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国工业 > 第七百一十二章 需要一种特殊的催化剂,五千万美元!

于是,刘永刚拎着人造革手提包,坐进了宽敞的轿车副驾驶上,渡边五十郎亲自开车,翻译坐后面帮两人交谈。

“这位老兄,怎么称呼?”

“刘永刚。”

“刘先生啊,您在亚洲汽车研发中心的待遇怎么样啊?是不是不太好?看您还骑自行车……”

“当然不是,我骑自行车是为了锻炼身体,咱们的待遇是很好的,和世界接轨的,我是某个研发项目的负责人,每个月的工资一万多,一年的工资就能买辆汽车。”

什么?

和国际接轨的工资,在落后的东方工作,这幸福指数绝对高啊!

这就和用2020年的工资,去买2002年的房子一样,怎么看怎么都能轻松地付全款。

此时,听到刘永刚的话,渡边五十郎感觉到自己的计划要落空了,原本以为对方缺钱呢,没想到是高收入群体!

“前面有个酒吧,我们进去坐坐,喝几杯?看您到周末都不休息,这人啊,该放松的时候,就得放松一下……”

“好,喝几杯,我请客,你们远道而来是客人。”刘永刚说道。

还是不缺钱的主啊,不用钱收买,那用什么?

用更多的钱!

渡边五十郎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一个对应的价格衡量的,只要价格给够了,就能让他出卖公司,出卖国家!

酒吧里放着舒缓的音乐,包厢的隔音很好,渡边五十郎点了一杯清酒,和刘永刚边喝边聊。

“刘先生,看您的样子就是知识分子啊,哪个大学毕业的?”

“华清大学。”

“名校啊,您这名校的毕业生,怎么没出国留学啊?”

“出国?国外的技术,有亚洲汽车研发中心先进吗?在国内可以有最好的研发机构,我干嘛去国外?”

“这个嘛……刘先生,您是汽车专业的?”

“不,我是研究生物的。”

“生物学的高材生,在亚洲汽车研发中心怎么大展拳脚?”

“这个嘛……”

“您是在研究光合作用的催化剂吧,在这种催化剂的帮助下,捕捉太阳能,让水分子发生分解反应?”

“你们怎么知道的?”刘永刚瞬间一愣,稍后才反应过来:“不,不,我研究的项目是绝密的,咱们还是聊点别的吧。”

“太可惜了,您这样的科学家,拥有跨时代的发明,却无法对外公开。”渡边五十郎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忽悠,不为利益,那就为了名头呗。

对科学家来说,对外公开发表一篇论文,从此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那多威风!

但是,太平洋集团却想要雪藏他,不让技术公布出去,这样一来,刘永刚就没法出名了!虽然等以后肯定还能公开,但是万一在那之前,有其他的科学家发现并且公布了这些技术呢?

果然,刘永刚的表情暗淡下来,渡边五十郎心中一喜,继续忽悠:“刘先生,您想不想去岛国发展?如果您去我们那里,所有的技术都可以对外公开,还能申请专利,工资更是能翻十倍!”

“日元不值钱,给我十万日元,也没有一万人民币多。”

“不,是十万美元!”

“月工资?”

“没错!再给您一百万美元的安家费!”

这技术,绝对高大上,要是通过亚洲汽车研发中心购买,就算是卖,也是天价,少说也得一亿!

“工资倒是很高,不过……我签过保密协议的,就算是去了岛国,十年内也不能从事这个项目的研究。”刘永刚摇头。

十年内不能研究,十年后再干老本行,那就落伍了!

在高技术领域里,这种技术壁垒可不算啥,很多大公司都会要求职工签署这种承诺。

“那您的技术成果卖给我们吧,我们愿意出五百万美元!”

“出卖公司机密,那可不仅仅是坐牢的问题,估计会死。”刘永刚说道:“还是算了吧,咱们说点别的吧……”

“一千万美元?”

刘永刚站了起来:“唉,这身体果然不行了,才喝了一杯酒,就开始醉了。”

“两千万,两千万美元,这是我们能出的最高价格!我们可以存入您指定的账户,还可以安排您出国,到西方去……”

“我是炎黄子孙啊!外国还真不适应,就拿吃饭来说,我这人,就喜欢吃咱们东方菜,那什么西餐,根本就吃不惯,算了,就当咱们没见过吧,再见!”

“三千万美元!我回去之后,给您争取一下!”

刘永刚笑了笑,伸出来了一只手:“这个数,我就冒一次风险。”

五千万美元!这家伙的胃口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渡边五十郎眼珠子转了转:“好,我给您申请一下,不过……您能不能先拿一部分技术出来,让我带回去,也方便给您申请这笔经费,您应该知道,对一般的工程师,我们最多的报价就是五百万美元。”

哪怕就算是正儿八经的买技术,也没有花这么多钱的。

但是,这氢能源,是未来的技术路线,如果能用水来低成本地产生氢气,那更是一个跨世纪的发明!这可是整个氢能源产业的铺垫,不用说五千万美元,就算是五亿美元都是值得的!

整个产业,那价值多少?不可估量啊!

但是,不能被骗,所以,目前就得先拿一部分技术回去……

“我的技术不能给你,不过……我这里倒是有一部分氢能发动机的资料,你们可以拿走。”

渡边五十郎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些技术,不是他刘永刚的,给就给了!而且,以后就算是发现泄密,也查不到他的头上来!

这家伙,看来对太平洋集团也不是绝对忠心啊!

不是就好,自己喜欢!

刘永刚从人造革手提包里掏出来了一张光盘:“技术在里面,你们看过之后,就知道太平洋集团在氢能源领域里的进步有多神速了,仅仅这个技术资料,就价值过亿。”

“好,谢谢,放心,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不过……您怎么会有这些资料?”

“我们是造氢气的,当然得和使用氢气的有交集。”

酒店内。

渡边五十郎将光盘交给了松泽健一,他迫不及待地把光盘塞进电脑之中,随着光驱嗡嗡的声音,内容浮现在了电脑屏幕上。

以氢气为动力,有燃料电池和内燃机两种方式,前者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很高,至少是普通汽车价格的十倍,这将会是氢能源推广的难题,相比之下,内燃机的方式,只比现有的燃油车提升百分之十五左右,所以,市场前景广阔。

不过,氢内燃机路线,也有很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NOx污染物的排放。

氢气在燃烧的时候,肯定不会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但是,毕竟直接使用空气来参与燃烧,空气中的氧气是氧化剂,还有比氧气更多的氮气呢!

所以,排放的尾气中会出现氧化氮产物,这样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为了抑制氮化物,就需要为氢气提供两倍于完全燃烧所需要的进气量,这就意味着功率只有同等排量汽油机的一半,解决的办法,就是涡轮增压!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松泽健一顿时就是眼前一亮。

果然,东方人已经花费大力来研制氢能源内燃机了!

这种技术路线简单直接,和天然气车一样,改进现有的发动机就可以,但是,这氮化物的排放几乎无解,现在,东方人提出来了个最简单的方式:增加进气量!

进去的空气多了,氢内燃机燃烧就处于富氧环境,氮化物的生成量就会减少。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功率降低,得不偿失,所以,国际上没有搞出合适的氢能内燃机来,就是被这个限制住了。

东方人解决的方式简单粗暴:涡轮增压。

怪不得太平洋集团的轿车,上来就搞涡轮增压,这是为了以后向氢能路线过渡服务!

松泽健一继续向下看。

氢气燃烧需要的点火能量很低,意味着会出现早燃,最严重的还会将火焰传入进气管,产生回火,严重的会导致爆炸。

所以,氢能源的发动机,要改进到缸内多点直喷系统……

东方人已经选好了技术路线!

前面是文字介绍,后面则是绘图,基于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2.0T汽油发动机,进行一些改装之后,就能变成氢能源发动机,甚至还能改成双燃料发动机!

“怪不得东方人注册了那么多燃烧室的专利,原来是在研究氢能源内燃机最合适的燃烧室形状,还有这进排气系统,他们肯定也是改进进气歧管,想要降低回火爆炸的可能,后来发现做不到,才改用了缸内多点喷射。”此时的松泽健一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怪不得……

“看来,东方人早就开始氢能源的研发了,我们也不能落后!”渡边五十郎说道:“尤其是这个氢气的制取,哪怕就算是花了五千万美元,也是值得的!”

亚洲汽车研发中心。

“秦总,这氢内燃机道路,能走通吗?”邢富强有些好奇地开口。

秦锋摇头:“不可能。”

“为啥?”

“因为有一个无解的问题,叫做氢脆。”

这是摆在很多工程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氢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号元素,它的分子量是最小的,再加上氢气又可以加到很大的压力,所以,氢分子就很容易渗透到各种金属中,让金属原本的属性发生改变。

简单来说,就是变脆了,容易开裂。

这东西是无解的。

航天上使用的液氢液氧发动机,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的,无所谓了,就算是重复使用,也不过就用个十次八次,再多的,就得上液氧甲烷发动机,虽然有取制更方便的原因,但是氢脆也是横在他们之前的一个难题。

而汽车使用的发动机,那可不是十次八次,那是动辄要用十年八年的!

发动机后期肯定会开裂,凡是通过氢气的地方,都可能裂开,一旦裂开,这东西就是个大炸弹!

所以,无解!

后世主要研究燃料电池技术,也有避开氢内燃机的氢脆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给岛国人指了一条绝对不可能成功的道路?”

“对啊,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越远越好。”秦锋笑着说道。

不用说氢内燃机了,整个氢能源的路线,秦锋从来都不看好!

说话间,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秦总,秦总,我是刘永刚!”

刘永刚这个名字是真的,不过,他和那个在华清大学里给生物教授当学生的高材生,只是同名同姓而已,他原本是个普通工人,然后就被找来,要求在岛国人前面装个逼,他立刻就答应了。

然后,就有更多的逼在等着他来装。

现在,刘永刚很高兴。

“嗯,进来,怎么样了?”

“秦总,按照您的安排,我已经给他们提了要求,五千万美元,只是不知道,鬼子能答应咱们吗?”

“能答应最好,不能答应也无所谓,不过,如果他们答应了,你也算是立了大功,给你分十万美元的好处费!”

“多谢秦总!”

“你将来有啥打算?想出国还是继续留在国内?”

出国?

刘永刚摇头:“不,秦总,我以后还是要留在咱们太平洋集团。”

“出国也是留在咱们太平洋集团啊,出国就是去非洲,你以为呢?”

还真以为能拿着钱去欧洲,去西方?你可是骗过岛国人的,去了一旦被发现,等待你的就是监狱!

“哦,那我还是留国内。”

“好,咱们的造船厂快筹建好了,以后就去咱们造船厂吧,可以当个领导。”

“嗯,多谢秦总。”

刘永刚屁颠屁颠地出去了。

几天之后,刘永刚下班的必经之路。

“刘先生,刘先生,上车!”

听到路边一辆车的招呼,刘永刚心中暗喜,还真成了!

他把28自行车支到一旁,然后上了那辆豪华轿车。

“刘先生,上面就批下来了四千万美元,您看……”

五千万美元还是太多了,本田公司决定,先少给一千万,看看对方是否答应。

刘永刚当下就拉开车门,打算下去!

“刘先生,刘先生,您别着急,我们后来决定凑一下,用我们自己的钱,给您补上这个窟窿,您既然提了五千万美元,那就不能少……”

这还差不多!

刘永刚放开了车门拉手。

“刘先生,您可以到国外开设一个账户,我们把钱给您转到这个账户上,至于您个人,打算什么时候离开东方?”

“想要金蝉脱壳,最好的办法,就是伪装成死人。”

“死人?”

“对啊。”刘永刚说道:“比如说,我家的煤气罐炸了,等消防车赶到的时候,我已经被烧成了木炭,再比如说,我骑着这28自行车,掉进了冰冷的河水里,自行车找到了,尸体却没捞到……”

狠,真狠!

“那技术资料?”

“你们先打钱,等钱到账之后,我就把资料给你们。”

“好!”

三天之后,本田汽车公司。

“如果找到合适的催化剂,模拟叶绿素的功能,通过捕捉太阳能的方式来让水分子发生分解,也是可以的。”岛国著名的生物专家中川草开口,目光中充满期待。

岛国的生物学研究很先进,毕竟,岛国的皇室就喜欢玩生物学,岛国还出现过一批生物学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毕业于京都大学的中川草,这些年来一直研究生物催化剂,可以说,是这个方面的佼佼者。

“是的,中川草先生,所以,我们希望您在拿到这些技术之后,帮助我们研究用水来制取氢气的技术,这对氢能源的推广有很大好处,可以说,是能造福全世界的。”

“是的,我很荣幸。”中川草接过来了光盘,塞进自己的笔记本光驱之中。

制造叶绿素类似的催化剂,一共有三种方式:在氧化钛中混入微量的氧化钌、利用红极毛杆菌和淀粉、某种特殊的蓝绿色藻类!

中川草神情一动。

三年前,我在内地某湖泊,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蓝绿色藻类,在一定的光照和温度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不是氧气而是氢气,这种藻类经过培养,就能变成专门生产氢气的氢树……

原来是走了狗屎运,找到了一种特殊的藻类植物!

中川草的目光看向渡边五十郎。

“有样品吗?”

只有这些技术文档,没有任何用,只有拿到这种藻类植物,才能展开接下来的研究。

“有。”渡边五十郎赶紧把东西拿出来,那是装在一个玻璃球里的植物,整个玻璃球还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叫做生态球。

“好,给我一段时间,我就能研究出来……”

不愧为岛国最著名的生物专家,中川草嘴里的一段时间,仅仅是一夜的时间而已!第二天,他就拿着样品,满脸愤怒地过来了。

“这就是你们拿到的样品?花费了五千万美元搞来的样品?”

“怎么了?”

“这就是普通的蓝藻!”

普通的蓝藻?上当了?

渡边五十郎的后背上,冷汗涔涔地冒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