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802章 科举开幕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802章 科举开幕

作者:剑从天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46: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凌回到了洛阳。

若说最近一段时间,苏曜麾下最忙的人,那自然是非他王凌王彦云莫属。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最近这一个多月里,发生了太多事。

都不提上个月苏曜一路哒哒哒的剿灭白波,然后又掏了个回马枪,镇压河东世家叛乱的战事。

就在苏曜收复司隶全境,保障京师周边安全后,他便一秒也不停的就连发数道诏命,不但推行均田制,还新设统计司,改组都察院,还制定了首个考核官员的考成法等等。

这种种改革政策接连发出,洛阳朝廷洛阳朝廷上下一片震动,原本看似平静的朝堂,瞬间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一时间反对之声可谓是甚嚣尘上,虽然这些改革大多都是在河东等三河之地试行,但苏曜表现出的决心却令人相当不安。

尤其是那归来的审计司郭嘉与那户科给事中程忠一道,一回来就开始查故大司农寺,虽未明言,但有心之人都看得出来,其顶头上官杨彪显然是重点纠察目标。

一时间,京师之中暗流汹涌,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不过,这一切反对,最终还是渐渐消弭了下去。

因为彼时的京师之中,有一件更为重要的大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天下首届科举大会!

经过了一系列紧张的筹备,终于在女帝万年登基三个月后的预告时间内,如期举行。

为了这场科举,洛阳城早已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身着儒服、怀揣书卷的考生,他们或是神色匆匆地奔赴考场,或是三两成群热烈讨论着经史子集、时务策论以及苏曜新设的那些算学等考题。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才俊,带着各自的抱负与梦想,齐聚京城,都渴望能在这场考试中崭露头角,开启自己的仕途之路,同时也为这古老的王朝注入新的活力。

“没想到啊,没想到!”

“不看家世,而是看才学,通过考试拼分数来决定能不能当官,这种事情真的不是我在做梦吗?”

一个面容清瘦的男子眼中闪着激动光芒,拽着身边同伴的胳膊说道。

说话的这个男子名叫周宇,他已年过三十,在洛阳的太学中渡过了十余年的时光。

老实说,他都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熬过这么长时间的日子了。

周宇乃是寒门出身,家中世代务农,能进入太学,全靠着自己从小展露的聪慧和对学问的执着热爱,打动了一位路过的太学博士,被举荐入学。

那时的他,当真是初生牛犊,朝气蓬勃。

周宇日夜苦读,以为凭自己出众的才华定能在太学中脱颖而出,谋个好前程,光宗耀祖。

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在太学里,他看着身边那些世家子弟,凭借家族权势,轻松获得珍贵的典籍、名师的指点,甚至未出太学就已在官场有了人脉铺垫。

而自己,只能在破旧的书斋中,就着微弱的灯光,反复研读那几本翻烂了的经书。

为了节省灯油钱,他常常天未亮就起床读书,等夜幕降临,实在看不清字迹了才作罢。

到了寒冬腊月,他手脚长满冻疮,握笔都困难的时候,也从未想过放弃。

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起码在学业上,周宇认为圣人诚不我欺。

凭借刻苦努力,他不但在诸位同学间背书背的最好,在多场太学组织的辩论中也都屡屡胜利。

无论是探讨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还是剖析当下时政的利弊得失,周宇都能引经据典、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禁为之侧目。

有一次,太学举办了一场关于“治国应以德为先还是以法为先”的辩论会。

世家子弟们大多主张以德治国,毕竟他们家族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的道德礼教秩序。而周宇却站出来,大胆地提出了以法为先的观点。他指出,当下大汉吏治腐败、民生凋敝,正是因为法令松弛,权贵们肆意妄为却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只有严明律法,才能约束各方行为,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观点一抛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台下的世家子弟们纷纷露出不屑的神情,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寒门出身的愣头青,竟敢挑战传统观念。

但周宇毫不畏惧,他列举了诸多历史典故和当下的社会乱象,有理有据地进行反驳。

在激烈的辩论过程中,他言辞犀利,逻辑严密,逐渐让那些原本嘲笑他的人闭上了嘴。

最终,这场辩论以周宇的胜利告终,他也因此在太学中名声大噪。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什么卵用。

甚至,周宇后来发现也许自己狂妄还给他带来难以承受的副作用。

要知道,如今时代,想要出仕做官,靠的乃是察举征辟。

而这举荐之权,大多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

周宇在太学辩论中的风光,反而招来了世家子弟更深的嫉恨。

他们在各种察举推荐的场合,对周宇进行诋毁和打压,使得周宇一次次与出仕的机会失之交臂。

周宇看着那些被举荐为官的世家子弟,很多都是不学无术之辈,心中满是愤慨。

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周宇心中的不甘愈发强烈,但他又感到深深的无力。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难道真的要在这黑暗的世道中,被永远埋没吗?

而就在周宇几乎要绝望的时候,苏曜推行科举制的消息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黯淡的世界。

他不敢相信,竟然真的有这样一个机会,能让寒门子弟凭借自己的才学去竞争官职,打破世家的垄断。

如今,站在太学对面新建的贡院之前,即便经历了长达三个月备考时间,周宇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会是现实。

会不会,我这次不过是个陪衬?

只是来走走过场,是朝廷安抚寒门子弟的手段?

周宇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过往被世家打压的经历,让他对这突如其来的机会充满了怀疑。

他不禁望向四周,发现那些寒门学子大多与他抱有同样的不安。

就在这时,贡院前新垒的高台上,司徒杨彪以及名儒蔡邕双双走上台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