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712章 笔记本草图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712章 笔记本草图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一开始,杨桃是希望裹着毛毯舒服睡个午觉的,奈何翻来覆去,自己就是睡不着。

再看看丈夫呢,因为那两位内务部的同志也去午休了,他只好陪着自己,现在正安静的睡觉呢!

“还是睡觉最能打发无聊,可是我怎么睡不着呢?以往吃完午饭总有一点困意,为什么现在这么兴奋?”

杨桃知道有一种名为咖啡的东西,午餐后安妮来收拾盘子,丈夫也问过她是否有咖啡。

餐车上当然准备了有咖啡,那是高级人员的享受品,也是一些值夜班同志的提神良药。

“我根本没有喝咖啡,据说咖啡还苦的不可思议,和中药有何不同呢?可是我怎么这么兴奋,不应该啊!”

杨桃就是睡不着,户外的风景也是千篇一律,看得多了也就倦了。丈夫睡得“不省人事”,她就蹑手蹑脚的搬出准备的老书,小心的摘下自己的眼镜,用麻布包好放进木盒。接着往床铺一趴,侧躺着安静的看书消磨时间。

她完全不明白,自己的兴奋实际就来自拿一瓶棕黑色的糖水。可口可乐的药效时间并不长,她以不佳的姿势看书,终于还是睡着了。

下午三点,苏醒的后的杨明志意识到,自己不应该继续荒废掉时间。

他坐起身,看看另一侧床铺的妻子,她睡相恬静的真是像个孩子。

他没有吵醒妻子,而是拎着笔记本出了包厢,搬来一直皮椅安静的坐在床边,时不时的看看风景又陷入冥想。

杨明志不止一次的扪心自问:我到了新西伯利亚都需要做些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

历史给予我巨大的机遇,我有能力进行伟大的创造。不仅是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也要俄国历史上留下我的名号,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名字,还要成为世界名人。

历史将不仅记住各个国家的领导者,一些推动了历史进程、科学进步的人,必将流传到遥远的未来。

一个武器发明家也可以留下自己的名号。

四百年前,匈牙利人乌尔班,凭借着自己制造的巨型火炮,宣告了厚重城市围墙防御时代的终结。

人类何时开始修筑城墙的?自君士坦丁堡陷落,只怕人类已经修了五六千年的城墙,一种新型武器改变了这一切。而这,就是一位军械发明家名留青史的原因。

现在,人类的战争日新月异,可能十年时间,新的战争就能将曾经的那些战略战术全部推翻,迭代速度之快,以至于军校的学生还没毕业,战争就换了形式。

“我能做些什么呢?我明白了,我要对苏军的武器装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改造。首先,从提高班组火力开始。”

杨明志,在那个位面他在服役过,自然对那个时代的军队模式非常了解。

二十一世纪的战争是怎么打的?以最短的时间投射出恰到好处的火力,非常精确的击中敌人,而己方军队却在战场以外。

这就叫做非接触性战争,如果告诉诸如朱可夫、铁木辛哥这些苏联元帅,一百年后战争都是这样打的,他们会相信吗?太科幻了!他们很可能相信百年之后这些必然是真的,就好比上溯到1812年卫国战争,那时候的库图佐夫、巴格拉季昂,会相信一百年后的战争,斯拉夫民族能动员一千多万士兵投入战争么。

现在的苏联,根本无法信息化时代的战争,更糟糕的,很多士兵手里拿着的还是沙俄时代定型的栓动步枪。

变革,首先从士兵的单兵武器开始!

杨明志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勾勒出枪械的草图、单兵火箭炮的草图。

对他而言,若论什么步枪最好用,要么是八一杠,要么是零三。九五式当然也可以,但它结构比较复杂不说,制造的材料也是本时空难以量产的。

他们是老毛子,老毛子该用什么枪?那还用说么?当然是ak枪族咯?

“啊,卡拉什尼科夫同志,您现在应该意气风发的操作坦克吧!或许您已经有了一些枪械的构思,很遗憾,我已经有了现成的成果。”

杨明志一直觉得,苏军单兵作战能力必须得到提升,首先就从提升火力开始。他也很明白,老毛子有很多高人,再说中间威力弹也不是新鲜玩意。

如果说小口径弹很容易演化成中间威力弹,那么日军的六毫米步枪弹已经全面使用了。

那个位面上,德国强行上马44项目,忽悠着小胡子开始量产出stg44。苏军攻入波兰境内后,就遭遇大规模装备stg44的德国步兵师,恍若远处的敌人阵地,到处都是机枪堡垒似的,苏军步兵吃了大亏,最终还是靠火箭炮的密集轰炸才撬开缺口。

正是突击步枪在二战中的惊艳表现,逼迫战后的许多国家,认定全威力弹的时代已经落幕,未来的单兵武器需要基于中间威力单研发出的枪族,来武装本国大兵。

“好吧,本来ak47的原型枪在1946年就完成了,以苏联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量产。我既然到了苏联,何必要苦等卡拉什尼科夫呢?再说,也许本时空的他会因为许多原因,没有从事枪械发明。甚至,他成为牺牲的坦克兵之一呢?我没有理由等他,也不可能去等。如果我可以控制一些兵工厂,我画了图纸就强行让他们去生产,我要给斯大林写信,让他批准我的一切生产计划!”

杨明志定了定神,他对ak47的结构非常了解,对它的优点缺点更是门儿清。

ak47的改进型就是ak华约国家乃至中国,大量仿制的就是ak在这方面未来的中国可是集大成者。以至于中国的仿品数量过于庞大,质量还不错,国外的买主并不称呼它五六冲,直接冠名为ak47。

他在笔记本上勾勒出ak枪的模样,简要勾勒出它的结构布局,一些重要部件的参数。简图旁边更是用汉语写着,诸如“枪械用冲压技术”,“弹匣使用冲压”、“枪托要可折叠”之类的话,

他甚至画出了一套弹股系统,虽然当前苏军的冲锋枪都能安弹股,然其构造和杨明志的这个差别很大。

因为,杨明志所采用的可是那个位面,中国军械工程师巧夺天工的发明。所谓打开弹股盖子,将子弹摆放进去,合上盖子扭动几圈旋钮,内置在中心的发条即为齿轮盘提供动力。当枪械开火时,弹股内的齿轮盘也在旋转,这实际是一种轮式供弹机构。

比起苏军常用的波波沙的发条弹力弹股结构,该结构更为简单灵巧,故障率极低,维护非常简单。对制造厂家而言,其生产工艺更为简便,产量自然就更大。

杨明志知道自己带兵时,那些装备波波德冲锋枪的战士,从没有人把弹股塞满,往往塞到六十发就停了。为何?塞到71发,发条老化的厉害,也非常容易卡弹。他对此已经诟病良久,奈何作战时期,苏联的军工部门显然没有时间对这个弹股进行一些改进,或是根本就没有这样想过。

“唉,还是八一式枪族的弹股系统最高明,用的时候再给发条上劲,永远不会老化!”

闲来无事,他简直勾勒出了一套枪族系统。

突觉得腹部一阵不爽,杨明志没有合上笔记本直接往皮椅一方,自个直奔厕所而去。

……

蹲了一次大号,待其走出们,只见的那两位内务部的同志,居然聚精会神的看着自己的笔记本。

“糟了,我的手稿还没到给他们看的时候。”杨明志有些慌神,连忙走去。“嘿,你们在看什么?”

“是您的绘画。”费留多夫随口一说。

杨明志二话不说,走上前拿起笔记本直接合上。

费留多夫心有不舍,继续问:“唉,将军同志,我看得出您似乎是在绘制一种枪械?”

“哦?您明白这些?”

“应该就是一种枪械,虽然只是草图吧?说真的,它很漂亮,我们的军队中也从未有这个模样的枪械。”

杨明志耸耸肩:“会有的。等到了新西伯利亚,我重新组织起我的武器设计局,一种新枪械会诞生的。”

“就是您现在绘制的?”

“它现在只是一个草图,我还有进行很多修改。两位,你们是头两个看到我草图的人,我只有一个请求。”

“您讲。”费留多夫跃跃欲试的问。

“还请你们保密,我想为联盟设计一些新式又好用的武器,我不希望有竞争者,不希望有人制造我在搞这方面的制造。”

“好的,我只当没看见。”

杨明志虚与委蛇的点点头,他心里实际什么事都明白。

等结束这趟旅途,费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肯定要回卢比扬卡述职,届时自己的许多事定会向贝利亚乃至斯大林汇报。

苏联永远都需要新武器,以增强军队的实力。所谓的“不希望”实际就是“希望”让斯大林知道,自己在火车上就在构思新武器。

杨明志知道一点,那个位面ak47的表现的确惊艳,当时枪械委员会希望得到一支适合军队的新型突击步枪,一时间全联盟有几十个研发小组提交了自己的产品。卡拉什尼科夫的作品击败了所有人,才获得了量产许可。

现在,西蒙诺夫等人肯定也研发了中间威力弹,他们最好不要知晓有一个叫别列科夫的家伙,已经决定撸起袖子,直接绕过漫长的研发和繁琐的实验缓解,迅速绘制图纸,希望兵工厂量产枪械和配属弹药。

话是已经传达到了,剩下的就看这两位是不是非常勤快的上报。

……

俄国人继西欧传统,把晚餐作为正餐。军列上的晚餐不能保证丰盛,至少杨明志这里,他还是吃到了煎牛肉。

所有的护卫士兵和自己的卫兵,大家的菜谱中多了一道汤——牛杂西红柿土豆浓汤。

老毛子对动物内脏普遍不抵触,尤其是当前的艰难时期,谁会去抱怨牛心牛肝和牛肉的不同呢?有的吃就不错了!

杨明志照例还是把装着牛肉的餐盘推给妻子,嘱咐说:“亲爱的,你把它吃掉。”

杨桃饿吗?她真的不怎么饿!是啊,她为什么饿呢?

这丫头就算怀有身孕,中午的时候她确是听从丈夫的命令,着实来了一番“胡吃海塞”。一瓶甜蜜的可乐下了肚,另有大半听黄桃罐头。中午还吃了半斤煎牛肉,牛肉本就是不太好消化的东西,再加上别的食物,她的嘟囔装得鼓鼓的,难道区区六个小时过去了,还要再可劲塞一顿。

她终究表示了拒绝。

“傻丫头,你怎么可以不听命令呢?”杨明志故作怒气。

“哎呀,哥啊!你就别逼我了,我实在吃不下了。”

“真的?”

“当然啦,你要撑死我么?牛肉你自己吃,面包你也吃掉。最多给我留一小块吧,我不饿。”

“这……也许是我太逼你了。”

杨明志耸耸肩,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女佣安妮的确是个不错的厨子。她的厨艺碾压餐车的所有厨师,晚上的浓汤正是她制导烹饪,得到了所有官兵的一致好评。

“嗯,牛肉还是她做的好吃。”杨明志用刀子把牛排切成小块,在用自己带的筷子夹起来塞入自己嘴里,或是命令老婆张嘴,塞入她的嘴里。

小小的包厢就成了夫妻二人甜蜜的小世界,幸福的被丈夫喂食,杨桃一阵恍惚,旅途的生活是这么的和平温馨,旅途如果一直下去,那是多么美好啊!

但军列还是在晚上七点时逐渐停下来,它已抵达切博克萨雷。

又是正常的加水加煤,杨明志也得意到户外透透气。

冰凉的空气扑打在夫妻二人的脸上,这一地带似乎没下雨,气温却接近冰点。切博克萨雷确实是小城,火车站也很小,几盏大灯照在六条铁轨上,所有的轨道泛着寒光。

这里倒是一副忙碌景象,一些铁路工人正在伺候着刚刚抵达的军列,还有一些人等候着,似乎要迎接下一辆列车。

给予杨明志的感觉这座小车站,就是为那些过往车辆进行安全检查。

“走吧!透气时间适可而止,我们还是回到车上继续暖和着。”

杨桃点点头,挽着丈夫的手登上车厢。

她搬来一支皮椅坐在窗边;“我们,就要到喀山了。”

“嗯。”

“听说我们要在那里停留很长时间?”

“当然,大量的货物要卸下,还要装上新的货物,这需要很长时间呢。”

“唉?!”她猛地扭过身子,“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到城里转转,据说喀山可是个大城市。”

“呵,你可真是个女人,逛街之魂简直与生俱来。”杨明志不禁摇摇头。

“唔……”杨桃嘟起小嘴,一副不满模样,在杨明志看来确实一种可爱。

“算了吧,你就老实的待在,我们最多就在候车厅或是火车站转转。进城?没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