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794章 真正的大招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794章 真正的大招

作者:剑从天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0: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深夜,郡守府书房。

且说众人在沉默用过晚膳,红儿带着下人将案几撤下,苏曜见众人情绪稍缓,便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

“诸位,方才的争论我都听在耳中。大家各执一词,各有道理,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这江山社稷着想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

“世家和寒门,世家和寒门,皆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才,缺一不可。”

“世家子弟,传承数代,家学渊源,在经史子集、政务处理上确有深厚底蕴,为朝廷贡献诸多良策,往昔诸多盛世,皆有世家子弟的功劳,这一点毋庸置疑。”

听了苏曜的话,刚刚一直铁青着脸的司马朗和荀攸不由点头,面色稍缓,然后紧接着苏曜就是一个然而:

“然而,孔夫子讲有教无类,我大汉崇儒重教四百年,兴教化民,文教昌盛,寒门之中亦能出贵子。”

“这些寒门子弟虽出身贫寒,却心怀壮志,刻苦求学,能力不在世家子弟之下,更难能可贵的是因为出身民间,他们对民生疾苦有着切身体会,其提出的见解往往能切中时弊,可以为治国理政带来新的思路与活力。”

“而都察院作为朝廷之重器,监察百官,审计财务,责任重大,更需广纳贤才,不拘一格,绝不能墨守成规,走那故步自封的老路。”

“大将军英明!”

虽然知道苏曜接下来的打算,但听到这里,郭嘉与王凌等人还是不由齐齐拱手高呼一声,暖心至极。

荀攸和司马朗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顿了顿,还欲再言,就见苏曜一抬手,继续道:

“诸位的看法我已知晓。”

“确实,如今虽然御史台积弊已久,亟待重建,但因部分败类而排斥整个世家,也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那大将军的意思是?”

荀攸听到这里,隐约间也有点回过味来,他目视苏曜,静静的等待下文。

只见苏曜豁然起身,朗声说:

“我苏曜用人,向来唯才是举,不问出身。科举之制,便是为了打破门第之见,让天下英才皆有出头之日。”

“这一次,对于都察院的扩编,依我看不如咱们也再搞一次考试好了。”

“考试???”司马朗瞪大眼睛失声道。

“没错。”苏曜说,“那些管理岗的高官们姑且不论,这新部门搭建总是需要人来干活的。”

“不管是在京中监察官员,还是出差地方来监察和审计河东普查一事,靠现在那点人是铁定不够的。”

说到这里,苏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

“对于这些官吏缺口,我决定在之后召开一场统一的考试进行招募。”

“本次科举及第的士子,以及公卿世家们举荐的人才,都可以来参加这次考试。”

“不论世家寒门,大家同台竞技,公平竞争。”

苏曜环视一圈,目光落在荀攸和司马朗身上:

“世家子弟,若真有才学,自当不拘一格,予以重任,寒门子弟,若能力出众,也应破格提拔,委以要职,考试之中,无论出身,皆以才学论高下,择优录取。”

“如此之法,各位以为如何啊?”

众人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后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荀攸手抚胡须,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忖:这考试之法,倒也不失为一个公平之策。

既给予了世家子弟展示才学的机会,又能让寒门子弟凭借自身努力脱颖而出,如此一来,既能安抚世家,又能激励寒门,还能选拔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充实都察院,可谓一举多得。

司马朗亦是目光闪动,他虽出身世家,却也明白苏曜此举的深意。

若以考试定优劣,世家子弟凭借多年的家学熏陶,在考试中未必会落于下风,如此一来,倒也能让世家颜面不失,还能避免与苏曜彻底对立。想到此处,他拱手道:“大将军此计甚妙,以考试选拔人才,公平公正,既能选出贤才,又能服众,朗以为可行。”

荀攸也随之附和:“公达所言极是,如此一来,各方皆能接受,都察院也能吸纳到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实乃良策。”

见荀攸和司马朗都表示赞同,郭嘉和王凌等人自是纷纷点头,卫觊也连忙表态:“大将军英明,如此安排,定能让都察院焕然一新,为新政的推行保驾护航。”

苏曜见众人意见达成一致,满意地点了点头:“既然诸位都无异议,此事便这么定了。”

计议既定,接下来众人就深入话题,就统计司还有新都察院的部门设置以及具体权责,还有下来扩招考试的其他事项深入讨论。

而越是深入,众人越对苏曜的发言感到心惊。

这一层层的设计,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直叫众人惊觉,原来大将军心中早已绘制出一幅宏伟蓝图。

苏曜条理清晰地阐述着,统计司要设立专门的人口普查科、经济数据核算科以及土地资源清查科,各科室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将全国的基础数据牢牢掌握。

而新都察院则分为京畿监察部、地方巡察部和财务审计部,不仅各司其职,还能相互监督制衡。

提及扩招考试的其他事项,苏曜更是目光如炬,言辞恳切:

“考试内容,除了经史子集,还要加入时务策论,考察考生对当下民生、经济、吏治等问题的见解,唯有能提出切实可行之策者,方是我大汉所需之才。”

“与此同时,都察院作为监督风纪的部门,首在清正廉洁。”

“其部官员,当以身作则,若有违法违纪之事,当罪加三等,严惩不贷!”

众人听苏曜这般斩钉截铁地强调都察院官员的纪律要求,皆是神情一凛,心中明白这是要从根源上杜绝监察机构的腐败,确保新政推行的公正性。

荀攸率先拱手赞道:“大将军思虑深远,都察院身负重任,唯有自身清正,方能监察百官,威慑群小。如此一来,新政推行之路,又多了几分保障。”

司马朗也面露赞同之色,补充说:

“不过严惩违法违纪者是一面,对那些公正执法、政绩卓著的官员,我们也应该予以褒奖,有奖有罚方能激励都察院众人一心奉公。”

话说到这里,之前众人争执紧张的气氛也早已不见。

荀攸一听司马朗如此说,当即打趣他,说他身为御史官员,这是来给自己谋福来了。

司马朗闻言也是哈哈大笑,摆手说:

“公达羞煞我也!”

“某这番话,纯是为了都察院的长远发展考虑。”

“公正执法的官员得不到表彰,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尽心尽力?这褒奖可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肯定,更是为我整个都察院树立榜样。”

郭嘉轻摇折扇,笑着接过话茬:“司马兄所言是极,赏罚分明方能让都察院上下一心,不过,这奖惩的标准细则,还需仔细斟酌才是。”

本来话说到这里,也就该就此打住,再议其他重要事情了。

然而谁知道,刚刚一直听他们说笑的苏曜却突然顺着话头接了下来:

“这奖惩之事,诸位言之有理,我这里正好有书一册,虽尚不完善,但作为都察院奖惩制度的基石或许可行,诸位但且一观。”

话音一落,苏曜便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顺手往怀里一摸,便掏出了一本装订精美的书册,上书“考成法”三个大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