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后悔了的武松

仙侠版水浒 第二百五十三章 后悔了的武松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门庆作事机深诡谲,又放官吏债,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揽说事过钱。

也就是,把国家财产拿出来放高利贷,收取利息;替人打官司,替别人说情或办事,从中收取别人的感谢费。

由此不难看出,西门庆的社会活动能力是相当大的。

其实,单靠这些小打小敲满足不了西门庆敛财的欲望,通过婚姻来谋取大笔的嫁资才是西门庆积累资本的主要手段。

如西门庆先后骗取了富孀孟玉楼、太监侄媳李瓶儿,两位小妾的到来为他带来了巨额财产。

西门庆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但使他在同行中遥遥领先的,却完全在于他所使用的不正当竞争,以及勾结官府以谋取优惠的经商条件。

与官府勾结谋取经商特权就不多说了,因为这只要做得隐蔽,民如果不举,并不在水泊梁山收拾他的范围内。

可争取垄断、打击同行也是西门庆经商的成功经验。

垄断意味着暴利,西门庆深知其理。

原先清河县只有西门庆一家药店,后来医生蒋竹山在李瓶儿的帮助下也开了一家中药店。

蒋竹山既是医师又经营药店,更兼厚道和气,无疑会吸引很多顾客,生意兴隆。

可一个县城出现了两家药店,宛如天上出现两个太阳,在西门庆看来是绝对不容许的。

于是西门庆便唆使地痞流氓无赖,多次到蒋竹山的药店闹事,还伪造票据,硬赖他欠账不还并诉之官府,把蒋竹山打的半死,迫使他拆了药铺。

这样的事,西门庆也没少干。

是。

西门庆善于打通关节,买通钞关钱主事大笔逃税漏税,他的商业活动,主要靠家人、奴仆或与别人合伙,或假托他人名义进行的,自己则躲在幕后操纵。

因此,西门庆的违法经营,很难被别人抓住把柄。

可武松十分清楚,水泊梁山是不会跟西门庆这样的人讲所谓的道理的。

到时候,只要有人追究,西门庆一家的男人肯定都得上公审台。

那公审台,上去了以后,除非你真是好人,否则肯定下不来。

以武松对西门庆的了解,西门庆绝对没有从公审台上走下来的可能。

当然,如果武松真像武大郎和西门庆口中所说的那样,是江鸿飞的结义兄弟,江鸿飞很看重武松,有这样的关系,武松肯定能保住西门庆。

可别人不知道,武松自己难道还能不知道,他和江鸿飞的关系,早就在他不肯上梁山帮江鸿飞,武大郎不知天高地厚的讨要刘高的老婆,他为了武大郎死心而让江鸿飞背锅的时候,跟江鸿飞就已经断得一干二净了。

是。

曾经江鸿飞待他非常好,就像待亲弟弟一般。

可他一步一步将路给走绝了。

自从六年前,江鸿飞最后一次帮他承认刘高的老婆是自己的小妾以后,他与江鸿飞之间就再也没有过联系。

他是因为知道,他亏欠江鸿飞的太多了,不好意思再去烦江鸿飞。

而江鸿飞,多半是对他失望透顶,不愿意再搭理他。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无数次想去水泊梁山看望一下江鸿飞。

可他却没有脸去看江鸿飞,因为他十分清楚,当年他在他那个三寸丁、谷树皮的亲哥哥和江鸿飞这个义兄之间,选择了前者。

同时,他非常希望,江鸿飞能在想起他的时候,召见一下他,或者在哪次偶尔路过阳谷县的时候,能来看他一眼。

然而,他想多了,江鸿飞大婚,广发英雄贴,有名有姓的英雄好汉全都在江鸿飞的邀请行列,却唯独没有他的名字。

从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他彻底失去了江鸿飞这个好朋友、这个好义兄。

如今,西门庆托付得可是身家性命的大事,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的他,哪里敢接?

而且,他十分清楚,别看西门庆说得好听,带头交上他家的田地。

实际上,西门庆是以经商为主,家里根本就没有多少田地,西门庆这完全就是在耍小聪明。

这样的人,向来是梁山好汉严厉打击的对象,西门庆已经走远了,他哪里能救得了西门庆?

所以武松忙说:“我与天大圣真没交情了,皆是家兄胡言乱语,天大圣天一般的大人物,岂会与我是结义兄弟,大官人还请收回重礼,再寻旁的出路罢。”

西门庆怎么可能完全相信武大郎那个信口雌黄的市井之徒的言语?

事实上,西门庆已经通过他的关系确定了,武大郎所说的那些全都是真的,江鸿飞和武松的确是结义兄弟。

这西门庆才上门来送礼,求武松帮忙的。

如今,见武松推脱,西门庆以为武松的胃口大,没看上他的这点礼物,所以他笑着说:“武都头莫嫌礼薄,待事成以后,西门庆还有重谢,告辞!”

说完,西门庆也不给武松拒绝的机会,直截了当地就带人离开了。

武松在后面喊了几声,可西门庆却假装没听见,不让武松有机会把礼物还回来。

而西门庆只是第一个。

很快,越来越多的阳谷县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都来找武松,给武松送礼,跟武松拉关系,甚至有以前都看不上武松的人想要跟武松乃至跟武大郎结亲。

后来,就连县令都将武松请去,聊了聊这些年他对武松照顾有加的事。

一时之间,武松成了阳谷县的大红人,礼物收到手软,他和武大郎多年未能解决的婚姻问题也似乎迎刃而解。

只有武松自己心里清楚,他现在被人捧得越高,将来有可能摔得就越惨。

武松带着无比复杂地心情走在街上!

想到,当初他避如蛇蝎的梁山好汉的身份,如今却是人人争相讨好,而他曾经那么渴望的官身,现在却没有任何人看重,甚至认为是一种负担,武松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将那堆礼物送回家。

见武大郎还没回来,武松又去街上寻武大郎。

来到十字街头,武松就看见一大群人围着武大郎和郓哥。

初春的暖阳,照耀在街市旁边的武大郎和郓哥身上,只见他们绘声绘色地说着江鸿飞和武松相识的点点滴滴……

听见这些,武松其实也在反思,当初他太认准了清白之身,太渴望那个能给他带来社会地位的官场,结果被一叶障目,没有回报江鸿飞对他的种种关照。

有人说:“大郎,你说你家兄弟,那般英雄的人物,又认识天大圣这般天大的人物,你怎地还出来卖炊饼,能赚几个钱?我要是有这么一个兄弟,还有这么厉害的关系时,既有脸面,又衣食无忧,我便娶他几个娇滴滴,日日在家照顾我,逍遥快活!”

还有人说:“对啊,大郎,你们弟兄当初有机会投奔天大圣这样天大的人物,有望成为开国功臣,从龙重臣,二郎为何来阳谷县当个小小的都头?你又为何一直在街上卖炊饼?”

又有人说:“我听闻,水泊梁山会将那些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家的女子抄没,重新分配给梁山好汉,你弟兄二人当初若是上了梁山,何愁这把年纪了都未娶妻?”

武大郎悻悻地说:“谁说不是呢。只怪当初我及二郎太看中清白之身,不愿上山落草,不然现今定然是风光无限,何至于连个娘子都混不上!”

郓哥在一旁捧道:“武大哥那是眼光太高了,不然就凭武二哥都头的身份,武大哥怎么可能娶不上妻?”

武大郎扬起下巴说道:“非是我眼光高,实是我家二郎毕竟是一都头,我若娶了个太差的娘子,也有损他威名不是?”

其他人还想再说什么,听不下去了的武松,打断众人道:“大哥!”

见武松来了,原本围着武大郎的一众市井之徒,立即撇下武大郎,前来跟武松打招呼。

“武都头!”

“武二哥!”

“……”

武松冲众人点了点头,然后挑起武大郎的挑子,谢绝别人帮他,就带着武大郎离开了。

等到周围没有人的时候,武松责怪武大郎道:“大哥,你怎能乱说我及江衍哥哥的关系,须知祸从口出,伱如此胡言乱语,或许会害死你我的。”

武大郎不以为意道:“我的二郎啊,亏得你还是公门之人,竟然看不出来世道变了?卖胭脂的关大郎,只因他闺女嫁给梁山好汉铁叉高明当了个妾,眼睛都长在头顶了,好不风光。我原来还以为那高明是个多了不起的人,后来才得知他只是步四军的一个小头目。他如何能与你比?若是当初你肯点头,步四军的统制早就是你的了。就凭你跟天大圣的关系,如今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武松耐心听完,然后才看着武大郎说:“大哥,你也说了,那是我当初答应的情况下,可我不识好歹,拒绝了江衍哥哥的好意,为了现今你都不看重的清白之身,投了江衍哥哥的敌人官府,这样不义的我,还有甚么资格跟江衍哥哥称兄道弟?”

“这……”

现如今,武大郎也觉得,当初他们兄弟做得有些过分了。

但武大郎还是抱着一丝希望说:“天大圣豁达大度,应该不会跟你计较罢?”

武松苦笑:“是啊,江衍哥哥豁达大度,没跟我计较,故而你我能在这阳谷县过了六七年我们曾经想过的生活。”

说到这里,武松悠悠地一叹:“唉,可人得知足,也得有分寸,江衍哥哥已然成全我了,那便是对我仁至义尽,我与江衍哥哥的关系,到那时,便已然结束了,即便还有亏欠,也是我亏欠江衍哥哥的,我该寻找机会报答江衍哥哥,而不是不知好赖地再去烦江衍哥哥。”

武松知道,武大郎有市井无赖的一面,只要看到利益,他可以不要脸面地贴上去。

所以武松干脆把话跟武大郎说明白了:“当初,江衍哥哥手上缺少人才打天下,我未留下帮他,是为不义。如今江衍哥哥已然飞黄腾达,手下精兵强将无数,不缺我一个。而我郁郁不得志,在阳谷县混了六七年,仍旧是一个小都头。这我再去跟江衍哥哥享福,传出去,必教江湖朋友耻笑!我即便是死,又岂能这般不堪?”

听武松这么说,武大郎傻了眼。

武大郎已经听街上的人说了,水泊梁山很快就会吞并阳谷县,到那时,阳谷县的官吏会从上到下换一遍,若是抱不上水泊梁山的大腿,武松别说是飞黄腾达了,就是现在的都头都会干到头了。

更有甚者,他如果不乱说话,真到了那天,他们兄弟俩还能在阳谷县待下去,现在他把牛给吹出去了,真到了那天,这阳谷县他们兄弟俩都待不下去了。

武大郎赶紧问武松:“二郎,那你该怎么办?”

武松一点都不勉强地说:“走一步说一步罢,实在不行,我便跟你一块卖炊饼去。”

听武松说,要跟他去卖炊饼,武大郎的神色一下子就垮了!

——武大郎接受不了他一等一英雄的弟弟,沦为普通人。

武大郎自责道:“都怨我,当初若不是我……”

就在这时,有人喊道:“梁山军围城了!我阳谷县要变天了!”

武松一听,赶紧带着武大郎回到家中。

可还不等两人坐下,就有几个衙役来找武松:“武都头,县令请恁速速上城墙,他言我阳谷县皆靠恁了!”

武松本不想去,因为他觉得,他就是去了,也没用。

可看见那些礼物,几个衙役投来地期待的目光,武大郎也劝:“二郎,你便去看看罢,万一天大圣能卖你这个面子呢?”

武松长长地叹了口气,然后便跟几个衙役来到了城墙上。

武松上了城墙后,县令以及阳谷县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就像见到了救星一般,全都围了上来。

县令殷勤地说:“武都头,大家便全靠你了!”

阳谷县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尤其是西门庆等跟武松搭上关系的人,也都在一旁纷纷表示,希望武松能全大家的性命。

武松听言,硬着头皮向下一看。

就见这支梁山军领头之人,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他肩上抗着一柄开山大斧,前呼后拥,好不威风,好不英雄!

武松有点恍惚:“这人怎么那么像年轻时的我?”

武松再定睛一看,便认出来了,这是当年接替他担任步四军统领的小将余呈!

“余呈长大了!”

武松再放眼一看余呈身后那些全身禁军甲胄、背着神臂弓、拿着精锐刀枪、足有四五千人的大军,不知什么滋味地喃喃道:“这是……步四军?!!!”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