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九百九十六章 工匠挖洞铸钟遭遇坍塌

工匠们迅速调整策略,一部分人继续挖掘,同时另一部分人则集中力量开挖排水沟,将积水引向坑洞外。然而,地下水似乎源源不断,排水沟的效果并不明显。

“老李,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得想个更彻底的解决方案。”一位老工匠抹了把汗,提议道。

老李沉思片刻,突然眼前一亮。“对,咱们可以建围堰!用木桩和竹篾编织成防水屏障,将地下水挡在外面。”

说干就干,工匠们立刻分头行动。一部分人砍伐树木,准备木桩;另一部分人则收集竹篾和泥土,准备编织工作。

“大家小心,木桩一定要打结实,否则围堰一垮,前面的努力就都白费了。”老李一边指导着木桩的打入,一边叮嘱道。

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将木桩一根根打入土中,确保它们稳固不摇。随后,他们用竹篾将木桩紧紧捆绑在一起,再用泥土填充缝隙,形成一道坚实的防水墙。

“注意,围堰的高度要比现在的水位高出至少一尺,这样才能确保地下水不会渗透进来。”老李不断地在工地上来回巡视,指导着围堰的建设。

经过几个时辰的紧张劳动,围堰终于建成。工匠们站在围堰上,望着坑洞内不再迅速积水的情景,都松了一口气。

“这下好了,咱们可以继续挖了。”老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大伙儿,再加把劲儿!”老李的声音穿透尘土与喧嚣,响彻坑洞内外,“咱们今天的目标,是再深挖两尺,为佛钟打下坚实的基础!”他的声音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激励着每一位工匠。

工匠们闻声,纷纷响应,手中的铁锹与镐头像是有了灵魂,每一次挥动都精准而有力。“好嘞,老李!”一位年轻工匠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道,“咱们这活儿,可都是为了铸那震天响的大钟啊!”

朱瀚见状,微微一笑,缓缓走下高地,步入坑洞之中。他环视四周,目光温和却充满力量。“各位辛苦了,”他开口,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你们的每一分努力,都是为了大明的辉煌未来。我朱瀚,代表陛下,向你们致以最深的敬意。”

工匠们闻言,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望向这位尊贵的王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感动。“王爷言重了!”老李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能为大明效力,是我们这些粗人的荣幸。”

“老李,坑洞的挖掘进展如何?”朱瀚关切地问道,目光扫过坑洞四周,注意到不断渗出的地下水。

老李眉头微皱,但随即舒展开来。“回禀王爷,坑洞挖掘顺利,只是地下水确实有些棘手。不过,我们已经建好了围堰,并加强了排水工作,应该无大碍。”

“很好,”朱瀚点头赞许,“但切记,安全第一。若遇难题,务必及时上报,切勿硬撑。”

“是,王爷放心,我们定当小心行事。”老李郑重承诺,随即转身继续指挥工匠们加固坑壁,处理渗水问题。

“这里,这里有点松!”一名工匠突然喊道,手指着坑壁的一处薄弱点。老李迅速上前查看,眉头紧锁,随即指挥众人加固。

“来,大伙儿一起,把这块石头放这儿,夯实了!”老李一边喊着,一边与工匠们合力搬动石块,填补坑壁的缝隙。

朱瀚看着工匠们疲惫却坚毅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大伙儿,休息一下吧。”他轻声说道。

工匠们闻言,纷纷放下工具,围坐在一起,拿出水壶和干粮,开始简单地补充体力。朱瀚也加入其中,与工匠们闲聊起来。

“王爷,您真是体恤民情啊。”一位年长的工匠感慨道,“咱们这些粗人,能得王爷如此关心,真是三生有幸。”

随着朱瀚的关怀之语在工匠们中间传开,坑洞内原本沉闷的气氛瞬间变得活跃起来。工匠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被重视的温暖笑容。

“王爷真是体恤咱们这些下苦力的,咱们挖这坑,累是累点,但想着能为大明铸造那么大的一口钟,心里头就热呼。”一位中年工匠边啃着干粮,边感慨地说。

老李笑着接过话茬:“是啊,咱们这活儿,虽不比上阵杀敌那么轰轰烈烈,但也是为大明江山添砖加瓦,功德无量啊!”

朱瀚微笑着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许:“诸位师傅辛苦了,你们的工作同样重要。没有你们这坚实的基础,何来那震天响的大钟?”

这时,一名年轻工匠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好奇地问:“王爷,您说这钟铸好了,得有多大啊?咱们挖的这坑,真的能放下那么大的钟吗?”

朱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自豪:“这钟,将会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其声可传数十里之远,寓意着我大明国运昌隆,福泽万民。至于这坑,你们尽管放心,按照设计,它足以容纳那尊巨钟。”

工匠们闻言,纷纷露出惊叹之色,对即将铸造的大钟充满了期待。休息片刻后,老李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大声喊道:“好了,大伙儿,休息得差不多了,咱们继续开工!争取早日把这坑挖好,让王爷看看咱们的手艺!”

工匠们应声而起,纷纷拿起工具,再次投入到紧张的挖掘工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逐渐西斜,坑洞内的光线也变得越来越暗。

“这石头怎么这么硬?”一名工匠皱着眉头,使劲挥动着手中的镐头,却只能溅起几点火星。

老李蹲下身子,仔细查看了岩石的纹理,眉头紧锁:“这是花岗岩,难怪这么难挖。咱们得换工具了。”

朱瀚见状,也走过来查看情况。他沉吟片刻后,对老李说:“这岩石确实坚硬,普通工具难以撼动。得想办法弄些专业的凿岩工具来。”

老李点头表示赞同:“王爷说得是,我这就派人去城里找些凿岩锤和钢钎来。”

随着朱瀚的吩咐,老李迅速行动,派遣了几名身强力壮的工匠前往城中采购凿岩工具。不久,他们便带着沉重的凿岩锤和锋利的钢钎返回了工地。

“大家看好了,凿岩时,首先要找准位置,然后用力将凿岩锤砸向钢钎,让钢钎深深嵌入岩石之中。”老李边说边做,凿岩锤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沉闷而有力的声响,岩石上逐渐出现了裂痕。

工匠们纷纷效仿,轮流上前尝试。虽然起初显得有些生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掌握了技巧,凿岩的速度也明显加快。坑洞内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凿击声,仿佛一首激昂的劳动赞歌。

然而,即便是有了专业的工具,挖掘工作也远比想象中艰难。花岗岩的硬度超乎想象,每一击都需要工匠们全力以赴。他们的汗水浸湿了衣衫,脸庞上布满了尘土,但没有人抱怨,更没有人退缩。

“大伙儿,天快黑了,咱们先休息一下,吃点东西,补充一下体力。”老李看着疲惫不堪的工匠们,心疼地说道。

工匠们闻言,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围坐在一起,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壶。虽然食物简单粗糙,但在这一刻,却显得格外美味。

“你们说,等这钟铸好了,咱们会不会也能在上面留个名啊?”一个年轻的工匠满怀憧憬地问道。

“哈哈,那可得看咱们的手艺能不能入得了王爷的法眼。”老李笑着打趣道。

工匠们闻言,纷纷大笑起来,气氛一时变得轻松而愉快。

休息片刻后,工匠们再次拿起工具,投入到紧张的挖掘工作中。

坑洞底部突然出现了一条暗河,河水湍急且深不可测。这条暗河的出现,让原本就艰难的挖掘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这可怎么办?咱们总不能在河里挖坑吧?”一名工匠焦急地问道。

老李眉头紧锁,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暗河的情况。他伸手试了试水温,只觉得冰冷刺骨。“这水太急了,咱们得想办法把水引开。”

“可是,这河这么大,咱们怎么引啊?”工匠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焦急。

就在这时,朱瀚的声音突然响起:“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在上游寻找水源,然后在那里筑坝截流。”

工匠们闻言,纷纷转头看向朱瀚。只见他站在坑洞边缘,目光坚定而深邃。“不过,这需要更多的人手和工具。老李,你立刻派人去城中调集物资和人力。”

老李闻言,立刻点头应允,迅速安排工匠们分头行动。一部分人留在坑洞内继续挖掘,另一部分人则前往上游寻找水源并准备筑坝工作。

老李带着几位身强力壮的工匠,沿着蜿蜒曲折的小溪逆流而上。溪水潺潺,清澈见底,但在他们眼中,这清澈的水流却成了挖掘工作的一大障碍。

“大伙儿,仔细找找,看哪里适合筑坝。”老李一边走,一边用木棍拨开岸边的杂草,仔细勘察地形。

“师傅,看那边!”一名年轻的工匠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巨石喊道,“那里水流变缓,两岸又宽,正是筑坝的好地方!”

老李快步走过去,仔细查看了一番,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就这里了。大家立刻动手,清理杂草,准备筑坝。”

工匠们纷纷响应,有的用镰刀割草,有的搬运石块,有的则负责挖掘泥土,现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注意,筑坝的时候,石头要交错堆叠,确保坝体稳固。”老李一边指导,一边亲自示范如何摆放石块。

经过几个时辰的艰苦劳动,一座简陋却结实的土坝逐渐成形。工匠们站在坝上,望着被成功截流的小溪,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好了,这下子水应该能被成功引开了。”老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转身对身旁的工匠说道,“咱们赶紧回去,告诉王爷这个好消息。”

与此同时,坑洞内的挖掘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工匠们在暗河上方小心翼翼地挖掘,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触动河水。然而,即便如此小心,挖掘工作依然进展缓慢。

“这花岗岩真是太硬了,咱们的凿岩工具都快磨钝了。”一名工匠停下手中的活计,抱怨道。

“是啊,再这么挖下去,咱们的手都要废了。”另一名工匠附和道。

老李闻讯赶来,看着工匠们疲惫不堪的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酸楚。

“大伙儿,我知道你们辛苦了。但咱们不能半途而废啊。王爷和陛下都在等着咱们的好消息呢。”老李鼓励道,“这样吧,咱们轮流休息,保存体力。同时,我再派人去城里多买些凿岩工具来。”

不久之后,新的凿岩工具被送到了坑洞内。工匠们换上了锋利的凿岩锤和钢钎,再次投入到挖掘工作中。

然而,就在挖掘工作即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坑洞内突然发生了一阵轻微的震动。工匠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惊恐地望着四周。

“怎么回事?地震了吗?”一名工匠惊恐地问道。

老李迅速冷静下来,他仔细观察着坑洞的四壁和顶部,发现并没有明显的裂缝或塌陷迹象。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上游筑坝截流后引起的水流变化所导致的震动。

“大家别怕,这应该不是地震。”老李安慰道,“咱们继续挖,但要小心些,注意安全。”

“兄弟们,咱们得讲究个策略。凿岩的,咱们分两组,轮流上阵,保持体力;清理的,手脚麻利些,别让碎石堆成了山。”老李的话语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工匠们纷纷响应,迅速调整队形。

年轻的工匠小陈,双手因长时间紧握凿岩锤而不停地颤抖,他抬头望向老李,眼中闪过一丝挫败:“李师傅,这石头硬得跟铁疙瘩似的,咱们真能挖得动吗?”

老李走过来,眼神中满是理解与鼓励:“小陈啊,咱们铸钟,铸的不仅是铜铁,更是咱们的心血和希望。这石头硬,咱们的心得更硬!来,让我给你示范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