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866章 会议(六)推演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866章 会议(六)推演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好了,我们继续会议。所以朱可夫同志,您是执意攻击斯摩棱斯克的。”斯大林复述式的问。

“是的,斯大林同志。我计划集结二百万人投入作战。也就是说,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的总兵力需要加强到二百万人。”

斯大林伸着脑袋,凝视着地图上的黑红木块。

对于杨明志,还本以为斯大林休息好后会和自己再聊上两句,看来他的心思终于从新式武器这里回归到“战棋”了。

不错,斯大林面对的就是一场特殊的“国际象棋”的比赛,只不过这是赌上上亿苏联公民生命的“赛事”。同理,敌人一样是那八千万德国百姓的生命做筹码。

杨明志估计,自己已经说明了对战德军第100军的体会,斯大林也该有了自己的理解。

斯大林或许有更大的见解,那就是在未来的战役中投入新式武器。届时,自己的事业也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杨明志如此幻想着。

接下来的事便是真真切切的战棋推演。

朱可夫开始说明他最为详细的作战计划。

地图上的红色方块清楚展示了苏军作战单位的位置,其中隶属于加里宁方面军的三支机械化军,他们都是很大的作战集团,故而也用很大的木块表示。

所以,朱可夫给予加里宁方面军的任务,就是以三支机械化军的作战核心。

即索洛马金的第一机械化军和卡图科夫的第三机械化军为主力,配属大量步兵师,猛攻斯摩棱斯克北方五十公里的重镇杜霍夫辛那。占领该城后,军队继续前进,进入斯摩棱斯克城内,肃清城内敌人,切断铁路,并构筑防线阻挡西方敌人增援。

第二机械化军为主力的第四突击集团军,和第三突击集团军,猛攻并占领大卢基。之后切断铁路,构筑防线阻击敌人援兵。

加里宁方面军下属的第39、第41、第43集团军,和第三和第四突击集团军投入作战。

接下来是西方面军的任务。

西方面军下属的第5、第49、第33集团军,与第五坦克军一道,从苏希尼奇突破德军第四集团军防线,之后,向西北方向的斯摩棱斯克进攻。三支集团军和一个坦克军,正是西方面军真正的进攻主力。他们的行动必须要快,以防止德军的两个集团军向斯摩棱斯克退却。他们必须堵住包围圈内德军的退路,同时还要阻止来自西方的德军增援。

第31、第20、第29集团军,投入针对维亚济马的重点攻坚战中。

在这张巨大的地图上,杨明志看到了一个比较熟悉的身影,那就是代表第39集团军指挥部的木块。

第39集团军,该部差一点在七月底八月初的作战中被莫德尔包围吃掉。

可惜,莫德尔已经没有更多的进攻部队供其挥霍。如果有一支重要的援军,那就是第100军,只可惜该部队居然被困在白俄罗斯南部浪费时间。

第39集团军跳出包围圈,然而战争可并未结束。

苏军组织起强有力的反攻,这次攻势,苏军士兵是踏着同伴的尸体,攻陷勒热夫城外的制高点,之后跨过被鲜血染红的河流,解放了勒热夫。

苏军终究是稳定了现有的防线,勒热夫的铁路交通恢复后,它成为苏军两支方面军重要的物资补给站。

不过,第39集团军损失非常巨大,部队减员超过一半,不少步兵师的可战斗兵力,居然锐减到仅有三千人。

按照苏联在战争爆发后调整的步兵师编制,师的兵力缩减到一万一千人左右。其实要保证满编是困难的,一个所谓的满编师兵力就在一万人左右。

战争时期,师的兵力是不容易补充的。诸如科涅夫这样的一线指挥官,前线各级作战单位兵力不足的问题,一直让他头疼。

他也知晓军队的困难,毕竟八月份才结束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整个九月份又在一条宽大战线打拉锯战,每个步兵师每天都有伤亡,而且每天也都有新兵补充进去,即便如此,他知晓大部分的步兵师,兵力勉强才六千人。

自己是九月份才被调到西方面军,故而科涅夫对于加里宁方面军更是了如指掌。

朱可夫明显对加里宁方面军的三支机械化军寄予厚望,不过这三支重量级部队,它们在八月份的作战中是乘胜攻击斯摩棱斯克的主力,受伤最严重的也是他们。

按照编制,机械化军中的坦克旅应该有159辆T3476的,如今能投入作战的保守估计只有70辆。重型装备虽然还在补充,要达到满编的程度需要时间。

当然,重型设备和弹药拉到各部队那里,只要防止间谍破坏和自己人偷着抽烟弄炸弹药库,它们就是万无一失的。

然而现在还有一个非常恶心的问题,科涅夫这次亲自来到斯大林的地堡,能够有机会和最高领袖亲自谈谈,此事他必须说说。

现在,还是先听朱可夫把规划讲完。

只见朱可夫,他一本正经的手持木棍,一边讲解,一边推动木块前进。

杨明志一言不发的围观,这便是火星行动的战役规划会议,它真的很神秘。那个位面火星行动是损兵折将的败仗,也许本位面情况会好很多吧!

毕竟苏军已经拿下勒热夫和瑟乔夫卡,两支方面军集结重兵直接平推,同时拿下斯摩棱斯克和维亚济马,看起来并非难事了。

也许本位面的火星行动将是一场大胜?!

“难道,就是我的干预,苏军会在1942年冬季,最迟1943年春,就把战线推回白俄罗斯边缘?那么,我真是个厉害的蝴蝶。”杨明志紧张琢磨着。

还别说,朱可夫还真就是这么想的。

在朱可夫的剧本里,加里宁方面军是本次作战的主力。该方面军承担主要的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大卢基的任务,在完成任务后虽是立刻转入防御,只不过这个防御是为下一次战役做准备。

朱可夫推动着木块,嘴里说的话无比诱人。

“我们稳定住从大卢基到斯摩棱斯克的防线,就能腾出机动兵力北上支援西北方面军。我们可以尝试进攻普斯科夫,只要我们占领普斯科夫,就切断了对于德军至关重要的交通线。普斯科夫湖很宽阔,只要我们最终占领并稳固普斯科夫,敌军攻击列宁格勒所需的所有物资,就都需要从只有四十公里宽的北方地峡运输。德军的部分兵力将处于半包围中,我军能够组织兵力歼灭半包围中的德军。德军必会猛攻普斯科夫,如此他们进攻列宁格勒的兵力就少了,我们将得到解除列宁格勒围困的重大机会!这一机会,很可能就在明年春季。”

这是一个能令斯大林激动到浑身颤抖的推测。

冷静一下后,斯大林说:“我们不要说明年的事,我们今年的事就是两个。保住我们的南俄,歼灭德军第六集团军。在北方,就是您定下的战役,解放斯摩棱斯克!歼灭包围圈内的所有敌人!现在,我们需要给行动取一个代号。”

“火星!就是我们之前制定的代号名称。”朱可夫不惊不慌的说。

斯大林点点头没有再赘言。

为什么用“火星”作为代号名称?没有更多为什么。杨明志估计,假如莫斯科的位置看做是地球,战役发生的位置最近的就是火星,最远的当然就是天王星咯。至于为何没有金星行动和水星行动,杨明志觉得这是无关紧要的事。

关键的事只有一个,德军才不会像傻瓜一样站着让苏军打,苏军必须用绝对的信心投入作战,广大作战的士兵也必须做好突然战死的心理准备。

在这里,朱可夫给两位方面军司令先是口头上说明了作战计划,由于和朱可夫之前制定的计划出入很大,那些计划文件大部分作废。就在这间地堡里,朱可夫将文件交给贝利亚,它们最终有内务部负责销毁。

“斯大林同志,如果您不介意,我可以在这里就起草正式的计划文件。”朱可夫看着斯大林,“我想为了绝对保密,我应该这么做。”

“可以。我只是担心,这里在莫斯科河之下,污浊的空气会让您心烦。”

“我可以忍受。”朱可夫下意识的咳嗽两声。

说实话,地下七十米的地堡,它需要更好的通风系统。地下的柴油发电机不仅供应照明,也驱动排气扇,可惜部分废气没有及时排出。

他不觉得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能完成战役的规划,因为还有大量细节问题,要与两位方面军司令谈谈。

再说了,领袖对于别列科夫将军非常器重,也许还会要求别列科夫再谈谈。

在那之前,朱可夫自知还必须弄明白一件事,所谓方面军司令对于自己部队当下状况的评价。

本来,朱可夫和斯大林希望听到的当然是利好的消息,诸如什么战士们枕戈待旦,前线士兵每天都坚持与德军拉锯战永不停歇。

科涅夫,他竟说出不和谐的音调。

而科涅夫正在说的确实也是苏军当下面临的一个糟糕问题。

“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同志,我想我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逃兵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我军的伤害是很大的。”

“逃兵?”听到逃兵这个词,斯大林是最为生气的,他质问说:“我的命令作用于所有人,包括我!难道您没有很好的落实命令?!”

“不!斯大林同志,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我的部队里,凡是被抓获的逃兵都被判刑或是处以枪决,但是有些逃兵,他们是向着敌人的方向逃跑。”

“什么?!如果是这样,他们就不是逃兵,而是伟大祖国的叛徒!对于这种人,我们抓获后该怎么办?朱可夫同志?”

“当然是经过军事法庭的审判。”朱可夫无奈的耸耸肩,“但对于这种叛徒,抓到即枪毙,我想没有问题。”

“还不够!”斯大林露出了他狰狞的一面,“我知道存在这样一种问题。那些叛徒他们辜负了祖国和人民,他们投入加害者的德军那里,他们这么做的行为就和侵略者一样,都是对我们的伤害。我想,还有很多意志不坚定者会变成叛徒。我们需要一些强有力的手段,甚至是残酷的手段。”

斯大林说的是什么手段?那就是所谓诛连的策略。

所谓士兵叛国投敌,他的家人就被流放到西比利亚去。要想家庭不去苦寒之地,士兵唯有力战而死。

斯大林觉得自己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必然行之有效,可惜德军的操作就是在打脸。仅仅开战后的半年时间,苏军投降的兵力就超过一百万人!1942年上半年,至少又有五十万人投降!难道要用诛连的手段惩治至少五百万人?!

不行!如果那么做了,先不论西伯利亚能否承受如此众多的人口,诛连祸及五百万人,国本是要动摇的。

斯大林很快停止了诛连的手段,后来随着报纸的拼命宣传,斯大林已经渐渐忘却士兵主动投降这件事。

毕竟军队中还存在“非战斗减员”这一情况,或是士兵弄伤自己,或是生病,还有就是逃兵叛逃之类的。只要部队保持足够的战斗兵力,蒙受这样的特殊减员是可以接受的。何况这一情况在敌对的德军那里也是类似的。

斯大林依旧是听不得叛国投敌这个词,当即批评了科涅夫的治军不力。

科涅夫当然也没有顶嘴,他是主动向领袖说明这一情况,他更是神经紧张的说:“我估计,现在整条战线上,每天会有一百到二百人叛逃到德军那里!换句话说,我们每个月逃亡的士兵,就相当于一个作战状态的步兵师。”

“什么?一个师?一万人?!”斯大林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您是认真的吗?科涅夫同志?!”

“是的,我不敢撒谎。就在九月份,西方面军的战斗统计资料我看了。基层部队上交的统计记录的非常详细,其中一些文件记录着士兵神秘失踪,还有一些记录,是打算叛逃的士兵劝说不愿意走的人。”

“居然还有这种事?!”斯大林气的直跺脚,接着在这密闭的地堡里大声咆哮,“居然还有这种事?放任自己的士兵逃跑,班长、排长,他们呢?!他们应该被逮捕!”

科涅夫不想辩解什么,哪怕他知道,给基层军官判刑那是不可能的。逃兵这种事的确每天都在发生,至于为何要发生?现在它就是发生了。

这种事至少说了一件事,各类国家报社拼命宣传的,苏军士兵会顽强的战斗到一人,士兵绝不会向侵略者屈服,这类的话真的就是宣传口号。

的确,大部分的苏军士兵因为对敌人有着巨大的仇恨,他们才不会投降。但是意志不坚定的人还是很多的,毕竟许多人是被强行应增入伍,他们对于入伍这件事本就抵触。在见到一线激烈的作战,以及糟糕的生存环境,逃到敌人那里摆脱苦海,似乎是很好的选择。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