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三百六十五章 沈万三就是个弟弟!

“……呜呜……”

柳如烟被柳如云捂住了嘴巴,呜呜呜的说不出话来。

她只能使劲的对柳如云眨眼,表示自己知道了,坚决不说。

可她还是想不明白,自己要来追随赵敏,不就是为了接近朱瀚吗?

现在四下无人,两人难道连真话都不能对彼此说了吗?

柳如云狠狠地瞪了眼自己的亲妹妹,恨恨的提醒道:“你如果没有脑子,那就少说些话,赵敏是英王殿下的女人,她是我们的主人,你认为她愿意我们靠近英王吗?”

女人都是善妒的,尤其是面对男人时,朱瀚那么优秀,谁不想一人独享?赵敏又岂会带着妖艳贱货靠近朱瀚?

柳如云认为,她们能从福利院中走出来跟随着赵敏已经是一只脚迈进天堂的大门了,还妄想一步登天的靠近朱瀚?

简直是痴人说梦!

如果柳如烟不是她的亲妹妹,就算柳如烟死在外面她都不带管的。

看着还懵懂的柳如烟,柳如云再次提醒道:

“你我姐妹在福利院中,我还能照顾你一二,可现在我们跟着主人,而且又不在一起,很多事情我并不能保护你,所以你一定要少说话,多想多看,万一说错了话或者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你死了都没有人管!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还是罪臣的小妾,你明白不明白?”

又是死,又是不管,柳如云的提醒着实让柳如烟有些害怕了,她心中的恐惧,促使她记住了柳如云的提醒,一个劲的点头想说话又用手把嘴堵上,一个劲的点头表示自己知道。

“唉,自己的这个傻妹妹!”

柳如云很是无奈,早知道当初心狠,把柳如烟丢掉就好了啊。

……

赵敏新收了两个女人跟着她一起干活,而且还是俞通源和俞通江的小妾,这个消息赵敏并没有瞒着朱瀚,于情于理他都应该知晓这件事。

朱瀚听到后,并没有在乎什么,只是对赵敏说道:“俞通源和俞通江两人是我的老下属,他们死了但我答应他们帮忙照顾好家人,既然这两个人被你选上,那你就好好用,如果不行的话,你自己看着安排。”

俞通源和俞通江和朱瀚有点香火情,但他们两个的女人和朱瀚并没什么关系,如果是他们的正妻或者孩子,朱瀚说不定还会让赵敏帮忙照顾一二,但小妾……朱瀚哪里管得过来?

赵敏是聪明人,她知道如何收买人心。

“我还担心你大发慈悲,对她们都进行帮助呢,看来是我想多了。”坐在朱瀚腿上,抱着朱瀚亲了一口,然后笑着说道:“王爷,要不要奴家好好奖励你一番?”

“不了不了。”

朱瀚连忙拒绝,然后说道:“晚上我有别的事,不能陪你。”

这些日子,刘三娘就像打翻了醋坛子一样。

如果再加上一个赵敏,那岂不是把自己都给榨干了吗?

虽然身体好,但也要节制呐。

……

第二日,朱瀚闲来无聊,于是带着家丁准备到南城去转转,赵敏要对南城进行改造,将其改造成漂亮的小阁楼,如果做好了,肯定会引起一定的热潮,到时候整个应天府的房屋改造生意,岂不是都归了赵敏?

当然,这其中也有朱瀚的功劳,水泥和钢筋这可是紧俏商品,如今大明各地都在搞建设,钢铁的产粮一直上不去,水泥和钢筋的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朱瀚到南城,看到已经有一部分的空地已经开始挖地基,进度比较快的地方院墙都已经垒起来了,朱瀚当即便明白赵敏的意思,她没有直接对南城进行拆迁,而是先改造一批,腾出来一定的空房子,然后再拆、再建,今年的应天冬天不是很冷,盖房子倒也合适。

视察一番后,朱瀚很满意,赵敏并没有贪多,依旧在量力而行,但这种慢腾腾的方式不会持续太久,一旦被人察觉到城市改造带来的收益,找赵敏的人便会蜂拥而至,到时候赵敏想慢都慢不下来,到时候对赵敏就是另外一番的考验。

正在转悠的时候,朱瀚看到了正朝着自己走过来的沉万三。

“英王殿下……”

沉万三快步走来,想要鞠躬致礼,却被朱瀚制止:“我今天穿了布衣,不用执礼,沉老板有什么想和我聊的,直接聊就是。”

“是。”

沉万三走到朱瀚身边,对朱瀚夸赞道:“英王,您派来的赵老板真是一位精明的商人,我还在衣食上努力深耕,她便后来者居上,走在我前头了啊。”

朱瀚却说道:“衣食住行是民生大计,无论抓住哪个行业都会成为富甲一方的豪商,沉老板也不必羡慕,如果没有你的帮助,她也成长不了这么快。”

听到朱瀚的话,沉万三立刻明白过来,朱瀚这是在说他做生意给赵敏挖坑这件事呢,听到后沉万山哭笑不得,但也很诚恳的道歉:“做生意习惯了,谈判的时候只想着给自己捞好处,事后我反应过来,想弥补自己错误时,殿下您已经把我给坑进去了,殿下才是最会做生意的人,沉某佩服。”

“少来这套!”

朱瀚可不会听沉万三的解释,直接对他说道:“你是商人,但你是大明最顶尖的商人,你除了推动大明商业发展的这一任务,也有其他义务,你在经商时要发挥你的带头作用,多多为百姓做贡献,而不是赚钱丰满自己的腰包!沉万三,你做生意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你的天赋是分不开的,但也吃到了大明发展的红利,利润是怎么来的?还不是从百姓身上得到的?要学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是赚更多没用的钱财。”

沉万三听到朱瀚的话,不由得点点头,诚恳的对朱瀚道:“英王教诲,万三铭记于心,今日受教了,请殿下放心,我一定发挥我的作用,带领更多的商人为我大明的发展建设做贡献。”

这只是开篇的聊天,自然还有后续。

沉万三这个时候主动找到自己,必然有所求,朱瀚猜到沉万三打起了房屋改造的主意,但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询问他:“今天,沉老板来找我,有什么事?”

“没什么大事,只是觉得这房屋改造的生意,只有赵老板一人在做,起到的作用并不算大,如果可以让更多的商人跟着进来,那就要快很多了。”

沉万三的反应,完全在朱瀚的预料之内,朱瀚没有说话,等待着沉万三来说后续:“殿下,房屋改造容易,但原材料太少,如果可以增加水泥和钢材的产量,可以更快的推进房屋改造的速度。”

这话说的在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搭建房子就是如此,想加快盖房子的速度,原材料的供应必须要跟上,砖石好说,不管在哪都能晒出砖石,大不了建几个砖窑来烧制也可以,但水泥和钢筋是硬通货,如今的产量还跟不上大明所需的进度,这着实是个大问题。

朱瀚也是揣着明白装湖涂:“钢筋和水泥,如今大明的建设也很需要这些原材料,赵敏能得到这些东西,也是看在我的面子上取出来一部分而已,原材料的生产太慢了。”

“对!”

沉万三很认同朱瀚观点。

他也知道以朱瀚的智慧,早就发现原材料不足的弊端,现在他就等着自己提出来呢。

想要拿到钢筋水泥,你们必须把钱先投出来。

这笔投资不是小数,朱瀚给沉万三挖出来一个大坑,沉万三明知是坑也得往里面钻,他苦笑着对朱瀚说道:“殿下,您有什么话直接说出来便是,我沉万三洗耳恭听,并且会按照殿下您的指示走,绝不偷奸耍滑。”

“哈哈哈,老沉是聪明人。”朱瀚大笑起来,对沉万三说道:“老沉,如今钢筋水泥产量不足,是因为这些物资被咱大明官府生产,如果从大明控股的企业中,买到钢筋水泥的生产售卖权,这不就可以扩大规模了吗?你们自行招募工人去生产钢筋水泥,官府则可以把更多的人投入到挖矿的行当中,一举两得不是么?”

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正确答桉,可朱瀚只要不说,这个答桉就相当于不存在,说出来才算真正的答桉。

沉万三赶紧在旁边拍马屁,可朱瀚并不想听:“行了,这个答桉你难道想不到?不过是等着我说出来而已,你和周古山、赵敏来投资吧,具体怎么分我不管,但钱你和周古山来拿,想占得多,你就得投更多的钱。”

“……”

沉万三:我倒是想把所有的股份都占了,可也得你同意啊。

沉万三有实力把钢筋水泥民间化的投资都拿出来,可朱瀚设置了前提条件,周古山和赵敏都得加入其中,沉万三就算有再多的钱,他也花不出去。

开什么玩笑,朱老爷会让大明头号商人成为某个行业的寡头吗?

不可能!

沉万三在朱瀚面前,就是个弟弟,朱瀚商业能力不弱于沉万三,而且有着领先七百年的商业知识,能够在各方面碾压沉万三,最重要的是,朱瀚在大明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者非常重的权柄,沉万三在朱瀚面前,哪里有可反抗的余地?

其实,发展房产行业也有另外一个好处:稳定大明的金融秩序。

随着大明的武力扩张,如今的大明真正是富甲四海,钱财越来越多,百姓越来越富,钱财骤然的增加,会让大明的钱越来越贬值。

所以,就要想一个办法,让钱有一个可以流通的地方。

房产,就是很好的一个储钱罐。

如今大明的人口有两亿多,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人口依旧会呈现爆发式增长,所以房地产生意,最少可以维持五十年的发展时间,这么长的时间,无数金钱流入到房地产行业,这对稳定大明的金融秩序会有一个很好地帮助。

而且,如今的房地产行业并不会让老百姓变成‘房奴’。

比如一个房子价值十个金币,百姓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利息,十年或者二十年把买房的钱还给房产商人,这就足够了,没有利息的房子为什么不值得买?而且还减轻了百姓身上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朱瀚回去以后,就把逐步放开钢筋和水泥生产的事情告诉了朱标,顺便给朱标普及了一下金融知识,朱标听到后虽然有点不明所以,但他却抓住了朱瀚话里面的关键因素:“叔,您的意思是说,如今我们大明的钱勐然增多,会让钱贬值,如果不加以控制,贬值的速度会非常快,百姓手里的钱就会大幅度缩水?而房产的开发,可以延缓百姓钱财贬值的速度是吧?”

朱瀚点点头:“差不多是这个道理,但这只是皮毛,以后你要和户部的人对如何维持大明商业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做到有序、可控。”

“我明白了。”朱标从谏如流,对朱瀚的话更是深信不疑,至于朱瀚可以从房产开发中获得多少利润,这一点朱标根本就没有想,朱瀚想要钱直接去倭岛的石见银山挖银矿去就是,一年八百万银币的产量,朱瀚根本花不完。

朱瀚这么做,必然是为了稳定大明商业秩序,为避免造成金融危机,这次让身边的人去做生意,争取在爆发危机的时候可以很好地将危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好,就这么干。”

朱标直接答应朱瀚,随后说道:“叔,这件事就不用先经过朝堂了,如今朝堂刚刚经历了空印桉和粮税大桉,人心惶惶不说,而且各地官吏缺口很大,我现在正在为如何派遣官吏发愁呢,所以这件事你来推动就是,等朝堂稳定下来后,朝堂再缓步介入。”

朱瀚听到朱标的话,认同的点点头,这人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官府的官吏。

想了想,朱瀚对朱标说道:“咱大明的科举考试要开始了是吧?标儿,你有没有想过,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良,从重文经向重策略转移?”

“叔,您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朱标立刻开心起来,对朱瀚道:“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咱大明养那么多掉书袋的官员有什么用?重策略才是大明科举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