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朱元璋,朱瀚,兄弟相残?永不存在!【求全订】

如此行事做派,自然只会让朱元璋和朱瀚真正的亲密无间,不会出现历史上为了权力相互倾压的争斗。

这也就意味着大明最少在几十年内都会拥有朱瀚这个天纵奇才的助力。

对于所有人的夸奖,老哥朱元璋听的非常的高兴。

对于朱元璋来说,有人夸赞朱瀚,简直比夸他本人还要令他开心。

「诸位已经听明白了,那咱也就放心了,所有这些新政,你们全都听七五的安排,让大明全天下的子民都从新生活当中受益!」朱元璋信心满满的说道。

李善长刘伯温等人表示,他们自己一定全心全意支持英王殿下推行新政。

他们这些人都是在青史上留名的能臣,对于朱瀚来制定的大概,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更加详细可行的细化条例。

在李善长、刘伯温、施耐庵等人的帮助下,大明的新生活运动,从洪武六年正式开始推广。

首先推广的地方便是应天府、苏州府、杭州府、广州府等几个人口密集的政治经济重地。

大城市的带头效应非常的显著。

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明新生活运动的衣食住行各个政策,就是在这些大城市当中全面铺开。

特别是华夏人最为关心的吃,在推广的时候更是能够深入人心。

经过基层官吏们一遍又一遍的宣讲,生水生肉的危害让所有人都彻底明白。

这些大城市基本都在南方,每年都有不少人因为吃生鱼生水而患上严重的疾病,甚至于还有许多人为此丧命。

大明新生活运动带来的最大的一个显著结果,那就是应天府生产的玻璃水壶卖脱销。

这种玻璃水壶采用双层玻璃,用一个水车连接的抽气机,除掉夹层里的空气,然后就形成了一个初级版的暖水瓶。

因为大明的官员在演示生水危害的时候,做对比的开水就装在这种暖水瓶当中,许多百姓都把这个神奇的物件给记了下来。

「喝开水包治百病!」

不知不觉当中,这一条后世的名言,以前出现在了大明朝的市井百姓中。

大明王朝的新生活运动搞得如火如荼,对于四处的征战讨伐,自然也不能停止。

毕竟大明开国以来,几乎每年都在开疆拓土,洪武六年自然也不能例外。

大明西南的主将徐达已经汇报,四川全境被明军尽数占领,云南一带的陈友谅军队已经逃窜的无影无踪。

当地留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土司,各自占山为王,他们对于明军的到来,有的是抗拒,有的是顺从,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反抗力量。

整个西南的重大战事基本不会再发生。

辽阳一带的白山黑水,当地的女真各个部落在明军一次又一次的招募后,青壮年基本被大明朝廷招揽一空,在西北和草原上对抗蒙古人去了。

东北留下的大批土地成了明军官方的屯田基地。

在大连朝廷不遗余力的资助之下,去往辽阳行省开垦的北方农民,已经高达10余万人。

按照朱瀚的估算,再过上30年这10多万垦荒的农民就将变成100万。

在西北方向的兰州行都司,当地驻守的明军轻而易举就挫败了王保保的大规模入侵,周边的蒙古部落对大明已经是彻底服气,甚至于这些蒙古部落还主动把王保保派去的使者绑送给了明军邀功请赏。

在稳定了兰州一带的形势之后,中原地区源源不断的粮食物资和商品涌入到了这个传统的商业走廊,当地的民生行政一片大好。

盘踞在天山地带的王保保势力,估计再也不敢去触碰兰州行都司这头猛虎

只不过兰州行都司距离,中原实在是遥远,各种物资的囤积都需要一段时间,还不能对处在天山一带的王保保展开战略进攻,暂时只能处于稳固防守的态势。

拥有大蒙古和元朝双料旗帜的王保保,都已经如此狼狈,位于草原上的其他蒙古部落自然更是老老实实。

大明在草原上实行了严格的草场划分,重点打击那些敢冒头的蒙古部落,对于肯向大明积极合作的部落,主动给予他们互市优惠。

王保保带领蒙元势力逃亡的时候,带走了草原上大批的人口,现在草原上人少地多,短时间之内并不会形成什么有威胁的势力。

而且朱瀚已经对草原各个部落制定了其他的管理政策,将来就算草原上的人口增加,那也可以利用佛教和招募,大量消化草原上的青壮劳动力,让这些游牧部落生不出反抗大明的力量。

所以洪武六年的主要军事进攻,集中在了倭国那里。

倭国南朝已经彻底成为了大明的附庸,对于倭国北朝军事进攻并没有什么难度。

所以负责大明在倭国展开进攻的将领,依靠毛贵和郭子兴就足够了。

倭国,京都。

室町幕府的征夷大将军足利义全眉头紧锁,正在与一群倭国大名商议着一场生死存亡的危机。

「明国的大军,已经是开始向我们进攻了!」

「天照大神的荣耀,我们必须去捍卫!」

「所有人明天都跟我出兵,去抵抗明国的军队,只要能够把明***队击败,我们就可以拿下石见,金山银山都是我们的了!」

倭国的北朝在实力上,远远超过了南朝。

倭国南朝的小天皇,在大明的控制下,已经是放弃了所谓的天皇名号,成了大明的一个外封王爵,跟安南、高丽等属国一样。

北朝的室町幕府却是不肯屈服。

现在明军大军压境,足利义全决定要拼死一搏。

「天照大神保佑,我们一定可以击败明国!」

「布武天下,天照大神,是不可抗拒的!」

「将军,我们都会追随你!」

这些倭国的地方大名,全都是地方上的土皇帝。

他们都知道,一旦明军取胜,就会失去所有的一切权力。

所以,这一战,不仅是代表室町幕府将军,更是代表他们自己。

「好!那我们就动员十万大军,不击败明国,那就去见天照大神!」

足利义全猛然站起,拔出自己的佩刀,砍掉了一块桌角,目视众人继续说道。

「谁要是敢临阵畏缩,下场如这个桌子!」

下面的倭国大名们一个个都是认真的跪在地上,用下跪表示了自己跟着幕府将军一起出战的决心。

倭国北朝的室町幕府动员十万大军,在倭国历史上,可以是空前的巨大规模。

虽然,这十万大军大多都是不值钱的农民足轻,但是他们都相信,明军就算是再厉害,也不能击败他们!

倭国北朝的备战情报,也很快传到了郭子兴和毛贵的耳中。

不过,郭子兴和毛贵根本没有被什么十万大军给吓住。

「哈哈哈,这些倭国小鬼子,竟然以为十万大军就能够抵挡我们!」郭子兴得到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笑了起来。

郭子兴是大明皇后的义父,算是半个国丈,地位是相当的尊崇。

他来到倭国之后,既有大权在手,可以对倭国官员百姓生杀予夺,实在是爽快的很,而且石见银矿他也参了不少股份,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郭子兴手

下的兵马,虽然不过一万多人,但是都是兵强马壮,其中的骑兵全都是骑高大健壮的河西战马,根本就不是倭国骑兵那些驴子似的骑兵可以比的。

除了骑兵之外,郭子兴手下的步兵,也人人都有一身从应天采购的新式板甲,基本可以免疫所有轻武器的伤害。

「滁阳王说的有道理,我看这些倭国人就是扎堆送死,倒是省了我们一个个去收拾他们!」

一旁的毛贵笑呵呵的说道。

作为红巾军的早期大将,毛贵在战场上的本领,早就得到了印证。

他连骄横的蒙古骑兵都不怕,更何况是什么倭国矮子。

大明在倭国的军队,主要是有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就是滁阳王郭子兴的卫队,因为郭子兴是大明的藩王,可以拥有属于自己军队。

只不过,郭子兴的军队一切开销,都是需要他自己承担。

而另外一部分军队,则是属于大明朝廷,直属于大明海东都护府,由毛贵这大都护统领。

毛贵虽然资历老名气大,但是他后期在辽阳蒙古人打击下损失惨重,要不是朱瀚派人收编搭救,只怕早就战死在高丽了。

所以,跟郭子兴相比,毛贵就是一个普通的勋贵。

毛贵对于这一次灭亡倭国的行动非常的在意,因为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立大功劳的机会了。

毛贵现在仅仅是一个三千户的侯爵,如果这一次能够灭亡倭国,顺风顺水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务,应该就可以再往前进一步封为国公了。

明军这一次集结的兵力有一万五千人,其中五千人是毛贵率领,另外五千人则是郭子兴的卫兵,剩下的五千人则是在倭国招募的当地人。

倭国人虽然身材矮小,但生性凶残,用来当走狗鹰犬是最合适不过的。

相对于高丽人组成的高丽八旗,毛贵手下的这些倭国皇协军可就要战斗力高多了。

很快明军与倭***队就在京都地区展开了决战。

暮夏,七月。

倭岛,中部的京都。

所有的倭国领主和贵族们都知道,大明在倭国实行的是直接统治,一旦明军获胜,他们将丧失所有的土地和特权,所以这一战也是关系他们家族生死存亡的决战。

室町幕府的足利义诠,此时穿着一身红色甲胄,威风凛凛的站在大军面前。

倭寇这一次动员了货真价实的十五万大军。

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毫无战斗力的农民,但是漫山遍野的旗帜还是让这支军队看起来很是威武。

倭国地形崎岖,只有京都这一带属于较为广阔的平原,为了发挥自己兵力上的人数优势。

室町幕府的将军足利义诠,主动放弃了京都西面一带的丘陵地形,让明军深入到了京都这一带。

「将军下令吧,明国的军队已经出现了!」小仓真武郎作为室町幕府的第一猛将,主动向足利义诠请战。

「真武郎,带好你的军队,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率先进攻!」足利义诠一脸严肃的说道。

「嗨!」

小仓真武郎不得不赶紧听从命令。

倭寇的军队主要是步兵为主,这些步兵大多没有什么像样的盔甲,拥有一套用竹子和兽皮制作的盔甲就已经算是相当体面。

只有像小仓真武郎这样的高级将领,才有一套传家宝一般的铁质盔甲。

只不过说实话,小仓真武郎身上的这种铁质盔甲,其实防护效果也是非常低下,按照现在明军的装备标准,已经属于劣质品。

至于其他大多数的步兵,只有一支装着铁头的长矛,身上穿着一套破破烂烂的麻

布衣服而已。

倭寇的骑兵在军队当中属于最为珍贵的存在,全部都是由高级武士组成。

只不过这些倭寇骑兵装备同样是非常的落后,而且倭寇的弓箭制作技术严重不足,使用的弓箭又长又笨重,威力又小,骑兵根本没有什么骑射的能力。

不过所有这一切的不足,在十倍的人数差距面前,大大小小的倭寇们依旧是信心满满。

倭寇十五万大军在京都平原上严阵以待的消息,很快传入郭子兴和毛贵军中。

「这些倭寇能够把十五万人齐齐整整的摆出来,倒也算是有一些本事!」郭子兴不慌不忙的说道。

郭子兴多年之前在濠州举兵起义,手下最多兵力也不过达到两万人。

这倒不是说,他不愿意让手下的兵马多多益善,而是郭子清清楚的知道人数越多,指挥的难度也越大,十多万人光是每日的行军扎营就能够让主将陷入非常的忙碌当中。

现在对面的倭寇不仅能够真的动员起来十多万人,而且还能把这十多万兵马摆放在战场上,这就让郭子兴颇感意外。

「十几万倭寇那也是一群矮子,根本没什么用!爹,我们直接上吧!」一旁的郭天赐说道。

在郭子兴的几个儿子当中,只有这个郭天赐最有能力,而且还曾经在大明阴天的军校学习过。

这一次对倭寇的进攻,郭天赐其实是郭子兴军队的实际指挥。

「天赐说的对,咱们不用怕,这些倭寇他们能把十万多人摆出来,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这时候一旁的毛贵也是笑着说道。

明确利用自己骑兵优势,很快把倭寇的所有行军布阵掌握得清清楚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