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四百九十一章 闷掉铁木真

仙侠版水浒 第四百九十一章 闷掉铁木真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无疑,倘若江鸿飞现在就辞世,其功绩足以铭刻青史,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肩,甚至让赵匡胤之名黯然失色。

他不仅实现了中华大地的大一统,更将版图扩张至东北、高丽乃至日本,引领了大航海时代的浪潮,发现了“皇子大陆”,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先河,科技之光照亮了世界前行的道路。

他推广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催生了杂交水稻的奇迹,让棉花种植与纺织技术惠及万民,百姓衣食无忧,社会繁荣昌盛。

他主张的海上贸易的蓬勃发展,使得大元帝国的经济空前强盛,远超历代王朝,政治清明,民心所向,铸就了一个军事上无可匹敌的帝国,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然而,历史长河中,多少帝王因长寿而陷入昏聩,权力之巅的孤独与安逸,往往消磨了他们的雄心壮志。

长命百岁,固然是世人皆求之愿景,但于帝王而言,有时却成了一种负担。

年岁渐长,怠政享乐之风渐起,忠臣离心,奸佞当道,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国家运势随之衰落。

唐玄宗李隆基,便是这一悲剧的典型代表。他曾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赢得四海赞颂,却终因沉迷享乐,宠信奸佞,导致安史之乱,大唐盛世毁于一旦,后世遗憾不已。

南梁萧衍,亦是如此。初登大宝,他勤勉治国,任用贤能,国家焕然一新。然而,晚年却痴迷佛教,多次舍身出家,耗费国帑,更因昏聩误国,收留羯人侯景,终致国破家亡,个人亦遭悲惨结局。

乾隆皇帝,同样长寿却晚年失德,和珅的崛起,让清朝政治生态急剧恶化,大臣结党营私,国运急转直下。

反观江鸿飞,他非但未有丝毫老态,反而体魄强健,夜御数女而不疲,其生命力之旺盛,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正是这份不凡的体魄与未尽的壮志,让他难以安心等死。

他深知,自己虽已收复大片疆土,但草原、吐蕃、大理、西域等地尚未彻底安定;他更放不下那些嗷嗷待哺的儿孙,他们的未来,是他心中永恒的牵挂。

所以,江鸿飞看似沉迷于后宫的美色当中,实际上,他的一只眼睛始终在盯着时局,盯着潜在的威胁……

……

作为末代金人的领袖,背负着国家覆灭重担的金兀术,却未曾有过丝毫的沉沦与自弃。

他的心中,燃烧着不灭的斗志,梦想着在大元帝国与西夏及草原诸部的夹缝中,重铸金人的辉煌,实现东山再起的壮志。

这份梦想,不仅是他的个人追求,更是金人最后的希望与寄托,即便前路布满荆棘,他也誓不回头,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面对岳飞、朱武等人抛来的橄榄枝,以及草原上其他部落的招揽,金兀术皆不为所动,他的心已被复仇与复兴的火焰所填满。

洪武十九年的春天,夹山地区遭遇前所未有的饥荒,金人们为生存所迫,纷纷踏上逃亡之路。

而此时的金兀术,正深藏于山中,紧锣密鼓地训练军队,为那一日的到来做着最后的准备。

然而,饥荒的严峻形势迫使他不得不提前行动,率领着麾下的勇士,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南下云北、寻找生机的征途。

金兀术深知,与强大的大元帝国为敌并非明智之举,但眼前的饥荒却是大元帝国一手造成,他们关闭了所有榷场,逼迫草原各部臣服,导致粮食极度匮乏。

在这绝望之中,金兀术只能将目光投向了大元帝国新收复不久的云北地区,那里或许有他们急需的粮食和补给。

复仇的火焰与生存的渴望交织在一起,驱使着他做出了这个大胆的决定——攻打丰州,这个曾是金国西南招讨司的所在地,也是大元帝国在蒙古高原的一个重要据点。

丰州,在朱武的率领下,已成为了大元帝国云中军区的一个重要驻地,并改名为“富民”,寓意着此地将成为大元帝国繁荣的象征。

然而,丰州的防御并非无懈可击。

随着大元帝国大军西进围攻西夏,丰州的守备力量被大幅削弱,这给了金兀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利用完颜活女对丰州的熟悉,制定了周密的偷袭计划,一举攻破了这座看似坚不可摧的城池。

金兀术不仅掠夺了大量的粮食和马匹,还俘虏了万余名大元帝国军民,这一战果震惊了朝野上下。

消息传回京师,江鸿飞震怒不已,他深知这股残金势力的存在对大元帝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于是,他急召朱武回京,命其立即组织兵马前往云北地区,务必剿灭金兀术这股残余力量。

朱武领命后,迅速调集大军,以王德为先锋,率两万人马直奔丰州而来。

同时,他还派遣了一支精锐部队占领了通往夹山的所有要道,尤其是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渔阳岭。

朱武的意图十分明显,他要将金兀术这股残兵败将彻底困死在夹山之中,然后再一举歼灭。

实际上,朱武早就想铲除金兀术那支苟延残喘的部队。

然而,金兀术狡猾异常,如同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始终蛰伏于易守难攻、危机四伏的夹山之中,令朱武屡屡束手无策。

朱武深知,对付金兀术这样的对手,必须智取而非力敌。

于是,他转而求助于锦衣卫,希望他们能探知金军的动向,为决战做足准备。

锦衣卫的密探们,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穿梭于各方势力之间。

经过一番周折,他们终于发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金兀术麾下的完颜挞挞,跟他父亲完颜希尹一样贪财好色,毫无原则,正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弱点。

朱武闻讯,立即与锦衣卫商定了计策。他们派遣精干探子,携带重金,悄然接近完颜挞挞,以高官厚禄、纸醉金迷的生活为诱饵,成功收买了这位金国的“蛀虫”。

完颜挞挞,这个自小便在新金国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公子哥,早已厌倦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对大元帝国的繁华充满了无限向往。

所以,面对锦衣卫抛出的橄榄枝,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背叛。

不久之后,一封密信悄然送至朱武手中。

信中言简意赅,却透露出至关重要的信息:夹山的粮食储备告急,金兀术计划不日前往青冢掠夺。

朱武闻讯大喜,立即部署兵力,准备给金军来个措手不及。

他亲自率领主力部队,沿着隐秘的小道,悄然迂回到青冢的背后,只待金军一入陷阱,便发动雷霆一击。

同时,朱武还派遣得力干将王德,前往渔阳岭设伏,誓要切断金军的退路。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金军自投罗网。

果然,金兀术率领残部如期而至,他们满心以为可以轻松夺取青冢的粮食,却未料到一场大难正悄然而至。

当金军正欲发动攻击时,朱武的大军已从背后杀出,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金军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他们未曾料到,在这看似平静的青冢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可怕的杀机。

经过一番激战,金军大败,死伤无数。

金兀术见势不妙,急忙率领残部向渔阳岭撤退。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另一场更为惨烈的伏击。

王德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他率领的伏兵犹如天兵天将一般,从天而降,将金军杀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金兀术眼见大势已去,只能带领残兵败将仓皇北逃。

朱武则果断下令全军追击,誓要将金军彻底消灭。

大元军士气如虹,一路猛追不舍,直至武川之北。

金兀术深知再逃下去也是死路一条,索性决定背水一战。

决战之日,朱武与王德兵分两路,对金军形成了夹击之势。

在绝对优势的兵力面前,金军根本无力抵抗。

金兀术的亲信大将纷纷战死沙场,随军家属和物资也被大元军缴获一空。

最终,金军惨败,金兀术只能带领少数亲信逃入深山之中。

这一战,大元军大获全胜,军心大振。

然而,朱武心中却仍有一丝遗憾——金兀术终究还是逃脱了。

但转念一想,他又感到一丝侥幸——因为完颜挞挞也不见了踪影。

锦衣卫推测完颜挞挞很可能被金兀术裹挟带走,并认为只要完颜挞挞在金兀术身边,就总有办法找到他的下落。

果不其然,完颜挞挞并未能如愿逃到大元帝国享受荣华富贵。他在混战中迷失了方向,最终只能跟随金兀术继续逃亡。

金兀术虽然侥幸逃脱一死,但内心却充满了绝望和不甘。他深知自己已无路可退,唯有投靠蒙兀国合不勒大汗才能寻求一线生机。

合不勒大汗正致力于整合草原诸部以对抗大元帝国的威胁。他曾向金兀术伸出过橄榄枝,但那时金兀术还拥有一支可观的部队因此并未理会。

如今形势逆转,金兀术只能放下身段寻求合不勒的帮助。他打算效仿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以待东山再起。

然而金兀术并未意识到危险正一步步逼近。

转天,金兀术召集麾下将领,意图共商投奔蒙兀国之策。

然而,未及金兀术开口,一场精心策划的背叛已悄然酝酿。

金兀术的部将们,早已暗中勾结,趁其不备,骤然发难。

金兀术,这位金国赫赫有名的勇将,面对亲信的背叛,依旧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

他身形如电,刀光如龙,瞬间斩杀十数叛将,连狡诈的完颜挞挞也未能幸免,被其一刀劈为两截。

然而,英雄终有末路,金兀术虽勇,却难敌四面楚歌。

在亲信的轮番围攻下,他逐渐力竭,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一代枭雄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

他的死,是亲信的背叛,也是命运的捉弄,让人不禁感叹:权力之巅,往往也是孤独与危险的深渊。

金兀术的首级,作为这场叛乱的象征,被其亲信作为投名状,献给了朱武。

朱武不敢怠慢,即刻安排快马加鞭,将这颗头颅送往京师,献给江鸿飞。

与此同时,金国的皇室与贵族们也纷纷向江鸿飞投诚。

他们的归降,也标志着金国彻底走向了末路。

江鸿飞派遣心腹辨识,确认那头颅确属金兀术无疑。

金国至此覆灭。

江鸿飞颁布诏书,宣告:“敌国暴政,天怒人怨,朕顺应天命,荡平乱世,复我河山,广施仁政于四海。百姓归心,犹江河东流,势不可挡……”

此诏虽辞藻华丽,实则不过重申金人之恶,标榜己方正义,意在安抚民心。

其实,江鸿飞深知,历史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无需多此一举。

然,此诏亦作为金国覆灭之象征,颇具意义,遂应众臣之请,颁行天下,历数金国暴政,彰显自己以有道伐无道的正义之举。

洪武十九年的夏日,西夏的最后一丝反抗之火也被扑灭。

随着金国与西夏的相继彻底平定,江鸿飞的目光转向了蒙古高原。

他深知,只有彻底征服这片广袤的土地,才能确保大元帝国的长治久安。

于是,他精心部署,以东北军西进、西北军东进、燕云守军中路突破的战术,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向蒙古高原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临行前,江鸿飞对此战的最高统帅岳飞特别强调了要活捉合不勒一族的孛儿只斤·也速该。

同时,江鸿飞还秘密派遣使者前往蒙古高原东部,寻找一个名叫“斡勒忽讷·诃额仑”的小女孩。

没错。

江鸿飞就是要将铁木真的父母全都抓住,根本不给铁木真降生的机会,将他闷掉。

嗯,江鸿飞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纳铁木真的母亲为妃嫔,让她就是生,也只能是给自己生儿子。

说穿了,江鸿飞的目标,就是要扼杀未来的成吉思汗铁木真于摇篮之中,彻底消除蒙古高原对大元帝国的潜在威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