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四百三十四章 立储君

仙侠版水浒 第四百三十四章 立储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鸿飞强行推出的工业革命爆发不久,江鸿飞就提出了力的三大定律,为机器的制造和应用解决理论基础知识。

不久之后,江鸿飞又对自己提出来的力的三大定律加以补充,使其变得更加完善。

至于具体的力学方程式,年头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江鸿飞也忘了,所以,他也就没有提供,任由以后的人慢慢总结去吧。

一场革命,不可能由一两个人来完成,它需万民齐心共筑。

譬如那朝廷推出的纺织机,初时仅手工数倍之速,然经民间智士持续精进,产能飙升,数月间已跃居手工纺织十倍之遥。

此等神速,非但令天下商贾瞩目,更让寻常百姓家中有了余裕,衣衫渐丰,生活日渐殷实。

街头巷尾,赞誉之声不绝于耳,皆言朝廷英明,江鸿飞圣明。

此非单点之变革,而是工业领域全面开花。

采煤、冶铁、炼钢乃至农业,皆沐浴革新之光。

黑沉沉的煤矿中,矿工们不再弯腰驼背,纯粹以人力往外一筐一筐的往外背煤,苦不堪言;而是操纵着新式滑轮机械,拉着轨道车,省力又量大的往外运煤。

铁匠铺里,炉火旺盛,铁水奔腾,新式冶铁法让铁器更加坚韧锋利。

田野之上,新农具翻土深耕,粮食产量节节攀升。

然而,这时仍旧仅为工业革命序章,江鸿飞所点燃的工业革命的火种,能否燎原四海,尚待岁月见证。

但见四海之内,无不跃跃欲试,欲投身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之中,江鸿飞知道,自己彻底放出来了工业革命这头或许能取代仙侠元素的巨兽。

随着工业之火熊熊燃烧,江鸿飞对科研之倾注有所减缓,非不欲为,实乃力有未逮。

江鸿飞深知,一己之力有限,而天下英才辈出。其所能者,在于指明方向,具体实践则需众志成城。

于是,江鸿飞广纳贤才,设立各种各样的科研部门,鼓励士人研究探索,让智慧的火花在这片热土上自由绽放。

江鸿飞还让驿站情报系统、皇城司、锦衣卫分别收集有关工业革命进展的消息,及时上报给自己,自己再根据工业革命的发展情况,加以引导。

同时,江鸿飞也鼓励造船业跟上工业革命的发展,大力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为此,身为大元皇帝的江鸿飞,不惜亲自画了世界的简易地图,提出几块新大陆的存在,鼓励那些有冒险精神的冒险家、航海家出海去找到它们,江鸿飞甚至颁布重赏,鼓励大元帝国的人出海。

江鸿飞还提出了一个口号:“朕在那些新大陆上藏了无数财宝,想要朕的财宝吗?想要就都给你吧,去找吧!伟大航路!我把一切都放在了那里!”

这一口号迅速在大元帝国乃至周边诸国传开,激起了前所未有的航海热潮。

无数有志之士,或受财宝诱惑,或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纷纷扬帆起航,向着那广袤无垠的海洋进发。

造船厂日夜赶工,一艘艘雄伟的帆船如同下饺子般下水,海面上桅杆林立,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壮观的景象。

冒险家们、航海家们手持江鸿飞亲手绘制的简易世界地图,怀揣着梦想与勇气,决心在这片蔚蓝的大海上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新大陆的消息陆续传回大元帝国。

有人发现了富饶的土地,有人遭遇了奇异的文明,更有人寻得了江鸿飞所提及的财宝。

这些消息如同火药桶般点燃了更多人心中的热情,航海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一个主题。

江鸿飞看着一艘艘归来的船只,满载着各种珍稀宝物和异域文化,心中无比欣慰。

江鸿飞知道,自己的决策不仅推动了大元帝国的航海事业,更在无形中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为帝国的繁荣与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那些冒险家们、航海家们,他们的故事和经历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为这个世界增添了无数新的色彩和可能。

江鸿飞的口号,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属于剑海和冒险的时代。

江鸿飞鼓励大航海时代的发展,除了是想让大元帝国的人走出去,趁着别的民族还没反应过来,占领世界,也是希望这些冒险家、航海家能为大元帝国带回来玉米、红薯、橡胶等大元帝国所不产的物品。

这能促使,大元帝国的农业发展,也能促使大元帝国的工业继续发展。

有一件事,是江鸿飞始料未及的。

那就是,这些航海家、冒险家走出去后,还给江鸿飞带回来各地的美人。

很显然,江鸿飞的好色之名,已经再也洗刷不掉了。

对此,江鸿飞是虱子多不咬,帐多不愁,只要那些航海家、冒险家带回来的是真正的美人、真正的处女,他照单全收,并给他们丰厚的奖赏。

这些远道而来的美人,不仅仅是江鸿飞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更是大元帝国文化交融的见证。

每当江鸿飞揽着这些异域美人,听着她们用软糯的异邦语言低声细语,他仿佛能触摸到那些遥远的土地和文明。

这些美人不仅带来了别样的风情,更在无形中拉近了大元帝国与外界的距离。

江鸿飞并非单纯的沉溺于美色,他以一个帝王的敏锐,从这些美人身上汲取着外界的信息和文化。

他让宫廷的画师为她们画像,记录下这些异域风情的美,也让史官记录下她们的故事和背景,以此丰富大元帝国的文化底蕴。

每当有冒险家、航海家带着新的“贡品”归来,宫廷中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江鸿飞也会举办盛大的宴会,庆祝这些航海家、冒险家的归来,同时也是对这些美人的欢迎仪式。

宴会上,美人们会表演各自的民族舞蹈,展示独特的文化魅力,让大元帝国的贵族们大开眼界。

这些美人的到来,不仅为江鸿飞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更为大元帝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江鸿飞以他的智慧和魄力,将大元帝国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不过话又说回来,江鸿飞毕竟是皇帝,是九五之尊,科研也好,航海也罢,都非其主业,还有那些身姿相貌各异的异域美人,过度沉迷恐失本心,危及江山社稷。

江鸿飞时刻提醒自己,身为帝王,当以天下为重,以百姓福祉为念。

故而在推动工业革命的同时,江鸿飞亦不忘加强内政管理,稳固朝纲,以确保这场革命能够真正造福于民。

当然,该关注的,江鸿飞依然在关注。他依然坚持推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不断引进新的作物和技术。

在江鸿飞的引导下,大元帝国的国力日益强盛,成为这个时代的霸主。

而在治理国家上。

江鸿飞始终秉持着亲自抓大,让自己的儿子江修等以及大元帝国的一众臣子去抓小。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这些年来,江鸿飞不顾一些大臣的反对,强行将自己的那些成年的儿子,全都分散在大元帝国的各个地方去历练。

——一些大臣希望,江鸿飞能将自己除了储君的儿子,全都养在元大都,甚至把他们当成猪来养,也就是不想让他们成为大元帝国不稳定的因素。

对此,江鸿飞理都没理。

江鸿飞的儿子太多了,这要是像这些大臣说得这样,那用不了几代,他们就会成为大元帝国的最大的隐患之一。

要是碰到了一个心狠手辣的皇帝,他们尽管多,也有可能会被一网打尽。

身为父亲,江鸿飞不能让自己的儿孙走上这样的道路。

身为皇帝,江鸿飞比任何人都清楚,只有竞争和对比,才能选出最优秀的储君。

还有,江鸿飞从来不信有千秋万代不灭的王朝。

历史上的两宋时期,是中国最久远的王朝了,但那也不过才三百多年。

所以,江鸿飞宁可自己的儿孙都变得强大,好歹最后肉烂在锅里。

这么说吧,江鸿飞理想下的方式是骆驼的方式,也就是让自己的一众子孙掌管大元帝国。

当然,江鸿飞也知道,这有可能会酿成大元帝国的分裂。

所以,江鸿飞才会大力推动大航海时代,准备将来将有这个苗头的儿孙,全都分封出去。

但这些,都是后话了。

至少在目前,江鸿飞的儿子们还在他的掌控之中,他们在大元帝国的各个角落,或文或武,或商或农,各自历练,各自成长。

江鸿飞时常会收到他们的来信,信中有对父亲的思念,有对历练的感悟,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每当这时,江鸿飞总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满足,他的心血没有白费,他的儿子们正在成为他理想中的样子。

然而,身为皇帝,江鸿飞也深知权力的残酷。他明白,他的子孙们终究会长大,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野心。他们或许会因为权力的诱惑而争斗,甚至反目成仇。

这是江鸿飞最不愿看到的,但又是他无法避免的。

因此,江鸿飞只能尽力去引导他们,去教育他们。他希望他们能明白,权力并不是一切,亲情、友情、爱情,这些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希望他们能珍惜彼此,能携手共进,共同守护这个他们共同的家园——大元帝国。

同时,江鸿飞也在积极为他们的未来铺路。他推动大航海时代,不仅仅是为了开拓新的领土,更是为了给他的子孙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他希望,当那一天真的到来时,他们能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去面对,去选择自己的道路。

这是一个父亲的期望,也是一个皇帝的担当。

江鸿飞知道,他的路还很长,他的责任还很重。但他相信,只要他的子孙们能够理解他的苦心,能够团结一心,那么大元帝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再说回来。

江鸿飞深信,一个卓越的朝廷,其精髓在于即便皇帝不在,亦能稳健前行。

故而,王朝的昌盛之道,在于君主的智慧下放,赋予臣子以权责。

江鸿飞倡导,于国家大事之外,细微琐事尽可交由相关部门自主裁断,以此激发官僚体系的活力与责任感。

权力的适度分散,非但非削弱皇权,实则增强了整个帝国的凝聚力与执行力。

江鸿飞认为,真正的王者之道,在于知人善用,放手让贤能之士施展才华。他深知,权力的下放伴随着责任的加重,而责任则是推动官员自我提升与相互竞争的源动力。这股竞争之流,如同活水般滋养着大元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不断壮大。

在江鸿飞的治理哲学中,皇帝的角色更像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战略家,而非事必躬亲的微末管理者。他坚信,非有宁静之心,无以洞察长远;非有远大之志,无以明确方向;非有坚定之向,无以做出明智抉择;而抉择,则是制定战略的关键所在。

因此,江鸿飞专注于选拔英才,赋予其充分的信任与权力,让他们在大元帝国的舞台上尽情挥洒才华。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江鸿飞在权力下放的同时,尤为注重两大部门的建设:

一是台谏,他精心培育了一支由忠直敢言之士组成的监督力量,如李光、胡铨、陈公辅等辈,他们的存在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官僚体系的每一个角落,确保官员们勤勉尽责,远离贪腐。

另一则是情报机构,它们如同江鸿飞的触角,遍布四方,将一切风吹草动尽收眼底,确保了江鸿飞对帝国的绝对掌控。

江鸿飞的治国之道,外显宽松,实则内藏严密。

他通过巧妙运用权力下放与监督制衡的机制,既激发了官员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又确保了帝国的稳定与和谐。

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大元帝国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在历史的长河中稳健前行。

而随着大元帝国走向正轨,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很快便成为大元帝国文武百官的关注的重点。

这件事就是立储君……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