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10章 析出食盐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10章 析出食盐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发现盐的事决不能简单的通报上级,最好能在通报的时候拿出实实在在的盐巴!

安东诺夫灵光一闪,便对女兵排长说:“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盐,中午煮菜汤的锅我们就用它煮盐!”

排长一愣:“队长?您要煮盐?我们该怎么做?”

“还能怎么做?就像中午熬汤一样,这是我们这次熬煮的是含盐的泥巴。不要磨蹭了,立刻行动吧!”

现在已经没有比煮盐更重要的事了,安东诺夫立刻安排了一下人手。

一锅水已经烧上,一些含盐的泥巴直接倒入锅内,一名士兵使用铁铲不停的搅拌着。

当水被烧得烫手时,加热立刻终止。士兵合理将铁锅从火上拿开,放在一边静置几分钟。待泥巴沉淀完毕,依旧烫手的水被倒入暂且充当容器的钢盔中。

铁锅被清洗干净后,钢盔里的水再倒回来,接下来加热将一直持续下去。锅里的水随着蒸发越来也少,水也逐渐变成含盐量极高的卤水。

监督这一过程的安东诺夫,非常兴奋的注意到,水位慢慢下降,铁锅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附着的白色粉末——盐晶体。

“很好!继续加热下去!士兵,锅里放上几根木棍,等盐析出后,把木棍上的盐剔下来!”

队长认真的监督,别尔斯基却热的脱掉了上衣。

考察队发现了盐,这肯定除却军事胜利以及娜塔莎的新战功外,最能令军民振奋人心的大新闻!

能成为盐的发现在,别尔斯基真是充满了干劲!他手持长柄铁锹,如同挖井人般一直往下挖。地面的铁锅正在煮卤水,他在地下三米的地方,源源不断的挖出富含盐晶体的土壤。

他持续挖掘,一直注视着土壤的变化。令人高兴的是,越是向下,土中晶体比重直线飙升。

“会不会我再挖上两三米,就能挖到盐矿了?如果是我挖到盐矿,我就立大功了!”

谁不渴望功勋呢?自己不被允许上前线,看着得胜而归的战士们胸前挂上一堆勋章,自己却只能在后方写些文章。就是有几次跟随部队作战,也是在打扫战场时,担任拍照的任务。

还是因为深入挖掘,安东诺夫觉得挖一个小坑已经不合适了。别尔斯基是挖坑主力,如同钻头一般持续向下掘进。十名女兵则在土坑周边,开始扩大坑洞范围。

通过几个篮子,新挖的土壤被源源不断送上地面,它们富含细小盐晶体,很快在铁锅周围堆成小山。

那口不大的铁锅在熬煮了半小时后,盐晶体终于开始析出。投入其中的木棍附着了大量晶体,女兵们高高兴兴的开始剥离工作,更有甚者还故意舔舐一下,即便是齁咸的感觉不也是甜蜜的么。

直到现在,考察队只是挖到了大量富含盐晶体的土壤,这就足够了。

煮盐行动从下午两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五点。

世界很多国家都有煮海水卤水取盐的技术,它并不需要多高的科技,一口大锅就足够了。不得不说,熬汤用的铁锅实在太小了,出盐的效率也非常低。

三个小时不间断煮盐,他们得到了不错的结果。

析出的粗制食盐,这里面肯定还有很多杂质,要进一步净化需要化学实验室的直接参与。析出的粗制食盐重量超过了一公斤,晶体是白中带黄,咸中带苦的口感说明了起糟糕的品质。

这都无所谓,盐是配置完成,接下来就是报捷了!

安东诺夫嘱咐女兵队长:“您差人带着这包粗盐立即跑到矿场那边。你的部下动作必须要快,赶上傍晚运货的火车,把这包盐直接送到指挥部。”

“遵命!队长同志。接下来,我们的煮盐行动还要持续吗?”

“继续下去吧,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尽量生产盐!”

……

沿着上午的道路,五个女兵担任着押运食盐的重任原路返回。她们在旷野中狂奔,用了半个多小时成功的跑到了硫磺矿场。

傍晚时分,白日挖掘的矿石纷纷运到林子里的小火车站,一列拉着五节车厢的火车已经停在这里,工人们正将矿石往平板车厢上堆放。

带着食盐归来的女兵们,首先跑到她们的指挥部,即乔舒雅的团部,汇报了发现食盐的事。

此事,何人不震惊呢?没有任何拖沓,乔舒雅直接给指挥部发去电报,内容言简意赅:“矿场地区发现盐矿,考察队已获得食盐样本。”

乔舒雅令慌慌张张的部下休息一下,稍微喝点水。

不一会儿,来自指挥部的电报直接发了过来,内容简短中透露着指挥部的急切:“立刻把盐拿回来。”

乔舒雅长舒一口气:“好了,你们几个可以下去休息了,你们押运的拿包盐,接下来由我亲自负责。”

运输矿石的火车,因矿石装载完毕总要拖延时间,通常它在六点半左右发车。

乔舒雅知道指挥部可定不想等那么久,那份电报肯定也是司令本人指点发送。

她给予一位会骑马的部下,将一包盐塞进部下的背包:“喀娅,你以最快速度把这包盐送到指挥部。记住一定要快!”

“遵命,团长同志。”女兵中也有优秀的骑手,毕竟在当前,起码传递情报也是合情理的手段,女兵部队也不例外。

骑手疯狂的抽马,她仅用二十分钟杀到鲶鱼村,接着又用了半小时狂奔抵达指挥部所在的铁匠村,此刻的时间才只有六点半!

另一方面,来自矿场驻军的一份内容神奇的电报,已经令指挥部炸锅。

矿场区发现了盐矿,这可能吗?

杨明志对白俄罗斯的矿场资源了解的非常少,他目前只知道这里的泥煤储量丰富的吓人,也知晓这个国家地下有盐矿。

普里佩特沼泽地也的确有些矿产资源,只是战争时代,针对这里的发掘无从谈起。再说了,杨明志对于本地最了解的,还是切尔诺贝利事件。本身这片沼泽就人迹罕至,事件之后,霍姆尼奇以南的地区直接变成了自然保护区。因对辐射的恐惧,原本住在沼泽地附近的民众,成群结队的迁移到戈梅利这样的城市,更有甚者去明斯克了。

所以在沼泽地发现盐矿,定了一下神,杨明志觉得这并非天方夜谭。

尤其是在这样的时代发现盐矿,不得不说,这就是所谓的天佑吧!

指挥部门口突然传来马匹的嘶鸣,接着,一位风尘仆仆的女兵拎着麻布口袋,在门卫护送下走进指挥部。

像是娜塔莎这种进指挥部感觉就像是回家的士兵屈指可数,这位女兵对杨明志也只远远见过几次,其他的军官几乎只有一面之缘。

她有些战战兢兢的模样令耶夫洛夫非常不耐烦。

“同志,你拿的是什么?是盐吗?”

“是……是的!长官。”

“那就赶紧拿出来!快!”

“嘿!老伙计,你吓着这位姑娘了。”杨明志压抑着内心的激动,走上前从紧张的士兵手里拿走那个布袋,“盐就在这里面吗?指挥部已经接收了。卫兵!带着这位同事下去,给她喝点水。”

接着,杨明志从口袋里拿出唯一的布袋,他将此物摊在桌上,直接将里面的东西倒出稍许。

“我说,这东西看起来就是盐。”

“盐?和我们吃的食盐不太一样。”耶夫洛夫摇摇头,有问身边另一人:“福明,您怎么看。”

“我能怎么看?是不是盐你尝一下不就行了?”

“尝一下?还是您来吧。”

“怎么?您害怕了?”

如何确定是盐,舔一下就能证实。瞧瞧这些有些泛黄的晶体,自我保护的本能让杨明志作壁上观。福明的激将法做的好啊,耶夫洛夫也不愧是个比较粗鲁的人,他就做起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

耶夫洛夫舔了一下,突然间,整个人如同触电一般,仿佛失去了自我意识直接瘫倒在地,接着双眼大睁。双手还不停地抽出。

“啊!这东西有毒!”杨明志大吼一声,下意识的握住枪托向后退了两步,接着赶紧蹲下来,可劲吼着耶夫洛夫的名字。

福明表现得更为理智,他大吼着:“卫兵!看管着那个女兵!桌子上的毒药也给我严加看管住。喂,你们两个赶紧去医院,把医生请过来!”

杨明志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看起来耶夫洛夫就是吃了毒药似的,整个人处于呼吸麻布状态。

“耶夫洛夫,你还好吗?我……我给你人工呼吸。”

说罢,杨明志直接把脑袋凑了过去,结果整个人被推开了。

“你去亲你的贝茜卡吧!我没事!刚刚都是骗你们的!哈哈哈!”爆笑中,一副要死模样的耶夫洛夫原地复活。

“你……你这个混蛋!”意识到这压根就是个老男人开玩笑,杨明志咬着嘴唇,一拳打个过去,愣是把耶夫洛夫打倒在地。

“呵呵,吓你们一下,你要紧张。”擦擦嘴角耶夫洛夫又嬉皮笑脸的站起来,“我可以肯定,这东西就是盐。我想,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了。”

无聊的玩笑最终把医院院长拉斯柳京引来,在获悉是一个玩笑后,他倒是高兴的离开了。为何?比起无聊的玩笑,指挥部小方桌上的盐难道不令人高兴么?矿场区发现盐的消息已经开始向外扩散,首先就传到了医院那里。

当晚,指挥部又和矿场方面进行了几次联络,因事态重大,考察队长安东诺夫被勒令返回指挥部述职。

一辆吉普车被派去接他回来,当他晚上九点抵达指挥部时,手里拿着的是重大两公斤的食盐。他还并未对今日的考察工作述职,仅仅是提交的合计三公斤粗制食盐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

此事实在太重大了!

当晚,诸如萨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这两位游击共和国行政方面的一把手,也都齐聚在军队的指挥部里。

安东诺夫丝毫不怵这些大人物,他如实的汇报今日的各种发现,重中之重还是含盐土壤的发现。

“各位长官,我们目前挖到了含有盐分结晶的土壤。目前土坑挖掘已达四米,所挖掘土壤中盐晶体量越来越多,土坑也无地下水溢出。这种地貌过于奇特,我有理由怀疑,如果我们继续深挖,能够挖到盐矿!”

他的猜测难以不让人浮想联翩,尤其是令柳得巴廖夫热血沸腾。

毕竟这位柳得巴廖夫,他管理戈梅利这座城市有十多年了,整个戈梅利地区发现了许多矿产,其中就包括岩盐矿。

不过已经发掘的盐矿都被德军占领了,既然戈梅利有这种矿产,在同属戈梅利地区的普里佩特沼泽,发现新的盐矿也是合理的。

他站起身,面相大家说:“同志们,我想我们必须改变一下当前的工作进度。诸位都知道盐对我们的重要性,现在我们很可能发现了一个盐矿,必须有理由立刻展开深入挖掘。如果我们能够量产食盐,游击共和国有义务成为各地游击队的食盐提供者。为了伟大的游击运动能够蓬勃发展,我们必须立刻展开行动。我认为,明天天亮,针对食盐的发觉立刻进行。即便我们最终是发掘到大量含盐的土壤,也是伟大的胜利。”

“他说的很对,我完全支持。”萨林奇金看看杨明志,问道:“您是将军,也是您倡导了生产自救运动。”

“那就展开行动吧!既然安东诺夫同志的勘察已经取得很好成果,我看我们就在发现食盐的地方建立一个集体农庄。我们本来就要在矿场附近兴建一个新定居点,现在还有比那里更合适的吗?

建设定居点事不宜迟,我们应立刻组织难民南下。我们令难民参与挖掘,再组织一些军人作为挖掘主力。所有挖到的含盐土壤不能浪费,全部送到化肥厂,利用那里的设备把食盐析出。”

“很好啊,干脆您给新定居点取个名字吧。”柳得巴廖夫高兴地说。

“嗯……名字要因地制宜的取,那里发现了盐。干脆就叫盐村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