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897章 杨明志谈巷战(二)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897章 杨明志谈巷战(二)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关于巷战杨明志真是太了解了,毕竟在那个位面的网络游戏中,往往是十几人隔着网线,打着没玩没了的巷战。

杨明志也当过兵,在军队里就接受过颇为充分的巷战训练。再说他也实实在在参与过1941年时代的巷战。

在杨明志的印象中,那些反恐精英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们都是城市作战的专家,战术小组的配合已经炉火纯青。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美军陷入了到糟糕的局部战争中。他们可以用精锐的武器和庞大的兵力攻伐小国,他们的行为终究是不义的,那么陷入人民战争中也是理所当然。

城市战开始变成一种战争常态,精锐的美军也不得不面对没完没了的治安战。长久的治安战搞的本为旷野作战而打造的陆军,突然变得不会打常规作战了,反倒是城市作战被练了炉火纯青。

由于美军总是不得不派遣大兵去城市内搜捕敌人,战斗往往突然发生,又突然结束。士兵的武备因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所以,一支优秀的巷战部队应该装备怎样的武器呢?

在杨明志看来,突击步枪和通用机枪是必备的。

除此之外士兵必须装备RPG武器,自动的枪榴弹发射器。要有手雷、烟雾弹和震爆弹。

士兵还必须练就不错的身手,从而在突如其来的近身肉搏中,仅靠拳头就打趴敌人。

这对于物资供应非常优越的美军没有问题,因为他们不仅天生身材更高到,平日里的训练将所有战士都练成了大力士。

但在1942年的苏军队伍里,大力士是罕见的,因物资供应并不充裕,大部分战争能保有力气作战都是非常喜人的了。

其实在杨明志看来,当前的苏军部队的巷战能力堪称简陋。

例如陷入斯大林格勒城市巷战的炼狱中的苏军战士们,他们的装备情况都是如何的呢?

一名战士手持波波沙冲锋枪,腰里的包里挂着两个备用弹股,又别着两颗进攻手雷,军靴里插着一支匕首。他们普遍戴着钢盔,不过在近距离作战的情况下,钢盔的作用非常有限。

他们就是这样的装备和德军血战,即便如此,反倒是德军非常羡慕苏军的装备。

瞧瞧现在德军的情况吧!

在斯大林格勒的血腥巷战之前的一整年,德军哪里经历过什么可怕的巷战?德军当然频频攻城得手,因为战斗往往在城外就以德军的胜利结束了。

所以直到斯大林格勒,德军高层才意识到德军的巷战能力是多么的糟糕。

当前的保卢斯第九集团军依旧保持着多达三十五万人的作战兵力,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其实在九月份的作战中,保卢斯已经累计损失了五万兵力,这五万伤亡几乎都是发生在斯大林格勒城内。毕竟九月中旬,德军经历了自己进攻波兰以来,最为疯狂的城市战,也是短时间内损失最为惨烈的作战。

德军损失了这么多人,保卢斯的实力依旧得以保证。

这是因为,部分伤兵伤愈归队,保卢斯迫于现状将一些斯大林民夫强行编入作战部队中,加上后方补充上来的新兵,才令他依旧保持着庞大的兵力。

正是因为如此,小胡子才一个劲的命令保卢斯继续进攻。

然而小胡子一直待在狼堡,和他聪明的参谋们待在一起。战局到了现在,参谋们已经不再看好这场战略决战,因为德军实际上已经缺乏继续推进下去的能力了,无论是维亚济马还是斯大林格勒,德军有意继续主动的突破,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德军的种种突破努力都被苏军顶了下来。

固然苏军损失了很多人,他们损失得起!

每当参谋们向着小胡子质疑继续打下去的意义,小胡子就立刻拿出所谓的“战争经济学”,而这个所谓的“战争经济学”每每都让参谋们诟病。

原则上来说,这个“战争经济学”并没有大毛病,它就是现代版的以战养战,理论上是可行的,毕竟历史上的蒙古帝国就是靠着这一套打出巨大疆土。

然而对于德国,这一套是不合时宜的。

当战争爆发的时候,德军必须依靠闪电战打下莫斯科,从而得到迫使苏联投降的可能。结果小胡子的目光突然瞄准了乌克兰,所谓获取这里的粮食和石油,这一强硬的决定一度令古德里安大为不满。

纯军事的角度来说,德国真的只有一次机会攻下莫斯科,结果优势部队用于南下合围南部苏军。虽然德国成功获得乌克兰的小麦了,也失去了攻下莫斯科的机会。

不能闪电攻下莫斯科,战争就陷入到持久战中。

如今,战争已经变成了糟糕的消耗战!

而且,当前的消耗战可不是比拼谁消耗的战略物资更多,而是比拼谁更能承受军人的伤亡。如此一比较,德军简直是在快速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

斯大林格勒仿佛无法攻下似的,小胡子恼羞成怒中简直变成了急火攻心的孩子,拿下斯大林格勒仿佛是他这辈子必须迈过的砍。攻下它固然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对于小胡子,也多了一种仪式感。

他是一个偏执的人,他非常清楚,一个月的战斗,德军就损失了五万人,他还是继续命令保卢斯继续进攻。

站在保卢斯的立场上,继续进攻?那真是痴人说梦。

战争打到现在,德军的重型装备的战术优势已经丧失,在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的城市里作战,德军也不得不拖着邋遢的身影,拿着手里并不合格的武器,去和苏军作战。

所以,相当多的德军士兵总是喜欢检查苏军倒毙的尸体,一来是确定不是诈死的伏击者,而来就是拿走苏军的冲锋枪。

只要拿到冲锋枪,德军士兵会还不犹豫扔掉自己的毛瑟步枪。

当然这种情况是严重的违规,一开始宪兵会管,紧接着随着各个部队都在这么做,宪兵为何要去管呢?因为战地中的宪兵自己也在这么做。

巷战中的冲锋枪真是太好用了,何况苏军的波波沙比德军的MP40多一倍的弹容量,射速也更加惊人。

苏军遗失掉了太多的冲锋枪,故而到了十月份,战斗还在继续着,城市战场上已经变成双方都在使用冲锋枪疯狂扫射了。

总体而言还是德军的情况最糟糕,许多人怀揣着缴获的武器,他们疲惫的躲在角落里警惕的睡上一夜,白天之后继续在断壁残垣中战斗。他们几乎没有洗脸的机会,胡子邋遢不说浑身还散发着硝烟味,上到军官下到士兵,大家的情况都很糟糕。

如此邋遢颓废的德军形象,这在以前的难以想到的。

然而这就是保卢斯第九集团军普通官兵的现状。

如此景象,保卢斯空有进攻的心,他已经缺乏兵力继续大规模主动进攻。因为麾下每一个师都有自己的敌人,他的预备队已经投入巷战,即便是把那些斯拉夫民夫也武装起来,能有多大用处?

能保持着现在的战线,已经是广大战士对得起帝国了。

当然保卢斯只是这么想想,现在的他已经非常质疑小胡子是不是精神出了问题,现在继续耗在城市里,不是为了石油不是为了粮食,简直就是和苏军比谁更能在烂瓦废砖中更耐得住邋遢。

保卢斯也对部队的武器装备失望,因为栓动步枪根本就不适合巷战,还是苏军的武器最有用。

然而保卢斯根本想不到,苏军中的别列科夫将军,这个年轻的家伙已经决心在巷战上大做文章!

当然,保卢斯的部队可是享受不到更加疯狂的巷战了。

面对着餐桌边坐着的老战友,杨明志再度强调:“同志们,我们必须需要反坦克枪还有机动灵活的37毫米战防炮。”

“是用它们攻击杀入城市的德军坦克?”巴尔岑一个激灵坐正身子,“将军同志,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但是这些反坦克武器,他们还合适吗?我们在沼泽地作战的时候,通过检查那些被火箭炮击毁的德军坦克。例如可怕的四号坦克,它们的装甲太厚了,根本不是37毫米穿甲弹能击穿的,反坦克枪就更不用说,那是不可能的。”

“啊!他说的有些道理啊。”拉夫连季跟着说,“不过用反坦克枪射击敌人,必是一击必杀。”

叶甫根尼摇摇头说,“你们把将军想的太肤浅了。”

“哦?我的323师师长,您明白?”巴尔岑调侃说。

“当然!我们正面当然是打不穿,甚至我们的RPG也变得不太好用。但是,我们可以居高临下攻击坦克顶盖啊!德军坦克车组是四个人,只要我们打得准,反坦克枪直接击毙其车长,整个车组少了一个人,作战能力就暴跌了。”

杨明志一度在看戏,现在他也赞誉起叶甫根尼的想法。

“不错,击穿顶部装甲啊没问题,我们还可以击穿它们的尾部发动机排气管。相信我,反坦克枪击穿他们的发动机还是可以的,这是德军一般也不会主动把自己的尾巴暴露出来。

叶甫根尼同志,您说的是我的想法这一。

其实我的主要想法并非如此,我着实的看好它们的穿甲能力,但是所要洞穿的钢筋混凝土。”

杨明志这便解释了一番,所谓钢筋混凝土建筑之加固,他看着三位遂拿列奇察保卫战说事,所谓城市经过德军重炮的狂轰滥炸,城内还有大量的建筑以断壁残垣的形式保留着。

“就算是栓动步枪,零距离射击水泥墙,能穿透十厘米就是极限了,但是反坦克枪呢?居民住房没有厚达二十厘米的墙!”

仅这一席话,三人恍然大悟。

“啊!我懂了!”巴尔岑道,“您是希望我们用反坦克枪击毙躲在墙后的敌人?!”

“对!”杨明志满意的回答,“还有我们的小口径战防炮,它整体轻便机动性比较灵活。还有一点,它的炮弹非常廉价,相比而言反坦克枪的子弹就更廉价的。

虽然我们的RPG弹头也能拥有不错的穿甲能力,足矣打穿二十厘米厚的墙壁。可是它的造价更昂贵,用来打击一个躲起来的敌人太奢侈了。还是让它优先攻击德军的装甲车好。”

现在,苏军的步兵师还是装备了许多37毫米战防炮,明明它已经不太实用了!本着有总比没有好,新晋步兵师还是需要它。

杨明志继续说:“其实我更看重另一种巷战武器,就是所谓燃料空气武器,通俗来说,就是我们毁灭SS59团的秘密武器。”

“啊!是那个!”巴尔岑大喜过望,毕竟那一战可是自己辉煌时刻。

“对,那是高能燃料,一瞬间的爆燃可以膨胀数十万倍!它的威力太强了,作用于密闭空前产生的巨大压力,足矣撑开各种加固的堡垒。也就是说,我们不用让敢死队带着炸药包付出巨大牺牲抵近敌人的碉堡,也不用费尽心思调来重炮水平方向的狂轰。我们只需要向着那个方向发射这类弹头的火箭弹即可完成目的。”

杨明志的话说得大家充满希望,可大家也非常理智的明白,就和将军刚刚说的可以遥控的火箭弹,它们暂时都是不存在的。

然而话是从将军嘴里说出来的,迄今为止他亲自透露的概念性武器,很快都变成了现实。

巴尔岑、拉夫连季和叶甫根尼,他们都知道在沼泽地化学家伊万诺夫配置出了可怕的药剂,初次实验时就闹出了轩然大波,剧烈的震动弄得许多战士以为弹药库炸了!其实,不过是高能燃料爆燃带来的巨大轰鸣声。

杨明志遗憾的摇摇头:“我们的鲨鱼火箭就是这类武器,它可以被复刻,可惜我暂时没有能力将它小型化。它其实非常的危险,那不小的钢瓶若是遭遇德军的冷枪,一样发生恐怖的殉爆。”

“但是……但是它能给敌人巨大的伤害。将军同志,您不用急于求成。”叶甫根尼说。

杨明志点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