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799章 蘑菇种植事业(一)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799章 蘑菇种植事业(一)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也许这时候不该有军事学术上的讨论?不!恰恰相反,此刻说些惊世骇俗的话,反而能引得斯大林的关注。

没有什么机会比现在更重要的,杨明志郑重其事表态:“我们研究更高性能的武器,使得我军获得巨大战术优势,通过大规模消灭敌人,迫使其放弃抵抗,并结束战争。我们和敌人都在研制新式武器,我们是为了结束战争恢复和平,而敌人,他们就是为了抢掠和杀人。

您刚刚提到了毒气,这种武器我们拥有,敌人一样拥有。敌人轰炸我们的城市,我们和盟友轰炸敌人的城市,都是针对敌人的无差别攻击。如果轰炸机投掷的炸弹里面,装得不再是炸药,而是毒气,被轰炸城市是死难者,只怕能达到一万人!但是没有任何国家这么做!乌斯季诺夫同志,您觉得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我刚刚说过了,互相都害怕被报复。再说,对平民使用毒气,这是最可耻的行为,敌人不敢这么做。我们是正义的力量,我们也不会这么做。”

杨明志严肃的点点头:“不错,这就是一种危机平衡,因为敌方有能力采取极端的等价报复,目前没有国家率先行动。就好比一个城市里所有的市民腰里都别着一支托卡列夫,这时候罪犯在抢劫时就要掂量一下犯罪的风险。所有我们要大规模的消灭敌人士兵,但绝不能使用毒气,我们的目的不是伤害平民。”

“那么……您……您有什么想法?”乌斯季诺夫谨慎的问。

“火箭炮算什么?!”杨明志突然面对洗耳恭听的斯大林,激情澎湃的说,“我们要更大威力的炸弹,最好一枚炸弹消灭半径一公里的敌人。我们不应该迷信于TNT的威力,我们应该研制威力更大的炸药,使得一枚76毫米的炮弹有着152毫米炮弹的威力,甚至更大。斯大林同志,您不要觉得过于科幻,它有可能实现。”

“真的?”斯大林睁大了双眼,眼神充满好奇。

这番话简直是夸大,乌斯季诺夫不敢苟同,但见得斯大林一脸惊讶期待,也就不好马上反驳了。

杨明志拍着胸膛说:“我不是说谎,难道德国的SS59团的覆灭还不能说明问题?您可以派人调查,数个月前西南方面军司令铁木辛哥同志,空运给我们一批杀菌剂,我们以此为原料制造了威力巨大的炸弹,五十枚特种火箭弹歼灭了那支装备大量坦克的德军精锐。关于这件事……”杨明志有看着乌斯季诺夫的眼睛:“这件事,我想我应该和我们的武器装备人民委员好好谈谈。”

杨明志提到了这件事,乌斯季诺夫马上想起多日前看到的这份战斗汇报,只是报告的描述比较简陋。

一支SS部队被火箭炮“秒杀”,话说战斗中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集群发射,一次打得对面一个师失去战斗能力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沼泽地的游击队以火箭炮歼灭一支SS的团级部队,确实可歌可泣。

杨明志的话还没完,终于,惊世骇俗的话终于来了。

“我读过一些有趣的科学书刊,我了解到一些有着先进思想的科学家,其中一位姓爱因斯坦的犹太人让我记忆犹新。这位科学家认为,一杯水通过某种方式能变成一块铁,这个变化的过程将释放恐怖的能量,能量大到能轰平一座城市。同样的,一块铁也能变成一杯水,这个变化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也能炸平整个大街。”

这一刻,杨明志突然提出了核物理的裂变与聚变的描述,可是,此刻的斯大林、贝利亚,以及乌斯季诺夫一脸茫然。

尤其是贝利亚和斯大林,两位是苏联的一号、二号人物,他们似乎不知道爱因斯坦,不知道核物理,对杨明志所谓更是一无所知。

他们的表情真是令杨明志不知所措,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斯大林,你上任的时候苏联还只有木犁,你离世的时候,苏联已经有了自己的蘑菇。你去世后几年,巨大的新地岛被史上最大的蘑菇炸坏了一半。可是你现在,对核物理居然一无所知?这是真的?”

内心里嘀咕一阵子,杨明志再度发言打破尴尬:“啊!总之就是一种新式武器的设想,也许美国人已经在做了,说不定德国人也不甘示弱,我们也不能落后。如果这种武器真的问世了,它被塞入炸弹里,一枚弹就能毁灭一座一百万人的城市,那就不是战争,而是毁灭人类文明。不管是怎样的战争目的,战争结束都必须有赢家。如果交战国互相成了焦土,几乎没有人幸存,哪里还有胜利者。

双方都有毁灭对方的能力,就像现在这样,德军集结五百万军队进攻苏联将是人类历史的最后一次。未来还会有战争,世界大战将不复存在。这种建立在一些恐怖武器下的危机平衡,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我相信,人类可以依靠它,防范新的世界大战。”

到现在,斯大林还是不清楚别列科夫所谓的武器到底是什么,那个爱因斯坦的犹太人又是何等人物?他再仔细想想,这个名字有些熟悉。

斯大林没有马上评论杨明志的这番过于遥远的和平设想,以及过分跳跃的思维,转头问到乌斯季诺夫:“爱因斯坦?听起来是德国的姓氏,您知道此人吗?”

“我有所耳闻,是一位物理学家,如果您将朗道请来,我想那个人会说明的更清楚。”

朗道,这个名字斯大林可是清楚。

苏联有些一批优秀的科学,朗道就是其中一位。可是这个家伙愚蠢的反对自己的政策,居然纠集一群人,妄图在劳动节跑到红场上分发反对自己的传单,证据确凿故而被逮捕。

若不是科学院中很多人为之求情,念及此人的突出贡献,才从卢比扬卡的监狱里放出来。

斯大林自诩是爱惜人才网开一面,直到现在,出狱后的朗道被送到苏联科学院的乌拉尔分院,虽然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其生活一直在内务部的监视中。

朗道从事的科研工作究竟是什么,斯大林仅知道点浅显的皮毛,总而言之都是些高深的东西。

此刻的斯大林只对一件事上心,就是如何带领苏联打赢战争。

经由贝利亚的一番点拨,斯大林突然想起一年前的一件事。

一群科学家写了大量信件送到自己的办公室,指出西方国家很可能在研发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该武器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设计理念,但推测的威力是惊人的。

那时候斯大林并未特别注意,或许就是一种新式炸弹罢了,什么一枚炸弹毁灭一座城城市,肯定是那些家伙们想要骗经费的夸张说辞。

结果到了今年,事情悄悄发生了变化。贝利亚曾亲自提交了一份秘密报告,指出苏联安插在美国的众多谍报人员,他们搜集了大量资料,认定美国人正在基于物理学研制一种新式武器,为此,美国的主要大学,但凡是物理学科的人员,都着手参与进来。

介于情报还不是特别详细,斯大林不得不保持谨慎。就像是现在,年轻的别列科夫这番说辞令他大跌眼镜,然而斯大林的大胡子没有任何的颤抖。

“关于朗道的事以后再说。”斯大林清清嗓子,故作镇定的面对着杨明志:“亲爱的别列科夫,看来您有着更多的新式武器研发计划。”

“是的。斯大林同志!”杨明志立即立正,并把谦虚扔到一边,“我有能力研发更多武器,我甚至有信心让苏联红军脱胎换骨。关于这次战争的大概走向,想必您能够推演出来,而我的武器,将大大加速胜利的步伐。”

那是一场两个人的密谈,事情就在二十多天前!

正因为是密谈,斯大林不想多说什么。

那场密谈别列科夫可是推演了一番战争进程,给予斯大林的感觉是那样的真实。

尤其是现在白热化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不得不佩服,到目前为止别列科夫的战争推演都是正确的。所以斯大林有意把杨明志一介中将,拉进只有方面军司令才有资格参与的未来高级会议里的另一个原因。

斯大林最后点点头,别列科夫的自信来源于其货真价实的实力。

“好吧,时间已经很晚了,别列科夫同志,只要您的新式武器值得信赖,我和国防人民委员会必会批准您的生产方案。但是,您首先要得到乌斯季诺夫同志的首肯。”

“哦是的,只有听过乌斯季诺夫同志的点评才可以,我对此充满信心。”

“很好。”斯大林又看看贝利亚,“您负责保管那些样枪,您必须妥善保管。”

“请您放心,一切没有问题。”

一次短暂的见面会该到此为止了,时间挺晚了,介于斯大林明早还早按时来上班,他只希望早点结束这些回寓所睡觉。

最终,斯大林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交到杨明志的手里,只见上面印刷着关于自己未来几日的工作安排。

九月三十日,首先有乌斯季诺夫带队,抵达莫斯科的所有轻武器设计局的局长,一同前往卢比扬卡办公大楼,由贝利亚准备一个房间,作为专家审评枪械的房间。

最终的审评结果将在晚上送到斯大林手里,乌斯季诺夫进入克里姆林宫亲自汇报,并根据结果确定是否进行靶场实验。

如果有靶场实验,时间就定在十月一日。

无论是否有靶场实验,别列科夫都将暂时待在莫斯科,以参与定在十月四日的一场重大又特殊的会议。

关于十月份的重大会议,文件上没有明说,杨明志亦是识趣,想必是非常关键的会议,有着很重大的保密性,这里也就不傻乎乎的去问斯大林本人。

文件上最有一份说明,即是杨明志今晚的住所,明确的指出就是在大克里姆林宫开一个房间。

“啊!斯大林同志,我想……我可以住回我的那间别墅。”杨明志试探性的问。

“哦?难道您不喜欢克里姆林宫?好吧,的确很多人并不喜欢住在这里。”

“毕竟这是人民的财富,我想我不该长期占有,今天就住一晚,我想也足够了。”

“好吧,既然您坚持。”斯大林和善的说,“但是您的那间住房受损严重,我可以批给你另一间别墅,距离您的久别墅较近,就在列宁大街一侧。如果觉得不好,我可以为您安排豪华酒店。”

“啊,真是太感谢了。”

“您不必感谢我,您在莫斯科拥有一套体面的住房,这是您的权力。您只有使用权,换一个新房子合情合理。”

终于,见面会结束了。

斯大林和贝利亚正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们身为苏联的最高级人员,只有在卧榻之上,才有一丝的安宁。

这一宿,斯大林兴奋的辗转反侧。缘何?还是那些新枪给闹得。

临睡之前,贝利亚突击给斯大林的别墅打了一个关键电话,电话中不仅有贝利亚的兴冲冲说话声,背景里还有噼噼啪啪的枪声。

那枪声好似机关枪,贝利亚直白的说,他的部下在卢比扬卡地下室已经在实验枪械了,内务部的卫兵无师自通,一番疯狂扫射后,得到了好评如潮。

如此一来,斯大林对杨明志的最后一点担忧已经荡然无存,甚至手痒痒,待到明日晚上,就给听取乌斯季诺夫枪械审评一切合格的胜利之捷报。

“啊!靶场实验,就放在十月二日好了,我要亲自尝试!”

斯大林终于入睡,杨明志则是不然。

年轻的多布洛夫在斯大林面前光忙活着发抖了,的确什么话都没说。现在,失去了任何监管,和局长同处一室的他活泼得就像一个孩子。

的确,多布洛夫还是太年轻了。一切如梦如幻,自己居然住在昔日沙皇的宫殿里,一切都变了,农奴的子孙有朝一日站在了沙皇的宫殿中,甚至还能舒服的休息。

松软的床铺给予多布洛夫神奇的感受,就仿佛他是个十岁孩子。

“嘿!多布洛夫,安心睡觉吧!”杨明志苛责道。

“但是局长,我……我太兴奋了。这里就是克里姆林宫,我现在……”

“闭嘴吧蠢货,你不要再放纵自己。听着,房间里估计有窃听器,你癫狂举动发出的声音会让内务部紧张起来,他们会冲进来,看看你是否在破坏人民的财物。”

“啊?”被杨明志这么一说,多布洛夫马上怂了,温顺躺着如同一只小狗。

“笨蛋,给我安心睡觉。听着,明天等待你我的还有关键工作,明日必须养精蓄锐。现在,睡觉!如果再发出奇怪声音,你的那点梦想就是妄想。”

至此,多布洛夫不敢再造次,虽说心里的亢奋依旧存在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