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745章 锐意进取,三公九卿作古

苏曜的话说的众人心中一凛,他们能够理解苏曜的想法。

但是

“这,君侯未免说的有些过于严重了吧。”

“是啊是啊,这天下就是再乱,那也不是周边那些杂胡们可以占便宜的。”

“如今匈奴乖顺,鲜卑分裂,乌桓臣服,连高句丽都已灭国,哪里还有些能够趁乱生事的异族?”

“难不成,君侯在担心那些南蛮和百越之流吗?”

众人议论纷纷,脸上都颇为诧异。

南蛮和百越虽然时有叛乱,也造成了不少麻烦,但是这些人不过芥藓之疾,不可能对天下时局产生什么影响。

在他们看来,苏曜显然有些杞人忧天。

大概是想要说严重些,来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迫切性吧。

“咳咳!”

苏曜干咳两声,绷着脸掩饰了一下心中的尴尬。

不得不说,他刚刚的思路是顺着自己已知历史的走向来的。

天下归晋后,司马家面对天下积弊,选择了无视问题,妥协世家,大开倒车搞什么分封和门阀政治,直接导致衣冠南渡,权威彻底丧失,给了北方异族可乘之机,最终五胡乱华,华夏子民饱受摧残。

然而,如今且不说那些事情过于遥远,就连苏曜自己都差点忘了,他之前逮着北方的那些异族们都揍了一圈,天下形势与历史走向已经截然不同。

不过嘛,这点插曲无碍大局。

苏曜的决心已经明白无误的传达给了众人。

荀彧首先叹了口气,他知道苏曜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改变心意已绝不可能。

“君侯所言句句珠玑,切中时弊,属下深感佩服。”

荀彧拱手言:

“只是如此难题,前汉末时,有识之士便俱已知晓,只不过如今又两百岁过去,依然难得解法。”

“君侯能有此雄心壮志以解天下困厄,属下自当全力支持。”

“可问题是,很多事情知易行难,尤其是这等关系重大的国政之事,与战场拼杀决然不同,不是满腔热血便能解决。”

“君侯既然提出欲从官制着手,革除弊政,不知可有具体办法或大致思路?可先行告知我等。”

“如此一来,我等也好为君侯分忧解难,共同商讨出更完善和稳妥的策略。”

荀彧的话让众人纷纷点头赞成,一时间目光都聚焦在苏曜身上。

既然这位冠军侯意义已决,不可更改,那就更要群策群力才行。

毕竟,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苏君侯这次都像是因为这突发的暗杀行动一拍脑门,又要行那惊人之举。

但是,治国可不是打仗,这冠军勇则勇矣,政治上可从没见他上过什么心来。

好心办坏事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可是层出不穷的。

一个赳赳武夫执掌大权后突然说自己要锐意改革,实在是难以让众人信任。

然而,面对众人焦急的神色,苏曜只是微微一笑:

“诸位放心,我既然提出此议,自然已有腹案。”苏曜自信地说道,“首先,我们要从朝廷的中枢机构开始改革。”

“中枢?!”

众人听了一惊。

他们本以为苏曜会先从司隶校尉着手,没想到一上来竟然就是中枢?

“没错,中枢!”

苏曜目光坚定,继续说道:

“眼下朝廷之中,三公九卿制度承自先秦时期,两汉虽有改进,如废丞相置尚书台等分三公之权,但亦增设了多个重叠职位,尤其是孝灵皇帝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超品将军如批发一样同时存在,导致朝堂混乱,权责不明,相互掣肘,政令不通效率低下之事频频发生,而后董卓更自领相国独掌大权。”

“如今董卓既死,正该是整顿朝纲,革除弊政之时。”

“故而,我打算废三公九卿制,而改设三省六部也!”

苏曜的话音落下,整个议事厅内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与不解。

废三公九卿制,改设三省六部?这简直是一个颠覆性的想法!

所有人都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名词感到极其陌生。

王凌牵招等年轻人还好,那荀彧、钟繇和贾诩等人不是为官多年,就是饱读经史,对汉朝的官制了如指掌,深知三公九卿制的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其改革难度之大,无异于撼动国本。

有的人觉得苏曜是异想天开,也有的人在寻思苏曜是不是如王莽或武帝那般只是想给原来的官职改个名字。

在短暂的死寂之后,很快屋内就是沸腾一片,喧哗不已。

苏曜见此呵呵一笑,摆了摆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紧接着就侃侃而谈的解释:

“我这三省六部制,既非空穴来风,更非只是简单的改名换姓。”

“所谓三省者,即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也。”

“其中,中书省掌决策,管中枢机要、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负责审核诏令,驳正违失;尚书省则是今尚书台,不过以后其只负责执行政令,统理六部,贯彻执行中央精神!”

“这三省之间,既相互制约,又互相协作,共同维护朝廷的运转。”

“至于六部者,则是在尚书省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掌管官员选拔、户籍财政、礼仪祭祀、军事国防、司法刑狱和工程建设等事务。”

“同时,在改革官制,重新划分职权的基础上,再将所有官员厘定出从正九品的品级,以使

苏曜的话语掷地有声,条理清晰,将他的改革蓝图一一展现在众人面前。

荀彧、钟繇和贾诩等人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无语,心中如惊雷跑马,震撼之感久久难平。

这当然并非他们无法理解苏曜所说的这些话。

毕竟苏曜拿出的这套三省六部制,本就是自汉制改革传承而来,乃是一代又一代的帝王为了分宰相与三公之权探索努力的成果。

虽然苏曜此时只是简单概括,但在座众人都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这个思路。

其条理清晰,组织严密,尤其是明确划分三省与六部职能与如今大汉各官员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等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尤其是将尚书台改尚书省这一点,昔日的决策机构变成了执行部门,这一下子就可以在不动现有的那些高官的基础上将其权利削弱,使之名正言顺的边缘化。

也正因此,他们才会这般让人觉得惊掉下巴。

这些人完全没想到,眼前这个看起来吊儿郎当,似乎对除了战斗外他都不感什么情绪的冠军侯竟然对官制,还有权利制衡等事情能有如此清晰而令人深刻的见解!

这简直是振聋发聩啊!

荀彧和贾诩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在猜测这是否会是对面那个同僚给出的建议。

但是对方眼中的表情却绝不似作伪。

毫无疑问,这是冠军侯自己的想法。

天呐,恍然间,盯着对面眼睛的二人竟然突然生出了种给对方一个大耳光子,看看到底是不是在做梦的荒谬想法。

毕竟,一开始,他们听到官制改革,还以为冠军侯想要行那王莽之事,托古改制。

结果,苏君侯竟然拿出了这么一套新奇的说法!

荀彧首先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君侯此议,确实高瞻远瞩,令人耳目一新,只是,这改革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众多官员的切身利益,实施起来恐怕会困难重重。”

紧接着,贾诩站出来点头补充:

“文若所言不差,而且最关键的地方便是此次改革分权制衡,对朝廷对皇权自然都是大有裨益,大义为公之举令人钦佩不已。”

“但恕某直言,如今君侯虽与公主有婚约,却并非皇帝。”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也,一旦改革成功施行,公主登基践祚,届时君侯又要将置自己于何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