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37章 大名单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37章 大名单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游击共和国对于阴雨天气有所准备,按照白俄罗斯的气候特征,九月就将进入传统的雨季了。

进入雨季,可能整整半个月都是阴雨天气,大地泥泞不堪,对所有居民,以及所有储备起来的粮食都是极大挑战。

趁着雨停了,居民开始针对自己的房屋展开大规模修缮行动,尤其是木屋的房顶,被加厚了一层,只为在寒冷的冬季更加保暖。

气候已经转凉,黑土村增加了一个新任务——制作煤球。

他们将泥炭和泥煤浸湿混合后烘干,这种燃烧时会产生大量青烟的煤球,就是数万人的烤火燃料。

粮食足够,衣物足够,房屋被修的更厚,取暖燃料暴涨正常。

无论是敌人还是冬季,已经没有什么再能威胁到游击共和国。

建设工作井然有序,但三支友邻游击队,并不参与工作。

科夫帕克倒是领着自己的部下参与到普里佩特河的捕鱼行动,他们收回颇丰,之后几天战士们是土豆鱼肉吃个不停。

这样的好日子简直是在做梦,梦终有醒的一天。

漫长的休整期,长期饥一顿饱一顿游击队员愣是吃出了肚腩,大家变得强壮了,也预示着自己即将离开。

关于组织一个军官培训班,因为游击共和国任务太紧,直到捕鱼行动基本完毕的八月二十日,科夫帕克才代表另外两个游击大队长,向杨明志和萨林奇金提出申请。

该提案当然是通过了,诸如巴尔岑、叶甫根尼等人,临时客串老师。他们的学生就是三支游击队的所有小队长。

如果说杨明志治下部队有哪些战术特点,最具特色还是班组三三制配合。最基层的班组无论进攻防御,总是三角形阵型,放到团一级,就是更大的三角形。这和苏军传统的梯形大阵型完全不同。

要让友军的军官快速掌握杨明志打仗之精髓,少说也得经过一个月的培训。

就算是第63集团军本部部队,下到每一名战士,严苛体能训练一个月,每个人至少具备半程马拉松的能力,哪怕是一般的苏军正规军也是难以想象的。

可各类战术能够达成,士兵的体力就是最基础的。

所以短时间内,各位客串的教官只能教授他们特别的战术理论,并嘱托他们牢牢记在笔记本上。

比起对军官的培训,萨林奇金在会议结束后,第一时间将一些培训完毕的政委输送到各个游击队,以至于每两个小队就有一名政委。

新到的政委一经就任,离开展开游击队员们的思想教育。

新型战术和优秀的武器都是“术”,军队高度组织度纪律性才是“本”。

基层政委依旧在抓纪律,游击队员们恢复日常训练后也都开始学习新式武器的使用,军官本抱愧夜晚在内抓紧时间学习新的战术理论。

科夫帕克兵团,茨冈人大队,红十月大队,他们正在经历的好似“填鸭教育”,在此问题是,无论杨明志还是萨林奇金,大家都是急功近利的,只求一番恶补后,这几支友军终究能成为游击共和国战力强大的盟友。

可是,来自莫斯科的电报,令杨明志不得不改变这一切。

一场关键性会议就在八月二十三日上午召开。

军事指挥部内,大办公室变成会议室。

自昨日莫斯科发来重大命令,许多高级关于已经知晓此事。

司令即将离开沼泽地,要离开的不仅仅是他一人,还有许多骨干力量要跟着离开!

斯大林列了一个名单,名单上所有人必须回到莫斯科,等待国家新的命令。

杨明志也列了一个名单其中之人更多。今天,诸如契科夫、波多维奇,飞行员伊万诺夫,乃至佩里娅,都坐在军事指挥部的木椅上。

“诸位,我请你们来的原因想必都知道的。我也不再废话,总之你们都要跟我去莫斯科。”

此言一出,全场陷入安静,至少半分钟内,无一人说话。

“怎么?莫非我的决定很唐突?”

其实杨明志的决定却是唐突,昨日他和萨林奇金谈论大名单之事,确实令其大吃一惊。

就像耶夫洛夫担忧的那样,萨林奇金也惊讶的认为,司令这一撤,游击共和国的骨干力量就全撤了。

萨林奇金本就曾身居高位,其视野放得更开阔。杨明志通过一番“国家大义”的说辞,轻松的打消了他的顾虑。

但对于名单上的一些人,必须通过这次会议,逐个跟他们说明“为什么必须带走他”。

为打破尴尬,杨明志站起身,干脆在办公室游走。

“同志们,优秀的钢材要用于坦克装甲,你们都是联盟的精英,就必须把眼界放开阔。或许你们至今还认为自己的能力一般,殊不知,纵观整个联盟,你们完全是联盟不可多得的人才。

领袖发来的撤离名单上有这么几位同志。

斯佩洛斯金娜同志,她毙敌403人的英雄狙击手,更是一位未成年的女孩子,这样一位创造人类历史的英雄必须回到莫斯科。”

杨明志讲话时,情不自禁的撇了一眼娜塔莎。任何的褒奖之词之于她都不为过,那一瞥,杨明志看到这姑娘,那双碧绿的大眼睛烁烁放光。

“好,我们再说说化学教授伊万诺夫同志。”说着杨明志走到此人面前,示意这位乐呵呵的中年人不必起立。“领袖之所以点名要您,正是您在燃料空气武器方面的实战成就。”

“不!我的功劳有限,再说是您提出这一武器概念的……”

“但是您已经掌握了这类武器的生产方式。您到了大型化工厂任职,通过大规模生产盖武器,能拯救数以万计红军士兵的生命。

同理,里顾施科夫同志,您也是一样。”

话说里顾施科夫一直相信自己会在戈梅利地区住到老死,战争虽然改变了许多,自己会因为在兵工厂的卓越表现成为领袖的座上宾?此事根本无法想象。

那份领袖亲自起草的电报,自己的大名标注得明明白白。

他联想起了数个月前第一次造rpg的事。

那时候司令做出了预言:你会因为自己的贡献得到国家荣誉,你的后半生将享受荣华富贵。

司令的预言再一次成为现实。

杨明志:“您不仅仅会造火箭炮,还懂的如何制造射程达四十公里的火箭炮。我用的不谦虚,您在诸如基洛夫工厂,在您主持下,这类射程堪比战列舰舰炮的火箭炮的量产,恐怕能改变战争格局。”

说到激动处杨明志故意捶捶自己胸口的勋章:“金星勋章,一定有您一份。”

杨明志挨个介绍斯大林大名单上的人物,不错,他们每一人都有过人之处,个别之人不但有望帮助苏联更快取得胜利,还能掀起一些领域的科技跃进。

接下来,他要说的便是自己质疑要带走的人们。

一个十四岁的瘦小姑娘,她安静地坐在宽大的座椅上。第一次参与会议,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

那位侃侃而谈的男人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更是统帅数万人的将军,他即将去莫斯科,自己也将跟随。

去了莫斯科会怎么样呢?那里应该有我的同志吧。

佩里娅安静地想着,直到司令站在自己面前。

“佩里娅。”杨明志以俄语说。

“我在。”

“佩里娅,你是一位留学生,待在这片沼泽你始终面临危险。你必须去莫斯科,你是敌人恶行的见证人,你存在的本身又具有重大国际意义。无论你是否乐意,你必须去莫斯科。”

“是,我懂。”女孩深深的点点头。

到目前为止,一个重要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她。女孩猛地抬起头,以汉语说:“义父,当战争胜利后,您会回中国吗?”

“嗯?”她问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

回到中国?还能回到中国吗?现在的杨明志早已明白,个人的命运已经不为自己左右了!

他对斯大林这个人没有更多幻想,想想也是,对于任何聪明的国家,放走一个高科技人才谁能保证不对自己是个隐患,而牢牢地控制住这个人才,反而会给自身带来荣耀。

斯大林的那份电报上写的非常明白,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顺者昌逆者亡。

恐怕即便是战争胜利,自己有意去中国,斯大林定会差遣内务部克格勃之类的组织,给自己罗织一个罪名看押起来。杨明志可以断定,以那个人的性格绝对会如此办事。如果说有机会去中国,前提至少是赫鲁晓夫会在本位面依旧取得胜利。

未来,还能按照这样的历程发展吗?

很多的偶然事件就是混沌中不可预知的变量,它是蝴蝶效应的本源,恐怕……

杨明志没有再多想下去,他也没时间再多想。

终归要回答这丫头的提问,柳红秀是个单纯的姑娘,杨明志微微一下:“会的,我会的。至少我和你的桃姐也要回中国祭祖。”

“嗯!到时候您再见到我,您就会发现我以成才。”

他们说的是汉语,会议室里唯有杨桃听得真真切切。

难道还有机会去中国么?

昨夜她看到了电报的全部内容,自己的名字赫然写于纸上。命令是苏联的最高领袖斯大林本人发的,字里行间中她看到威胁,那种威压感真的令人畏惧!如果有什么可以行动斯大林,恐怕只有皇帝。

那个人掌握着丈夫和自己的生杀大权,命令文件非常直白,假若丈夫不同意离开,作为妻子的自己也将连坐。所有的荣誉将全部取消,自己更是将成为囚犯,就仿佛是“无法为我所用就除之后快”。

当战争结束了,一家人能否去中国呢?

杨桃知道丈夫那是在安抚柳红秀,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姑娘,此刻善意的谎言非常有必要。事到如今,杨桃对此事愈发的悲观,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等真的能够回到故乡,只怕已经是膝下儿孙满堂的老妇了!故乡已经没什么亲人,有的只是极少数的远方亲戚,以及一些有所交集的故人。

嫁了人那就是他的女人,杨桃懂得不多,她朴素的觉得,为了自己和腹中的孩子,必须永远跟着丈夫。无论丈夫愿意在哪里定居,那里就是自己的家。

若真的是自己一把年纪再会故乡看看,到了那时候,中国恐怕已经变成和苏联一样的强国了吧。

女孩是见识确实非常有限,她是那么得相信丈夫,又是那么得相信自己眼镜所看到的。在一年半前随军前往白俄罗斯,夫妻二人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叶卡捷琳堡)买了些东西,又有幸去了明斯克城市。听丈夫所言,五六十年后的中国国富民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比明斯克更繁华。

第一次见到大城市的杨桃在叶卡捷琳堡已经花了眼,有生之年真能看到中国的复兴,真是此生无憾。

莫斯科应该更加漂亮,正因如此,敌人才发了疯似的一定要占领她。昨夜卧榻之上,杨桃与丈夫谈了许多未来的希冀。

在沼泽地,卢布钞票就像是德军搞的ppk代金券,根本毫无价值。钞票在大后方可是不一般,拥有74个毙敌战绩,至少等同于7400卢布奖金!再加上获得勋章的奖金,以及欠发的津贴,杨桃给自己算了一笔账,至少得有两万卢布。她太清楚卢布的购买力,两万卢布真是一笔巨款!

丈夫的情况又是怎样?他是将军,取得的荣誉数不胜数,奖金恐怕要超过十万卢布。夫妻加一起有十多万卢布,然而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杨桃毕竟是女人,她本能的喜欢漂亮衣服和首饰,又希望永远过着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但她也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另一个身份。

“莫斯科肯定有我的同志!我自己的奖金可以全部捐献出去,支援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

杨桃陷入深思,丈夫究竟讲了什么她毫无心思去听。她的心思已经飞到了莫斯科,已经迫不及待的面对新的人生。

杨明志这番当然没工夫去关注妻子在幻想些什么,他挨个介绍起自己名单上的人们。

斯大林确定的必须要走之人一双手就数的过来。

杨明志这里又增加了诸如波多维奇(战斗机飞行员),伊万诺夫(运输机驾驶员),多罗宁(自身炮兵),以及注定会产生争议的巴尔岑、叶甫根尼和拉夫连季三人。

“叶甫根尼和拉夫连季,他们完全有能力担任正规师的师长。巴尔岑同志也能担任师长,也可以作为教官,训练数以万计的优秀侦察兵,为了国家大义,他们有必要物尽其用。诸位请不要再有质疑,更不用担心什么。”

杨明志知道很多人心有忧虑,无外乎是优秀的军官离开,或导致游击共和国战力下滑。

如果要说服所有人,必要损耗冗长时间,此事反正已经和萨林奇金、耶夫洛夫等人解释得清清楚楚,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此事再无异议。

本次会议不仅仅是宣布撤离人员的名单,最重要的就是修筑机场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