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丈夫何患无妻

仙侠版水浒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丈夫何患无妻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明诚觉得,他娶了李清照,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李清照,才华横溢,值得称赞,难能可贵。

李清照又出身名门,智商高得离谱,很有填词的天赋。即使她喝了酒,也能写出千古名句。

除了智商高,李清照的长相清新脱俗,美丽动人。

可以说,李清照是要才有才,要颜有颜,要背景有背景。

但这种女人绝对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了的。

虽然赵明诚又帅又有钱,还是文学圈的大咖,还曾是宰相之子,妥妥的顶级富二代加顶级官二代,还有一些才华。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明诚才敢娶李清照。

但是婚后没多久,赵明诚发现他自己的才华,根本不及李清照的十分之一,压力实在太大了!

赵明诚的心,如同被细雨轻拂过的湖面,涟漪层层,既是对自己选择的无奈叹息,也是对妻子无尽才华的深深敬畏。

他常于夜深人静之时,独坐书房,烛光摇曳中,翻阅着李清照留下的诗词手稿,每一行字都仿佛跳跃着灵动的音符,直击他灵魂的最深处。

他苦笑,这哪里是娶了一位妻子,分明是请来了一位才情横溢的仙子,降临于凡尘,与他共度烟火人生。

赵明诚试图以文会友,与李清照并肩于诗词的殿堂,共同探索文学的奥秘。

然而,每当他绞尽脑汁,费尽心力完成一首自认为不错的作品,李清照总能以她那敏锐而深邃的洞察力,轻易指出其中的不足,甚至即兴挥毫,留下一首首让他自愧不如的佳作。

这种感觉,既让他感到挫败,又激发了他内心深处那份不甘平庸的斗志。

赵明诚也曾尝试与李清照一同填词,却发现自己绞尽脑汁所想的词句,在她面前总是显得那么平淡无奇。

他感到自己像是一个笨拙的学徒,试图跟上大师的步伐,却总是力不从心。

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文采的差距,更源于他内心深处的不安与自卑。

他深知,自己娶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更是一个文学天才。

他害怕自己无法与她相匹配,害怕在她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然而,李清照从未对他有过任何轻视或嘲笑。她总是以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对待他,仿佛看穿了他内心的挣扎。

但正是这种体贴入微的关怀,反而让赵明诚更加感到自己的不足。

赵明诚开始闭门苦读,试图通过努力来缩小与李清照之间的差距。

他研读古籍,锤炼词句,甚至向多位前辈请教。

然而,每当他觉得自己有所进步时,与李清照一比,又觉得自己相差甚远。

这种挣扎与追求,成为了赵明诚婚后生活的主旋律,让他感到痛苦无比,进而让他选择逃离李清照。

所以,赵明诚不敢碰李清照,经常外出,有时好几年都不回家一次。

后来,蔡京倒了,赵宋王朝保守派的官员得以重回朝堂之上。

赵明诚也因此成了莱州知州。

赵明诚毫不犹豫地将李清照扔在家,他带着几个小妾去走马上任。

没过多久,赵明诚就听说,他家让梁山好汉给掏了,李清照也让江鸿飞给抢走了。

对此,赵明诚在愤怒的同时,其实还有点解脱。

赵明诚觉得,这可能是他和李清照最好的结果。

赵明诚当时发誓,一定要剿灭水泊梁山,又逢人就表达了一下对李清照的思念。

慢慢的,赵明诚以为这事就过去了。

就在赵明诚准备扶他心爱的小妾上位之际,江鸿飞起兵造反了,并一举就夺取了山东和河北。

赵明诚因为不积极抵抗,一心逃跑,丢了治下之地,而被赵宋朝廷治了罪,丢了官职。

在那之后,江鸿飞率领梁山军席卷北方,建立了大元帝国。

而李清照跟着江鸿飞水涨船高,成了江鸿飞的妃嫔。

更让赵明诚吐血的是,李清照到江鸿飞那里,一改之前在他这里不会下蛋的形象,接连给江鸿飞诞下子女,十来年时间,竟然生下了六个子女。

再加上,赵明诚虽然妾室没少纳,却仍旧一个孩子都没有。

这谁还能不知,赵明诚和李清照没孩子,问题到底出在谁身上?

赵明诚因此成了笑柄,被全天下的人耻笑。

更让赵明诚没想到的是,江鸿飞横扫天下,成了大一统的皇帝。

这个天下都成了江鸿飞的。

李清照更是攀上了高枝。

偏偏,江鸿飞还不把李清照带回宫中藏起来,让李清照继续活跃在诗坛。

这些年,李清照好诗频出,在大元帝国的文坛上,越来越有名。

而李清照越好,赵明诚越惨。

更让赵明诚憋屈的是,江鸿飞完成大一统后,大量启用赵宋王朝的官员。

可以说,只要是有点能力的赵宋王朝的官员,都被地盘越打越大、还在大搞改革的江鸿飞给启用了。

这其中不乏还不如赵明诚的人。

而赵明诚,却始终不得出仕之机。

这赵明诚还如何看不出来,他之所以如此不得志,全都是因为李清照这个害人精?

其实赵明诚也知道,他如此不得志,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李清照的前夫。

还因为,赵宋王朝末期,保守派势力的表现令人唏嘘。

面对大元铁骑的汹涌而来,他们非但未能团结御敌,反而深陷内斗泥潭,策略昏聩,错失良机。

江鸿飞就曾毫不客气地指出,赵宋王朝的保守派之弊,称其擅长内部倾轧,却对外患束手无策。

随着赵宋王朝保守派领袖的凋零与离散,中下层官员虽在大元朝廷寻得一席之地,却已难复往昔之辉煌,更被江鸿飞巧妙布局,分散于各个部门,难成气候。

与此同时,原赵宋变法派中的佼佼者如李纲、唐恪等,在江鸿飞的青睐下崭露头角,他们或出于复仇之心,或无意间形成压制之势,进一步削弱了保守派的残余力量。

至此,赵宋王朝保守派几乎销声匿迹于历史长河之中。

更添悲剧色彩的是,赵宋王朝已成过往云烟,大元帝国取而代之。

在这新朝旧臣的更迭之际,即便是受江鸿飞赏识的变法派官员,也不得不收敛锋芒,谨慎行事。

因为他们深知,真正掌握话语权的是那些与江鸿飞并肩作战、共定天下的大元重臣。

在这样的权力格局下,无论是保守派还是变法派的旧赵宋官员,皆需谨言慎行,以求自保。

而赵宋王朝保守派势力的覆灭,使得赵明诚几乎得不到政治势力的帮助了。

另外,大元帝国,因吸纳了赵宋、大辽、高丽、日本乃至田虎、王庆、方腊麾下官员,冗官现象悄然浮现。

加之这些年的科举,为大元帝国注入了更多本土新生代官员。

这使得官位之争愈发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江鸿飞编纂《洪武大典》背后,藏有深意——忧虑冗余士子若不得善置,恐生事端,故设岗位以束其心志,先求稳局。

尤为关键的是,赵明诚昔日弃城之举,令其声誉扫地。

而江鸿飞素重忠勇之士,次则识时务者,而赵明诚两者皆失,自然不受青睐。

此背景下,赵明诚仕途之路布满荆棘,欲在大元朝廷谋得一席之地,难度堪比攀天。

事实上,赵明诚已竭尽全力,遍访旧交,却仍未窥见仕途的一丝曙光,这无疑是对现实残酷的深刻写照。

不久前,赵明诚携带厚礼,前往故友孙觌的官邸,寄希望于这位如今在大元帝国担任起居郎的老友能为他指点迷津。

起居郎,一个虽位列从六品,却身居皇权核心之位的官职。他们紧随圣驾,记录帝王的每一句言辞,每一个行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朝廷政令到礼乐法度,从气候变化到户口增减,起居郎无不尽知,且与著作官紧密相连,影响力不可小觑。

而孙觌,自幼受苏轼赏识,作为保守派的中坚力量,与赵明诚及其前妻李清照情谊深厚。

赵明诚满怀期待,希望孙觌能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向权势滔天的江鸿飞推荐自己,谋求一官半职。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孙觌非但未应允,反将礼物悉数退回,只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德甫兄何必舍近求远矣”。

赵明诚困惑不解,追问其意,却只换来孙觌的沉默。

实非孙觌冷漠无情,而是作为起居郎,他深知守口如瓶的重要性。身处权力的漩涡之中,稍有不慎便会招致祸患。因此,他对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仕途起点倍加珍惜,不敢有丝毫懈怠。

归途中,赵明诚反复咀嚼着“舍近求远”四字,却不得其解。

家中灯火阑珊,他依旧辗转反侧,思忖着身边是否有未被发现的力量,能助他在大元帝国觅得一席之地。

然而,一番苦思冥想后,他依然迷茫,似乎所有的希望都已遥不可及。

爱情、事业双不利,让赵明诚每日都只能借酒消愁,人眼看着就要废了。

就在这时,有小厮突然跑进来,对赵明诚说:“相公,皇帝派内侍前来传旨,叫相公即刻进宫面圣!”

赵明诚闻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无暇细究江鸿飞缘何急于召见,只匆匆整理衣装,紧随侍从,步入那深邃的宫门。

路上,赵明诚不动声色地赠予侍从一颗东珠,试图从他口中探知此行的真正用意。

然而,侍从却是一脸茫然,表示并不知晓其中缘由,只知是紧急召见。

这突如其来的召见,让赵明诚的心情如同过山车般,既满怀期待,又忐忑不安。

在侍从的引领下,赵明诚穿过了层层宫阙,最终来到了庄严的玉华阁。

此阁位于宣和殿之后,乃是皇家重地。

抵达之时,只见殿内灯火通明,宰臣王伦、陈遘、李纲、柴进等重臣,以及六部尚书、府尹仇悆等元大都的要员皆已汇聚一堂。

赵明诚不敢声张,只在末尾寻了个地方安静地站定。

待宰执大臣们一一奏毕,六部尚书也相继上前禀报事务,随后是仇悆等地方长官。

时间悄然流逝,直至夜幕降临,江鸿飞方才示意准备御膳,与群臣共进晚餐。

餐后,群臣继续上奏,直至戌时方尽。

当殿内众人皆已离去,唯余赵明诚一人时,他连忙上前,恭敬地跪拜在地,高声喊道:“草民赵明诚拜见陛下。”,并把屁股撅得高高的。

看着殿下跪着的赵明诚,江鸿飞心里其实挺腻味的。

作为一位权倾天下的帝王,江鸿飞早已习惯了将天下女子视为玩物,无论是大辽、赵宋、高丽、日本,乃至金国、西夏的皇室宗女,只要是他看中的,皆难逃其手。

这些女子,在他看来,不过是胜利的附属品,无需顾及她们原有的丈夫或情感。

但面对赵明诚,江鸿飞却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种别样的情绪。

江鸿飞真有一种偷人家老婆的感觉。

这倒也不是说,江鸿飞有什么道德上的负罪感。

江鸿飞真没这么君子。

再者说,江鸿飞还可以安利自己,说赵明诚原来是赵宋王朝的大臣,是自己的敌人,他的老婆也可以是自己的战利品。

但是,不知道怎么的,江鸿飞看见赵明诚后,就不禁有些腻味,尤其是当江鸿飞想起是因为李清照求自己赏赐给赵明诚一官半职作为补偿自己才派人将赵明诚叫来了以后。

其实,江鸿飞也曾考虑过彻底消除赵明诚这个隐患。

但转念一想,赵桓因私杀重臣而声誉受损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江鸿飞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最终,江鸿飞决定给赵明诚一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李清照的一种安抚。

于是,江鸿飞开口对赵明诚说道:“琉求高雄通判贺北斗因贪赃枉法,已被朕严惩,你去接任此职,务必要为朕治理好此地。”

琉求之地,近年来因海上贸易的繁荣而发展迅速,已成为江鸿飞眼中的重镇。

贺北斗虽仅为通判,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敛财,贪污数额惊人。

由此可见,琉求现在发展得有多好。

再者,虽然赵明诚在赵宋王朝时是从五品知州,现在只是大元帝国的正六品通判,看起来还掉了一级。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赵宋王朝亡了,因此,赵宋王朝的官员已经变得不值钱了。

君不见,好多赵宋王朝的一、二品高官,现在在大元帝国这里也就五六品吗?

就这,他们的官职,还多半是没有实权的虚职。

所以,赵明诚只掉一级,还得了一个实权通判,对赵明诚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一般。

赵明诚连忙叩首谢恩:“微臣赵明诚,谢陛下隆恩!”

江鸿飞见状,示意赵明诚平身,然后又勉励了他两句,就让他下去了。

离开玉华阁,赵明诚一扫之前的所有阴霾,他感觉自己一下子就活了过来。

甚至于,这一刻赵明诚都感觉自己又是一个男人了。

至于被江鸿飞绿了一事?

大丈夫,有了权之后,何患无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