握在自己手里,发动机是自己生产的,变速箱以后也能实现自主生产……”

“不错,不错,咱们军事装备的发展,很多时候都能促进民用装备的发展,你们为了军队研发的这些配套子系统,以后也都能用在民用领域里吧?”

这啥意思?李润柱是说,虽然你们花钱了,但是这钱没白花,以后还能赚钱?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徐所长的脸色不好看,其实,在民用领域里,暂时还用不上这么大马力的发动机。

在九十年代,常见的重卡动力就是240马力左右,至于拉得多,那靠的是跑得慢,上坡慢如蜗牛,最大速度也不过四五十公里每小时,但是,九十年代的道路条件也就这样,不可能跑太快。

到了后世,高速公路到处都是,车子也开始玩标载运输,这个时候,大马力发动机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350马力都是小的,那些跑高速物流的,动辄就是四五百马力,搭配小速比后桥,哪怕跑到120,发动机也只有一千转左右,省油耐用动力强。

好在锡柴的这款发动机,从280到350的调校都有,这种发动机勉强能用,客户应该不会感觉到动力过剩。

二汽人就更是难受了。

一汽的动力链好歹是他们自主研制的,二汽的康明斯发动机,那可是花费巨资引进的!

如果军队不要,那他们的这些引进项目,动力过剩,数年内用不着啊!

他们原本的计划,是先给军队使用,等到几年之后,国内运输市场继续发展,再搭配到民用卡车上。

现在,军队的订单是别想了!

“哦,该死!”就在此时,徐所长一阵惊呼。

刚刚太平洋集团的车子跑得飞快,所以,一汽的试车员也就冒失起来,在通过前面斜坡的时候,车子的一侧的轮胎居然离开了路面,眼看就要翻过来了!

果然,驾驶室高了,就是有这个危险!

好在司机反应迅速,收油门减速,车子没有翻滚,轮胎又重重地落了回去。

就算是这样,也够吓人的了!

黄河厂的人打了退堂鼓,这测试环境可恶劣多了,他们的底盘连个门式车桥都没有,用的就是斯太尔的三大件,看这个样子,也根本就没有竞标成功的机会,所以,干脆放弃算了!

“李领导,我们的车子比不上太平洋集团的产品,所以,还是算了吧!”

“那怎么行呢,既然来了,那倒是表演一番啊!否则岂不是白来了?”

“咳咳,算了吧,我们就不献丑了!”

黄河厂的人,说什么也不上场了,现在,就剩下二汽了!

朱祥瑞皱着眉头,反复犹豫了半响,终于开口:“我们对自己的车子还是有信心的!我们愿意上场测试!”

别人可以退缩,二汽不能退,因为部队目前的越野军车,就是EQ240,是二汽的产品,他们如果连亮剑的勇气都没有,那以后还有脸见人吗?

哪怕宝剑不锋利,也得亮出来!

“二汽之前的车子,其实部队还是信任的,只是,你们怎么就放弃了之前的结构,改用平头了呢?”李润柱开口了。

还不是因为看到重卡改成平头的原因!谁能想到,从来没有玩过长头车的太平洋集团,突然搞了一款长头出来!

“我们,我们……”朱祥瑞心中有苦说不出啊,完全就像是被忽悠了一样,但是仔细想来,当初重卡竞标的时候,秦总可是什么都没说!

今天中卡竞标,秦总没有过来,这是怕大家伙的吐沫星子吗?

“太平洋集团在创新方面,的确有一手,咱们佩服啊!”徐所长开口。

不同的车子,有不同的结构,猛士车直接进化到了全部轮毂电机,去掉了传动机构,而这款中卡,却保留了机械传动,还加入了电机。

这又是一种全新的结构啊!

“咱们想要学习学习,这驱动电机究竟加在了什么地方。”一同过来的工程师刘能说道。

“这个嘛,应该不用学习。”邢富强一口就给回绝了:“这技术,目前还只适合用在军车上,民用车辆讲究可靠性,额外增加电动系统,会让车子更加复杂,增加故障率,民用普及混合动力,估计还得五年以后。”

咱们不用学习,咱们没资格学习!

众人的神情都很复杂。

其实,在后世,混合动力还真用到了重卡上。

毕竟,纯电卡车续航里程太短,最多就是在城市内的垃圾车扫地车之类的地方投入使用,长途运输玩电动,那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不是在充电,就是在寻找充电桩的路上。

但是,混动就有优势了,尤其是在山区!

15升的大排量发动机可以在山区如履平地,但是油耗也高啊!上个混动,用个10升的发动机就可以了,上坡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发力,下坡电动机还能反向充电,捎带给车子减速。

在太平洋集团这里,其实已经开始测试这种卡车了,但是……真正投入使用还得数年的时间,所以,其他兄弟厂商就别折腾了,你们没这个技术,纯粹浪费时间。

“那五年之后,我们有这个需求了呢?”

“直接来找咱们搭配啊!咱们帮忙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在后世,国内电动车企业百家争鸣,固然是一种好事,毕竟相互竞争才能促进进步,但是,大家伙一窝蜂地搞同样的技术,何尝不是一种浪费,如果有一两家站出来,专门搞一部分,比如说智能驾驶,难道不香吗?

某为就是这么想的,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打算造车,他们只想要当车子智能驾驶系统的供货商而已,在电子产品领域里,这应该是很常见的。

比如,手机品牌有很多,但是,手机的操作系统却只有那么一两种而已,大家伙不还是用的好好的?

但是,在汽车领域里,不是这一回事,每一个车厂都把智能驾驶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就算是自研的不好用,也绝对不会交给别人,于是,某为折腾数年,自己喊出来的口号只能收回,从不造车改成造车了。

不过现在嘛,情况是不一样的,这些技术都掌握在太平洋集团手里,以后其他品牌的车子想要搭配混动系统,只能来找咱们!

这件事,秦总没有交代,但是,秦总不可能什么都吩咐,他们这些人也都是有这个权力的。

他不知道,这句话说完,在场的众人,心情各异。

测试的项目有很多,三天也测试不完,就算是部队选中了,接下来还得天南海北地跑,进行各种测试,都没有问题了,才能正式投产。

不过,这第一天,太平洋集团的产品就已经有了绝对的碾压优势!大家伙都已经不抱什么信心了。

太阳落山,车子留下,众人上了其他车辆,前往附近的温泉度假村入住。

这里距离首都有一段路,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回首都,有些折腾,附近的温泉度假村,也是首都一些领导喜欢来的地方,所以,住这里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进入客房,朱祥瑞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抬头望着天花板,定定出神。

“朱科长,这混合动力技术,看来已经是个潮流了,我们可绝对不能落后!”工程师陈涛上来,满是焦虑:“我觉得,咱们必须要尽快开发同类型技术!”

“是啊,混合动力不仅仅在军车上有需求,民用车辆上也能用,可以让燃料消耗下降一大截,尤其是在山区!”朱祥瑞说道:“不过……咱们一个汽车厂,哪里能玩转驱动电机这东西。”

“咱们没技术,国外有啊!”陈涛说道:“尤其是岛国,有一流的汽车工业,也有一流的电子产业,如果和他们合作,一定能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二汽和岛国卡车的关系非常密切,八十年代,就引进了日产柴的驾驶室,子公司柳汽也用过三菱扶桑的驾驶室,现在,跑去岛国找技术,貌似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好,那你去一趟岛国!”

第二天,陈涛就踏上了前往岛国的飞机,当天下午,就来到了日产柴。

日产听说过,日产柴其实才是它的原名,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它就是生产柴油机的。

1927年,岛国的一个老头子参加车展,看到了柴油车,觉得不错,于是决定回国之后开工厂,就搞柴油机!于是,他就成了日产柴的创始人,Kenzo Adachi。

不过,折腾到了1935年,工厂才终于在岛国首都东京成立,到了1938年,第一款柴油机点火成功。

真正大放异彩的是二战结束后的1955年,日拆除捣鼓出来了UD发动机,功率不是很高,但是,在同等马力的条件下,它比其他的发动机轻了百分之四十!之后日产柴的发动机都带着UD字样,彰显自己的牛逼。

不过,只有发动机牛逼还不行,还得有车啊,于是,那个老头子就开始迈向了整车生产。

七十年代中期,日产柴神鹰上市,搭载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强悍,而日产柴也从此成为了岛国卡车领域里的老大。

东风的第一款平头车,东风八平柴,其实仿照的就是日产柴神鹰的第二代。

东风和日产柴,关系也是很好的。

日产柴的工程师龟田三郎热情地接待了陈涛。

“我们这次来,是想要和日产柴合作,一汽研发混合动力卡车。”陈涛很快就说明了来意。

“混合动力?”龟田三郎一阵惊讶,对他们来说,这绝对就是个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啊!

“没错,在卡车上额外增加电动机,需要动力的时候,电动机和发动机一起工作,下坡的时候,还可以反向发电……”陈涛介绍了起来。

龟田三郎更是震撼了:“居然还有这么多好处,非常适合我们岛国使用啊,你们已经开始研发了吗?”

“没错,我们东方的太平洋集团,已经有了成品,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