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国工业 > 第七百八十一章 从满怀信心到备受打击,只需要几秒钟

首都郊外,燕山脚下,1872坦克部队基地。

“又要竞标了,不知道这次太平洋集团会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儿。”

“没错,太平洋集团的产品,每次都让咱们耳目一新,咱们的老59,也是在太平洋集团的帮助下,重新焕发光彩的!”

坦克兵们说着,看向了身后一排排的坦克。

还是老59,毕竟他们虽然承担守护祖国西大门的任务,但是属于二线部队,并不需要先进装备,老59在国内数量巨大,也不可能全部淘汰。

但是,老59的心脏却已经升级了!屁股后面塞进去的,绝对不是之前的12150L发动机,而是来自奔驰重卡技术的V8发动机,八缸,只有之前一半的排量,就能输出五百多马力,体积小了一大圈,以至于后面都变得空旷起来了。

平时也不用五百小时就大修了,开起来那感觉,真是爽!

大家伙对太平洋集团那是非常期待的,至于其他的……

“这次据说一汽二汽都来参与竞标了,不过,这些厂子也不过是来打酱油的,他们的车子,根本就比不上太平洋集团的产品!”

就在大家伙议论之中,冯进喜走了过来:“怎么,都闲着是不是?去,把咱们的坦克再清洗一遍!”

“是!”

坦克兵属于体力活儿,擦坦克这种事,那绝对是轻轻松松。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于是,大家伙又看向门口。

首先开动过来的是一汽的产品,车头那双飞燕的标志格外明显,整个车子,有些像是西北王,看来就是从西北王的技术衍生过来的了!

车子开进了坦克部队基地,一群人下来,开始对这辆车进行快速的维护保养,等待着接下来的竞标开始。

徐所长指挥着大家伙忙碌,冯进喜就走了过来。

“徐所长,这是你们的竞标产品?”

“没错!”徐所长满脸骄傲:“咱们一汽是共和国的长子,这次的产品,更是咱们日夜不停奋战几百天研制出来的,咱们对这次竞标,充满信心!”

“嗯,当年的CA30,是咱们部队最强的越野车。”冯进喜说道:“现在这车,是在CA30基础上改进的吗?”

“当然不是,和CA30毫无关系!”徐所长说道:“这发动机,是咱们一汽旗下锡柴自己研制的发动机,三百多马力!变速箱,目前虽然是咱们进口的,但是,咱们已经开始了国产化的工作,至于这这车桥,也是门式车桥,三大件,都是全新的!”

一汽是造中卡起家的,但是不会一直造中卡,目前跨省运输的主力,已经是重卡了,所以,一汽也要积极地向重卡领域进军!

他们旗下的锡柴,已经在研制大马力发动机了,这次赶着军车竞标,把奥威发动机给研制了出来,功率覆盖280马力到350马力,也算是给重卡研发创造条件。

当然,能这么快搞出来,也是因为发动机上使用了大量的奔驰配件,油泵、增压器、甚至是活塞,都是直接从太平洋集团的配件厂里订购的。

不管如何,发动机有了,但是,自动挡变速箱还是太难了,目前只能用进口产品,等以后再慢慢过渡到自己生产。

至于门式车桥,直接测绘仿制太平洋集团的产品,然后按照比例缩小就可以了。

就算是这样,能赶在部队招标前完成,也足以体现一汽的水平了!

就在此时,外面再次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二汽的车子也开动了过来!车头那双飞燕的标志,格外明显。

相比一汽,二汽更是充满期待,毕竟,目前部队里使用的越野卡车,几乎都是EQ240,尤其是在前些年的老山前线,部队对东风的越野车好评如潮。

这次,他们一定要赢!

“老朱,你们这是改了153?”徐所长开口。

朱祥瑞笑了笑:“这可不是153的技术,这是咱们全新研发的!就拿发动机来说,咱们用的是康明斯发动机,350马力!”

康明斯?徐所长皱着眉头:“你们用的进口发动机?”

“咱们已经谈妥了,从康明斯引进技术,在咱们东风生产!”朱祥瑞说道。

徐所长神情复杂。

轿车领域不说,在卡车领域里,一汽其实是比二汽更有出息的,二汽几乎没自己研制,全部都是从国外进口!

就拿双方的第一款重卡来说,解放奥威,驾驶室,自己设计的,发动机,锡柴自己研发的,变速箱是国内大名鼎鼎的法士特,车桥是解放自己搞的457车桥。

东风天龙,驾驶室,从岛国进口的,发动机,从康明斯进口的,变速箱用的也是法士特,车桥,东风祖传的153车桥。

后来,东风又搞了雷诺,照样还是国外进口的发动机,几乎就没有自己研发过,而锡柴不断进步,一款款发动机,几乎都是自己搞的。

两者相比,自己搞的腰杆子更硬,但是同时,也意味着要付出更多辛苦的工作!

现在,徐所长心里不是滋味,难道这次要被二汽给比了下去?

“厉害啊,咱们这中型卡车的动力,都这么快就过渡到三百多马力了!”冯进喜在一旁开口。

以前的时候,能有一百多马力就不错了,现在翻了两倍!这完全是因为这些年来,国内的卡车工业飞速发展的原因啊!其中领跑的火车头,那就是太平洋集团!

想到这里,冯进喜开口:“太平洋集团的什么时候到啊?”

“不知道,他们是压轴的,肯定是最后一个出场。咦,外面又来了一辆,那是……斯太尔改的吗?”

“没错,就是斯太尔改出来的,和美国佬的FMTV差不多,这黄河厂也太不要脸了,拿重卡来竞标中卡,他们难道不觉得丢人吗?”

一汽和二汽的人望向外面,看着那辆开过来的黄河卡车,外形有棱有角,直接在斯太尔的外壳基础上增加了一层装甲,就跑来竞标了?这也太不要脸了!

黄河厂的人才不会觉得有啥不妥的,斯太尔在美国,竞标的FMTV,就是中型战术车辆家族!实际上,斯太尔在西方的分类,也是中卡!

国内拿来当百吨王,其实人家的额定载重量只是八吨而已,中卡!

三辆车放在一起,大家伙都在打量着竞争对手,想着自己车子的优势,但是……

“太平洋集团的车子,怎么还没来?”

“对啊,看来他们这是胜券在握啊!”

“该不会已经被军方内定了吧?”

就在大家伙的议论中,外面来了一支车队,前面开路的是猛士车,后面跟着一辆卡车,这卡车应该就是来竞标的了……只不过,看着那辆车过来,大家伙的心中越来越不安。

这车子,和他们设想的不一样啊!

等到靠近之后,看得更加清楚,当发现了车头那个大鼻子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长头车?”

“这太平洋集团造的中卡,怎么是长头的?”

“没错,长头车不是已经被淘汰了吗?”

国内汽车工业刚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清一色的长头车,发动机在驾驶室的前方,结构完整,布局先进,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欧洲率先进入了平头车时代,东方也就开始跟进。

一汽的六平柴、二汽的153,重卡领域里的斯太尔,都是平头的。

平头车,驾驶室在前面,发动机在司机屁股下面,这样驾驶员的视野非常好,维修发动机的时候,可以翻起来整个驾驶室,也很方便,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发动机的热气不会吹到驾驶室里面来,屁股下面有隔热层,整体来说,设计更先进。

而且,随着卡车不断变大,很快就能到达国家规定标准的极限,比如说车长的限制,平头车没有一米多长的驾驶舱,天生就有多装货的优势,所以,平头车就逐渐占领了市场。

现在,太平洋集团居然复古了?

车子停下来,大家伙就围了上去,然后……看到李润柱从车上下来,很多人的脸色都绿了。

李领导,您的屁股坐的地方合适吗?

“不错,不错,这车子感觉很好!”李润柱显然还没有意识到当评委该怎么做,居然还在那里点头称赞!

这就有些过分了!

“李领导,这车子好在什么地方?”

“你们看不出来吗?这车子是长头的,所以,整体高度低啊!”

大家伙都无语了。

平头车,发动机在驾驶员屁股下面,这样驾驶员坐的位置肯定要变高,同样配置,长头比平头长了一两米,但是高度上,平头比长头高一米多。

在民用车辆上,高了反而有好处:驾驶员的坐姿高,所以视野好啊!

但是,在军车上,高了就有坏处了:容易翻车!

“那当初竞标重型卡车,不也是用平头吗?”

“重型的车子宽啊!”

大家伙是一阵阵的无语,这李领导拉偏架的水平,也太低了吧?

“不管结构,不管外形,只要能满足咱们的需求就行。”另一名领导从猛士车上下来,开口说道:“大家伙既然都到齐了,那接着,就准备比赛吧!”

“咱们先来了,已经检查过车子了,现在,给兄弟单位一些时间,让他们检查一下车子,做好了准备再开始。”徐所长很大度地看向长头车旁边忙碌的几个人影。

邢富强直起来了身子:“不用,咱们只要绕车一周,看看情况就行,车子整体不用检查。”

“邢工,你们还是检查一下吧,尤其是刹车系统。”徐所长善意提醒。

车子想要发挥最好的性能,就必须要根据不同的路况做出不同的调整来,至于车子的刹车系统,老司机都知道,跑两趟,就需要下来调整一次,把刹车蹄的螺母彻底拧紧,然后反向转半圈,就调整到最合适的情况了。

现在要测试,肯定都是极限状态,更是需要随时调整。

“不用,咱们的刹车系统,在整个寿命期里都不需要调整。”邢富强说道。

“这不可能!”大家伙都惊呆了。

邢富强笑了笑:“咱们用的是自动调整臂。”

这几个字一出,大家伙都睁大了眼睛。

重型车辆都是气刹,从那个罐头瓶一样的刹车分泵出来的制动力,通过连杆机构直接就传递到了车轮内部的制动蹄上,这也是国内最常见的方式。

因为整个机构都是固定死的,所以,也没有调整能力。

这个自动调整臂,不需要用到高大上的电子技术,就是一些基本的机械元件,其中最重要的齿条、离合器、推力弹簧和蜗轮蜗杆机构。

当踩刹车的时候,推力弹簧和离合器组合,可以识别制动过程中的刹车间隙,而蜗轮蜗杆,一方面传递制动力句,另一方面在回位的时候自动调整,设计非常巧妙。

虽然这是西方六七十年代就具备的技术,但是国内一直没有,毕竟,司机都是半个修理工,平时勤快一些就可以了,不需要复杂的机构,越复杂,故障率就越高啊。

而在军车上,不在乎这些,在乎的是技术是不是够先进!

军车如果有情况,可能需要一口气跑几千公里,难道还得时不时地下来调整刹车?

太平洋集团又耍了一手绝活啊!大家伙就算是知道这东西的原理,也得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捣鼓成熟,在这个领域里,又落后太平洋集团了!

不过……这只是一个小环节,关键还是三大件!

想到这里,徐所长继续开口:“这车子用的什么发动机?”

“就是咱们常用的发动机,V6结构,三百五十马力。”

车头不是很大,V6发动机的长度比L6的小几乎一半,这也是太平洋集团可以选择长头布局的原因。

众人松了一口气。

“变速箱呢?”

“祖传的AMT变速箱。”

大家伙更是松了一口气,居然还是AMT!

咱们上的可是带液力变矩器的AT变速箱,艾利逊的七挡变速箱,怕不怕?

黄河厂的人却是首先反应了过来:“你们在竞标成功的重卡里,已经用了AT自动挡,移植到中卡领域里应该很容易才对啊,你们为何没这么做?”

“因为我们认为没这个必要,我们的AMT自动变速箱已经能很好地适配五百马力以下的发动机,寿命长,结构简单,造价低,而且,最关键的还是,动力传递直接,不会损耗。”

哪怕开个家用车,AT变速箱的也会比手动挡增加百公里一升的油耗,原因嘛,当然是AT的液力变矩器传递效率低!

大家伙虽然用的都是350马力发动机,但是用AT变速箱的,传递到变速箱上,可能就剩下了三百马力,而太平洋集团的车子,还是原来的动力水准!

众人的心凉了半截,特么的,怎么没想到这个问题!

其实,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太平洋集团用AMT变速箱,还是为了在中央增加混动系统,如果是液力变矩器,那不是纯机械传动,中间根本就不好匹配。

朱祥瑞的眼珠子转了转:“既然这样,那你们这款车的提速能力一定很快了吧?能不能先给咱们展示一下,让咱们看看?”

“当然没问题,请部队给咱们上八吨的配重!”

这么好的车子,只拉八吨浪费了,要是放到民间,少说也得干八十吨,但是军车讲究的是越野能力,和公路开动不能相比。

“好!”冯进喜点头,立刻招呼自己的士兵。

很快,八吨的配重就装到了货箱里,车子来到了提速性能测试点。

这里是水泥路面,每隔十米,就装了一个光电门,记录车子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同时,道路前方还有激光测距仪,通过叠加时间数据,直接得到速度结果。

邢富强坐进了驾驶室,对自动挡的车子来说,直线加速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油门到底,干就完了!

大家伙都在看着车子,350马力,八吨货,带车子自重,已经接近二十吨了,这零到六十公里每小时的加速,就算不是二十秒,至少也得十五秒吧?

要是公路上的那些百吨王,一分钟都够呛。

发动机咆哮起来,邢富强看着一旁的大号显示灯,当上面的秒数显示到零的时候,松开刹车。

嗖!

车子蹿了出去。

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么快?

我莫不是眼花了?

怎么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我还听到了一种电机转动的滋滋声?

显示屏幕上,代表车速的那个位置,数据在飞快地跳动,二十,三十,四十……

当显示到六十的时候,数据停下,开始闪动。

这……这有多快?

大家伙都惊呆了,绝对在十秒以内啊!

“七秒六七!”终于,牌子上显示了相关数据。

提速快了不挨揍!这是所有从战场上下来的人的一种经验总结,当你发现炮弹向自己飞来的时候,能跑多快就多快,能跑多远就多远!

虽然跑不过炮弹,但是只要跑过弹着点就可以啊。

现在,这太平洋集团的军车,简直就是战场飞毛腿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