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国工业 > 第七百一十一章 未来是氢能源的,还是水氢!

亚洲汽车研发中心有着大量先进的技术,相比之下,一个小小的三段式VTEC技术,根本就不算什么。

虽然松泽健一一直都在为本田而骄傲,但是不得不说,眼前的亚洲汽车研发中心所具备的研发能力,远远地超过了他们。

一个个实验室走下来,松泽健一已经没有什么傲气了。

“除了三段式凸轮轴结构,我们以后,还希望能从这里买到其他的技术专利。”松泽健一看完了最后一个研发机构,开口说道。

“好啊,我们欢迎。”

“不过,我还是有些不理解。”

“请讲。”邢富强原本以为,松泽健一会不理解东方人为何在短短的时间里,研发出来了如此先进的汽车技术呢,没想到,他不理解的是另一点。

“贵方的技术这么先进,眼界也很长远,那就应该知道,燃油车的时代总会过去,关于未来的先进技术,贵方难道就没有什么预研吗?”

燃油车已经一百多年了,技术几乎已经发展到了极致,顺着这条路线发展下去,那只是给内燃机这棵大树修剪一下枝干,难道东方人就没打算重新种植一棵新的吗?

这个当然有!

邢富强知道,接下来汽车发展的路线是电动化、智能化,只是目前这些技术是从摩托车那边起步的,庞大伟等人在负责,他们这边搞混动,也只是中间路线而已。

不过……邢富强深知,这种正确的技术路线,当然是不能和岛国人说的,那么,该用什么来糊弄过去呢?

就在此时,后面传来了一个声音。

“未来的时代,是属于氢能源的。”

松泽健一扭头,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忍不住试探性地问道:“秦总?”

“嗯。”秦锋点头:“各位,非常抱歉,我们刚刚送走了客人,听说你们还没走,就过来看看。”

我们还没走?啥意思?这是想赶我们走吗?

渡边五十郎的心中有些不满,但是,既然眼前来的是太平洋集团的负责人,那他也不能多说啥。

“秦总,您说,未来时代是属于氢能源的?”松泽健一目光中满是兴奋。

“那是当然。”秦锋说道:“燃油车污染环境,以后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放眼全世界,还有比氢能源更环保的燃料吗?它唯一的排放物就是水!”

要是从这个角度上,其实电动汽车比氢能源更环保,毕竟,电动汽车啥也不排放!

液体燃料从地下开采出来之后,经过提炼就能使用,而氢气这东西,大自然中没有现成的,还得制取!

学过初中化学,就知道氢气可以通过电解水来实现,两个电极上,一边是氢气,一边是氧气,可以说非常好用,但是,电从哪里来?

工业化大量使用的氢气,那是通过煤气化制氢,让煤炭在蒸汽的条件下气化,从而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等气体,然后通过分离,得到氢气。另一种方式,就是裂解天然气。

不管怎样制造,氢气的来源都是不容易的,也绝对不是汽车工程师嘴里的那种无污染的燃料,制取的过程中,污染大得离谱。

如果真要说无污染的话,那也可以说是不污染城市,污染的是制取的工厂。

就和电动汽车一样,污染的是发电厂周围,又不是大城市。

不过,和电动汽车相比,氢能源有个巨大的问题:危险。

不考虑同位素,氢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是所有元素中质量最轻的了,所以,一旦脱离束缚,它就会迅速扩散开。

如果电动车起火,那殃及的也就是旁边紧邻的汽车,如果氢能源的汽车发生泄漏,那地下车库里的一辆氢能源汽车,就能威胁到整个小区。

秦锋从来就没有看好过氢能源,但是,岛国人看好啊。

那个丰田的掌舵人,不知道多少次公开抨击过电动车路线,喊着氢能源才是终极路线的口号,不过,孤军奋战,没有人附和,最终也只能认怂,乖乖地跟着走电动化路线。

他们所坚持的道路,不过是他们掌握了大量专利技术的道路而已。

“没错,氢能源的确是最环保的燃料,不过,氢能源的使用,有很多问题啊。”松泽健一说道。

要说玩氢能源的,全球主力就是丰田,就连本田和日产,都没法绕过丰田的专利壁垒,而现在,本田还在观望之中,并没有打算直接入局。

“什么问题?”

“比如说,氢能源容易炸。”

本田还是清醒的,知道氢能源的问题。

“那就用更结实的钢瓶,更严格的检查,现在不是有天然气车吗?照样很安全啊。”

出租车已经在向天然气车过渡了,用的是CNG路线,尤其是出产天然气的地方,在国内比如说XJ,很多家用车都改烧气,毕竟便宜,打开后备箱,就能看到一个钢瓶。

这个钢瓶里存放的不过是加压后的天然气,依旧还是气体状态,续航里程不高,所以,重卡使用了液化天然气,也就是LNG,里面是液体,存放的更多,一个1350升的大气瓶,足够让重卡跑一千五百公里。

而这个大气瓶,要耐低温,要耐高压,所以,气瓶是双层结构,内部中空,外面能承受子弹的射击而不变形。

“氢能源的使用也不方便,还需要经过燃料电池。”松泽健一继续说道。

如果是天然气车,那只需要在之前的发动机上改进一下就能用,不管是汽油还是柴油机,都能用天然气。

但是,内燃机不能直接烧氢气。

所谓的氢能源,还是需要把氢气通过燃料电池,再配合空气中的氧气,变成电力,然后用电机驱动车辆,本质上,氢能源和电动车,就是存电的设备不一样而已。

而燃料电池的转化率并不够,理论上,氢气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最高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但是实际上,能达到百分之四十就不错了。

这样一来,氢能源就被大大浪费了。

“我们认为,氢内燃机路线才是……”秦锋说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什么,赶紧转移话题:“好了,不说这些了,我们去吃饭吧,各位已经在这里逛了半天,肯定都饿了吧?”

这么一说,肚子还真是咕咕咕地叫了起来,不过,此时的松泽健一并没有直接去吃饭,他的脑子还在思考着秦锋刚刚说的话。

看来,太平洋集团也在走氢能源路线,不过,并没有走燃料电池路线,而是走了氢能内燃机路线!

燃料电池这东西,其实并不是高科技,最初用在航天上,当年美国的双子星计划,就使用了燃料电池,但是还不成熟,到了阿波罗登月的时候,才终于成熟,为载人登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于现在,燃料电池还用在潜艇AIP系统上,各国为了让常规潜艇能在水下拥有足够多的续航力,也是绞尽脑汁,用各种方案。

瑞典使用了斯特林发动机,德国人用的就是燃料电池,带氢气罐和氧气罐下去,必要的时候,在水下猫着,用这两种东西提供电力,副产物还是纯净的水。

丰田走的就是燃料电池路线,只携带氢气,氧气则从大气层中获取,这种方式又带来了其他问题:比如说,大气层中的一氧化碳、硫等物质会和燃料电池里的铂基催化剂发生反应,让这种催化剂失效,少量的二氧化硫或者氧化氮杂质,就会让燃料电池中毒。

这些几乎都是无解的!

总不能让氢能源汽车再背个氧气罐吧?本来氢能源的价格就够高的了,再加上氧气,那成本高昂,只能成为少数人的玩具。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绕开,搞氢能内燃机!

氢气很活泼,直接燃烧很不好控制,但是并不是不能解决,在后世,2006年,福特就发布了搭载氢能内燃机的公交车E-450,2008年,咱们国内的首都理工大学也主导了一款氢能内燃机的跑车,代表着氢能内燃机逐渐实用化。

松泽健一已经做出了判断,那接下来,本田也该努力了!东方人能搞,咱们本田也能搞,咱们也走氢能内燃机路线!

食堂。

看着秦锋刷卡打饭,岛国人又震惊了,岛国也有饭卡,但是都是IC卡,而这边呢?居然已经是不需要插入,只要靠近,滴的一声就成了!

这是什么先进的电子技术?

就算是知道东方的电子技术先进,也照样被这高大上的技术给折服了!

“来,各位,想吃什么点什么,我请客!”

邢富强在一旁觉得好笑,要是奔驰人来了,肯定去大饭店,这岛国人来,就请他们在食堂吃饭?这也太寒酸了吧?

不过,看岛国人的样子,就知道他们不在乎饭菜,此时的他们,只感觉一切都很新鲜。

众人拿着不锈钢托盘,打满了饭菜,秦锋又给他们每人要了一瓶大窑,这顿工作餐就算是解决了。

坐下来之后,几个人正吃着呢,其他人也陆陆续续进来,开始用餐,很快,四周都坐满了人。

“喂,老赵,这水氢技术,研究得如何了?”就在此时,隔壁桌上有人开口询问。

“咱们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催化剂……这是机密,注意保密纪律,吃饭就吃饭,问这个干啥!”

这边,一起跟着吃饭的岛国翻译,瞬间就是一怔,然后看向那名说话的人,还记下来了那人的工牌。

吃过饭,秦锋热情地把岛国人送上车,目送他们离开。

“秦总,你说,岛国人会上当吗?”

“这个嘛,我也不知道,能上当,就多坑他们一笔钱,不上当,就当做是无聊的调剂品而已了,水氢,只有上过当,才能知道这东西不靠谱啊。”

本田里程轿车内。

“什么,水氢?”松泽健一皱了皱眉头:“从理论上来说,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东方人为何会找这条路线?”

氢能路线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氢气的制取和储存!而众所周知,水就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所以,车上携带水,使用的时候,水变成氢气和氧气,不管是燃料电池还是氢内燃机都可以,提供动力,唯一的生成物就是水,这样才是真正的绿色环保!

不过,这其中有一个大问题:用水来制取氢气和氧气,那需要通过电解,将水分子的分子键破坏掉,氢气和氧气才能出来!所以,车上还得携带电力,那干嘛不直接用电力驱动车子?用水兜兜转转一个大圈子,图什么?

“没错,这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啊!”就连主管销售的渡边五十郎,都知道有基本的物理学原理限制了这种技术。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水能源的汽车,用水变成氢气和氧气,再反应生成水,这就是个闭环,然后,车子还能动了!能量是哪里来的?

任何一个相信水能源的人,那都是文盲!

翻译是文科生,当然不懂这些,此时听秦锋这样一说,有些不好意思。

“我只是听说而已,没想到是假的,他们还说找到了什么特殊的催化剂……”

催化剂?

松泽健一神情复杂:“就算是有催化剂,也不过是提升反应速度或者是增加生成物的,它不可能提供能量!”

开什么玩笑!咱们是工程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根本就不会在伪科学上下功夫。

“如果是其他人这么说,或许没这个能力,但是,太平洋集团太神奇了,从他们手里,不管什么东西都有可能搞出来。”渡边五十郎说道:“只要不违反科学原理就行。”

松泽健一望向了窗外,路边的大树,早就掉光了树叶子,只有那些低矮的松树,依旧翠绿。

突然间,他想到了什么。

既然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的能量来制造氧气,那么,有没有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可以捕捉到太阳光,促进水分子发生分解,从而制取到氢气?

“立刻查一下这个亚洲汽车研发中心的技术专利中,有没有关于叶绿素的,不,查一下整个太平洋集团的技术专利……还是查一下整个东方的吧!”

当天晚上。

“找到了,东方华清大学一名生物学教授,发明过几个叶绿素改良的专利。”

“这个……几年前的专利了,应该没啥用吧?”

“不,不,今天在我们旁边说话的那名技术人员,我们也已经调查清楚身份了。”

“嗯?什么身份?”

“他是这名生物学教授的学生,名叫刘永刚。”

生物学教授的学生,去了亚洲汽车研发中心,这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才对,既然他们在一起,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难道,东方人真的在研究用光合作用的方式来制造氢气的方式?

松泽健一认真地思考着,而渡边五十郎在那边摇头:“应该不可能,如果是光合作用来制造,那就意味着这种车子只在白天能使用,夜晚不行,刮风下雨没有光也不行……”

“嗯,的确还有很多问题,但是至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松泽健一说道:“只有能低成本大量制取氢气,氢能源汽车才能推广开,东方人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他们的确够聪明!你有没有办法,把他弄到咱们本田来?”

“我……试试吧。”渡边五十郎说道。

这一天是周六,也就意味着,明天将会是休息日。

95年之前,东方一直都是单休,只休周末一天,想起这些来,还是让岛国人唏嘘,这东方人是太勤劳了。

这一天的休息日,按说应该休息一下吧?

结果……当渡边五十郎在上午十点,来到刘永刚的住所的时候,才发现他早就不知所踪,一打听,又上班去了!

这些东方人,太过分了,一周上六天就不少了,周日居然都不休息!东方人就是靠这种方式,把技术搞到世界第一的吗?

早晨等不到,只能等晚上了。

结果,一直到了晚上十点,刘永刚才离开了亚洲汽车研发中心,当他骑着大28往家里赶的时候,一旁坐在车里的渡边五十郎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这样重要的研发人员,居然连个摩托车都骑不起,每天还得骑自行车!待遇这么低,这些人居然还在为太平洋集团工作!

大28、车把上挂着一个人造革公文包,这是几十年前东方最时髦的装扮,但是现在嘛,已经落伍了!

哗啦啦……就在此时,自行车的链条居然掉了!

好机会!

渡边五十郎立刻让自己的车子停下,他笑呵呵地走过去。

“这位老兄,你的自行车怎么了?咦,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有些面熟啊……你是不是亚洲汽车研发中心的?”

刘永刚点头:“是,你们是?”

“我们是本田汽车的,前几天去你们研发中心考察,参观了各个研发机构,还在食堂吃饭,当时有个印象,您还记得我吗?”

刘永刚装作思考了一会儿:“当时的确是有几个岛国人,不过我没看清楚。”

“不用看清楚,就是我们!您自行车坏了吧?坐我的车!”

“那怎么行,再说了,我自行车怎么办?”

“让我的司机给你推回去,路边找个修理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