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仙侠版水浒 > 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头武松

仙侠版水浒 第二百五十二章 都头武松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1: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曾经的那个英勇无畏、豪情万丈的打虎英雄,如今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他的眼神中,不再有昔日的锐利与坚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与沉稳。

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痕迹,使得他那曾经俊朗的面容,变得有些沧桑。他的身材也不再魁梧挺拔,而是微微有些佝偻,仿佛承载着生活的重担。他的步伐也不再矫健有力,而是显得有些蹒跚,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沉重的回忆。

这些年,武松一直在努力,希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可在官场上混了几年之后,武松才明白,朝廷奸臣当道,谗佞专权,非亲不用,非财不取,像他这样没有背景又拿不出灵石上下打点的普通人,想要更进一步,简直是痴心妄想。

武松曾想过不干这个一眼就能看到头的都头,可他却无法辜负武大郎的期待,再者,不干都头,他也不知道干什么。

就这样,武松一干,就干了六、七年,从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现在成熟稳重没有了上进心的武都头,不断地、漫无目的地混着日子。

武松引了二十个士兵来到了狮子楼。

见武松来了,掌柜的赶紧上前招呼道:“武都头,恁这是刚巡夜回来?”

近来,梁山军大举出动。

登州一夜之间变换大王旗,知州王师中见势不好,率领全家投了水泊梁山,登州尽归水泊梁山所有。

莱州也在一夜之间变换大王旗,知州赵明诚,仗着他前妻李清照是江鸿飞的小妾,侥幸捡了一命,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了京师。

青州跟登州和莱州的情况一样,知府慕容彦达,在青州城被攻破后,被霹雳火秦明一棍打死,其家男人皆上了公审台,一個都没能走下来,其家女人皆被水泊梁山重新分配了,据说,秦明一人就得到了好几个。

齐州,淄州,潍州,密州,沂州如今的情况,也都差不多。

可以说,整个京东东路都已经是水泊梁山的了。

京东西路的情况也差不多。

兖州,徐州,单州,郓州,濮州,济州,仿佛一夜之间,就姓“水泊梁山”了。

阳谷县在郓州边上,成为郓州仅剩的一个还在赵宋王朝控制下的县城。

面对这么紧张的局面,县令下令,阳谷县的两个都头每天都要巡夜,控制阳谷县不乱。

这其实也只能是勉强维持,因为阳谷县的人心已经乱了——所有阳谷县的人都觉得,阳谷县早晚也会被水泊梁山打下来。

不仅是阳谷县,那些阳谷县的有识之士认为,水泊梁山的下一阶段的目标肯定是河北。

阳谷县的有识之士可不是无的放矢。

要知道,阳谷县离河北很近,所以阳谷县的人知道大名府的人和开德府的人都心向水泊梁山。

如今水泊梁山开始攻城略地了,怎么可能不将大名府和开德府这两个重镇并入其版图?

而一旦水泊梁山要吞并大名府,那么处于水泊梁山前往大名府路上的阳谷县,则势必要先被水泊梁山打下。

对此,阳谷县那些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全都吓得要死,有些连夜收拾点家私就跑了,有些赶紧给其客户免债、免租,还有给他们曾经得罪、欺负的人家赔礼道歉,希望他们如果上了公审台,他们曾经得罪过的人能高抬贵手,放他们一马。

与这些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正好相反的是,那些穷苦人,已经开始庆祝他们的新生即将到来了。

甚至不少穷苦人都想好了,只要梁山好汉来阳谷县,他们立即就打开城门,放梁山好汉进城。

总之,现在的阳谷县是一个动荡不安、很多人思变的阶段。

如今的武松,已经不是多年前的打武英雄了。他的性格发生了改变。他不再轻易发怒,也不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他学会了隐忍与克制,学会了在生活的压力下保持冷静与理智。

面对酒楼老板的殷勤招待,他笑着回应道:“相公怕乱,故吩咐我与赵都头不可懈怠。”

武松的笑容也变得更加内敛与深沉,不再是那种豪放不羁的大笑,而是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微笑。

这几年,武松的生活变得平淡无奇。他不再四处闯荡、寻求刺激与挑战,而是安安稳稳地跟他大哥武大郎过着自己的日子。

虽然因为武大郎眼光高一直没找,连累武松也一直没找。

但老实说,从某种程度来看,武松与武大郎也算是过上了他们想过的生活。

武松也学会了珍惜眼前的生活,学会了在平凡中寻找幸福。他的生活虽然没有了曾经的惊心动魄,但却多了一份宁静与满足。

武松刚坐下,就听见外面有几个人在议论:

“童太傅在东南打得好像不太顺利,那里的民众不愿意再接受朝廷的统治,配合南军步步阻击官军,使得官军举步为艰。”

“不怨那里的民众,实在是朝廷太不给那里的民众活路,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等,奉官家之命对东南地区的珍奇文物进行搜刮。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要供应钱谷及民役;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因此往往让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加上苛捐杂税横征暴敛。要是我在东南,我也必反!”

“说得好像我们这里比东南好似的,那西城所,从甲索乙契,复从乙索丙契,辗转推求,至无契可证,则指为公田,量地所出。京西、京畿、京东、河北,朝廷括取天荒、逃田、废堤、弃堰、退滩、淤地、湖泊等,抑勒百姓承佃,强征公田钱。民间美田,皆指为天荒,鲁山全县土地,都被括作公田,由是破产者比比皆是,有朝为豪姓而暮乞丐于市者。前后所括,共得田三万四千三百余顷。还立租算船,日计月课,蒲鱼荷芡之利,纤悉无遗。确山县为催索公田租钱,先后杖死良民千余人。我等以公田法克剥太甚也,何逊那花石纲?!”

“确实如此,西城所之害尤甚花石纲!”

“嘘,慎言,莫论国事!”

“怕甚么!我阳谷县很快便并入水泊梁山了,有天大圣护佑我们!朝廷?现在其已自顾不暇,还能管我们这些连饭都快吃不上的小人物说甚么?”

“也是,方腊占据东南,王庆占据了西南,水泊梁山刚打下山东,若再将河北打下,便算是占据了东北,那田虎近来正在攻取西北,朝廷现今是四面楚歌,估计也没心情管我们这些小人物说甚么。”

“说起田虎,他得到传国玉玺一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此事似不是假的,我听说,去年赵宋皇宫被水泊梁山走报机密特种营的头领天下第一神偷鼓上蚤时迁给盗了,那时迁当真好手段,不仅从皇宫中盗取了众多宝物,还将传国玉玺及天子八宝尽数盗走,后来,天大圣将传国玉玺送给了田虎,又将受命宝送给了王庆,皇帝之宝送给了方腊,手上留下了‘镇国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之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

“我亦听说了此事。据说,将玉玺丢光了的官家,从于阗得到一块二尺见方的大块美玉。这块玉的质地和颜色非常好,就如同切开的脂肪一般。官家用这块玉又制作了一宝。此宝之钮为赤螭,宝文为“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宝上篆刻有虫鱼,制作精美,几乎接近于传国玉玺。此宝九寸,法式也与传国玉玺相似,定宝号为“定命宝”。合前八宝而为九,官家下诏,以“九宝”相称,并将“定命宝”作为九宝之首。自那以后,官家便用定命宝下诏,内政、外交、册封、祭拜、用兵皆用此宝!”

“如此说来,官家丢光了玉玺一事,应该是真的。难怪天大圣、田虎、方腊、王庆能起势,原来是他四家瓜分了大宋的国运。”

“诶~!诸位,依你们看,若是大宋倒了,他四人谁能当皇帝?”

“必然是天大圣。”

“为何?那田虎手上可是有传国玉玺。”

“有传国玉玺,也未必就一定能当上皇帝。没有传国玉玺,也未必就一定当不上皇帝。传国玉玺传承了上千年,经过无数人之手,当上皇帝的又有几个?而宋太祖登基时,也没有传国玉玺,还不是照样开创了赵宋王朝。且这传国玉玺乃天大圣送给田虎的,若是天大圣想留,岂能留不下,还有,大家莫要忘了,天大圣手上还有六方玉玺,应该抵得上传国玉玺了罢?”

“我亦看好天大圣,但非是因此,而是因天大圣素来行事。”

“此话何解?”

“你们看,天大圣取山东,除了那些为害乡里、欺男霸女、倚强凌弱、强拿强要、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的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被送上公审台,对其他人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此仁义之君,岂能不得天下?”

“若是这么说起来,我去过梁山泊,那里就跟仙境差不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天大圣如此治理天下,岂能不得这天下?”

听说曾经的哥哥江鸿飞如今有机会问鼎天下,而他一直效忠的朝廷,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各种科派和无偿劳役不知凡几,还有花石纲、西城所不给民众活路,亡国之象已现,着实是让武松唏嘘不已!

这时,一个中等身材,小白脸儿,单眉细眼,鼻子稍微有点鹰钩,薄片子嘴,太阳穴有点塌。他头戴宝蓝,身穿文生公子装,腰间系着一根丝带,脚底下穿着粉底的缎鞋的大官人,走进了狮子楼。

一见到这位大官人,武松便将他给认了出来。

此人原有资本并不厚,他出生于“阳谷县中一个殷实的人家”,父亲西门达是个开生药铺子的。但经过他不长时间的经营,资本暴增,经济实力急剧膨胀,不仅在商业界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对政界也产生极大反响。这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

此人便是西门庆、西门大官人。

西门庆进入狮子楼后,径直向着武松走来。

离得老远,西门庆就殷勤地冲武松抱拳道:“武都头!”

武松立即起身还礼:“西门大官人!”

西门庆来到武松他们这两桌前,见他们的桌上只有几道小菜、连酒水都没有,立即张罗道:“掌柜的,好酒好肉尽管上来,武都头及众位兄弟们辛苦了,岂能吝啬酒肉,皆算在我账上。”

武松也没推脱,因为他猜到了,西门庆肯定有事求他。

果然!

给武松等人张罗了一桌酒席,又跟武松寒暄了一会,西门庆便试探道:“听闻武都头与天大圣乃结义兄弟,武都头那两柄宝刀、家里那匹好马皆是天大圣所赠,可有此事?”

武松听言,心中一紧!

但表面上,武松却笑着说:“大官人莫要拿这种掉脑袋的事开玩笑,我与天大圣从未相识过,哪里认识他?”

见武松不承认,西门庆责怪道:“武都头还要瞒我?尊兄武大哥已然将你与天大圣的关系散播了出去,来见你之前,我特意去街上一趟,武大哥与那卖梨的郓哥正在宣扬你与天大圣相识的过程。”

顿了顿,西门庆又说:“你与天大圣是在小旋风柴进的庄上相识,天大圣爱惜你的本事,整日把你带在身边抬举伱,带你结识了众多江湖豪杰,还曾带你同田虎一块吃过酒,还有,天大圣本想留你在水泊梁山当个头领,担任步四军统制,掌管五千人马,是你舍不得武大哥一个人在家,才没有留在水泊梁山,而是来我阳谷县当了个都头。”

听西门庆说得这么详细,武松哪还能不知道,这话肯定是武大郎传出去的,否则西门庆不可能知道这么详细。

对此,武松不禁就是一皱眉,暗怪武大郎嘴不严,什么要命的话都往外说。

西门庆也是一个长了一颗七巧玲珑心的人,见武松不喜,他立马劝道:

“我的武都头,你太保守了,如今我阳谷县归入水泊梁山指日可待,武都头有这样的关系,还藏甚么、掖甚么,这正是武都头你风光之时!且武大哥已然说了,周围州县尽数被水泊梁山打下,独留我阳谷县,皆因我阳谷县有武都头你在,天大圣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没有直接发来大军,只要你一句话,我阳谷县必能免除这场刀兵之祸!”

说到这里,西门庆一招手,便有小厮捧来两个箱子。

西门庆伸出手,将两个箱子同时打开,其中一个箱子中放着十颗璀璨的东珠,另一个箱子中放着两株至少八两的山参。

西门庆将这两个箱子放在武松面前:“小小礼物,不成敬意,待梁山好汉来时,武都头定要为我美言几句。”

不等武松说话,西门庆又补充道:“兄弟不会教武都头为难的,待梁山好汉来我阳谷县时,我必带头将自家田地尽数捐出去,为武都头增光添彩……”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