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五百四十三章 从化肥联想到的(二)

建立化肥厂大规模生产合成氨的目的,除了制造化肥,也是在制造武器。天籁小说23txt

因为将硝酸铵作为添加剂的rpg已经获得了更强的推动力,这意味着如果再生产火箭,其射程将是可观的。在杨明志看来,既然那个位面的哈马斯都能搞出土火箭,飞过几公里去袭击以色列。不管怎样,自个的本职工作就是搞军工的,知识水平怎么的也比那群人丰富!搞出射程能和野战炮媲美的火箭炮,完全可以!

交谈已经到了凌晨三点,实验室的厂房内,只剩下寥寥几位看守仪器的人员。当人过于疲惫时,制造武器的工作不得不停下来。

这里安静极了,只剩下两个男人依旧在热情的商讨。

目前为止,杨明志和伊万诺夫已经彻底坚定了建造化肥厂这件事,就算有再多的困难也要搞。

因为传统制造土硝的方法几乎要到极限了,唯独使用工业方法制造硝酸,再用化学方法制造出硝石。一旦化肥厂能够实现氨水尿素的量产,也同样意味着硝酸可以量产。有了硝酸,硫酸也能量产的。

因为它们的成分都是氮氢氧。

这样的生产效率可比土法制硝高效,就算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又如何?

伊万诺夫是见到过他配置出来的硝酸肼的疯狂威力,这种特殊的化合物难制造也难储存,终究不能作为中流砥柱。苦味酸的威力大,产量也难以提上去。黑火药的威力有太低,最合适的是作为火箭推进剂。

唯独硝酸铵,当实现了化肥量产,这种精加工的化合物除了作为特殊的高效化肥,恐怕更多的是投入军用。

两个男人聊的特别投机,杨明志特意拿来纸笔,勾勒出一幅振奋人心的画卷。

只见杨明一边画一边说:“这是德军在公路外设立的防线,我们只要生产一批射程远的火箭炮,在五公里外就能射,直接袭击他们的防线。我们在弹头部装填硝酸肼,之前实验时制造的恐怕破坏力将原封不动的让德国人品尝。”

关于喀秋莎火箭炮带来暴风骤雨般的地毯式轰炸,德国人在很多地方已经品尝过了。在钢雨横扫下,密集的坦克集团简直成了活靶子,最终成为一具具破损又燃烧着的铁棺材。

伊万诺夫没有见过密集使用火箭炮的场景,他当然知道苏军有这么一款武器,其带来的杀伤效果仅限于文字描述。相信眼见为实的他对此并非那么相信,唯独自个见过硝酸肼爆燃后凶残的火球,因为那是他自己造出来的。

杨明志的脑海里已经被那个位面的排山倒海般的火箭炮横扫所折服。对于这位化学家,还是尽量用言语勾勒一副壮观惨烈的战争画卷吧。

“关于硝酸铵我确实是大大需要的,在几个月前我们还不能量产火箭助推式榴弹,我军在使用一些小口径的火箭弹,其威力仅仅相当于一枚手榴弹,点火机制更与19世纪的并无二致。

一旦我们获得了大量硝酸铵,我们就可以制造更大口径的火箭炮,其装药量更多,射程也比纯压实的黑火药带来更多推力,射程更远。我们完全能制造一些威力巨大的,在缺乏诸如152毫米口径榴弹炮的当下,这样的武器简直是我们的战略武器!”

比起搞起化肥让农作物高产,还有什么比造出威力巨大的武器更令人热血沸腾。

伊万诺夫当时被动员虽然也是被逼无奈,他本人并不希望拿着带刺刀的步枪和敌人拼杀,其本性并不是畏战份子。在这场战争中,有的人不能用于一线战斗当做炮灰,伊万诺夫很想证明自己。

副师长别列科夫画的这张草图,不仅仅是说服自己火箭炮密集使用带来的战略效果,这图所描述的德军防线就是目前诺夫戈梅利所遭遇的现状。敌人正在修筑一条“长城”,他们挖掘战壕,修筑混凝土堡垒,甚至埋设地雷,为的就是阻止沼泽地的苏军的军事行动。

能打破这僵局的必须是重武器。要么是大口径重炮,要么就是火箭炮了。

顿时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涌上心头,一切困难仿佛都不是困难了。

伊万诺夫下定了决心,化肥厂要捡起来,剩下的问题就是建立工厂的具体步骤了。

他说道:“我想我们的化肥厂的浓氨水产量,保证一个月十吨,就基本完全解决我们的需求。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我们不需要建立特别巨大的工厂。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大规模生产硫酸。更多的建立烧炭工厂。这些化工厂必须远离居民区,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一个新的位置。”

工厂的选址很重要,当化肥厂投产后,空气中弥漫的氨气位会让人民觉得自己生活在茅厕环绕的地方,这自然是不行的。

工厂建在哪里?如何满足各种需求?

杨明志和伊万诺夫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地方——就建在温泉泉眼附近。

一张地区的简要地图扑在桌案上,两个男人将煤油灯放在地图上,探着身子以尺子计算距离。

“我们的硫磺矿距离鲶鱼村并不远,只有十二公里?”杨明志眯着眼睛问道。

“没错,考虑到中途要经过很多水潭和沼泽,穿行在其中的曲折道路,路途又会更远些。”

“看来我们还得修一条靠谱的道路,至少能让马车自由行进。”

“没错,保证化工厂的原料稳定的运送,也是化肥出产稳定的保证。”

那里有一眼温泉,能舒服的泡澡可是杨明志梦寐以求的。在有温泉的地方修建疗养所,但建成化肥厂等多个化工厂,对环境的污染也会导致那里的温泉大打折扣吧。

杨明志不由多想了些,那个位面的苏联偏偏要在这个地方建立列宁格勒核电站,结果1986年核泄漏,这片本就人烟稀少的沼泽地人口更少了!就目前诺夫戈梅利的所在,在那个位面就是辐射区!所有的好风景都成了危险之地。

反正有失必有得,伊万诺夫拍着胸膛保证,关于化肥厂所需的设备的各个参数都由他负责。

杨明志瞪着这位野心勃勃的家伙,说道:“光荣可不能让你一个人都占有。在关于机械制造方面,我是专家!你需要大量的钢瓶管道,我这个专业人士会帮你。”

两人的右手紧紧握在一起,此时不知何处传来鸡鸣。

杨明志看看腕表,居然已经凌晨四点半了。“呵呵,鸡这是睡醒了,我们还没有睡。今晚的交谈真愉快。”

“是,我也很愉快。朋友,我们还得在一起设计制造氨水和硝酸铵的大型设备的图纸,六月份的马铃薯收获季恐怕难以用上量产的化肥,至少在其之后,大规模的化肥使用会让我们的1943年春天过得无比舒服。”

1943年,谁知道那时候诺夫戈梅利会怎样。但不能再像今年这样,以精神力量保证士气全赖于人民的思想觉悟,只有大量的马铃薯才能胜过千言万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