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八百六十七章 赈灾安民,朱棣收买人心

就在众人因民心汇聚而稍感宽慰之际,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侍从神色慌张地闯入,打断了屋内的温馨氛围。

“殿下,不好了!衡州传来急报,连日大雨导致山洪暴发,多地受灾严重,百姓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侍从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

朱标闻言,脸色骤变,心中的喜悦瞬间被忧虑所取代。他猛地站起身,双手紧握成拳,目光中闪烁着焦急与坚定:“快,将详细灾情呈上来!”

听到命令,侍从连忙将手中的急报递上。

朱标接过,迅速浏览起来,眉头越皱越紧。

一旁的朱瀚见状,也是面色凝重。

“皇叔,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救灾如救火,一刻也不能耽误。”朱标放下急报,转头看向朱瀚,眼神中满是决绝。

朱瀚点了点头,沉声道:“殿下所言极是。但衡州之灾与迁都工程并行,朝廷资源有限,如何调配,需细细筹谋。”

此时,一位户部官员匆匆赶来,显然是得知了衡州灾情,特来汇报。“殿下,瀚大人,衡州灾情严重,需立即调拨粮食、药材及救援物资,同时派遣官员前往安抚民心,组织救援。”

朱标沉吟片刻,果断下令:“即刻从户部紧急调拨所需物资,务必确保第一时间送达灾区。同时,派遣有经验的官员前往衡州,协调救灾事宜,务必保障百姓生命安全。”

户部官员领命而去,书房内再次陷入沉思。朱瀚深知,此次救灾不仅考验着朝廷的应急能力,更关乎民心向背。他看向朱标,提议道:“殿下,救灾之余,我们还需加强宣传,让百姓知晓朝廷的救灾举措,以免谣言四起,人心浮动。”

朱标点头赞同:“皇叔所言极是。即刻传令下去,让各地官府张贴告示,通报衡州灾情及朝廷救灾措施,同时鼓励民间力量参与救援,形成官民一心、共克时艰的良好氛围。”

正当两人商议之际,又一名侍从匆匆入内,手中拿着一封加急密信。“殿下,这是刚从衡州前线传来的密信,有紧急情报。”

朱标接过密信,拆开一看,脸色更加凝重。信中提及,衡州部份地区因山洪阻隔,救援物资难以送达,且灾民中已出现疫情迹象,情况危急。

“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朱标将密信递给朱瀚,沉声道,“我们必须制定更加周密的救援计划,确保每一份物资都能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朱瀚接过密信,仔细阅读后,沉思片刻,提议道:“殿下,臣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救灾指挥部,由经验丰富的官员领衔,统一调度资源,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朱标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皇叔高见,即刻着手筹备。同时,加强与衡州地方官员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无阻。”

书房内,气氛因衡州灾情的急报而变得更加凝重。朱标与朱瀚对视一眼,无需多言,彼此都能感受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朱标深吸一口气,将密信轻轻放在桌上,沉声道:“衡州的灾情比我们预想的要严重得多。山洪肆虐,物资难以送达,还有疫情蔓延……我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

朱瀚点头,眉头紧锁:“殿下所言极是。救灾之事,刻不容缓。我提议,即刻成立救灾指挥部,由户部尚书总领物资调配,工部则负责修建临时避难所和桥梁,确保救援通道畅通无阻。”

朱标点头赞同:“好,就依皇叔之计。同时,派遣得力官员前往衡州,不仅要协调救灾工作,更要安抚民心,防止谣言四起,引发恐慌。”

这时,户部尚书匆匆走进书房,神色焦急:“殿下,瀚大人,衡州灾情紧急,我们户部已经着手调拨物资,但库存有限,恐怕难以满足全部需求。”

朱标闻言,目光坚定:“无论如何,必须优先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即刻发动全国范围内的募捐活动,鼓励富商和士绅慷慨解囊,共同支援衡州。”

户部尚书领命而去,书房内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朱瀚沉吟片刻,提议道:“殿下,我们还可以利用锦衣卫的力量,加强灾区周边的治安维护,防止趁火打劫之事发生。”

朱标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此事就交给韩风去办。告诉他,务必确保灾区秩序稳定,对任何扰乱救灾的行为,绝不姑息!”

正当两人商议之际,一名侍从匆匆而入,手中拿着一封新的急报:“殿下,瀚大人,这是刚从衡州传来的最新消息,灾情又有新变化。”

朱标接过急报,迅速浏览,脸色变得更加严峻:“衡州城南的一处堤坝出现决口,洪水正迅速向周边村庄蔓延,情况危急!”

朱瀚闻言,立刻站起身:“殿下,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我提议,调集附近驻军,协助地方官员抢修堤坝,同时组织灾民撤离至安全地带。”

朱标点头,果断下令:“即刻传令下去,调集驻军,全力抢修堤坝。同时,命令工部立即设计并准备应急方案,以防万一。”

书房内,众人忙碌起来,一道道命令迅速传达出去。朱标与朱瀚并肩站在窗前,凝视着远方,心中默默为衡州的百姓祈祷。

此时,一名侍从匆匆来报:“殿下,衡州地方官员李大人求见,有紧急事务禀报。”

朱标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快请李大人进来。”

不久,一位风尘仆仆的官员被引入书房。他衣衫不整,神色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一进门,他便单膝跪地,急切地禀报道:“殿下,瀚大人,衡州城南堤坝决口,洪水如猛兽般肆虐,灾情万分危急。地方驻军已全力投入抢修,但人力物力有限,恳请朝廷速派援军和物资!”

朱标快步上前,扶起李大人,语气坚定:“李大人请起,你的请求,朝廷已经知晓。援军和物资正在紧急调拨中,不日即将抵达。请务必坚持住,与灾民共渡难关。”

李大人感激涕零,连连叩谢:“多谢殿下,多谢瀚大人。臣定当竭尽全力,守护衡州百姓!”

送走李大人后,朱标与朱瀚再次投入到紧张的救灾筹备中。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随着衡州灾情的急报不断传来,整个朝廷都笼罩在一片紧张与忧虑之中。朱棣,作为皇位的潜在竞争者,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心中虽有盘算,但也深知此时正是展现自己能力与仁德之时。

朱棣迅速召集了自己的心腹谋士,紧锁眉头,沉声问道:“衡州灾情如此严重,我们岂能坐视不管?诸位有何良策?”

一位老谋深算的谋士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此时正是您展现仁德、赢得民心的大好时机。臣建议,殿下可主动请缨,亲自前往衡州指挥救灾,同时调动您麾下的资源,全力支援灾区。”

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随即又沉吟道:“亲自前往衡州,固然能彰显本殿下的决心,但朝中事务亦需有人打理。再者,如何确保本殿下的行动不会与太子和朱瀚大人产生冲突?”

另一位年轻而机敏的谋士开口道:“殿下可上书陛下,请求与太子殿下协同救灾,一来可避免冲突,二来也能体现殿下的大局观。同时,殿下可秘密派遣心腹前往衡州,先行筹备救灾事宜,确保一切井然有序。”

朱棣听后,微微点头,觉得这个提议颇为周全。他当即提笔,写下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章,请求与太子朱标一同前往衡州救灾,并承诺将全力以赴,确保灾区百姓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奏章呈上不久,便得到了陛下的批准。朱棣接到旨意后,立刻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他秘密调集了自己的私军和物资,同时派遣韩风等心腹前往衡州,先行一步展开救援工作。

与此同时,朱棣也特意拜访了朱瀚,表达了自己愿意协同救灾的意愿。朱瀚看着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愿意与他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这场灾难。

朱瀚沉声道:“四皇子有此仁心,实乃大明之幸。但救灾之事,非同小可,需步步为营,不得有丝毫疏忽。你我需密切沟通,确保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朱棣微微一笑,拱手道:“瀚大人所言极是,本殿下定当全力以赴,与大人及太子殿下共克时艰。”

不久之后,朱标、朱瀚与朱棣三人一同踏上了前往衡州的路途。沿途之上,他们不时商议救灾之策,虽然彼此间存在着微妙的竞争与防备。

随着朱标、朱瀚与朱棣一行人抵达衡州,整个灾区仿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面对满目疮痍的景象和亟待救助的百姓,三人迅速分工,各司其职,共同投入到紧张的救灾工作中。

“乡亲们,我是太子朱标,代表父皇来看望大家了。”朱标站在临时搭建的救灾帐篷前,声音坚定而温暖,“请大家放心,朝廷已经调集了足够的物资和人力,一定会帮大家度过这个难关。”

“李尚书,这批物资务必在今晚之前送达灾区,一刻也不能耽误。”朱瀚对户部尚书下达了死命令,“还有,避难所的选址要考虑到安全因素,一定要避开可能的次生灾害区域。”

朱瀚的严谨和高效让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的冷静和决断力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而朱棣,则选择了更为隐秘和灵活的方式参与救灾。他秘密派遣自己的心腹前往灾区各地,收集灾情信息,协调地方官员和民间力量共同抗灾。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调动附近驻军协助抢修堤坝和疏散灾民。

“韩风,你立刻前往城南灾区,那里的堤坝已经决口,情况十分危急。”朱棣对心腹韩风下达了紧急命令,“务必与当地驻军密切配合,确保尽快修复堤坝,防止洪水进一步蔓延。”

韩风领命而去,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抢修工作中。在他的协调下,驻军和当地百姓齐心协力,经过一夜的奋战,终于成功堵住了决口,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朱棣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中心内,目光穿过密集的雨幕,紧盯着前方决口已被初步控制的堤坝。他的脸上虽然满是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股不屈不挠的坚定。

“殿下,目前灾区的食物和药品供应已经基本稳定,但部分偏远村庄由于道路中断,物资仍难以送达。”一名心腹匆匆走进指挥中心,向朱棣汇报道。

朱棣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果断下令:“立刻组织突击队,携带必要物资,徒步穿越山林,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这些物资送达那些偏远的村庄。同时,联系当地熟悉地形的向导,确保他们的安全。”

心腹领命而去,朱棣则转身看向另一名正在整理灾情报告的官员:“灾民的安置情况如何?有没有出现疫情扩散的迹象?”

那官员连忙答道:“殿下放心,我们已经设立了多个临时医疗点,并对疑似病例进行了隔离观察。目前疫情尚在可控范围内,但仍需加强监测和预防。”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满意,但心中依然不敢有丝毫松懈。“疫情之事,马虎不得。你立刻安排人手,对灾区进行全面消毒,并加强卫生宣传,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这时,韩风满身泥泞地走进指挥中心,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但满是坚毅。“殿下,堤坝已经成功修复,洪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下游部分区域仍有积水,需要尽快排水。”

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干得好,韩风。你立刻组织人手,调集所有可用的抽水设备,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积水排干,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