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八百六十二章 朱棣心腹,赵玄之死

这些“巧合”如同细雨般润物无声,却在朝堂上激起了层层涟漪。大臣们开始私下议论纷纷,对迁都工程弊案背后的复杂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有人开始猜测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权力斗争。

终于,朱瀚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秘密召集了几位关键大臣,这些人或是对朱棣心怀不满,或是对太子忠心耿耿。会议室内,烛光将每个人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气氛凝重而紧张。

朱瀚缓缓展开手中的卷轴,那是一份详尽的证据清单,每一页都记录着李进及其心腹的罪行。“诸位,请看这些证据。它们不仅揭示了李进等人的腐败行径,更隐隐指向了一个更为庞大的利益网络。”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一位大臣接过卷轴,仔细翻阅后,脸色骤变:“这……这怎么可能?朱棣心腹竟也牵涉其中?”

另一位大臣则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若真是如此,那此事便非同小可了。我们必须联合起来,揭露真相,维护朝廷的正义与稳定。”

朱瀚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我正是此意。但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让朱棣察觉到我们的意图。我们要做的,是逐步引导舆论,让真相自然浮出水面。”

朱瀚的目光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坚定,他缓缓站起身,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证据确凿,我们不能再有丝毫犹豫。我意已决,即刻下令捉拿李进及其同伙,同时,对朱棣心腹展开秘密调查。”

一位大臣闻言,神色略显犹豫:“可如此一来,岂不是直接与四皇子为敌?此举风险甚大啊。”

朱瀚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冷冽:“风险与机遇并存。我们若坐视不理,待朱棣势力坐大,再想扳倒他,恐怕更是难上加难。如今,我们手握证据,正是行动的最佳时机。”

另一位大臣点头赞同:“朱瀚大人所言极是。我们身为臣子,当以国家社稷为重。太子殿下仁德,若能让其顺利继位,必是大明之福。”

朱瀚转向朱标,语气中满是信任与期许:“标儿,此事还需你亲自坐镇,指挥全局。捉拿行动务必迅速且隐秘,以免打草惊蛇。”

朱标神色凝重,拱手应允:“皇叔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经过一番周密的部署与行动,朱瀚终于在一处隐秘的宅邸中将朱棣的心腹擒获。此人名叫赵玄,平日里行事低调,却是朱棣身边最为得力的助手,掌握着不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赵玄被抓时,脸色苍白,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但很快便镇定下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朱瀚大人,您这是何意?我乃四皇子府上之人,莫非大人要无端构陷于我?”

朱瀚坐在审讯室的正中央,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冷峻的面容。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赵玄,你无需狡辩。你所犯之事,证据确凿。若你肯配合,说出你所知的一切,或许还能保住性命。”

赵玄冷笑更甚:“证据?大人所说的证据,不过是些捕风捉影之词罢了。我赵玄行得正,坐得端,何惧之有?”

朱瀚目光一凝,知道此人嘴硬,不会轻易松口。

于是,他转而用更为严厉的语气说道:“赵玄,你以为自己很聪明吗?你以为朱棣能保你一世平安?我告诉你,如今太子殿下仁德,朝廷正义之士众多,你若继续顽抗,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赵玄闻言,脸色微变,但仍强作镇定:“哼,朱瀚大人,你休想吓唬我。我赵玄并非贪生怕死之徒,你就算用再严厉的刑罚,我也不会屈服。”

朱瀚见状,知道普通的审讯手段对赵玄无用。于是,他站起身,走到赵玄面前,目光如炬地盯着他:“好,既然你如此有骨气,那我就成全你。来人,上刑!”

随着朱瀚的一声令下,审讯室内顿时充满了阴森的气息。几个身强力壮的侍卫走上前来,手中拿着各种刑具。他们按照朱瀚的指示,开始对赵玄进行严刑拷问。

然而,尽管赵玄疼得满头大汗,惨叫连连,但他却始终咬紧牙关,没有供出任何关于朱棣的罪证。朱瀚见状,心中不禁暗自佩服赵玄的坚韧和忠诚,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揭开真相的决心。

要从赵玄口中得到想要的答案并不容易,他决定改变策略,用更为巧妙的方式来瓦解赵玄的心理防线。

他让侍卫暂停用刑,然后亲自走到赵玄面前,用一种近乎温和的语气说道:“赵玄,你如此忠诚于朱棣,可曾想过他是否也值得你如此付出?你可知他背后所做的那些肮脏交易?你可知他为了争夺皇位不惜牺牲无辜之人的性命?”

赵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动摇。朱瀚见状,继续用言语刺激他:“你若继续顽抗下去,只会让自己和家人陷入更深的泥潭。但如果你肯说出真相帮助我们揭露朱棣的罪行那么你还有可能得到一线生机。”

赵玄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了:“朱瀚大人你说得对。我赵玄并非不明事理之人。只是……只是我若说出真相那么我的家人……他们……”

朱瀚闻言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策略已经奏效了。于是他赶紧承诺道:“你放心只要你说出真相我一定会尽力保护你的家人让他们免受牵连。”

赵玄虽然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但脸上的忠诚之色并未完全褪去。他紧咬着牙关,似乎在进行着一场内心的挣扎。朱瀚见状,知道今日的审讯已无法再进一步,便决定暂时退让,明日再审。

他站起身,缓缓走到审讯室的门口,停下脚步,回头深深地看了赵玄一眼,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坚定:“赵玄,我给你一夜的时间去思考。明日,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记住,你的选择不仅关乎你自己的命运,更关乎你家人的安危。”

说完,朱瀚转身离开,审讯室内只留下赵玄一人,独自面对着烛火摇曳的黑暗。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审讯室的窗棂,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朱瀚再次坐到了审讯室的正中央,目光如炬,等待着赵玄的到来。

不久,赵玄被侍卫押解着走进了审讯室。他的脸色比昨日更加苍白,眼中也多了几分疲惫和迷茫。朱瀚见状,知道昨夜的思考对赵玄来说并不容易。

他轻轻敲了敲桌面,发出“咚咚”的声响,将赵玄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赵玄,你考虑得如何了?是否愿意说出真相,帮助我们揭露朱棣的罪行?”

赵玄沉默片刻,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朱瀚:“朱瀚大人,我赵玄虽是一介武夫,但也知道忠义二字。我忠于四皇子,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命运。但是……”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但是,我也明白,我的家人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因为我而受到牵连。”

朱瀚闻言,心中一喜,赵玄已经开始动摇了。于是,他趁热打铁,继续说道:“赵玄,你若肯说出真相,我不仅会保护你的家人,还会尽力为你争取一个宽大的处理。毕竟,你也是被逼无奈,不是吗?”

赵玄再次沉默,他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挣扎。

一旦说出真相,就意味着背叛了朱棣,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但是,他也明白,自己的家人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因为自己而受到牵连。

与此同时,朱棣得知赵玄被捕的消息,心中焦急万分。赵玄的忠诚与坚韧,也明白一旦赵玄开口,自己的罪行便可能暴露无遗。

于是,他急忙请求陛下允许他一同参与审问,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影响赵玄,保住最后的秘密。

陛下沉吟片刻,觉得让朱棣参与或许能更快地揭开真相,便批准了他的请求。

不久,朱棣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审讯室,他的眼神锐利,气势逼人。他一进门,便径直走到赵玄身边,目光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赵玄,你为何如此糊涂?”朱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责备和痛心,“你我多年兄弟,你怎可背叛我?”

赵玄抬起头,看着朱棣,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和挣扎:“四皇子,我……我并非想背叛你,只是……”

“只是什么?”朱棣紧逼着问,他的眼神中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赵玄低下头,沉默片刻,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朱棣:“我只是不想我的家人因为我而受到牵连。他们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承受这样的痛苦。”

朱棣看着赵玄那坚定的眼神,心中虽有怒意,但更多的是焦急与无奈。

他悄悄蹲下身子,在赵玄耳边用仅能他们二人才能听到的声音低语:“赵玄,你我兄弟多年,我怎会让你的家人受到牵连?只要你守住秘密,我向你保证,你的家人会安然无恙。你我之间的情谊,我绝不会让它毁于一旦。”

赵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抬头看向朱棣,那眼神中既有感激也有决绝。

一旦自己开口,不仅自己将万劫不复,更可能给朱棣带来灭顶之灾。而此刻,朱棣的承诺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开口,声音虽低却异常坚定:“朱瀚大人,我愿意承担所有的罪责。是我一人策划了这一切,与他人无关。只求你能保护好我的家人,让他们免受牵连。”

朱瀚闻言,心中一震。他没想到赵玄竟然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来保护朱棣和自己的家人。他看着赵玄那决绝的眼神,知道已经无法再动摇他的决心。

而朱棣则是一脸愕然地看着赵玄,他没想到赵玄竟然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来结束这一切。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感激也有痛惜。

“赵玄,你……”朱棣的话音未落,只见赵玄突然身形一晃,猛地撞向一旁的墙壁。只听“砰”的一声巨响,赵玄的身体软软地滑落在地,一动不动。

“赵玄!”朱棣和朱瀚同时惊呼出声,他们没想到赵玄竟然会选择自尽身亡来守护这个秘密。

朱棣与朱瀚一同走出牢房,两人的步伐都显得异常沉重。赵玄的自尽,像一块巨石,压在他们的心头,让气氛变得异常压抑。

“我们必须立刻将此事上奏于陛下。”朱瀚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不容有丝毫拖延。

朱棣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丝复杂的情绪。他既悲痛于赵玄的逝去,又庆幸于秘密得以保守。然而,他也明白,此事远未结束。

两人一同来到陛下的御书房,将赵玄在牢中自尽的事一五一十地奏报。陛下听后,眉头紧锁,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赵玄为何又会自尽?莫非是他的心中有何隐情?”

朱瀚闻言,立刻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认为赵玄之死定有蹊跷。他本是坚韧不拔之人,若非有极大的心理压力,绝不会轻易选择自尽。臣请求继续追查此事,定要揭开真相,为赵玄伸冤。”

朱棣见状,心中暗自焦急。于是,他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认为此事已无继续追查的必要。赵玄已死,死无对证,再追查下去也只是徒劳无功。况且,我朝正值多事之秋,不宜再因此事而扰乱朝纲。”

朱瀚闻言,怒视朱棣,质问道:“四皇子,你莫非是心中有鬼,才如此害怕继续追查?赵玄之死定有隐情,我绝不能让他含冤而死!”

朱棣闻言,心中虽怒,但面上却不动声色。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朱瀚大人,你此言差矣。我并非心中有鬼,只是认为此事已无继续追查的必要。你若继续纠缠此事,只会让朝廷陷入更深的动荡之中。”

两人争执不下,陛下见状,眉头紧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