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四百四十四章 诸子眼中的江衍

仙侠版水浒 第四百四十四章 诸子眼中的江衍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完颜宗叙这些年被岳飞给麻痹了,使得他根本就没有重视岳飞这次搞的“演习”。

结果,之前的全都是演习,这次却是动真格的。

完颜宗叙大怒,亲自率领他的硬军,前来应战大元军。

李逵火杂杂地,搦着双斧,一排排的砍杀金人;鲍旭挺着板刀,睁着怪眼,一直在李逵的左右厮杀;项充、李衮各挽一面团牌,插着飞刀二十四把,挺铁枪伏在两侧,也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只见城上鼓响锣鸣,一元金将骑着一匹瓜黄马,拿着弯刀,引两员首将,出城来迎敌。

三员金将却才出得城来,李逵是个不怕天地的人,大吼了一声,四个直奔到金将马头前来。

金将便把弯刀去迎时,早来到怀里。

李逵一斧,砍断马脚,金将便跳下来,李逵眼疾手快一斧就砍下了金将的头颅。

鲍旭早把副将一刀,砍下马来。

两个牌手,早飞出刀来,空中似玉鱼乱跃,银叶交加。

这时,大元军中欢呼雀跃。

原来已经有人认出了,被李逵砍了的金将,正是这里的守军大将完颜宗叙。

岳飞以有心算无心,本来就打了杏林堡这里的金军一个措手不及,完颜宗叙又让李逵给砍了。

结果不言而喻。

简而言之。

很快,李逵四人就杀到了寨门处,砍瓜切菜一般,杀退了守卫寨门的金军将士,然后李逵一斧劈开了寨门。

见此,负责指挥此战的王贵,立马派岳云和江载率领先锋营杀入寨中。

岳云和江载领命了之后,身先士卒,向着寨中冲去。

就见,岳云执铁锥枪,冲锋陷阵,威不可当,金人皆非其一合之将。其枪锋所指,血染战袍,抡起来,便砸倒一大片,顷刻间,金人鲜血遍布其身。

反观紧随岳云身后的江载,也很卖力气。

可平日里自以为实力不错的江载,直到了用武之地,他的本事却突然间不灵了。

江载平日里跟那些大内高手学的精妙招术,在此时,显得太过花里胡哨,看着远远没有岳云这简简单单的借着马力直刺或是抡砸有效。

别说跟岳云比了,就是跟第一营的很多将士相比,江载都远远不如。

江载边随着岳云厮杀,边总结经验。

江载很快就发现了,他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堪,只是,从未杀过人的他,每到要杀人的时候,脑中都是他老师等人教他的仁义礼智信,每到关键时刻,他就下意识的变招。

而岳云等人,一开战,就杀红了眼,管他是谁,只要是胆敢站在大元铁骑的面前,一律诛杀。

不用去思考,江载也知道,岳云他们才是对的,因为不仅他们如此,对面的金人也如此,双方你死我活,哪有温良恭俭让可言。

江载亲眼看见,就在他身边不远处的几名大元将士,让一个金将给砍死了。

后来,那员金将直奔江载而来,被高宠一枪给挑下了马。

这让江载意识到,要不是有高宠护在他左右,他可能早就战死了。

江载心头一震,汗水与血水交织,模糊了视线,却也让他心中的迷茫逐渐清晰。

江载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战场上的生死较量,更是心灵深处信念与现实的激烈碰撞。

江载开始尝试摒弃那些书本上的教条,让每一击每一防都源自最原始的生存本能与对胜利的渴望。

随着战局的推进,江载的动作渐渐变得果决而有力,他开始学会在混战中寻找敌人的破绽,不再拘泥于繁复的招式,而是以最简洁有效的方式结束战斗。

很快,每一次铁枪刺出,都带着江载不再犹豫的决心,每一声轰鸣,都是他对过去束缚的挣脱。

岳云见状,不禁投来赞许的目光,两人虽未言语,但那份并肩作战的默契已无需多言。

而岳云那勇往直前的身影,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激励着江载不断超越自我。

江载开始明白,真正的勇气,不仅仅是面对敌人时的无畏,更是在于面对自己内心恐惧时的坚持与突破。

战场上,时间仿佛凝固,每一秒都充满了生死考验。

江载的每一次挥枪,都伴随着对生命的深刻体悟。

看到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又看到更多的敌人被击退,这份悲壮与荣耀交织的场景,让江载深刻体会到“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沉重。

但正是这份沉重,让江载更加坚定了守护家园的信念。

正当江载逐渐适应并享受这种生死搏杀的节奏时,战局突然发生了变化。

一股更为凶猛的金军精锐部队从侧翼杀来,意图跟大元军拼命。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岳云的挺起铁锥枪,便率领前锋营的将士冲入金军当中,然后舞起铁锥枪,便在金人当中穿梭,他所向披靡,无人能阻挡他的锋芒。

而江载也紧随其后,也开始在他身边的高宠的帮助下,大开杀戒。

当然,更多的是高宠随手磕飞敌人的兵器,让江载去捡人头。

三人在敌阵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引领着大元军将士奋力冲杀,最终成功击溃了这股金军精锐。

公平的说,金人展现出了非凡的坚韧。

即便败局在望,金人仍就如狼似虎地殊死搏斗。

这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杏林堡的金人其实就是以完颜阇母手下的残兵败将为主。

自从完颜宗望和完颜阇母以及两部的皇室和宗室被大元军捉去关入万国城中、两部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被江鸿飞收入后宫成了江鸿飞的玩物,两部的金人与大元人就不共戴天,他们对大元,尤其是对江鸿飞和岳飞,怀有难以释怀的深仇大恨。

这股力量誓死不降,誓要避免重蹈前辈完颜宗望、完颜阇母等被俘的覆辙,不愿他们的妻女甚至是她们的母亲步之前那些金国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的后尘,所以他们才坚守着最后的尊严与信念。

于是,元金两军好一通厮杀。

最后,除了数百懦弱的金人选择投降或者逃跑外,其他金人全部战死。

金国的老弱妇孺,也骑上了战马,想要抵抗,也想要逃跑。

可惜,此时的杏林堡,已经被大元军团团包围,这些金国的老弱妇孺,哪有可能逃跑?

负隅顽抗?

男人死的死,逃得逃,剩下他们这些老弱妇孺,上去,不就是送人头的吗?

最后,在族中长辈的带领下,这些金国的老弱妇孺只能跪地投降。

战后,江载站在硝烟未尽的战场上,望着满地的尸体,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豪情与感慨。

江载知道,他已不再是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而是真正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战士。

这份经历,将成为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他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何种困难与挑战,都能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只说,在打下杏林堡不久,岳飞就下令,除参战部队在杏林堡休整一日,其余所有军队,即刻开拔,继续向下一个堡寨挺进。

经过杏林堡这一战,大元军再想偷袭下个堡寨,已经不可能了。

但岳飞还是要趁金人准备不足这个机会再下一寨。

至于怎么再下一寨,准备了十年的岳飞,自然是有办法。

开战之初,江鸿飞就将原本驻扎在胶州半岛的张顺部水军调给岳飞指挥。

这次奇袭杏林堡,就是张顺亲率水军配合岳飞,将锦州军区的部分军队与辎重从水路运到了靠近杏林堡的地方,这才让锦州军区的炮兵营包括其全部辎重及时的开赴到了杏林堡外,进而打出来了这场大胜仗。

如今打下面的堡寨,岳飞还是靠张顺部水军出力。

这里就不得不说,完颜宗辅以及他之前的完颜宗望的失误了。

在建立盘锦堡寨的时候,金人根本就没想过,大元军的火炮,已经发展到了可以打灵力炮的地步,因此,为了借水势设防,盘锦的很多堡寨都是依海而建,离海边的直线距离不足五里。

而大元军的灵力炮的射程超过了十里,完全可以覆盖盘锦的堡寨。

话说,这灵力炮,也是在江鸿飞的主导下,研发出来的。

也可以说,见过了热武器的江鸿飞,始终都没有放弃开发热武器。

研究伐金十年的岳飞,无比清楚这一点。

所以,岳飞亲自登上张顺部水军的旗舰,指挥大元军,水陆并进,然后借着装在张顺部水军战舰上的“武成永固大将军”型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的强大火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打下了好几个堡寨。

金人的盘锦防线,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于山海之间,其上布满了坚不可摧的堡寨与关隘,将辽西走廊紧紧扼守。

这防线,一部分依山而建,壁垒森严,另一部则延伸至浩瀚无垠的大海,由金国水军织就的一张无形之网,意图阻断大元水军北上的所有可能。

金人显然研究过大元军,知道大元军不仅马步军厉害,水军也厉害。

因此,自完颜吴乞买时代起,金国便未雨绸缪,着手打造自己的海上长城。

起初,金人寄希望于归降的汉人,希望他们能为金国打造出一支可以跟大元水军匹敌的水军。

然而,这些投降金国的汉人,大多来自北方,他们所掌握的造船术,肯定无法跟大元帝国南方的人相媲美。

金国并未放弃,转而将目光投向了高丽人。

这个海岛上的民族,虽造船技术不及中原,却也自成一派,尤其那些沿海而居的高丽渔民,更是世代生活在水上,在水上有一定的战力。

所以,在完颜吴乞买的全力支持下,历经数载艰辛,金国终于锻造出一支由七万水军、六百战舰组成的海上劲旅。

这支舰队,如同钢铁巨龙,游弋于金国的东京路辽阳府复州化成县(今大连港)及合懒路(即海参崴)之间。

其中盘锦更是重兵云集,盘踞着五万人马、五百战舰。

虽说如此,可张顺对此却毫不畏惧。

这日清晨。

公孙胜率领大元帝国的一众金门羽客做法,南风骤变北风。

张顺部水军借势而发,如离弦之箭,直指金国的海上堡垒。

金国水军虽早有预感,却未料到风向突变,更未料到张顺竟如此果敢,甫一接近便下令全军出击。

海面上,战鼓雷动,波涛汹涌。

张顺部水军装备的“武成永固大将军”神威无敌炮,在十里之外便已轰鸣,炮火连天,直逼金国舰队。

金国水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数百战舰拥挤不堪,混乱一片。

张顺见状,更添胜算,他一面命令舰队继续炮击,一面利用北风优势,发射火箭。

金国战舰多为木造,帆篷油布易燃,刹那间,火海连天,数百战舰化为乌有。

即便如此,仍有少数金国战舰试图顽抗。

张顺毫不手软,指挥舰队穿插敌阵,近距离作战中,标枪如雨,捞钩如蛇,铁镰横扫,篙枪刺敌,更有勇士跃上敌舰,与金兵展开白刃格斗。

金国水军虽众,但在张顺部水军的绝对优势面前,终难逃覆灭的命运。

此役,除少数漏网之鱼外,金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盘锦防线上的城池、堡寨、关隘,虽依山傍海,固若金汤,却也在大元军大炮的射程之内。

张顺部水军以炮火为开路先锋,将金人的防线一一摧毁。

金人原本寄望于凭险据守,却在大元军的猛烈攻势下,血肉横飞,防线一道接一道地崩溃。

至此,辽西走廊上,金国仅存的军事重地,唯有盘锦孤城一座,摇摇欲坠。

张顺取得这场大捷后,一面安排部下将士打扫战场,一面派快船去向岳飞报捷。

得知张顺消灭了金国的水上防线,岳飞猛得一击掌,不吝夸赞道:“张节度使真不愧为陛下一手提拔的水军大将,真威武也!”

此战一开,大元军的将士就发现,江鸿飞留下的老底子,依旧宝刀不老,他们在战场上屡立新功。

而且,这些老将,还在以他们的方式,带大元军的新军,将他们从战火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传承下去。

江鸿飞的不少儿子,以前只知他们的父皇厉害,不仅完成了大一统,还收复了之前王朝都没能收复的日本、高丽。

可知道归知道,但他们对江鸿飞的厉害,却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直到看到江鸿飞带出来的老将的表现,江鸿飞的一众儿子,才知道,江鸿飞到底有多了不起。

岳飞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就将报捷这一露脸的事交给他的搭档张俊,而他则继续率大军去攻打盘锦,准备彻底打通进入草原的道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