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584章 偷袭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584章 偷袭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42:08 来源:蚂蚁文学

伪警察宣传利尔楚奇镇绝对的安全,但其北方不远处的两个小镇接连被游击队攻破的事实也不胫而走。

获悉这些消息的正是伪警察的士兵,他们也是从德军的嘴里得知这糟糕的情况。

彼得里科夫镇和图罗夫镇,守军全军覆没。这是何等的战斗力?不是说游击队被打的大败亏输,他们怎么还有实力沿着普里佩特河横扫。

德军不可能把详细情况告知伪军,至于德军,他们已经规划出了攻击莫济里的游击队,其大概的行动动向。

当前,620师下属一个主力团,其团长富勒,担任起了城镇的守备。

该团的侦察兵在八月三日早晨连夜赶了回来,他们一口气跑到了彼得里科夫镇,亲眼目睹了那里的惨状。

侦查队长警惕的汇报:“团长,俄国人杀害了所有守军,他们甚至把桥炸了。从脚印上来看,他们的确是向着西方前进。根据我们现有的情报,他们也袭击的图罗夫。我们分析可得,敌人就在我们西方越四十到五十公里左右的区域。”

团长富勒相信,未知的游击队既然有能力打掉半个莫济里,将城市付之一炬后又从容撤出,那么他们若是袭击利尔楚奇镇,他们完全有这个实力。

根据德军的布防,白罗斯的平斯克可谓重兵云集,毕竟那里人口稠密,又是波兰向东的交通枢纽之所在,亦是游击队活动频繁猖獗之地。

未知的游击队继续向西进攻,分明是作死行为。

师部的一众参谋分析后,认为未知游击队一定会面临后勤问题,他们的老巢必是普里佩特沼泽,他们将很快向东撤退,那么在撤退途中攻击利尔楚奇,可能性可是不小。

毕竟德军对科夫帕克兵团一无所知,620师也没有权限给734师擦腚,这导致620师的战略相当的保守。

所谓白罗斯的游击队如何的疯狂,只要不实质性伤害到基辅周边区域,那就是无所谓的。620师的增兵目的只有一个,只要利尔楚奇镇和周边的农田安然无恙,不会影响八月底的麦收,这就是最好的。

严谨的德国人依旧在城市里建造了许多防御工事,他们还令伪警察,以十人为一小队的在附近巡逻。其巡逻范围主要是农田附近,没有一支小队进入附近的森林。

为何?

距离利尔楚奇镇最近的森林在其南部,其距离也长达五千米!

漫长的开阔地对于放手一方是很大的优势,于是相当的巡逻兵就举着望远镜向远方的森林眺望,以确保没有可以人影出现。

为了避免居民中混入游击队暗中破坏,德军和伪警察不但在七月下旬开始执行宵禁,在德军大批入住后,一份关于禁止居民外出的命令也下达了。直到一切威胁解除,麦收的完毕,对于居民的软禁在完全终止。

而这种严苛的举措,不正是在传达一个消息——利尔楚奇正面临严峻的战争威胁。

在这方面德军却是弄巧成拙,逆来顺受的居民,其心态也在快速转变着。只要看看街道上那些突击建立起的机枪碉堡,和挂满铁丝网的路障。还有谁会相信伪警察的话?

德军本意的不想和游击队发生冲突,居民是枪声也不想听到。

奈何,苏军已经下定决心,虽然对利尔楚奇镇了解非常有限,既然得到了司令的命令,必须打一下。

倒是情况变化巨大。

“德军有两千人,他们还是620师的。这个部队您听说过没有?”趁着中午的暂时休息,科夫帕克继续询问巴尔岑。

“不!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番号。叛徒还说了,成了还有不少像他那样的叛徒。”

“唉,我和他们都是乌克兰人。为什么我们要自相残杀呢?他们将饥荒的责任归结为斯大林,可这就是事实吗?就算确有其事,这能成为他们给德国人卖命的理由?真是悲哀,非要给***充当鹰犬。”

“所以对待他们的态度……”巴尔岑扭头问。

“杀!我就是这样的态度!我有权判处叛国者死刑!”

科夫帕克给自己明了志,即未来利尔楚奇破城后,就算是抓到了五百个叛徒还是一千个,也全部处决。战争时期,这种领袖定下的铁血政策必须无条件执行。

趁着中午休息,苏军开始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基于苏军对城镇的了解依旧过少,所以脱离大部队的韦尔希戈拉侦察队,将充当火力侦查的工作。这四百号人被命令连夜赶路,并在夜间发动偷袭。

所谓偷袭,最终目的不过是宣示自己的存在,在制造战争的恐怖氛围外,诱导德军施行反击,以判断其实力。

至于大部队的行动,部队将继续沿着河流行动,最终全军埋伏在城南的森林中伺机而动。

作为军事顾问的巴尔岑有自己的谋略:“我们埋伏于森林,如果敌人出城作战那再好不过。但韦尔希戈拉的攻击,有可能吓到城内平民,平民一旦逃亡,我们就可将其抓获。届时我们只要询问平民,即可知晓德军的更多底细。”

如果军队难以破城,尽可能的带走城里居民,也不失为一种成功。

科夫帕克可不敢鲁莽的让军队嗷嗷叫的冲锋,显然巴尔岑的策略是当前的最好选择。

下午两点,部队结束了舒服的休整后继续启程。

巴尔岑继续领着他的部下作为先锋,不费吹灰之力的攻陷了另一个村庄——米洛舍维奇。

苏军一如既往的处决了伪军叛徒,一股脑带走所有村民。

整个队伍人数再度增加,由于大量非战斗人员拖累,行动真可谓磨磨蹭蹭。

如果说巴尔岑是用跑的,大部队则是蹒跚。根据地图的标注,要抵达利尔楚奇镇南部的森林区之边缘,尚有近二十公里的速度。

以当前速度,除非连夜赶路方可抵达目标。

到了晚上七点,部队停滞安营扎寨。部队为了不迷失方向,果断沿着河流前进(该河可一直通向利尔楚奇),这使得部队途中淌水走过许多浅滩沼泽,被普里佩特沼泽地的烂泥支配的痛苦感,不但恶心士兵的心,也弄得大家一身疲惫。

大部队实际是距离目标森林之边缘六公里的密林中扎营的,这里渺无人烟,唯有高达的松林层峦叠嶂。士兵只见的交谈声,以及满是泥巴的靴子踏在松叶土的沙沙声,便是一切的声响。

士兵以饱含油脂的树枝为柴点燃大量篝火,在吃过晚餐,又清理完靴子裤腿上的泥巴后,纷纷倒头就睡。

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的睡眠,士兵们裹着缴获的毯子床单,缩成一团,围着篝火鼾声一片。

虽然科夫帕克不希望这样,他巡视一番后,真切的明白战士们真是太累了。

围着篝火,他对战斗的些许担忧终究变成踌躇。

他问到巴尔岑:“同志,您听到这些鼾声了吧!大家疲惫不堪,如果他们以这样的姿态作战,等待我军的,绝对是重大伤亡。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我没什么好办法,战术已经定下来,我们照着执行即可。当然,如果您还是担心对利尔楚奇作战过于危险,现在绕过它还来得及。”

科夫帕克摇摇头:“不!已经太迟了。”他又看看怀表:“还有四个小时,侦察队就要发起进攻。子弹已经打出去了,我怎可能把它塞回弹壳?”

“好吧!”巴尔岑耸耸肩,“您就不要再抱怨什么了。士兵疲惫,就不要指望他们能疯狂进攻。我们的粮食还是相对充裕的,我军临时在森林中休整两天,对整个战局也没什么不利影响。”

其实,像是巴尔岑这样的体力狂人,连续征战四十余天,身体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他是强忍着疲惫和科夫帕克说话,见对方没有更多问题,便回到自己的营地倒头就睡……

整个兵团大部队,除却少量的机枪手进行惯常的防御和通讯兵,其余人等一律陷入鼾声。

而在北方十二公里处,韦尔希戈拉的侦察队,正是浑身挂满青草,躬着背走在略微发黄的麦田中。

这四百人使用刚刚学会的三角型队形,笨拙的踏在麦田中。好端端的粮食被糟蹋,没有人痛心。甚至有些战士希望一把火将其烧毁,既然自己得不到,敌人也休想得到。

在其远方亮着星星点点的灯光,灯光所在即是利尔楚奇。城里的火力发电站一直稳定供电,不但进行了有限的夜间照明,也驱动三十盏探照灯照射城市周边。

“呵呵,看来德国人真是早有准备!如果兵团长决意强行攻城,我们定要损失巨大!”

韦尔希戈拉暗自庆幸,不过他和弟兄们已经摸到城市边缘,肯定要搞出些大动作的。

四百士兵绝非一个小数目,他们还扛着五门50毫米迫击炮,夜袭的资本颇为充足。

就在八月四日的凌晨零点,肾上腺素爆棚的韦尔希戈拉,带领他的四百个战士,展开夜袭。

迫击炮以最大射程打出80毫米炮弹,这些炮埋伏在麦田中,士兵亦是如此,纵使探照灯一直照,什么也没有发觉。

直到炮弹的尖锐呼啸,令夜间站岗的德军士兵惊愕。

剧烈的爆炸伴随着可怕的橘红色火光,带给整个利尔楚奇镇大地震动。剧烈的响声震碎了许多玻璃,以至于飞溅的玻璃碎片划伤了不少熟睡的德军士兵。

进驻此地的620师官兵又此心理准备,当袭击发生后,不劳军官命令,他们一个个麻利的下床,拉开电灯后纷纷仅用两分钟就穿戴整齐,相当数量的士兵从熟睡到战斗状态之切换,仅仅才五分钟。

他们冒着炮火纷纷进入各自的岗位,那些布置在建筑上机枪火力第一时间反击,绿色的曳光弹更是创造炫目奇景。

“就这样,继续开火!扰闹敌人,骗出他们的火力点!”

韦尔希戈拉面沉似铁,内心则乐开了花。

苏军当前的位置距离城镇有一千五百米,80毫米迫击炮以最大射程开火,实际落点则纷纷偏移。苏军无意具体攻击某个目标,他们单纯以整个城镇为目标,如果能直接炸翻敌人的指挥部,那就是最好的!

有一发机智的炮弹,它脱膛而出后居然向着火力发电站分去,最终命中了安置电击的房屋。坍塌的天花板砸坏了锅炉,蒸汽疯狂外泄的同时,也闹得全镇大断电。

炮击没有击中德军指挥部,倒是震碎了整个建筑的玻璃,德军团长的办桌上被玻璃碴子覆盖。

德军团长富勒,他被爆炸惊醒后,跌跌撞撞的撤到备用指挥部——一间地下室。

户外的炮击还在持续,己方的反击也全面开始。

“你们给我到各个营,命令各位营长拼死守住!一定要把攻城的俄国人打出去。不要担心战斗会误伤平民,他们是死活不关我们的事!”

富勒给通讯兵刚刚下达命令,他接着给伪警察局打电话。可惜,他针对伪警察的命令才说到一般,大停电开始了。

惊魂未定的几个参谋员,听到他们的团长在黑暗中大发雷霆:“真是见鬼!难道炮击把发电站炸毁了?!”

过了一会,地下室的电池被翻出来,昏暗的灯光因大地的震动频繁闪烁。

富勒的心情糟糕透顶,他对苏军进攻早有预案,但他偏偏没料到,俄国人居然非常不仗义的趁着夜深搞偷袭。他更不知道进攻的俄国人具体番号,但他敏锐的感觉到,打进城里的迫击炮弹,肯定是德国造。

游击队用缴获的德制武器作战是非常普遍的,但一次击中多门炮施行密集的轰炸,真是令富勒大为吃惊。

终于,恶心的炮击戛然而止,户外的枪声不绝于耳。

战斗依旧,因对黑夜的担忧,德军没有任何出城作战的计划,他们和伪军就守卫各条街道,枪口一致朝外。

战斗最激烈的区域在城镇的西侧,渐渐打明白的富勒,把自己一半部队调到城西,最终在火力上完全压制了苏军。

“德国人真是疯了!曳光弹简直闪瞎我的眼!”韦尔希戈拉趴在麦田中,他当前的位置颇为安全,先锋的部队则被德军集火。

战斗已经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德军的反击火力似乎也达到顶峰!当德军开始用迫击炮轰炸时,韦尔希戈拉决定结束这一侧。

苏军开始撤退,他们拉着十多个阵亡战友的尸体,带着二十多位伤员,于夜幕掩护下撤退。

战斗是突然爆发的,结束的也非常突然。苏军枪口一停,躬着背向西撤走。德军也没有丝毫追击的意图,他们继续向天空打出几发照明弹,看到的是大量被炸坏的麦田,并未引诱苏军反击以暴露自身。

密集的枪声突然消停,化作零星的枪声。

不一会儿,一个浑身灰土的士兵冲进地下指挥室。

“报告团长!俄国人……”

“俄国人怎么样?快说!”

“俄国人被击退了!他们逃跑了。”

担忧不已的富勒终于长出一口气,就在战斗最激烈时,他给师部发去城镇遇袭的电报。他只是通报了遭袭的事实,并没有任何求援的打算。他认为部队能守好城镇,上级也对此信心满满。

当守军真的取得胜利,富勒才真正的安心。

他不必担心敌人进城和自己打巷战,更不有担心那些平民有可能的突然帮起游击队。

他的安心仅仅持续十多秒,随着蓄电池的电量降低,灯光再度变暗,城镇电力短缺和战斗后的烂摊子之处理,又成了他的心头大事。

韦尔希戈拉把炮弹打光,他的兵扛起炮管和底座撒腿就跑,至于造成利尔楚奇许多建筑被毁,一百五十名德伪军伤亡(五十五人当场死亡),和近二百名平民伤亡,善后工作全然是的占领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