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798章 两个传奇年轻人的对视

克里姆林宫,斯大林办公室里。

装饰厚重的办公室内,斯大林静静等候远道而来的客人,因为焦急他不得不多抽烟,整个办公室也烟雾缭绕。

除了斯大林本人,室内还有两位从事文件记录的书记员,以及另一位关键人物,那就是年轻的乌斯季诺夫。

夜幕已经降临,斯大林和乌斯季诺夫吃过简单的晚餐就这么等着。

突然,办公桌的电话响起。

“哦,我明白了,我已经做好准备。”斯大林旋即挂了电话,电话的另一头就是贝利亚,以宣告他们即将动身。

焦虑从斯大林的脸上消失,他对静坐的乌斯季诺夫说:“很快的别列科夫同志就到了。亲爱的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别列科夫是像您一样优秀的年轻人,也许你们会有许多共同语言。”

“希望如此,领袖同志!”

“不用这么严肃。”斯大林随和地笑了笑,“您应该称呼我斯大林同志。还是说说接下来的事,别列科夫将军研发了一种新式枪械,据说其性能非常卓越,至于它是否真的卓越,我需要您的点评。”

“是的!斯大林同志。昨日我针对那些文件报告深思熟虑的许久,我明白自己的重大责任。说实话,我对新式枪械有所怀疑,但是,如果研发者在夸大其实,通过对视他的眼睛,我能看出这里面的虚实。”

“哦?是吗?别列科夫倒是从未让我失望,这次我可是把整个联盟的枪械研发专家都请来了,你说,如果别列科夫诓骗我们,我们该怎么做。”

“这……”领袖的思维太跳,乌斯季诺夫一时不知所措。他

想了一会儿,支支吾吾说:“应该……应该不会有问题,那些报告是针对一些实验的如实汇报。如果真的出现问题,如何解决这件事,还由您决定。对于我,我负责管理军队的武器装备,我不会让劣质武器流入部队。”

斯大林点点头:“很好,我赋予您一项任务。”

“请您赐教。”

“啊~”斯大林长叹一口气,“我得到了内务部提交的许多报告,别列科夫将军不仅是武器研发专家和作战高手,他对公司管理、农业,甚至是经济学居然都有涉猎。那是一个有着多种才能的人才,尤其对军队、武器装备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

说到此,斯大林抬起头望着乌斯季诺夫,嘟囔着:“真是不务正业,我希望他搞出更高级的远程火箭炮,他肯定有这种能力,结果内务部的同志发来电报说明,别列科夫表示现有的远程火箭炮性能足够了。他违背了我的意愿,我该如同父亲般惩罚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去敲他的脑袋!但是,这个疯狂的家伙居然给我造成一种全新的步枪。如果这一次他诓骗了我,我就开会撤了他的职,转入预备役。”

话是这么说,领袖居然说出俏皮话,甚至自诩为“父亲”的角色。乌斯季诺夫完全能够感受到领袖对于这个来自异域的年轻人的喜爱,一股嫉妒之心不禁油然而生。

根据以往的那些资料,尤其是作战资料,乌斯季诺夫不得不佩服这个疯狂的别列科夫。比起新式的突击步枪,乌斯季诺夫还是对那种射程四十公里的火箭炮着迷。

缘何?

多年以前,就是斯大林命令科研部门研制一款可以量产作战的火箭炮武器,这个项目就是乌斯季诺夫亲自手抓的。

战术火箭炮从一开始只能飞数百米的“玩具”,慢慢有了两公里射程,到了现在,达到了顺风最大射程十公里的程度,使得苏军有了一定的战术优势。

而别列科夫的团队确实搞出了四十公里射程的火箭炮,他们也有八公里射程的绰号“鲶鱼”的玩意,就精度而言可谓喜人。

仅就这一点,乌斯季诺夫就有意和这个别列科夫仔细详谈。

他从未见过别列科夫,只看过内务部在四周前拿到的那些来自普里皮亚季沼泽的大量照相机胶片。

照片被洗出来,部分照片甚至被突击装裱,它们拉到苏联的战时首都古比雪夫,为之搞了一个摄影展,以向大量的西方国家人员证明苏联的敌后作战是何等的成功。

借此机会,乌斯季诺夫也看到别列科夫最近几个月的清晰照片,甚至还有其和年轻的狙击英雄斯佩洛斯金娜的大量合影,至于这个又是另一个欣慰感人的故事。

别列科夫的形象映在脑海里,他有着亚洲人常见的眯眯眼,身材可是不低,撸起的袖子无意间展示了肌肉与战斗伤疤。照片中的形象非常自信,以军人的直觉,仅仅透过相纸,乌斯季诺夫居然感受到了一种杀气。

真是一个传奇的中国男人,很快,这个家伙就要到了。

……

该来的终于到来。

厚重的木门被打开,率先进门的是一身正装的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紧随其后的不是别人,正是一身戎装浑身勋章的中将杨明志,也就是乌斯季诺夫期待好奇的别列科夫将军。

一个身材高大脸色偏黄的亚洲男人走进房间,乌斯季诺夫的眼神紧紧盯着此人。

而杨明志,一个不经意间的抬头,两双眼睛对视在一起。

乌斯季诺夫,在那个位面,杨明志透过杂志插图了解到乌斯季诺夫的形象,只是那个时候照片已经是一把年纪的老人。

但是人的衰老对面容的改变往往有限,何况年轻的乌斯季诺夫还佩戴眼镜。

杨明志一眼认出了站在斯大林身边的年轻人,就是苏联最年轻的部长乌斯季诺夫无疑。

站在斯大林面前必须保持最大的谨慎,杨明志迅速保持着立正姿态,其身边的年轻的多布洛夫也是有样学样。

此刻,斯大林也不言语,以无意回复贝利亚的问候。他走进时隔多日未见的杨明志,笔直站着并微微抬头,一双格鲁吉亚式的大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年轻的将军。

这番感受令杨明志非常紧张,一句话不说却摆出严肃的眼神,一种来自于权力的威压感,让杨明志感受到罕有的窒息。

斯大林看了一会儿,终于放松了精神。

“别列科夫将军,您还是和往常一样,过于拘谨了。”

斯大林说话了,不管说了什么,都像是一种命令。

杨明志旋即举手经历,振振有词的说:“报告斯大林同志,第63集团军司令员别列科夫,向您报到!”

斯大林满意的点点头:“现在保持放松,让我好好看看你。”

论年龄,斯大林自己的儿子的确和杨明志是同龄人,只是非常可惜,儿子被敌人俘虏了。可是在宣传上,斯大林必须向全体人民宣布,自己的儿子牺牲在抗击侵略者的战场上,以稳定人民的情绪提高士气。

战争初期的一系列失败,让他对军中的老家伙产生很大怀疑,他的眼光开始注意那些年轻的优秀指挥官。

罗科索夫斯基、瓦图京等人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纷纷被委以重任。他们被提拔时基本四十岁出头,正值年富力强,某种意义上他们也不算真的年轻。

这里只有两个意外,却也是巨大的意外。

一位就是仅有三十四岁的前武器设计局局长乌斯季诺夫,另一位干脆是仅有三十岁的外国人别列科夫。

如今,两位传奇年轻人齐聚在一间仅有二十平方米的房间中,他们的距离是如此之近,两位传奇人物将擦出怎样的思想碰撞之火花?

今日斯大林无意开大会,甚至不想多说话。毕竟别列科夫几天以来一直在赶路,就是迫不及待的谈论关键话题,他还有足够的精神?

不!别列科夫必须养精蓄锐。

斯大林再度好好打量一番杨明志,顺便也注意了一番杨明志的随从,文件上表明,这是一位年纪仅有二十一岁的大学毕业生,姓多布洛夫,也是杨明志的新部下。

只是好好看看这个年轻的多布洛夫,他的父辈在内战时加入红军,为联盟立下战功,其后代又要另立新功,这是令人欣喜的。不过这个年轻人看来是没见过世面,一副战战兢兢的紧张模样。

斯大林知道,年轻人见到自己,要么陷入惶恐不可自拔,要么狂喜得语无伦次幸福到昏阙。

求仁得仁,斯大林也无意和多布洛夫说话,省得吓坏这一未来可能有所作为的年轻人。

“别列科夫将军。”

“到!斯大林同志。”

“您遵从了我的命令,跨越了数千公里再度来到我的面前。现在,我们就按照俄罗斯的习惯,我就直接说明今晚紧急令你来的原因。”说罢,斯大林事宜眼色,年轻的乌斯季诺夫随即走了过来。

“您看,这就是我们的别列科夫将军。”斯大林随和的介绍说。

这一刻,两个同样优秀的年轻人算是真正的正式见面。两人彼此还有些距离,不约而同的敬军礼,之后互报自己的身份。

“啊!尊敬的别列科夫同志,我看过您很多报告,您从遥远的中国而来,帮助我们抵御侵略者,您是真正的国际主义战士,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感谢您的赞誉!现在,中国和苏联,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组成了热爱和平的同盟。但是现在我已经加入苏联国籍,看看我胸前的勋章,充分证明了我苏联英雄的事实,我将为了我们的伟大事业继续努力。”

这番话中充满了大字眼,斯大林就在身边,杨明志故意这么说,甚至好像把话说得更肉麻些。

想要更大的权力吗?想要更多的利益吗?一点厚黑的思想杨明志可是懂得,虽然谄媚的感觉令他自己有些不适。

“啊!伟大的事业,是的,苏维埃的事业是伟大的,在不远的未来,英特纳雄耐尔就会实现。”

“嘿嘿,它的确会实现,这就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不过,我们不可能等待光明未来的带来,首先,我们必须在斯大林同志的率领下,击败那个奥地利恶棍和他的上千万追随者。”

已经非常明显了,这个别列科夫就是在谄媚斯大林,难道他有着阿谀奉承的本事?

乌斯季诺夫心里有些不悦,有道是面对他人的第一映像非常重要,他并不喜欢阿谀之人。

他顺着话说:“要消灭那些敌人,敌人的数量太多了,一般的武器难以迅速消灭他们,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更优秀的武器。您认同吗?”

“当然!火箭炮,还有我研发的新式枪械,都将成为更为残酷的杀戮武器。但是我们和那些敌人完全不同,我们研制更大威力的武器是为了迅速胜利,迫使敌人放弃抵抗,从而获得最终和平。而敌人,他们就是为了杀人和研制大量新式兵器,我在白俄罗斯作战了整整一年,我们发现了很多杀戮后乱葬岗。可能再过一两年,我们就能反攻进入德国本土,我们还会使用跟多的新式武器,但是我们不会对放下武器的人开枪。”

这些话倒令乌斯季诺夫有所遐想:“以新式战争兵器来制止更血腥的杀戮?这真的可行吗?您知道加特林这个发明家吗?”

“我知道!他是重机枪的先驱者。”

他还知道加特林?乌斯季诺夫有些意外,只是仔细想想,别列科夫的头脑里有多少知识谁知道呢?

“很好。美国人加特林认为火力强大的重机枪能减少战场上士兵的数量,但是……”乌斯季诺夫摇摇头,“马恩河、索姆河,还有凡尔登、坦能堡,机枪让士兵血流成河。还有可怕的毒气,现在德国人没有大规模使用毒气,我认为这是他们害怕被报复。如果他们这么做了,我们的喀山化工厂将进入最大产能,我们会委派英国人,让敌人的城市变成死城!敌人是出于害怕报复才不使用毒气,可是他们在占领区用机枪,如同割麦子一样,数以万计的无辜平民都被杀害了。”

乌斯季诺夫的表情变得亢奋,毕竟他也是年轻人,情绪更容易激动?

杨明志的兴致也被调动起来,哪怕此时此刻斯大林和贝利亚,两人都一言不发的成了看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