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92章 强化队伍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92章 强化队伍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中国人总是认为,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晴空万里,家里必须储备一些粮食。全世界鲜有民族像中国这般,对粮食储备有着强烈执念。

或许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中国持续了长达三千年的小农经济使然,虽然国家有着大量粮仓,每一户自耕农也有私人粮仓。家庭粮仓使得人们对抗灾荒的能力,强于其他民族。

苏联则不然。农奴制被取缔,沙皇寄希望于新生的大量自耕农中的富农,成为皇权拥趸。奈何改革反倒成了新一轮搜刮民脂民膏的盛宴,当列宁回到沙俄,很快的,一切都变了。

苏联不存在自耕农,集体农庄的人民仓库负责储备全体庄员的粮食。至于城市居民,他们都是无产者,只能用卢布购买商品粮。

战争爆发了,农庄仓库的存粮十之八九为军队征用,农民每天的平均口粮还不足五百克土豆。城市居民好一点,每天的伙食配给,最好的也不过是的七百克黑面包。

若问苏联的粮食哪里最多,莫过于一个个食品仓库。谁是粮食的主要消耗者?是前线军人。

东线战壕中的六百万张嗷嗷待哺的嘴,他们每天需要四千大卡的热量以应对战争。很遗憾,在美国的大量spa头运抵前的最后关头,大家还得老实的啃土豆。

杨明志曾担心大市场里没什么靠谱的东西了,今日一看,情况还不太糟。

随着枪声被宣布为“一场士兵走火的误会”,市场中各类国营商店再度开门,营业活动似乎未被打扰。

杨明志身着淑巴大衣,头顶前进帽。杨桃也做了一番打扮,甚至还戴上头巾,她捂得有些严实,乍一看就是个年轻姑娘。

四人中只有格里申科少尉依旧穿着内务部的制服,待车子停到目标商店,他就待在车边抽着烟静静等候,以免再闹出误会。

在大市场,杨明志干脆买了二十公斤土豆,并支付了六百卢布。它们被麻绳网兜装着,商店工作人员高高兴兴的将其抬出门口,待其看到少尉的那顶蓝帽子,脸色瞬间严肃。

是啊,杨明志向保持低调,有车在手,再多的掩饰都是毫无意义的。

二十公斤土豆还有三公斤的燕麦,黑麦就只买了一公斤,仅此三项就花费了一千卢布。

光有主食没有蔬菜可是不行,站在商店内空荡荡的货架,杨明志感受到的是一种熟悉与陌生。商店并非连根葱都没有,歪好有几个卖相很糟糕的西红柿。它们都有些干瘪,明显是许久无人问津了。按理说这等最糟糕的蔬菜可能还不到十个戈比,工作人员却态度强硬的表示,无论品相如何,每公斤也是二十卢布。

也罢,不管在哪个时代,俄国的新鲜蔬菜都是昂贵的。有什么办法呢?这个地方太冷了,大棚种植技术尚未发展,他们只能渴望俄国的冬将军温柔一些,以令冻土期短一些。

新鲜蔬菜如此,腌制泡菜却又是另一种情况。且看玻璃瓶里的酸黄瓜,一瓶标注着一升重,实物超过一半,售价也才十个卢布。

最便宜的依旧是牛奶,据店员所言,玻璃瓶一升装的新鲜牛奶是奶牛场凌晨刚挤的,一瓶仅有二卢布。

既然牛奶这么便宜,那就多买一些吧。

店员又做出新的解释:“上级规定,每人每天只能买一次,并且限量销售。”

食物维持生命,艰难时期花费大价钱买粮食是没有办法的。除此外,穿衣问题有时另一个重点。

杨明志估摸着衣服会更加昂贵,现在他手握一笔巨额“特殊津贴”,难道一件貂绒大衣还能贵到一万卢布?

终于,在一间国营服装店里,他以一千二百卢布的巨资买了一件貂绒大衣,作为安慰妻子的礼物。

听店员介绍,廉价的服装往往一挂上,就被排队的人买走。战争持续,服装价格整体上涨,即便如此,价格中等的衣服也被买走了。

“到现在,就剩下一些价格昂贵的衣服卖不出去。既然您是要买给您的妻子,我建议您还是买了吧。看您的面容是从南俄来的?很抱歉,莫斯科的冬季真是太冷了,您现在买还不是很贵,等到冬季,怕是三千卢布也买不了。再说了,我们的衣服都是红十月第二服装厂生产,质量有的保证。”

店员有些碎嘴子,不管他们怎么推荐,该买的还是得买的。

在买衣服这一项,杨明志真可谓狠狠的出血,当他指挥店员拎着十多件衣服出了门,衣兜里的一万卢布津贴,已经削减成了九张百元钞票,还有一些低面值硬币。

他的脸色有些难堪,只有看到可爱的妻子穿着一身貂臭美的样子,心情顿时舒畅。

杨明志这可不是只给自己和老婆买衣服,要培养一批忠实的部下,不停的给予财物支援是非常重要的。

他就明白一个道理:施恩如放贷。

欠了钱要还,拿了别人的恩惠要还人情。杨明志相信自己的部下都是善良单纯之辈,好好操作,他们才会是自己的拥趸。

他相信自己的决定非常正确,瞧瞧现在格里申科少尉的表情就可见一斑。

缘何?少尉另外九名卫兵,每人都得到一件价值三百块卢布的毛衣。

如今紧俏物资物价飞涨,三百卢布的羊毛毛衣已经不算昂贵了。此刻的礼物不可用金钱衡量,他们得到的感情慰藉是物价的。

坐在轿车上,少尉几乎感激涕零。他没有哭,只是意味深长的说:“尊敬的将军,我活了二十多年,除了组织外,您唯一赠予我大礼的人。”

“呵呵,是嘛?那真是我的荣耀。”

“是的!我相信您是一位爱兵如子的将军,我……我将用生命保卫您和夫人的安全。”

“好吧,我是很看重结果的人。接下来,我们先回家,把货物卸下。”

轿车一路狂奔回归,匆匆下车的少尉立刻招呼所有人手,后备箱里沉甸甸的一堆货物,才迅速搬入独立的厨房。

至于那些衣服,杨明志将自己所需搬到二楼。待其下楼后,只见的麾下的十个卫兵都换上新的毛衣,仔细看去,一个二个的,大家的眼中还泛着泪光?

“哎呦,你们可别哭?不过是我给你们的一些礼物。我的恩惠还没完呢!同志们,我告诉你们,等到傍晚我会亲自下厨,届时我会宴请你们。”

“什么?”少尉大吃一惊,而女佣安妮就只有震惊的份儿了。

杨明志继续背着手一副和善的表情,这表情真是吸引人去亲近。

“我去了大市场一圈,得知了莫斯科人民的一些日常生活的真是情况。同志们,你们也是在过苦日子啊!反观我,凭什么我就可以一天吃上大量牛肉?就因为我是将军吗?现在,我们要重新立个规矩。以后我吃肉,你们也跟着吃肉。区别只在于我吃的多你们吃得少而已。”

卫兵们听得真真切切,穿着将军买的保暖毛衣,生活已经有了盼头。以后日子还会更好,还能顿顿吃肉?真是太美妙了。

唉,他们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将军在军中是个实实在在的奇人。

论当前苏军的集团军司令中又谁对后勤问题执念最为严重,莫过于杨明志一人。所谓精神鼓舞的作用有限,面包和肉才是士兵力量的源泉,只有足够的粮草,军队才有战斗力。即便军队被缩减成仅有十人的规模,那就更要注重吃饭问题了。

终于,杨明志说出自己对他们十人的重大希望。

“你们十个将增加饮食,空闲时必须要加强体能训练。我需要一支精干的警卫部队,你们必须练就一身肌肉,最好拥有一拳打死一头牛的能力。唯有这样,我才对自己的安危完全放心!”

……

车子再度离开家门,依旧在副驾驶的少尉对将军的话有着自己的了解。

“将军,您希望我们都拼命训练军体拳?”

“当然。未来你们还要学习很多东西,我想我会叫你们指挥打仗的本领。还有很多很多,某种意义上,我将是你们的老师。”

“真是……真是太感谢了。”

杨明志笑了笑,“年轻人,我告诉过你。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回报。”

上午十一点,车子停在医院门口。它就那么突兀的挺着,进进出出的市民难以不侧目观看,又迅速避而远之。

“少尉同志,你就候在这里。我们上楼取个眼镜很快下来。”

“这样好吗?我是您的警卫员,我应该随时陪同。”

“算了吧。”杨明志摇摇头,“你就在这里看车,我去去就来。”

杨明志还是喜欢没有随从的行动,所谓自由。被警卫员一双眼睛无时无刻的盯着,那也真是挺难受的。

穿着太昂贵的衣服就是给间谍可乘之机,杨明志和杨桃换了身简洁外衣,直奔去安东诺夫的诊室。

莫斯科第二人民医院的眼科,平日里光顾的人很少,原因无他,本时空的天生远视眼都比近视眼多。

医生和他的随从一如既往的八点准时上班,无事可做的他们有自己的闲事——喝着红茶,看着今天的《真理报》,然后对着报上对战局的乐观展望侃侃而谈。

见得自己的病人到了,他马上站起来:“哦,您是别列科夫将军同志,此行就是来取眼镜的。”

“是的。看起来您很悠闲。”

“没有病人,我也就只能看看报纸。谢苗,你去把眼镜拿来。”

趁着这个功夫,有意和他人聊聊时局的医生启动了话匣子。

话题无非还是激战正酣的斯大林格勒城区的战斗,而今正是战况最胶着时刻。人人都相信苏军必胜,唯有《真理报》上的文章,编辑一支笔,仿佛战役将迅速打赢,仿佛报纸就要渲染一种强烈的乐观。

终于眼镜连同木盒都送来了,话题戛然而止。

“您看看吧,伟大苏联的最新工艺磨制的镜片,您绝对满意。”

“谢谢。”杨明志缓缓打开属于自己的木盒,果不其然,其中被软丝绸包裹着的,就是一副复古风极强的小眼镜。在他看来此乃复古,他人看来,小而圆的镜片还有纤细的不锈钢支架,那就是最流行的款式。

他戴上眼镜面对着杨桃:“亲爱的,你看我怎么样?帅吗?”

“真好看。”女孩一脸高兴得如同水蜜桃,她也急匆匆打开自己的木盒,佩戴上自己的眼镜:“我……我现在是不是知识分子了?”

“是!是知识分子,还是文学少女!总之,真是斯文的好姑娘。”

“唔,我还是找个镜子自己看看吧。”

面对着科室的落地镜,杨桃看清了自己的一切,包括脸上的雀斑。她一直觉得自己的眼睛小,不曾想戴上眼镜后一切都变了。

“哈哈!哥,我的眼睛看起来更大了,真是太好看了。”

“是!可爱的姑娘。”

在医院的短暂逗留是愉快的,医生赶着吃午餐,杨明志也想早点回去看看女佣安妮又做了那些午餐。

夫妻俩匆匆回去,两人戴着眼镜示人,形象简直发生了巨变。

原本一脸干练的将军变得斯文有城府了,将军妻子,若不注意她挺起的肚子,整个人就恍若十年级的刻苦学生似的。

……

一切平静下来,上午拉林大尉送来一些礼物,下午就没有来过,甚至连个电话也没有。

家里有一台手摇电话,其下放还压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一套使用方式,以及打去卢比扬卡时,要给接线员汇报怎样的数字。

十个卫兵依旧轮番站岗,闲暇的人顺便拿起扫把打扫庭院,或是用麻布清洗汽车。

杨明志把妻子安顿午睡,他自己又下到一楼,直奔庭院东侧的厨房。他的突然造访,着实吓到正闷头劈柴的女佣安妮。

“啊!将军。”

“不用站起来,你继续工作。”说罢,杨明志又观摩一番这间堪称有些简陋的厨房,“唉,扑些瓷砖多好。别墅很精美,厨房还是有土灶台土烤箱。”

“将军,您在抱怨么?我接手的时候,它就是这个模样的。”

“是抱怨,真是太落后了。等我们打赢了战争,国家是该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尤其是吃饭问题,不仅仅是满足每一个公民每天足够的面包和肉,还要制造一些干净卫生又高效的烹饪工具。”

“但愿如此吧,我奢望不多。”

杨明志拉来一个板凳坐下,他不拘小节,就坐在女佣安妮的正面。

“唉,将军,您……”

且说安妮,她现在所遭遇的如何不令她多想一些。自己的丈夫战死了,她好不容易走出来,而今居然摊上个特别关系下属的将军。他待人真是太善良了,尤其是对待女人,他可真是男人的典范,和粗鲁又爱喝酒的俄罗斯男人完全不同。

“没什么。我就看着你劈柴。你这是准备晚上的燃料?看起来都是些松木,还不错。”说着,杨明志随手拿起一块劈碎的细木条,又放在自己的小臂上比划了一下:“这个长度可以了。”

“将军……”

“哦,只是做一种中国式的餐具,我会自己制作的。你劈柴完毕,再去清洗二十个马铃薯。我告诉你,我上午说了要亲自下厨宴请你们所有人,我说到做到。至于你,厨房就是你的战场,这一次,我们是并将作战的战友。”

一番大字眼把安妮逗乐了,而在她勾着头咯咯笑的表象下,几滴泪珠,滴落在正在劈砍的松木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