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二百七十七章 招安

仙侠版水浒 第二百七十七章 招安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垂拱殿中。

赵佶的心腹官员,官拜殿前太尉的宿元景,对赵佶说:“臣闻水泊梁山上立一面大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此是曜民之术。民心既伏,不可加兵。贼首江衍又不似方腊、田虎、王庆起造宫殿,伪设文武官僚,内相外将,自封伪王。且目前方腊、田虎、王庆犯上作乱,各处军马遮掩不及。以臣愚意,此等山间亡命之徒,皆犯官刑,无路可避,遂乃啸聚山林,恣为不道。若降一封丹诏,差一员大臣,直到水泊梁山好言抚谕,再辅以重赏,招安来降,假此以敌其余三寇,公私两便。伏乞陛下圣鉴。”

宿元景长相俊俏,没有胡须。为人宽厚,驭下有恩,是童贯、高俅等权奸的反对派。常在朝堂上向赵佶反映民间疾苦,举荐忠臣良将。他一直反对对水泊梁山用兵,力主招安水泊梁山。

早前,赵佶并没有招安水泊梁山的心思,也可以说,赵佶不屑于招安江鸿飞他们这伙强盗。

可这次水泊梁山大败高俅,让赵佶看到了赵宋王朝灭亡的危机,他被吓到了,所以才动了招安水泊梁山的念头。

这就是赵佶没有处置主张招安的侯蒙的原因。

蔡攸忙问:“此话怎讲?”

宿元景解释道:“蔡少保有一妹,原配给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江衍那年打下大名府后,掳走蔡氏,据为己有,臣听闻,那蔡氏到了江衍处,为江衍生下一子,恁地算来,蔡攸便是江衍舅哥,两人属亲属关系,有这层关系在,对招安有百利而无一害。”

见蔡攸答应下来,赵佶笑着说:“寡人御笔亲书丹诏与你!”

乐和如今可不只是蔡攸的亲信帮闲,还是蔡攸的主要谋士,所以,听见乐和询问,蔡攸便将赵佶让他去招安水泊梁山的事一五一十地跟乐和说了。

蔡攸一听赵佶为江衍和水泊梁山开脱,还想招安江鸿飞和水泊梁山,立马改口道:“臣亦然也。”

赵佶这可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赵佶已经让蔡攸在他和蔡攸的父亲蔡京之间做过选择了,结果,蔡攸很痛快地就选择了他,愿意跟蔡京决裂。

只是,赵佶没想到,江鸿飞和蔡攸还有蔡夫人这层关系。

所以,蔡攸是赵佶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

蔡攸虽然不学无术,但对于羁縻政策,他还是非常熟悉的。

赵佶便对蔡攸说:“江衍这伙,旗上大书‘替天行道’,此前不敢侵占州府,不肯扰害良民,单杀贪官污吏,为富不仁的豪强,谗佞之人。又不起造宫殿,不伪设文武官僚,不内相外将,不自封伪王。应是早望招安,愿与国家出力。只是嫉贤妒能之臣壅蔽,不使下情上达,教朕并未重视他等招安之心。他才于近期开始攻城掠地,以期获得朝廷重视。朕有意招安这伙贼寇,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可即便是折家,这也不过才世袭统治三州而已。

其实,赵佶也知道蔡攸并不是干大事之才。

所谓曲宴,就是皇帝举行的私人宴会,是皇帝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这不是赵佶的创举,应该算是赵宋皇宫里的一种传统,参加者一般是皇室成员和近臣密僚,他们常在酒席上赋诗、赏花、演戏、歌舞等等。

很快,接到赵佶命令的蔡攸,便来到了垂拱殿。

赵佶看着蔡攸,笑着问:“爱卿不愿为国分忧?”

赵佶随后又主动问起:“那派谁去招安为好?”

再说蔡攸。

现在,宿元景提议让蔡攸招安江鸿飞,赵佶觉得很合适。

赵佶不解:“蔡攸为何比你适合?”

以乐和对蔡攸的了解,蔡攸根本就不怕办砸了赵佶交给他的差使,反正,凭他跟赵佶的关系,就算他再不济,也少不了荣华富贵。

蔡攸立马应道:“臣愿意!”

乐和摇摇头:“江衍,枭雄也,看中的必不是我朝虚无飘渺的官职,他想要者,必羁縻政策也。”

乐和答:“原来,当初打下江州的便是梁山贼寇,蔡九相公后来被梁山贼寇捉去水泊梁山,现今正在莱州担任同知,只是改了姓名,故而我等打探了这么长时间,才找到他。”

蔡攸想了想说:“那我为江衍争取一個节度使?”

赵佶相信,别看江鸿飞跟蔡攸有那么点关系,但如果让蔡攸在他和江鸿飞之间做选择,蔡攸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他。

乐和听完,不动声色地问:“那不知相公所忧心地乃是何事,是忧心无法完成招安江衍这个任务,还是忧心自身安危?”

连蔡攸的妻子宋氏也跟着沾光,据说她进出皇宫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很随便。

赵佶问蔡攸:“爱卿如何看待江衍此人?”

经过乐和这么一提醒,蔡攸立马就想起他的妹妹蔡夫人来,暗道:“对啊,小妹如今已是江衍妾室,我亦算江衍舅哥,他对谁不利,也不会对我不利啊!”

赵佶道:“既如此,爱卿便代表朝廷去招安江衍,如何?”

赵佶道:“卿言甚当,正合朕意。”

别的不说,赵宋王朝赫赫有名的折家军,包括众所周知的杨家将,其实都是羁縻政策治理下的豪强世家。

蔡攸愕然道:“莱州不是江衍那厮……”

宿元景说:“拜开府仪同三司、镇海军节度使、少保蔡攸。”

就连奸佞如蔡攸都忍不住问一句:“江衍何德何能,配世袭统治山东、河北这我大宋的两块重要疆土吗?”

这也才有了赵佶将宿元景叫来商量招安水泊梁山一事。

这让赵佶不免有些犹豫!

乐和一听,就知道蔡攸没说实话。

领了招安水泊梁山的命令,蔡攸的脸顿时就跟苦瓜一般。

乐和见了,忙上前关心道:“相公,恁去了趟皇宫,怎么变成这般样子?”

乐和说:“小人放一句狂言给相公,朝廷若是拿武功大夫、武德大夫、安抚使、承宣使、兵马都总管之类的官职给江衍,定然招安不成他。”

所以乐和先给蔡攸宽心:“相公此行,必无恙也。”

虽然蔡攸更忧心后者,但蔡攸却大义凛然地说:“我蔡家世代深受皇恩浩荡,到了我这里,更是荣宠至极,纵然梁山草寇杀人如麻,我亦不惧也,我所忧心者,自然是无法完成官家重托,不能为官家分忧!”

听乐和这么说,蔡攸不禁犯了难!

可折家也好,杨家也罢,他们所世袭的也只不过是一州而已。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七五一

蔡攸连犹豫都没犹豫,就说:“反国逆贼,何足为道!只恨臣力微,不然直把他水泊填平,梁山踏碎,生擒活捉江衍这伙反贼,解京碎尸万段,吾之愿也!”

宿元景说:“臣这身份去行这招安一事,倒也合适,只是朝中有一人比臣更合适。”

宿元景说:“原本派侯蒙前去最合适。他常言江衍以区区草寇之身横行齐魏,官军数十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清溪盗起,不若赦江衍,使讨方腊以自赎。奈何,江衍如今势太大,不派重臣前去招安,此事难成也。”

他们蔡家人竟然在水泊梁山出仕了,这事要是传出去了,那麻烦可不小。

蔡攸头脑聪明,很善于临场应对。有一次,曲宴刚开始,赵佶出了一副上联,让蔡攸对下联。上联是:相公公相子。蔡攸眼睛眨巴了几下,对曰:人主主人翁。对联非常巧妙,赵佶龙颜大悦,满座也都称赞不已。

五代十国时期,封建割据激烈,少数民族地区各土著首领在羁縻州的基础上,趁中原各国相互征战之机,亦相互攻伐,以大并小,以强吞弱。一些强宗大姓扩张势力,逐渐脱离中央王朝的控制,成为地域性封闭的独立小王国。

接着,赵佶便叫抬上御案,拂开诏纸,就御案上亲书丹诏。左右近臣,捧过御宝,赵佶自行用讫。又命库藏官,教取金牌一百面,银牌三百面,红锦一百匹,绿锦三百匹,黄封御酒五百瓶,尽付与蔡攸。又赠正从表里二十匹,金字招安御旗一面,限日便行。

只有像十节度那样,为赵宋王朝立了一辈子功的强人,才有机会做到节度使一职。

蔡攸的反应,让赵佶心下一松。

也就是说,赵佶要得不是一时的得失,而是彻底消灭四大寇这四个他的心腹大患。

“这……”

因此,乐和断定,蔡攸担心的肯定是,他自身的安全。

乐和陪着笑说:“相公自是不怕,然有此关系,于相公完成官家重托,亦有好处。”

赵佶问:“是何人?”

这么说吧,赵佶现在想要的是,不惜一切代价,招安到水泊梁山,然后用水泊梁山去平定另外三大寇。

这时,乐和又说:“再者,相公此前派小人去打探蔡九相公的下落,小人已然打听到了。”

乐和提醒蔡攸:“相公莫非忘记蔡夫人了?”

蔡攸大惊失色:“臣去招安?!!!”

为了这个出路,赵佶有让江鸿飞敲诈一大笔的觉悟。

随着麟州杨氏、丰州王氏相继落寞,麟、府、丰三州现在都已经在折家的世袭统治下了。

蔡攸生气地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说甚么条件,教我如何去招安?”

蔡攸这才想起来,赵佶只说让他去招安,却没说给江鸿飞和水泊梁山的人什么招安的条件!

蔡攸、王黼、李邦彦都是赵佶的宠臣,赵佶时常在宫中开设曲宴招待他们。

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说到这里,蔡攸忙一捂嘴!

蔡攸觉得有礼,心也立即就放了下来,但他嘴上仍旧满不在乎地说:“便是他有害我之心,我亦不怕,为了大宋,我抛头颅洒热血又当如何?!”

蔡攸皱着眉头问:“那又是为何?”

蔡攸问:“哦?打听到了,他人现今在哪里?”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候,赵佶要得不是那种肯定会跟水泊梁山斤斤计较进而会跟水泊梁山谈崩了的人才,他要得就是蔡攸这种会见风使舵的歪才。

乐和不答反问:“敢问相公,官家给了水泊梁山甚么优厚的条件,来教相公说服江衍接受招安?”

加上蔡攸这又通过了赵佶的考验。

想了想,赵佶还是对张迪说:“去将蔡攸请来。”

乐和明白蔡攸的担心,他说:“梁山贼寇应该也不想暴露此事,才教蔡九相公改了姓名,不然没必要多此一举。”

而且,折家数百年间世居府州,内屏中国,外攘夷狄,五代诸国与赵宋为减轻西顾之忧,才皆许其父子兄弟相传,袭其世次。

这可以说是赵宋王朝目前为数不多的出路之一。

是。

可现在四寇并起,赵宋王朝危如累卵,大厦随时都有可能倾倒。

赵佶与蔡攸两人不仅是君臣关系,二人私交也非常好,私下里二人时常不拘君臣之礼。

赵宋王朝统一内地之后,顺应了五代时期形成的这种情势,摄唐制并使羁縻政策更加完善,树其酋长,使自镇抚,并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更赐以疆土。

要知道,赵宋王朝历来的招安,也就是给这些官职,就这,朝中的那些大臣还都不会信任这些被招安的强人。

不想,乐和语气一转,又道:“只是,即便相公有这层关系,亦难以完成官家重托。”

顿了顿,乐和又说:“既然梁山贼寇未对蔡九相公不利,还教蔡九相公在他们那里出仕,想必相公前去招安,亦会得到礼遇。”

蔡攸点点头,算是认可了乐和的说法。

反应了一会,蔡攸听明白了,乐和所说的,哪里是羁縻政策,分明就是给江衍割据山东、河北找个合适的说辞……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