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751章 刘协求援,苏曜谈笑风生

见苏曜不紧不慢,刘协是一脸焦急,也不顾身旁的美人们,径直走到苏曜跟前,扯着他的衣袖说:

“那些大臣的吐沫星子都快把朝堂淹了,外面也听闻有学生们要聚众闹事,你还在这里悠哉游哉!”

苏曜缓缓睁开眼睛,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悠然说道:

“小刘同学,您急什么?今天的作业和武艺练了没有?这是又跑朝堂上陪万年去了?”

“害,那些御史言官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呗,他们又能奈我何?”

“世上本就没有不得罪人的改革,我若去了,岂不是正中了他们的下怀?”

刘协闻言,急得直跺脚:

“可你也不能这么不在乎啊!如今外面流言四起,都说你意图不轨,危害尤甚王莽董卓,你若是再不出面解释,只怕民心尽失啊!”

“民心?”

苏曜轻笑一声,坐起身来,随手拿起一颗葡萄扔进嘴里,嚼得津津有味:

“小刘同学,今天正好我就给你上一节政治课来。”

“民心这东西可不是靠几张嘴皮子说出来的,也不是靠委屈求全、一味迎合就能得来的。”

“民心是实实在在做事做出来的,是让百姓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才会真心实意地拥护你。”

苏曜说着,眼神里闪烁着坚定和自信:

“我苏曜行事,向来问心无愧。”

“我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事情,我做的每一件事,皆是为了这社稷安定,为了苍生黎民。”

“那些出来弹劾的言官们,只看到表面的风波,一味纠结各人的利益,搬出些什么祖宗之法的道理,就想要诋毁我?真是痴人说梦。”

刘协听着苏曜的话,心中虽然稍稍安定了一些,但眉头依然紧锁,叹了口气:

“可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百姓多愚钝,他们更多是谁嗓门大就听谁的。”

“冠军侯你总不能指望这些大字不识的人能看到你改革背后未来数年的变化吧?”

“如今朝堂上被言官们搅得乌烟瘴气,朝堂下又有一群太学生在游行声讨你的罪行。”

“那些不明就里的人,很容易被煽动,一旦局势失控,后果不堪设想啊!”

太学生游行。

这便是朝中种拂图穷匕见时在京师中突然发动的另一股势力。

他们的出现,让刘协感到了极度的不安。

他也说不上来怎地,但是对很多事情,就是能有一个近乎本能般的判断。

虽然梦境中的很多记忆已经非常模糊和破碎,但是在死而复生后,他似乎获得了一些更敏锐的直觉。

而刘协的判断确实不错。

在东汉,随着安帝、顺帝时期太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洛阳的太学生一度聚众有三万余人之多,这些庞大的太学生团体,在外戚与宦官的轮番专政下有感于前途晦暗与朝堂上的官僚士大夫团体建立了极为密切的联系,成为了当时反对外戚和宦官专权的中心。

在那时,有很多知名的学者大儒和官僚高官们都曾立足于太学,发表“清议”表达自己对现实统治的不满,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的政治运动,开历史学生运动之先河。

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党锢之祸”。

桓帝时期,清流派士大夫与宦官势力展开激烈斗争,当时的太学生们与士大夫们联手,以清议为名,发动声势浩大的游行反对运动。

这股力量之强大,一度让朝廷为之震动,直接导致感到恐慌朝廷将李膺、陈蕃等二百余名清流人物收捕下狱,且将党人名字记录在案,终生永不录用,这就是著名的第一次党锢之祸。

如今,这股沉寂已久的力量再一次爆发了,而且矛头直指苏曜,这如何不让刘协感到恐惧?

难道,第三次党锢之祸又要来了吗?

还是说苏曜不准备作任何应对?

或者,干脆就是血腥残酷的镇压?

刘协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股政治运动一旦发起,在朝野合力下那已不可能善了。

冠军侯一向刚强,必不可能退步,那么结果毫无疑问,最终必然是已血流成河收场。

那样子不管是冠军侯苏曜还是他的姐姐万年,在士林,在历史上都将留下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

而且,如此一来,在这正值用人之际的当下,得罪了那些读书人,又该如何保证朝廷的正常运转呢?

刘协越想越急,他打破脑袋都想不到一个能妥善解决的办法。

如果他知道自己的退位结果会变成这个样子,早知道还不如自己再继续挣扎一下,也比苏曜现在推他姐姐上台搞的天下大乱强啊。

看到小刘协急的团团转的模样,苏曜不由笑出声来:

然而苏曜却只是微微一笑:

“小家伙,你怕个什么,我既然坐在这里,那自然是有解决办法的了。”

“朝中那些反对派想跳就让他们跳起来,也省的我一个个去猜到底都是谁在搞事。”

“至于外面的那些太学生们,他们年轻气盛,有热血有激情,都是好事,可以被贼人鼓动也自然也可以为我所用。”

“什么?!”

“为我所用?这怎么可能?!”

刘协一脸震惊,完全没想到苏曜竟然会说出这般话来。

要知道,那些太学生们与士大夫几乎是一心同体,同气连枝,在桓灵二帝时就已经多次掀起政治风波,对抗外戚和宦官势力。

如今他们被那些清流名臣们煽动,矛头直指苏曜,怎么可能轻易就被苏曜所用?

他们最看不起的恐怕就是苏曜这般出身边地,不通经文,以武力起家之人。

原因很简单,大家根本不是一路人,甚至是在同一个碗里争食的竞争者。

武人、外戚、宦官们越是占据高位,他们文人的地位就越是低微。

本就少之又少的出头之路被堵的越发狭窄,寒窗苦读几十年,不如投个好胎也就罢了,连那些阉人和武夫都能后来居上,平步青云,这让这些太学生们如何能对苏曜心生好感?

故而,这一次苏曜推女帝,废三公九卿之举也就成为了一个引爆不满的契子。

在种拂和赵谦等人的引导下,他们立刻就被发动起来,群情激愤,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抗议苏曜的改革方案,要求恢复三公九卿制,维护士族的利益和地位。

而面对刘协的担忧,苏曜只是摸了摸他的脑瓜,狡黠一笑:

“放心吧放心吧。”

“虽然不一定能把所有人都拉拢过来,但是,我有信心让他们大多数人都不会再闹,更不会在这大街上搞出什么可怕的流血冲突。”

“因为,我会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礼物。”

“啊?”

“礼物?”

“给那些太学生??”

刘协一脸诧异,嘴巴张大的仿佛能塞进一个皮球。

他打破脑袋都想不明白,苏曜为何能信誓旦旦的说出这种话来。

你一个武人,外戚,还能收买了那些自诩士林清流的太学生不成?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