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59章 前往波多利斯克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59章 前往波多利斯克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女孩的情绪得到安抚,她终于认清了现实。

其他人的情绪呢?

面对着生死与共的战友,杨明志深情的与他们拥抱。

“我们才刚刚下了飞机,现在又要分别了。同志们,很高兴和你们并肩作战的两年时间。还有你,巴尔岑,虽然我们认识只有一年多,如今是已经是师长,过去我对你能否担任大型部队的指挥官很有看法。事到如今你被提拔了,我只希望你能灵活的运用从我这里学到的知识。”

“我会的!”巴尔岑敬礼回复。

他们三位都是耿直之人,有的甚至脾气暴躁,委婉的说话实在无聊,杨明志遂把话说的非常直白,就像粗犷的伏特加,要对着瓶子吨吨吨灌下肚。

给予杨明志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他希望在这儿多停留一会儿,奈何拉林大尉催得紧。

要去莫斯科的只有杨明志夫妇和娜塔莎姐弟四人,除此外还有些文件和交卷要一并运走。

如果条件许可,他刚刚下飞机第一时间就该坐车离开。机群提前抵达,而接人的轿车尚未开来。

直到凌晨一点半,几阵鸣笛声,那些轿车来了。

此刻的杨明志已经昏昏欲睡但也不能睡,他就安静的坐在着,以保证坐在自己怀里搂着脖子的妻子能小憩一会儿。

最后的等待时间,杨明志还有点机会和战友们轻声聊点未来的展望。

该来的终于到来,拉林大尉微笑着走上前:“走吧,将军同志,等待您的还有一百多公里的旅程。”

“好的。”

轻轻晃醒睡着不久的妻子,杨明志又抖抖身上的尘土。要去见斯大林,衣着邋遢是不行的!很显然那些人都非常着急,在面见斯大林之前,根本没机会换新军装,恐怕只有洗把脸的机会。

杨明志继续问:“大尉,我们离开后,其他人还有什么安排?他们就临时睡在这里?”

“不,我的人和驻扎机场的战斗机航空团交涉了一下,他们会腾出一些营房给同志们住一宿,待到明日车辆抵达了,他们将奔向各自的目的地。”

杨明志点点头:“听起来还不错。不是我说你,我还以为迎接我们的会有豪华的仪仗队,毕竟我们也是从游击共和国而来的优秀人才。没相当仅有你们十几位内务部的同志,真是太寒酸了。”

“这……真的很抱歉。”

“算了!”杨明志摆摆手:“非常时期,繁文缛节的事我就不考虑了。倒是你们甚至没有提供些实物,我现在很饿。”

“啊!这个?机场厨房已经在做了。”

“很显然我是吃不上一口热汤,对不对?”

拉林大尉当然听得出这是批评,扪心自问自己也的确是急功近利,渴望更早的完成上级指派的重大任务。他卖乖说:“如果您不嫌弃,车上还有些应急食品。”

“应急食品?是什么?”

“罐头。”

很显然拉林大尉觉得罐头食品也太掉价,说出这个单词后,不禁乐了。

“哦,是罐头食品!真是太极品了。也罢,有面包吗?即便是硬的像木头的面包也是极好的,我对我的门牙很有信心。”

“没有面包,至于罐头……”

“算了算了,我现在只想早一点见到斯大林同志。”

在仓库了,杨明志最后一次向大家挥手告别,从今以后,昔日并肩作战的战斗们,将在各自的领域继续战斗下去。以后还会有机会共事吗?也许是有的。

杨明志内心有些惋惜,转念一想,只要踏上轿车,人生的新篇章正式开启!

杨桃仅仅拽着丈夫的胳膊,另一支手拎着意义重大的小木箱。他们夫妻身后跟着的正是有些懵懂的娜塔莎姐弟。

杨明志的抱负非常明确,更是几乎明白了未来的归宿。娜塔莎姐弟完全不同,置身于黑夜中,前路根本不明朗。纵使拥有极大的荣誉,未来又会如何呢?

毕竟娜塔莎和杨桃经常混在一起,学习汉语成为无聊间战时期的乐子。佩里娅哭泣着和司令聊了很久,他们全程用中文,娜塔莎多少明白一点,又经过杨桃的转述,她获悉那是关于上大学的事。

上大学?!我的学业还没有完成!

几个小时后我也到了莫斯科,我还要见到伟大的斯大林同志。他会给我怎样的安排呢?我想把最后一年的学业完成,我还想去国家最好的大学上课。如果我向领袖请求,他会破格让我立刻去大学深造吧!

娜塔莎可不是单纯的女孩,或者说她曾经很单纯,残酷的战争她失去了太多,所以终于有了安稳的生活,理所当然要得到更多。

她渴望快点长大,那样就可以得到弟弟的监护权。过去的事无可奈何的过去了,逝去的亲人不会复生,所以自己必须加倍努力,要独当一面,做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女人。

她想是这么想,一想到将见到那位只在素描画上或是邮票上见到的斯大林同志,一种不可抗拒的敬畏感,竟令她双腿打哆嗦。上一次发生这种事还是和杨桃并肩作战时,那次差点被德军重炮炮弹炸成灰。

夜已经深了,抬头仰望星空真可谓银河灿烂。硕大的猎户星座就在月亮的附近,参宿四不停闪烁,仔细凝视,金腰带下的幸运还若隐若现。

没有雾霾影响,星光是多么灿烂啊!就是在这样美景照耀下,三百公里外的前线,苏德双方的夜间作战一直持续着。

两辆嘎斯轿车停在仓库门口,其前后两端各有一辆军用卡车。

拉林大尉来开轿车后门:“两位同志,你们上去吧。”

“好吧!记得给我们一个罐头,把盖子打开。”说罢,杨明志抱着妻子上了车。

说起来,他这辈子还没坐上过这种老爷车,而且这种款式的车子,在那些三四十年代的影视题材作品里倒是非常常见。

座椅的真皮的,其下是舒服的海绵。车床是可摇动玻璃,还配有绸子窗帘。

车内照明灯一直开着,杨明志好奇的看了一下驾驶室。车是纯粹的手动挡,仪表盘就两个,结构也非常简单。

毕竟信息革命还要在四十年后呢,各类民用车辆的操作模式将继续如此,至于豪华轿车,也就是在制造材料和装饰上更加华丽。

它比较简陋模样复古,杨明志丝毫没有怨言。缘何?车内空间很宽敞,座椅海绵真皮还足够大,以至于妻子蜷缩着身子可以躺着,还不影响自己安静地坐着。

不一会,拉林大尉奉命奉上一盒罐头,还有相应的叉子。

“将军同志,您还有什么安排么?”

“有一个,给我一条毯子。真是糟糕,看来我们要在车上过夜了。”

“我向您道歉,领袖下达命令,要求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我很快给您拿两条毯子。还有后车的斯佩洛斯金娜姐弟。”

杨明志点点头:“是领袖的命令,我完全可以理解。你快去办吧,我们也好尽快发车。”

一切需要运到莫斯科的文件,还有那些证明了游击共和国疯狂战绩,以及敌人罄竹难书罪证的交卷,都被放进三个木箱中。木箱都被放在最后的卡车,有一个班的内务部战士看押。至于拉林一开始带来的人,则全部坐在队首的卡车。

杨桃裹上毯子,又脱了鞋乖巧地盘腿坐在软椅上。

本着再饿不能饿老婆的原则,杨明志打开罐头,里面的一坨满是油脂的牛肉,全进了老婆的肚子。

此刻的拉林大尉刚刚上了车,透过倒车镜正好看到了温馨一幕。

“将军同志,您真的很爱您的妻子。”

“当然,她还怀着我们的孩子呢。我可以饿一顿,我的妻子和孩子可不能饿着。”

“好啊,温馨的一幕我许久没有看到了。我所了解的,是许多家庭的破碎,该死的敌人,不把他们彻底击败我们还要流血。”

“我认同你的话。也许当我见到斯大林同志后,我的能力将得到充分发挥。”

拉林大尉猛地扭过头:“我真的希望您能立刻制造一大批新式武器,让我们痛揍敌人。”

“拭目以待吧!”

拉林大尉目视前方,司机又按了一下;喇叭,随着前车的出发,整个车队向着莫斯科方向前进。

本时代的苏联,可以使用汽车是十足的特权。沙俄的汽车工业非常落后,导致苏联继承的工业底子非常薄弱。得益于西方世界的大萧条,为销路焦头烂额的一批美国汽车企业纷纷到苏联发展市场。苏联也趁着大萧条拼命网罗西方技术人才,苏联汽车工业开始腾飞。

杨明志现在坐着的轿车,其设计理念借鉴了福特,又结合苏联的情况,其车内空间更大更宽敞。

吃光了罐头顺着搬开的玻璃窗直接扔了出去,杨桃蜷缩着身子,以丈夫的大腿为枕头,裹着半个毯子,她什么都不想,舟车劳顿疲惫不堪的沉沉睡去。

“睡吧!睡吧!”把玩着妻子的小辫子,杨明志也头靠玻璃窗,安静的休息。

既然他们都是睡了,打着哈欠的拉林大尉强行瞪大双眼,在将贵客送到克里姆林宫前,所有内务部干员没有睡觉的权力。

车队行驶在路况非常一般的水泥公路上,相对于本时空,这已经是苏联最好的公路,也只有在莫斯科周边的一些区域存在着。

路况一般,道路两边根本不存在路灯,本时空亮瞎眼的氙气大灯也不存在。所有车辆开着的都是近光灯,没有车子敢开快,不是因为害怕撞到人,而是担忧撞到野鹿。

不得不说莫斯科周边地区的环境十分野性,高大的松树极多,人口又高度集中在城市,以至于除了城市人口就很稀少了。尤其是战争状态下,图拉曾一度被古德里安的部队突破,尔后被苏军硬生生打了反击战。

这使得图拉州的居民早就大规模的向东方撤离,一年过去了,迁移走的人可不敢回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明志行进着的这条公路,堪称在无人区中穿行。

但他们并非唯一的旅人,这一宿,时不时有开着大灯满载物资的军车开过,待到白天,这条公路又会繁忙。

车队保持着仅仅二十码的龟速,拉林大尉可不敢冒险,甚至在一些过于坑洼的路段,速度真的成了蜗牛爬。

莫斯科时间五点钟,天终于开始蒙蒙亮,半个小时后,第一缕阳光划破地平线。

为了完成任务拉林大尉一宿没睡,然咕咕叫的肚子催促他必须找个地方吃顿丰盛晚餐。将心比心的想,别列科夫应该更加饥饿。

假若上级知道自己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好给领袖一个惊喜,万一饥饿的将军向领袖告状,我和兄弟们可就惨了!

“我们行驶多远了,距离最近的城市是哪里?还有多久?”拉林焦急的问。

“应该快到波多利斯克了,我们可以在那里吃早餐。”

“好的,我们超越首车。”

超车的举动晃醒了瞌睡的杨明志,他揉揉眼睛尽量不打扰妻子的睡眠。

“怎么回事?已经到莫斯科了?”

“还没有,将军同志。非常抱歉,我们不敢在夜里高速开车,想必您也非常饿了。既然已经天亮,我们要找个合适的地方吃顿像样的早餐。将军同志,您觉得如何?”

“很好!我们去哪里吃饭。”

“是波多利斯克,我们直接去步兵学校,那里的食堂早餐五点就开饭了。”

“啊!波多利斯克,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杨明志随口一说,却激起了拉林大尉的浓厚兴趣。

“您知道那里?波多利斯克的步兵学校和炮兵学校,那些学员都是英雄。去年的莫斯科保卫战到了最紧张的时刻,所有的学员拿起武器上了战场。他们堵住了一处防线缺口,将德军堵在战线外!试想一下,如果他们没有参战,或者阵地被攻破,说不定德军真的从那条缺口攻入波多利斯克,攻入莫斯科呢!”

被他这么一说,杨明志拼命思考,猛然间想起了一些事。那个位面苏联拍摄了大量卫国战争题材的电影,在描写保卫莫斯科的电影中,就有军校学生参战的桥段,陷入说的就是这些人。

德军曾一度狂飙,甚至看到了圣瓦西里大教堂顶部的红星,接着他们被击退。

如果有一支德军能真的威胁到莫斯科的安危,那就是古德里安的部队。他们从图拉方向进攻,但他们的推进止步于波多利斯克,这一方向苏军出现致命失误,一个防御空档出现在波多利斯克附近。但德军还是没有进一步突破。

步兵炮兵学校的学生们以大量的伤亡硬抗古德里安坦克部队的猛攻,三千学员战斗到只剩下一千人,直到援军抵达才撤出,或许某种意义上,这些年轻的学生挽救了莫斯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