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三百零七章 澳洲百姓联合会……农场雏形!

和朝堂内的风云诡谲不同,在海外飞地上,武将们直接放飞自我。

在这里,没有大明律法的条框限制,武将们一个个的都开始放飞自我。

至于圈地……那更简单了,朱瀚给海外将领制定的规则很简单,只要你手里有足够多的人,你就可以拥有足够多的土地。

而且,诸多的海外飞地的种植环境比大明好很多,一年两熟到三熟的作物比比皆是,而且土地肥沃的像是可以流油,但凡到了海外的百姓,都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些土地。

在华夏,有一种叫叶落归根的说法,百姓也有着非常深的恋土情节,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他们是不会从家乡离开的,而且还要漂洋过海到海外去,这对于华夏百姓来说,做出这样的选择和背叛祖宗没什么区别。

可是,来到海外后,他么就发现,到海外也不错,土地肥沃,种地一年两熟到三熟,而且到了海外后十年内不用缴税,所有的收成都是自己的,而且对每个人拥有的土地没有限制。

你认为自己能种一百亩,那就把一百亩土地都给你,并且赠送高产的种子,而且还给你配上两个仆奴,让他们帮助你种地。

吃不完的粮食,在各地的驻军会收,价格也完全按照大明粮食市场的平均价格,绝不会让老百姓们吃亏。

这等上好的政策,百姓们完完全全就是在清赚!

只要稍作努力,在海外种十年地然后再回去,妥妥的富家翁啊!

这样的好事,傻子才不干!

看到利益的百姓们,已经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傻子’中的一员。

对于国内的百姓,朱瀚和朱元璋都没有使用强制迁徙的做法,毕竟是去海外,到时候回来都是个难题,为了让百姓心甘情愿的去海外种地,朱瀚制订了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让百姓心甘情愿的到海外去种地。

免费给高产的种子,免费发放农具,免费发放耕牛,还可以给他们配上海外飞地的土著奴仆,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娶到颇有异域风情的土著姑娘,如果娶了土著女子后生了孩子,每个孩子奖励五枚银币。

这种巨大的奖励,让人听到后就觉得好像是天上掉馅饼,不敢相信,哪怕下面盖着的章是玉玺,百姓们也是不相信的。

只有那些生活在山区,家里贫穷,耕地又多数在山上的百姓,被生活逼的实在没办法了,才接受了征召前往海外。

到了海外以后,发现朱瀚给他们的奖励政策正在一一兑现,百姓们欣喜若狂的同时,赶紧找人给家里的亲朋好友写信,告诉他们朱瀚和朱元璋承诺的福利都是真的。

在这种人传人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百姓到了海外。

如今的澳洲,已经聚集了十万汉人,他们都是从云贵大山中走出来的,他们在澳洲这片土地上娶妻生子,然后等十年之期一到,就回家过富裕的生活。

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把朱瀚和朱元璋制定的优惠政策反复钻研、琢磨,发现了其中一个巨大的漏洞:百姓所拥有的土地越多,大明给予他们的优惠补偿越是丰厚。

一百亩土地你能有两个奴仆、一头牛;一千亩就可以拥有三十个奴仆、十五头牛;一万亩就是五百个奴仆、五十头牛……

百姓们一合计,如果把同乡的人聚集在一起,一起租十万亩土地,他们就可以拥有五千土著和三百头牛。

完全可以啊!

到时候分钱的时候,大家再按照租赁土地的亩数去分就好,或者你种了多少亩,等收成后按照每个人的贡献去分钱……

大家一合计,还是租赁的土地越多越划算,于是向当地的驻守将军请示,同乡人租赁十万亩土地。

驻守将军虽然有点文化,但不多。

他去租赁土地,一个人最多也就两百亩土地,像这种直接租赁十万亩土地的,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驻守将军第一反应是拒绝,这特娘的不是钻英王殿下政令的空子吗?

可是,朱瀚的政令中又没有说明不可以钻空子,驻守将军左右为难,干脆先划出两万亩土地让他们先去种,他赶紧写奏折给朱瀚请示。

当奏折送出去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大半年后,奏折是朱瀚和朱元璋一起给回的。

朱瀚答复:法无禁止即自由!

朱元璋则回应:给!不仅要给,还要把耽误的这大半年折合成银两补偿给百姓,同时他对驻守将军下令:让军士在无战事时,对这些百姓进行有必要的帮助。

总而言之就两个字:可以!

驻守将军看到奏折中的回应后,感动的热泪盈眶。

他曾经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才不得不跟着朱元璋造反,一场场仗打下来,他的职位也一直在提升,但他也有一个让百姓吃饱饭的心。

建立大明后,朱瀚和朱元璋依旧和百姓站在一起,让很多人都能感受到他们对百姓的照顾,这位驻守将军也相信朱瀚和朱元璋,但他万万没想到,朱瀚和朱元璋竟然能如此照顾,他们竟然因为政令没有写明白不能‘合租’土地,就要对百姓进行补偿。

驻守将军感动的热泪盈眶。

以前的蒙元对百姓如果有大明的一半好,他又岂会造反?

当驻守将军把这一消息告诉百姓后,百姓激动地欢呼雀跃,面朝西北方向,高呼万岁!

越来越多的百姓,或者说越来越多飞地中的百姓,他们得知大家可以联合种地后,纷纷以同村、同乡、同县为纽带,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联盟。

也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来到海外飞地,娶妻生子,种地生娃领奖金。

……

其实,政令中的漏洞,是朱瀚故意留下来的。

否则以朱瀚的能力,他又怎么会留下漏洞呢?

无他,故意尔!

朱瀚制定那么多的优惠政策,让百姓到海外去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开垦土地,是为了让汉人能够在海外落地生根。

让大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是朱瀚的目的。

至于说金钱……这玩意对朱瀚来说,只是一堆数字而已。

朱瀚:我不在乎钱,我对钱没有兴趣。

朱瀚没有,朱元璋有!

当朱瀚拿着写好的奖励政策给了朱元璋,朱元璋也第一时间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他得知是朱瀚故意留下的漏洞,听朱瀚解释原因后,大笔一挥直接签字同意。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朱瀚在政令中留下的漏洞终于被发现。

朱元璋开心不已,赶紧把朱瀚喊过来,让他看奏折。

朱瀚看到奏折后,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反而对朱元璋说道:“哥,别那么激动,这个漏洞是我故意给百姓留下的,他们发现很正常,接下来就是看成果的时候了。”

顿了一下,朱瀚对朱元璋说道:“哥,在澳洲不是有驻军吗?他们主要的目的就是防范土著人闹乱子,不过有百姓在,土著想闹乱子也没用,咱百姓的软刀子可是杀人不见血的。”

土著闹乱子,无非就是逼迫他们太狠,但大明的百姓,是最懂中庸之道的,他们对人友善,软刀子放血,土著慢慢的就被同化了。

土著不造反,驻军的作用就没有了。

干脆把常备军改成守备军,实行军屯,驻军的主要作用依旧是防范土著造反,但他们也可以参与到耕种当中来,毕竟百姓们都种地挣钱了,驻军再怎么样,也得改善一下收入水平不是么?

朱元璋点点头:“可以,就这么干!”

不过,朱元璋紧接着又抛出了下一个问题:“七五,百姓们赚了钱,他们会干啥?如果是咱的话……以前咱会存着不花,现在咱会把钱都投出去。”

朱瀚倒是非常肯定:“百姓会投出去的,就像这次发现漏洞的人一样,只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会有第二个!”

钱只有花出去才算是钱,这个道理朱瀚懂,朱元璋也明白,但百姓们对此并不是很理解,所以就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站出来。

“放心吧哥,以后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朱瀚示意朱元璋放宽心,现在是种下了种子,但距离收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期间他们能做的只有耐心的修缮、引导,让百姓切实的体会到在大明所能拥有的福利,并且积极的参与到大明的建设中来。

“百姓能如何,还得看七五你。”

朱元璋认为,朱瀚的作用是最大的,尤其是朱瀚搞出来的发明,尤其是在匠作营看到的火车,朱元璋非常好奇的对朱瀚询问道:“七五,你说的蒸汽机那东西,能运用到火车上,那可不可以把蒸汽机用在船上?推动船往前走?”

朱瀚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可以,不过还在研究中。”

“太好了!”

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对朱瀚说道:“七五,火车和船,对现在的咱大明来说,船的作用更大一些,咱海外的那些飞地,都需要船,但现在的船走的太慢,而且因为气候的原因无法行船,消息有时候要过大半年才能传到咱这,这非常不好,那蒸汽机如果用在船上,是不是可以让船走的更快?”

“是!而且不需要人力。”

朱瀚心中的船,是后世的各种军舰,钢铁巨舰漂泊在海上,像利剑一般披荆斩浪,现在的小木板船,朱瀚不怎么看在眼里。

航母级别的军舰才是朱瀚想要的。

但是,面对朱元璋的询问,朱瀚还是把实情告诉了朱元璋:“哥,目前我们匠作营的工匠已经到造船厂去了,他们研究的船,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木船,而是铁船!我给他们提供了一种可以防腐蚀的涂抹材料,可以让铁船在海上不被海水中的盐分腐蚀……”

朱瀚把制造铁船的困难说了出来,然后对朱元璋解释道:“哥,我知道现在大明最重要的是海外,船只的需求量很大,但海外的那些飞地,现在正是在野蛮生长的阶段,不用给他们过多的关注,有什么事晚个一年半载也影响不了太多,火车才是重要的,到时候我们把火车的铁轨铺到罗马,铺到奥斯曼,把沙俄也一起打下来,这么大的土地,够我们建设很长时间了的。”

“过个五年、十年,最早一批被我们拿下的飞地逐渐被我们同化,在海外的我们大明的下一代也正在接受教育,到时候才是加强管理的时候,届时把研究出来的铁舰组成的舰队,巡游天下海域,谁见到不畏惧?”

朱元璋是那种掌控欲非常强的皇帝,打下来的海外飞地,任凭他们野蛮生长就是,但朱元璋却不这么想,他觉得既然大明把土地打下来了,那自己作为大明的皇帝,不得好好地管理一下啊?

但是,有什么好管理的?军队还好,那些土著有几个明白你是什么意思的?

所以,没啥用。

还不如先任其野蛮生长,等下一代成长起来以后,再进行管理,一步步把那些土地都纳入到大明的管理范围内。

到时候把朱元璋成才的儿子送到国外去,不比什么都强?

其实,有些道理朱元璋也明白,但他就是想把这些东西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稍微松一下缰绳他都会觉得不舒服。

这是强迫症。

强迫症,得治!

朱元璋听到朱瀚的话,心里有些不好意思。

这些话朱瀚和他说过好多次了,朱元璋也听进去了,但心里都是觉得怪怪的。

“是!七五说的对!”

朱元璋摆摆手,表示海外的那些飞地他暂时不管了,全权交由朱瀚负责……朱元璋对朱瀚是放心的,而且朱瀚平时只负责出主意,派到海外的官员是朱元璋认命的,所以这些海外飞地还是掌握在朱元璋手中。

“算了,七五你去管吧,你小子平日里懒散惯了,给你找点事做正合适。”

面对朱元璋这种强迫症患者,朱瀚深知应该如何应对。

朱元璋面对的是整个大明,他想要了解大明呃所有事情,他要掌控大明的一切。

朱涵认为,朱元璋可以掌控一切,但要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如果是为了单纯的掌控而掌控,那天下还要大臣们干什么?

所以,该放权的时候要放权,朱元璋手里只要掌握着人事任命权就足够牵动很多人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