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 > 第一百三十章 悠闲的战争岁月(二)

“文图拉经理、戈什金先生,这边!”商城港码头上,徐浩用力挥了挥手,喊道。

穿着一身考究礼服的文图拉船长也挥手回应了下,然后便与穿着一身皮袍的戈什金走了过去,他们正是与徐浩事先约好的人,打算一同前去伊瓜苏港一带文图拉经理是代表信使班轮公司考察一下开通拉普拉塔巴拉那水系内河定期班轮业务的可行性,而戈什金则纯粹是带着一干罗斯劳务工前去那边修铁路,具体路线是从伊瓜苏到南胜乡(瓜伊拉)。

话说自从东、葡战争爆发,东岸军队一路高歌猛进以来,国内很多人看到了战争背后的商机比如伊瓜苏港一带的开发就是现在是太多人盯上这块大肥肉了,信使班轮公司是、开餐馆的徐浩是、罗斯劳务工头子戈什金也是,大家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文图拉船长,很久没看到你了,最近还好吗?”徐浩上前与两人分别握了握手,满面笑容地问道。

“得了一场大病,差点蒙主感召,不过后来还是恢复过来了,主还不想让我这么快去侍奉他。”文图拉船长耸了耸肩,无所谓地说道:“所以我现在又为公司来服务了,巴拉那河,我也是第一次去呢,得好好考察考察。”

“那你们得抓紧了。”徐浩笑道,“国营的内河运输公司已经运营这条航线有一些时日了,准确地说他们从战争期间就开始通过这条毁誉参半的河流运输人员及物资了,对整条航道的资料掌握得较为全面,哪里有浅滩、哪里有礁石、哪里有激烈不能说一清二楚,但也大致有数。你们要和他们竞争,难度不小啊。”

“再难也得上啊。”文图拉船长闻言有些苦笑,“现在近海的客货运输竞争也很激烈,重组而成的南海班轮公司(隶属于南海集团,下辖南海运输公司、南海班轮公司和南海渔业公司)实力强劲,船也比较新,人员更是熟手,甚至还能更多地得到银行融资,我们拿什么和他们争?也就是挣些辛苦钱罢了。当然了,我们也不需要像他们这些国营企业被迫承担大量政策性亏损,也不需要上交利润,更不需要干一些我们不想干的事情,因此我们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大家一起竞争就是了。”

“南海班轮公司实力强劲,内河运输公司难道就不是行业巨人了?呵呵,文经理,你们信使班轮公司能存活至今,委实不容易啊。不过我看好你,国家虽然每年都会对内河运输公司予以一定的补贴(多为政策补贴,比如来自淮安府的船工等),但也不会允许他们搞垄断的,所以你们未来的发展大为可期。”徐浩说道。

“承你吉言吧。”文图拉船长说道,在东岸这么多年,汉语倒是越来越溜了。

听着徐浩、文图拉二人在一旁侃侃而谈,貌似粗豪实则心细如发的戈什金有些羡慕,同时也有些自卑。他虽然通过往东岸输入罗斯劳务工挣了不少钱,可说到底他的地位仍然不高,至今还是个外国人,而且他的这份职业也颇受一些人的鄙视,被讽刺为“吸血鬼”,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异样的眼光。毕竟非国民劳务工在东岸的名声实在有些不佳,很多刑事、民事案件都与他们有关,而且其内部还时不时地火拼,这更加深了人们的恶感。

因此,在东岸,戈什金是拼了命地想要钻营,想要认识更多的有能量的人,以拓展自己的事业,甚至最后成功洗白上岸,加入东岸的上流社会。为此,他之前死命压榨手底下的工人去帮陆军修北方铁路;后面又抽了一些人加入义勇军第三大队,到巴拉那瓜湾一带登陆,替东岸政府在当地搞治安战;现在,一听东岸政府要开发伊瓜苏港一带,并且打算在伊瓜苏港到南胜乡之间修铁路,他又自告奋勇承接了部分工程,将去年新从俄罗斯过来的一批劳务工送过去干活,报效东岸之心那是热切得很哪!

好在徐浩也挺照顾戈什金的面子,在与文图拉船长略略寒暄了两句后,他又朝戈什金笑着说道:“恭喜啊,戈什金先生,你这次又承揽下了一个不小的工程,假以时日,你一定会成为我们华夏东岸共和国知名的建筑大亨的,我想这一天应该不会太远。”

戈什金一听顿时有些心花怒放,虽然明知道对方是在恭维他,但这话听着高兴啊,因为洗白上岸成为建筑公司老总,本就是戈什金的人生奋斗目标啊。因此他立刻用蹩脚的汉语回答道:“谢谢徐先生,我会好好完成这项工程。真的,我的手下都是从罗斯过来的,他们吃苦耐劳,且力气大得不可思议,只要一点点食物就能干很长时间的活,而且我会狠狠关照他们的,这段工程的质量,不会存在问题,没有任何问题,也会按期完工,真的!”

“那祝你以后的事业顺利。”徐浩微微一笑,拍了拍戈什金的肩膀卧槽,这货穿的是最上等的海兽皮袍吧,果然土豪,也不知喝了多少罗斯劳务工的血说道:“对了,你现在还不是华夏东岸共和国国籍吧?有机会去申请一下,这对于你以后的发展极为重要,你的事业想要做大,想要脱离目前的层次,就必须有个国籍,明白吗?”

“明白明白,我现在日常汉语对话考核已经过关了,就是居住年限还没到,等一到期我就去申请国籍。”戈什金立刻说道。现在戈什金生意做得愈发大了,手下马仔众多,日进斗金,因此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东岸,然后派一些心腹手下(多是自家子侄或可以信赖的朋友)前往阿尔汉格尔斯克、圣尼古拉斯等罗斯港口,搜罗移民(很多甚至是直接从监狱里提出来的)来东岸务工,因此汉语水平提高得较快,本地关系网也渐渐编织了起来。尤其是他慢慢结识了一些陆军部的参谋之后,在东岸的前景是豁然开朗,令其喜不自胜。

当然了,他本人也喜欢待在东岸。这里天气温暖,物产丰富如果他愿意,他甚至可以天天吃俄国风格的食物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法律比较严明,社会风气也不错,居住在东岸,他不太用担心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除非他真的得罪了一些了不得的大人物,不然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做自己喜欢的事。要知道,像他这种出身很低贱的人,如果是在旧大陆,有钱还这么招摇,早就被抓进监狱牢底坐穿,财产也被贵族们瓜分了,哪还能像在东岸这么招摇?所以戈什金还是万分希望能混上一身东岸皮的,就如同他手下那帮苦命的罗斯劳务工们一样。

“诸位,船已经到了,我们不妨这就上去吧。”徐浩伸手做出了一个请的动作,朝二人说道:“莫不是二位还有人要等?”

文图拉、戈什金二人自然没什么人要等,因此很快便带着随从们上了船,朝伊瓜苏港而去。他们乘坐的船只依然是经典的72吨级内河小火轮,船上除了这么十来个旅客外,便都是一些食品了,有私人托运的,但大部分还是公家的货物,如:面粉、豆油、高粱、蔗糖、盐、白酒、葡萄酒、啤酒、咸鱼、腌肉、饼干、咖啡、可可、罐头食品等,种类很杂,看起来给国营百货公司配备的。

此外,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另外一艘72吨级小火轮,这是孙春阳南货铺斥资购买的第一艘新船(之前都是买内河运输公司淘汰下来的旧船),船上装载了不少针头线脑、锅碗瓢盆、蜡烛火折子等日用小百货,另外还受北方种子公司之托运了一些稻谷、大豆良种,受东方县畜牧站所托运了一些鸡鸭鹅甚至狗,总之货品还是挺杂的。 . 首发

两艘船一前一后离开商城港,便驶进了浩瀚宽广的拉普拉塔河,然后逆着河水而上,直朝巴拉那河而去。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虽然东岸与西班牙之间关于买地的事情仍在两国间来回传递消息,但执委会已经基本确定会将巴拉那河的自由通航权也一并纳入新的购地协议之中,以使东岸船只在巴拉那河上的航行变得更名正言顺目前虽然船只也能在上面航行,但那是联合参谋本部给西班牙人施压后,对方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检审法院勉强给予的战争期间临时通航权,并不是长期有效的,因此尚需后期将之固定下来。不然以后伊瓜苏港一带与本土腹地之间的联系,就会有不小的麻烦,故巴拉那河的通航权是东岸人志在必得的,这不以西班牙人的意志为转移。

1661年8月1日,两艘船只抵达了西班牙人的罗萨里奥港这又是一个因为东岸人的介入而提出催生出来的城市,设于第二次东西战争后,目前有约一千多白人居民在这购买了一些皮革及兽脂后,两艘船继续北上,并于第二天下午抵达了著名的圣菲港。

圣菲港现有白人居民两千多,另有克兰迪人、克丘亚人数千,也是一个了不得的大城了。因为其地处要冲,南来北往、西来东去的货物都在此汇集,木材、皮革、牲畜、水果、谷物、亚麻、兽脂、腌肉乃至东岸的舶来品等等,都要在这里集散,然后四通八达地输往亚松森、布宜诺斯艾利斯、科尔多瓦等地。甚至于,到了第二次东西战争结束后,西班牙人开始将越来越多的智利、秘鲁金银经骡马队输送到圣菲港,然后装船出海驶往旧大陆的塞维利亚。盖因经南大西洋运回西班牙本土,隐蔽、安全,而且附近海域被东岸人整饬多年,海盗为之绝迹,比起形势复杂、各国角力的加勒比海,不知道强上多少倍,因此西班牙人现在越来越喜欢从圣菲运金银回本土,且其运输量占总数的比例也开始逐年提高。这对加勒比海的海盗们来说,应该是一个巨大的利空吧,他们很可能需要转移活动基地到加那利群岛一带伏击了,不然恐将很难有所斩获。

过了圣菲后,就多是穷乡僻壤了。荒草连天,乱石嶙峋,河水激腾,野树成林。大草原上,一群牧马的高乔人正唱着苍茫悠远的歌曲,在红霞与朝雾中缓缓远去。他们秉承着祖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虽然近些年因为贫困已经有太多的高乔人被西班牙和东岸收编,但坚守传统、甘于清贫的仍然很多。

两艘72吨级小火轮在巴拉那河上不紧不慢地行驶着,中途只有科连特斯和波萨达斯两地可以停靠补给。而过了波萨达斯后,河面顿时变得不太好走了起来,激流、浅滩、暗礁开始无时无刻地威胁每一位麻痹大意的船长,并让他们为自己的大意付出惨重的代价徐浩、文图拉、戈什金等人注意到,河面上经常会看见一些“清塘军”系列的挖泥船,这应该是交通部派出来清理河道淤泥的。而一些较危险的航道也被实现用浮筒标示了出来,有些水流湍急的大转弯之处甚至还修建了简易木质灯塔,这些使用组合凹面镜的灯塔,将火光远远地传递到了很远的地方,以此提示夜间航行的船长们注意危险,这些举措无疑大大提高了巴拉那河航行的安全程度。

8月13日,两艘船一前一后开进了目前仍在修建中的伊瓜苏港,停泊在了美丽的蓝花楹树旁。徐浩等人下了船,然后在一名闻讯赶来的蓬莱菜馆经理的接引下,住进了一间正处于修建中的建筑,同时也是徐浩打算在此开办的另一家餐厅粤东菜馆。

接引徐浩等人的经理名叫劳司吉,早期扬州移民出身,不过其手下却多是些来自广州、惠州一带的厨子,刚刚经长途海运来到东岸本土(是徐浩在远东的朋友帮忙搜罗的),这会正熟悉情况呢,顺便帮搭把手修建餐馆。而作为餐馆的主要投资人,徐浩自然也要找他的项目负责人问一问如今餐馆筹备的各项情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