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二百零三章 和全体国民捆绑利益【求全定】

“七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赶紧给我详细说说!”

朱瀚这句话说的极其严肃,让朱元璋心中不禁微微一沉。

若是仅仅为了对付西南的陈友谅政权,还不需要大动干戈,向百姓们以朝廷名义借钱。

朱瀚这么办自然是有他的深意。

“哥,现在大明蒸蒸日上,虽然到处花钱的地方多,但也能够从很多地方赚到更多的钱,所以大明的官员们不必担心朝廷发不了俸禄,各地的士兵们也不用担心军饷延误苛扣,朝廷无论如何都能够有效的运转起来!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将来有一天,大明的财政入不敷出,每一个地方都需要花钱,但朝廷就是从国库中拿不出多余的钱,甚至于,少了一笔钱,某一个地方的叛乱就不能剿灭,这大明江山就要危险,那到时候操持国政的君王该怎么办呢?”

朱瀚说完这话,朱元璋顿时感觉自己后背发凉,浑身直冒冷汗。

这么可怕的场景,只需想一想,都会让恨不得子孙万代都安享太平的朱元璋恐惧。

“七五,你说的太夸张了,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吧?”朱元璋讪讪的说道。

他的语音极其轻微,很显然说这话也并没有多受底气。

“哥,我觉得毫不夸张,甚至可以说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还要更加的荒唐窘迫!”朱瀚依旧保持自己严肃的神情。

朱瀚的这一番话可不是胡说八。

历史上的大明朝在晚期,就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到了崇祯皇帝的时候,连一百万两的军费都拿不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李自成的几万农民军如同滚雪球一样,从陕西一路杀进了京师,灭掉了二百六十七年的大明朝。

绝望之际的崇祯皇帝,若是早一点能够有发行债券的基础和措施,说不定还真能够挽救大明朝。

“你说的这个还真是一个好办法,将来子孙后代如果不争气,想要翻身的时候,还真要指望天下百姓来借钱呢!”老郭朱元璋略带无奈的说道。

“我们发行这个平西债券,为了让百姓们安心,不用担心自己借出来的钱有借无还,可以提供一些充足的抵押物,如果到期不能够收到朝廷赔付的利息和本金,那这些抵押物就可以自动变成债权人的财产!”朱瀚说道。

“好啊,只不过用什么东西当抵押?”朱元璋连忙问道。

“哥,你觉得咱大明的百姓最喜欢的是什么东西?”朱瀚笑着说道。

朱元璋摸着自己的胡子琢磨了一下,“是金子,还是银子?”

朱瀚摇了摇头,“不对。”

朱元璋眼神一亮,顿时想到了一个东西。

“土地!?”

朱瀚笑着点点头,“没错,就是土地,咱大明的百姓爱金爱银,但是更爱置办土地呀!”

华夏作为一个自古以来的陆权帝国,从下到上对于土地的偏爱是无可比拟的。

如果能够把土地拿出来当做抵押物,那大明发行的债券信用度一定是非常的高。

甚至于,到时候许多人宁可要土地,也不想要朝廷花钱赎回债券。

“可是我大明现在并没有那么多土地,除了分给地的学田官田,剩下的就是宗室的田庄,无论哪一样拿出来当抵,也都是不合适。”朱元璋遗憾的说道。

大明开国的时候就像农民和士兵分发了大批的土地,从而能够迅速的稳定全天下的局势。

也正因为这样掌握在朝廷手中的空闲土地并不多,或者说它们早早已经在规划当中有了专门的用途。

“我们大明的土地,那可是多不胜数,怎么能够说不够呢,只不过这些徒弟可能不在中原吧!”朱涵笑着说的。

“什么,你的意思是指?”朱元璋立刻问道。

朱瀚所说的地方自然就是大明刚刚征服的那些未开发的土地。

珠海谁要拿出来做债券抵押的土地基本都位于辽阳行省,作为后世赫赫有名的北大仓,此时还有大片大片的黑土地尚未得到开发。

珠海用大东北的黑土地当抵押,不仅可以让大明朝廷得到发行债券的好处,而且还可以引导许多人去辽阳开垦土地。

“朝廷的平西债券,每一两银子,就有十亩辽阳行省的土地做抵押!”

“利息的话就是每年一分,也就是一两银子,每年吃红利就可以吃到一分银子,凭借债券一年一领,总共是五年为期。”

“到期如果不能从朝廷领到银子的话,就自动转换为地契,凭借这个债权或者说地契,在辽阳行省可直接对话为土地!”

“所获得的土地上面的一切产出树林,山川河流湖泊,通通都归地契所有者所有!”

“哪怕是出产黄金,只要按照朝廷的开矿税缴纳税费,那黄金也随便他开采!”

朱瀚的这个平息债券在到期之后可以选择领取本金和利息,也可以主动选择去辽阳行省领取土地。

历史上的美丽国进军西部运动,虽然没有什么平西债券的名头,但对于土地的归属权问题,基本和朱瀚一样的处理。

别看大明现在是刚刚开国不久,在蒙古人统治下,中原的人口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但是因为朱瀚给大明制定了非常适合的国策,还有大批优良高产庄稼的推广,再加上各种先进医术药物的使用,中原地区人口数量大爆炸肯定会被比历史上大大提前。

如果不能早一点未雨绸缪,布局将来,一旦等到中原人口超出土地的承载能力,要出人地矛盾,那必然会出现可怕的聚众起义。

一旦陷入可怕的战争当中,大明好不容易踏入正轨的近代化步伐恐怕就要为之停止。

如果现在这个平西债券试验取得成功,那么纪委朝廷开发了一个新的资金募集渠道,又为开发辽阳黑土地,避免中原人口过载,提供了新的方法。

将来的大明朝廷就可以利用这种债券地契法,大量开发南洋、西域、新大陆的土地。

在得知朱瀚的良苦用心之下,老哥朱元璋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个平西债券的发行。

朱瀚兄弟二人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在应天,北平,西安,开封,杭州,苏州,广州,泉州,汉阳等地一起发行平西债券。

大明朝廷的平西债券第一期,总共发行五百万两银子,债券最小面值为一两银子,最大面值为一千两银子。

大明朝廷的这个债券,不仅有辽阳行省的肥沃土地做抵押,而且每年能够给到一分银子的利息。

要知道许多辛辛苦苦的生意人,去掉全家人和伙计的吃喝拉撒,一年到头也未必有十分之一的利润,毕竟很多生意人是有亏本的存在。

而朝廷的这些平西债券却是这么的诱人,只需买上一百两银子的债券,每年就可以分到十两银子的红利。

等债券到期,如果不是很缺银子的话,还可以到辽阳行省领取一大片的土地。

听说辽阳先生那里遍地都是珍奇的野兽,肥沃的黑土地和充满金矿的河流山川。

大明平西债券一经推出,立刻就在这些城市当中引爆了所有百姓的话题焦点。

有些人觉得朝廷向百姓借钱,无论是何目的和用途,也不管有什么抵押不抵押,那通通都是搜刮民脂民膏。

不过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只是占据一小部分,而且还会受到大多数人的鄙夷嘲笑。

“大明朝廷与历朝历代就是不一样,我听说京师应天国库当中的金银都堆积成山了,却还变着名头搞出这个平西债券,为的是什么呀?你们知道吗?”

苏州的茶楼内,一群衣着光鲜的富裕百姓们,都坐在自己的茶桌前听着一名儒雅的商人高谈阔论。

只听这个获得所有人瞩目的商人,继续说到。

“这还不是朝廷心系百姓,明明不缺银子,却搞出这么一个平西债券,为的就是让利于百姓,谁肯借钱给朝廷,那就是大大的义民,让一名得一些好处,那将来必然会有更多的义民!”

在各个大城市的民间舆论中心,这些消息灵通者无不在谈话侃大山当中,诉说着朝廷发布平西债券的良苦用心。

在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是真正有真知灼见的,也有一些人是朱瀚刻意安排的。

民间舆论是非常能够影响人心,算是一个隐形的战场。

如果不把这个战场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产生的真空地带必然会有其他人去占据。

在这一次平西债券的发行当中,朱瀚安排的这些舆论导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百万两银子的平西债券,仅仅用了不到三天就销售一空。

还有大批大批的“义民”手里拿着银子,却无法买到这些债券。

老哥朱元璋根朱瀚微服私访,在应天府的债券发行衙门亲眼目睹了成百上千排队购买债券的义民。

五百万两银子对于偌大的义民群体,简直是微不足道。

所以为了满足广大百姓们对于拥护朝廷的热情,大明朝廷又陆续发行了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平西债券。

总共三期债券,一共是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也就是说大明朝廷准备用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军费来消灭占据西南的陈友谅。

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几乎相当于大明朝廷一年的正税收入。

这么庞大的一笔军费,几乎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大明就打算用海量的军力财力,稳扎稳打吃掉陈友谅。

大明劫二连三的平西债券发行,消息早已经迅速传入西川的陈汉。

大汉皇帝陈友谅在得知朱元璋出汗,打算用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军费攻打自己,差一点吓的从成都皇宫的龙椅上掉下来。

“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我大汉一年的税入也不过是五百万两银子!”

“用到军费上的顶多只有二百万两!”

陈友谅的心中对于防守明军,已经是陷入了自我怀疑当中。

在与明朝接壤的边境当中,陈友谅布置了大批的堡垒,依旧没有修建完成。

原本打算在堡垒当中驻扎的士兵也没有招募训练完毕。

而明军现在却已经准备了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天价军费!!

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别说是用来训练明军士兵的就算放出消息,用这些银子收买一些边境上的陈汉将领也足够让陈友谅的防线彻底崩溃。

陈友谅的局势,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正在这个时候,渝州万县等地接二连三出现汉军将领逃亡投降明朝的事情。

陈友谅心中彻底是慌了,这说明陈汉军中有许多人对于未来的防御明军没有了信心。

他必须赶紧想办法,稳固陈汉政权上下的军心民心。

要想稳固军心民心,无非是两个办法。

一个是修炼内功,让陈汉军上下同仇敌忾,不会被明军收买瓦解。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外引强援,找到一个能够与自己结盟的强大势力共同抵抗明军,或者说给明军找另外的麻烦,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让明军无法全力对付自己。

修炼内功这种东西,无非就是撒钱拉人心。

陈友谅立刻又在四川云南大肆丈量吞并土地,然后把土地分给了麾下的陈汉政权士兵将领了。

大批获得土地的士兵将领,为了保护自己到手的这些庞大财产,自然也要跟明军好好干上一干。

只不过外引强援这个事情,却让陈友谅有些为难。

无论是哪个方向,陈友谅都觉得没有合适的潜在盟友。

在病急乱投医之下,陈友谅甚至派人走云南,上路去联络西逃的段功,想要用通商和赏赐跟段功求和,让段功不要再祸乱自己的云南后方。

如果段功能够消停下来,陈友谅也就能从云南抽调更多的兵力来到与明军接战地带参加防守。

远在孟加拉的段功, 还并不知道陈友谅正打算向自己伸出橄榄枝。

段功现在非常的头痛,因为他自己终于要面对印度次大陆上最为强大的敌人。

占据整个北方的德里苏丹国,在解决了信德地区的叛乱之后,连续向段功下达了退出孟加拉地区的警告。

段功当然不可能乖乖就范,这立刻就惹恼了,德里苏丹国的统治者菲鲁兹沙!

菲鲁兹沙觉得自己之前已经做到了非常的克制,始终没有对于这些东方人发动最后的战争。

现在段功如此不识时务,德里苏丹菲鲁兹沙觉得自己有必要发起战争了。

必须率领天方教勇士杀掉这些冒犯自己威严的东方人。

德里苏丹菲鲁兹沙,对于孟加拉地区突然出现的东方人势力非常的敌视!

“那个叫段功的人,打着东方桃花石皇帝的名义,占据了我们的土地,绝对不能容忍!”

德里城内,菲鲁兹沙对自己的将领和宰相们说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