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经的结义兄弟

仙侠版水浒 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经的结义兄弟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光阴荏苒,光阴似箭。

转眼间,江鸿飞和王庆结义已经过去了十年。

这十年,王庆因缘际会,越弄越大。到后来赵宋王朝调来将士,非贿蔡京、童贯,即赂杨戬、高俅,他每得了贿赂,那管甚么庸懦。那将士费了本钱,弄得权柄上手,姿意猺剥军粮,杀良冒功,纵兵掳掠,骚扰地方,反将赤子迫逼从贼。自此其势渐大,纵兵南下。一总被他占了八座军州、八十六县。自称“楚王”。于南丰城中,建造宝殿,内苑,宫阙,僭号改元;也学宋室,设文武职台,省院官僚,内相外将。割据一方。不失为是一个豪杰。

而江鸿飞更厉害,先后灭掉大辽王朝、田虎、赵宋王朝、高丽王朝,大败金国,震慑西夏,登基称帝,独霸一方,手下文臣武将数万,兵马上百万,天下无敌。

这样的两个人,要是联手,天下何人能敌?

事实上,江鸿飞多次招降王庆,许诺,只要王庆肯带手下来投奔,封他来并肩王,赏赐大屋千间、灵钱五百万、美婢千人。

可王庆,宁为鸡首,不为凤尾,就想割据一方,逍遥快活,不愿意臣服江鸿飞。

为此,王庆不惜跟南宋小朝廷、金国、西夏联合,一块骚扰大元军。

王庆满以为,江鸿飞的大元帝国虽强,但也应该架不住他们四家联合。

不想,四家才联合没多久,他们四家中实力最强大的金国就吃了一场大败仗,第二大的西夏跟大元军在横山地区反复拉锯战,南宋小朝廷更是让大元军给赶到了长江以南。

王庆一伙感到事情似乎有些不太妙。

军师都丞相李助劝王庆:“大王不听我言,非要联合北狄、西戎、残宋与大元皇帝为敌,今我四家联合,亦难敌大元,其他三家皆偃旗息鼓,我大楚恐首当其冲,大难临头矣。”

这些年,酒色已经掏空了王庆的身体,让他纵欲过度、眼窝深陷,不复当年的俊朗。

但王庆到底是一方豪杰,气度还是未失的。

王庆笑道:“他人不知,军师还能不知?寡人之所以敢挑衅寡人那义兄,那是因为寡人有后手,有这后手,何惧之有?”

王庆说的这个后手是童贯。

当年,王庆跟童贯之弟童贳之女,杨戡的外孙,童贯抚养为己女,许配蔡攸之子,却是蔡京的孙儿媳妇的娇秀通奸。

过了三月,正是乐极生悲。王庆一日得烂醉如泥,在本府正排军张斌面前,露出马脚,遂将此事张扬开去,不免吹在童贯耳朵里。童贯大怒,密使人吩咐了府尹,寻罪过摆拨他,将他刺配远恶军州,以灭其迹,后他被断了二十脊杖,唤个文墨匠,刺了面颊,量地方远近,该配西京管下陕州牢城。

这才有了后来,段家庄重招新女婿,房山寨双并旧强人,楚王王庆的诞生。

从这方面来说,王庆跟童贯可以说是有仇。

但话又说回来,此事是王庆偷童贯的养女,破坏蔡、童、杨三家的联姻在先,这才有了童贯对王庆的报复在后,认真说起来,完全就是王庆自找的。

关键,王庆因祸得福,割据一方,成了四大寇之一,享受了十年豪强生活。

更为关键的是,赵宋王朝亡了,可童贯手上还有几十万能征善战的平南军精锐。

再看,当初童贯想要联姻的蔡家和杨家。

前者已经彻底投降了大元帝国,成了童贯的敌人。

后者更是早已没落,家破人亡。

而王庆则是割据一方的楚王。

关键,童贯占据的江南和王庆占据的八座军州、八十六县还挨着,甚至是背靠背。

童贯和王庆成了天然盟友。

于是,童贯便费劲罢力地将他的养女娇秀找来,嫁给王庆做妃子,两人悄悄地完成了联姻。

因为童贯还是宋臣,跟王庆这個已经建元改制的大寇联姻不好,双方才没有声张这段亲密的关系。

王庆认为,有童贯以及他的那几十万平南军精锐在,就算江鸿飞拿他开刀,他也不怕。他就不信,他手上这五六十万大军,再加上童贯手上的五六十万精锐,挡不住江鸿飞攻打。

李助悠悠地说:“田虎、大宋哪个没有上百万大军,哪个又禁住他攻打了,大王太小觑大元皇帝了。”

王庆不以为然地一笑。

见此,李助在心中叹了口气,然后默默地离开了……

……

公平地说,赵构不抵抗,一心逃命,其实也有他自己的理由。

首先,赵构的能力不行,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整合北宋王朝留下的巨大资源力挽狂澜,这肯定是没跑了。

其次,赵构很担心,他的皇位来路不正,他甚至将那些宋军将士听调不听宣都归纳到他的皇位来路不正上。

偏偏,主战派的口号还是迎回二圣。

这赵构怎么可能听主战派的,他当然得向着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主和派了。

再次,老实说,赵构跟赵佶、赵桓以及他的族人没有多少感情。

韦贤妃是不得风流天子、巅峰期嫔妃比江鸿飞还多的赵佶宠的女人。

韦贤妃之所以能生下赵构,全靠乔贵妃帮忙以及她自己争气一次就中。

也就是说,除了在韦贤妃身上播了一次种,赵佶和韦贤妃几乎再没有了交集。

有一幅发生在赵构小时候的画面,始终在赵构脑中挥之不去。

那就是,每到夕阳西下掌灯时分,韦贤妃总会站在宫殿的庭院里赏花,目光看似盯着花,实际上是在望着宫墙的那一边,面容忧伤,神色忧郁,直到青春不再,愁眉也未曾舒展过。

长大之后赵构才逐渐明白,韦贤妃年复一年等着的是赵佶。

只可惜,韦贤妃却始终也没有等来赵佶。

连带着赵构也是不得赵佶宠的儿子。

赵佶的态度,就是赵宋王朝皇室和宗室对人的态度。

可想而知,赵构对那些从前对他一点也不好的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能有什么感情?

而当初,赵桓派谁去跟大元帝国议和,江鸿飞就扣谁。

说这个任务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

结果,赵桓派赵构去议和。

这实际上就是让赵构去送死。

为了让赵构死得安心点,赵桓特意升赏了韦贤妃和邢秉懿。

至于邢秉懿等赵构的妃嫔?

干大事的人,还能舍不得几个女人?

那赵构的五个女儿呢?

赵构觉得他自己还年轻,肯定还能生。

再者来说,那五个都是女儿,又不是儿子,有什么舍不得的?

赵构唯一舍不得的只有跟他相依为命的母亲韦贤妃。

韦贤妃也是唯一一个赵构真心想救的人。

不过,在赵构看来,现在还不是救韦贤妃的时候,再说他也听说了,韦贤妃在江鸿飞那里过得还不错,他也不着急将韦贤妃给救出来。

总之,赵构不会因为感情用事,而自投罗网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赵构认为,宋军虽然不少,但他们大多都不听他指挥,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就是手握重兵的宗泽和童贯,他们一个一直自顾自地跟大元军打,另一个则是一直按兵不动,赵构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且,宋军当中敢于跟大元军交战的只是少数,更多的宋军,见大元军来了,要么直接开城投降,要么四散而逃,就算有一些顽抗到底的,也只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战略空间和他们自己的家乡,不是为了保护他赵构的江山社稷。

赵构很想处置这些人,以儆效尤。

可面对这种普遍现象,赵构根本追究不过来。

关键,赵构怕他要是真追究了,这些人就更会投降大元帝国,或者更不听他的命令了。

总之,在赵构看来,他手上的宋军,不仅不听他的调遣,还是随时都有可能炸死他的炸弹。

赵构理所当然地认为,他绝不能率领这样的宋军抵御大元军的攻打。

所以赵构只能跑。

可逃过长江后,赵构发现,他已经无处可逃了,江鸿飞要是再对他穷追不舍,他就成了瓮中之鳖。

没办法,赵构只能乞求江鸿飞放过他。

为此,赵构甚至不惜搬出他老娘来,暗示他跟江鸿飞也不是外人。

可能是赵构的诚意打动了江鸿飞。

大元军竟然没有过江。

不仅如此,江鸿飞还派柴进和萧容来跟赵构议和。

赵构大喜过望,盛情招待柴进和萧容。

柴进告诉赵构,他娘韦贤妃为江鸿飞生下了一个儿子。江鸿飞龙颜大悦。韦贤妃趁机为赵构求情。江鸿飞因为心情好,答应放赵构一马。

听到这里,赵构的心里别提有多腻味了。

但表面上赵构还是满脸堆笑的奉承江鸿飞道:“陛下真龙精虎猛也!”

赵构无耻的样子,让很多宋臣脸上都露出失望之色,有些甚至对赵构露出鄙夷之色。

当然,也有一些宋臣觉得,赵构做得对,在现在南宋小朝廷完全不敌大元帝国的时候,就得隐忍。

楚汉战争时期,楚军找到刘太公与吕雉等人带回作为人质。

楚汉两军在广武对峙,相持数月也未能分出胜负。

刘邦于是派大将彭越袭扰楚军粮道,导致楚军粮草不足。项羽对此十分忧虑,便让人做了一个很高的砧板,把刘太公放在上面,底下放了一口大锅。然后项羽对刘邦大喊说:“赶快投降,不然就把你爹煮了。”

刘邦回答:“我与你一同接受义帝的命令结拜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一定要煮你爹,希望能分我一杯肉汤。”

这才是干大事之人需要具备的素质。

跟刘邦相比,赵构这太不足一提了。

柴进没有嘲笑赵构,而是劝赵构道:“大王与陛下本是一家,也没必要打打杀杀,陛下言,你只要答应几个小条件,便将江南诸郡赏赐给大王。”

赵构大喜,忙道:“愿闻其详。”

柴进说:“条件有三:一是,陛下已然废掉赵宋,你再号宋康王,不妥,依我看,你不如改跟陛下姓,做我大元康王,如何?”

柴进此言一出,脸皮之厚如赵构,神情都是一疆!

要知道,赵构之所以能当上南宋小朝廷的皇帝,可不是因为他多有能力,多英谟睿略,多知人善任,多人乐为用,而只是因为他姓“赵”,他是赵宋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室。

而现如今,江鸿飞竟然想将他唯一的一个倚仗也给剥夺了,让他变得更加名不正言不顺。

不只赵构,那些希望赵构不顾一切跟江鸿飞求和的宋臣,面对大元帝国开出这样苛刻的条件,也是倍感为难。

但伱要说大元帝国这个条件开得无理吧,也不是。

毕竟,赵构的生母改嫁给江鸿飞了,他改跟江鸿飞姓,也是情理之中。

关键,江鸿飞那边已经宣布灭掉赵宋王朝了,赵构再盯着赵宋王朝的名头,你让江鸿飞怎么放过他?

赵构过江后,罢免了汪伯彦和黄潜善的宰相职务。

这一方面是因为汪、黄确实无能,而且不知抵抗只会逃跑的他们名声已经臭大街了,再用他们,可能会引起公愤;

另一方面是,赵构也觉得汪、黄误国。

当然,赵构不是因为汪、黄巧言令色、善于谄媚而觉得他们误国,赵构是觉得,汪、黄在骗他,整天说只要他向江鸿飞乞和,江鸿飞就会放过他,结果这根本没用,还造成大元军兵临城下,让他从扬州仓皇出逃的窘局。

汪、黄被赵构撤掉了之后,赵构任命朱胜非为宰相,王渊为枢密使兼御营都统制。

朱胜非冲赵构摇摇头,示意赵构不能答应这样的条件。

可赵构犹豫了一下,却道:“不知陛下还有甚么条件?”

见此,柴进和萧容就是暗自一笑,他们知道自己这次的任务应该能完成了。

但柴进和萧容都没有表现出来。

柴进笑着说:“剩下那两个条件便简单了。一是,将你家与金国、西夏、楚国签的盟约、御笔、国书和誓书交给我二人带回国都,陛下好以此为凭证,去找这几家算账;二是,今我大元以一敌四,人才不免有些捉襟见肘,陛下想跟康王借几个人才用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