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419章 保安宁缉贼兴教育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419章 保安宁缉贼兴教育

作者:剑从天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0: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首先派出一队汉使,苏曜当即点将道:

“子龙,你来选一队精兵负责护送事宜。”

“让正式使节的规格护送田掾吏,告诉这些北边的邻居们,我辽东变天了。”

“他们要是愿意好好过,那就约束好自己的族人,尽快恢复朝贡和边贸。”

“若是不想好好过”

“那就摸摸他们的底,平安把人和消息带回来,我自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肉身开图。

来到这塞外东北,扶余人和高句丽人的地盘,就不在苏曜冠军侯能够点亮的范围了。

为此,他决定先排这田韶带人去摸摸路,开开图。

能和平解决最好,解决不了,他回来可以按图索骥,来一波开门——自由贸易!

田韶领命后,心中虽有万般不愿,但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出使扶余和高句丽的重任,他固然深知此行凶险,但面对苏曜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他也明白自己没有退路。

在赵云和田韶领命退下,筹备出行事宜后,苏曜则又将目光另一个——辽马。

“辽东我记得是有马场的吧?”

“为何我们的辽马供应也能出现问题?”

“可有人能来给我解释解释?”

面对苏曜的询问,堂下众人面面相觑,最终一位掌管畜牧的牧师官站了出来。

是的,牧师。

这可不是后世念经或者加血的职业,在大汉,牧师官全称牧师苑官,掌管牧地,按季节烧除陈草,使马匹交配,并将牧地分授给圉人(马夫),禁止他人入内放牧。

这个牧师可谓是上古春秋时就有的华夏传统职业了,就像曾经专指昊天上帝的“上帝”被挪用了一样,这该词也在时代的变迁中变了味。

闲话不说,只见这牧师官拱手回苏曜道:

“府君明鉴,辽东之地确实曾有马场,且马匹质量上乘,被誉为‘辽马’,昔日曾是朝廷马政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近年来由于战乱频繁,加之库府无钱,马场逐渐荒废,马匹数量锐减,质量也大不如前。”

这位郡吏顿了顿,继续说道:

“更为严重的是,还有些那不法之徒趁机盗马,将良马贩卖至外地,使得马场的情况雪上加霜。”

“此外,草原上的鲜卑人和其他游牧部落也时常侵扰边境,抢夺马匹,给马场的恢复和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昔日有着六千余良马的马场,如今马匹不过仅剩千余.”

苏曜闻言,眉头紧锁,他没想到辽马的问题竟然如此严重。

牵招也是急道:

“府君辽马作为辽东的最重要的资产,不仅关乎到地方财政,更是军事上的重要资源,若不能恢复马场,解决马匹供应问题,辽东的复兴之路将困难重重。”

“子经说的没错。”

紧接着,苏曜又点将典韦:

“典曹掾,你的第一项任务便是清查此事,即刻着手调查马场的详细情况,包括马匹数量、质量、管理人员以及盗马案件的记录等,务必做到心中有数,务必不能让那些贼人逍遥法外。”

“堂堂朝廷马场,竟然能被盗马贼光顾,真是荒谬绝伦!”

“典韦领命,定不负君侯所托!”典韦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安排完这两拨任务后苏曜只觉一阵无语。

这辽东局势,还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说好的大权在握的太守大人,领衔五郡的最高元首。

然而,这刚开局便是满地狼藉。

农业上荒地遍地,没有操作空间。

而商业上,拳头产品全部被断了来源,商路的拓展只能再等些时日了。

不过还好,接下来就没有那么多幺蛾子事情了。

甚至于,因为不少预定开支被取消,苏曜还能把剩下的钱加一步扔到教育里面去。

而其中重中之重的便是襄平的郡国学校。

郡国学校,其建制可追溯到前汉景帝时期,乃是汉时地方官办教学机构。

昔日的蜀郡太守文翁深感当地文化落后,无人可用,便选拔优秀小吏送往京城学习,学成归来后委以要职,并在成都设立官学,招收学生,称为“学官弟子”。

而这一举措得到了后来汉武帝的高度赞赏,并下令天下郡国仿效蜀郡,设立官学。

至此,天下郡国学校始兴。

比起在洛阳的最高学府太学,和地方名师举办的私学外,大汉在各郡国治所都建有一所由地方长官负责兴办和管理的郡国学校。

其规制和教学内容可能因地区而异。郡国学的主要任务包括培养本郡的官吏、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以及推广教化、宣传思想等。

不过如今的郡国学校却基本沦为了世家门的交际场。

普通人根本没资格进入这里。

故而,在了解到这一层面后,苏曜便决定了,扩编势在必行。

“不但郡国学校要扩编,各县也都拨出地来兴建专司扫盲教化的学校,把我们军中的扫盲运动普及到地方来。”

“在此间若发现民间有那成绩优异和才思机敏者,应立即送至襄平国学校,助其深造,不但免其学费,更可为其免除徭役名额,使其专注学业。”

苏曜的决心在郡府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官吏们面面相觑,心中既惊讶又敬佩。

他们没想到这位新任太守不仅雷厉风行,而且深谋远虑,对教育如此重视,而且还真的愿意真金白银的咋在里面。

甭管心中怎么想,此刻面对如此仁政,众人是纷纷拱手赞叹:

“府君英明!”

“府君有教无类,百姓受益良多,此举定能振兴本地教育,实乃我辽东之福啊!”

不过么,在一群赞叹声中,卫明倒是皱着眉头站了出来。

他没想到苏君侯的举措竟然比最初预想的还要激进。

大规模的对学校进行扩编扩建,那可不是有钱就搞得了啊。

“苏君侯,兴教之心令人佩服。”

“然则辽东本地师资薄弱,既无名士,更少典籍。”

“盲目扩建恐学校开门以后无法启用,徒耗财力啊。”

然而苏曜却一笑回道:

“你可曾听过印刷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