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783章 趁着战时体制最后做点事

舍弟诸葛亮 第783章 趁着战时体制最后做点事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关羽攻破鄄城、周瑜逼死程昱,这两件事其实也就比诸葛瑾在河北战场打赢馆陶大战,晚发生了七八天而已。

关羽最后能拦截成功程昱,还多亏了诸葛瑾在河北战区提前控制了这一段的黄河沿岸,并且帮周瑜筹措到了足够的小船。

而周瑜也确实争气,仅仅靠着临时征募的走舸,都没有船舱和防御设施,没有舷樯射箭孔等掩体,全凭这种一块光甲板毫无遮蔽的小船,在黄河河面上硬生生打赢了兵力比他还多的程昱。

这只能说是周瑜带出来的水兵,本身技战术水平实在过硬,水战素质已经跟曹军拉出代差了。

随着这一切尘埃落定,时间也来到了这年的十一月中旬。总的来说刘备阵营在关东战场、河南河北两路的跑马圈地,基本算是齐头并进。

距离年底还有最后四十天光景,诸葛瑾需要在北线查漏补缺,肃清后方,后续还有赵云和焦触、曹彰的交手。

而黄河以南,关羽刚刚拿下鄄城,那也只是做到了从睢阳到定陶到鄄城、一路往北穿插凿通了一条线而已。在这条线以东,兖州中部三郡还有很多县城并不曾被关羽掌握。

四十天的时间,想完全消化掉这些战果都不够,这事儿起码要拖到来年正月,甚至二月,能在来年春耕之前恢复当地秩序、把所有县城都接管过来,就算不错了。

这个过程中,也并不是完全一仗都不用打、直接能无血接管的。曹操治理兖州多年,哪怕程昱残暴狠毒,也总有地方还是心向曹操的,遇到铁杆死硬的据点,那就还得动点兵,这些都需要时间。

烂船还有三斤钉呢,不管曹操统治得好不好,总有既得利益的人愿意拥护他的。这种人早点跳出来,然后快速被明面上的武力消灭,对刘备阵营来说也不是坏事。

细细算来,整个冀州除了邯郸-邺城周边的一个郡以外,以及整个兖州位于濮阳以东的部分,足够刘备阵营消化到来年春耕了。

春耕农忙结束后,刘备才会考虑下一阶段的继续推进。

……

“子瑜竟能仅凭河北之兵、大胜曹操的主力?”

“云长以偏师四万,半月之内凿穿兖州三郡,直取鄄城?”

“真是天佑我大汉!此番北伐西征,破曹贼必矣!先生兄弟,真是天授孤以兴汉。”

诸葛瑾和关羽大胜的消息,在几天之内前后脚传到了颍川战场,刘备听说后自然也是振奋非常,连忙和诸葛亮、张飞一起分享喜悦。

至于庞统和魏延等文武,如今并不在颍川战场。因为随着关羽和鲁肃舍睢阳而北上兖州,东线梁、陈两地的战线有些空虚。

张飞不得不把一半人马抽调出来,由魏延统领,去梁、陈二地补防。

此时此刻,面对刘备的分享欲,诸葛亮表现得还比较淡定,他的谦退谨慎,让他不愿意在大哥建功立业的时候表现得过于张扬,就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没什么可骄傲。

但这种淡定,反而更加深了他高深莫测的形象,似乎泼天之功,都不能让人喜怒形于色。

相比之下,张飞就是完全有什么说什么,一切情绪都藏不住。

二哥建立了这么大的功勋,半个月之内凿穿了兖州,把兖州东边一大半切了下来,这种赫赫武功,难道不值得灌上几大坛子么?

“快来人!取酒来!今日当尽兴一醉!”张飞也顾不得刘备还在,直接就吩咐堂上的近侍去取好酒来,要痛饮达旦。

刘备也是欢欣鼓舞,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阻拦扫兴。

没办法,诸葛瑾的这番功劳,哪怕以刘备对诸葛瑾多年的认识和了解,还是大大出乎了刘备的意料。

他想过诸葛瑾配上赵云马超张辽太史慈,肯定能以一半的兵力、甚至更少一些的兵力,顶住曹操,保证不败。

但是诸葛瑾能这样决定性的大胜,还将曹操的决战兵力歼灭、击溃过半,这样巨大的战果,饶是刘备那么了解他,也依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这绝对比又一场官渡之战还宏大了,其功勋堪称伟业。诸葛瑾的报功奏表里,还尽量把功劳分下去,让赵马周张太史各有收获,基本上一碗水端平,看得出诸葛瑾渊深的做人涵养。

不一会儿烈酒就被搬来了,张飞扫开一坛泥封,先灌了一小半,然后豪气干云地抹抹嘴,谏言道:“大哥,不如我们也努把力,把这鸟许县强攻下来!管他曹仁还有几万人马,咱都把他全歼了!”

刘备端着酒杯,闻言凝滞不动,只是面带笑意地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连忙清了清嗓子,慎重地说:“主公切不可急躁,如今益德手头的兵马,相比于曹仁可并不占优势,我军还要担任进攻的任务。

何不等另外几路的兵马腾出手来呢,也不差这几个月,反正到时候,强攻许县的军功总归会留给益德就是了。”

诸葛亮很清楚,现在张飞手头剩下的人马已经比刚开始北伐时少了很多,目前是无力继续进取、强攻许县的。

刘备阵营虽然总兵力已经远超曹操,但也没到每条战线都主攻、每条战线都开花的夸张程度。

诸葛瑾、关羽都在狂飙突进,赵云马超张辽太史慈高顺也都被压在了别的战场上,用了那么多兵力。张飞这儿暂时缓一缓,继续扮演好铁砧的角色,也是应该的。

反正最终别亏待他,保证这个功劳留给他,也就是了。

此番北伐开始时,刘备就能以六十多万打曹操四十七万,占了三成的总兵力人数优势。经过河北大战,曹军当场被灭七八万,又逃散五六万(其中一部分有可能重新归队),关羽吞掉兖州三郡的过程中,又会导致曹军小几万人的偏师被歼灭、迫降。

所以总的算下来,不考虑曹操再在后方重新竭泽而渔拉丁扩充新军,仅算现有的老兵部队,曹操阵营的总兵力,已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四十七万人,锐减到了三十五万以下。

后续几个月刘备再肃清一下残敌、消化扩大一下战果,干掉一些边角料的敌人,曹操的总兵力有可能被进一步压到三十万大关。

而刘备军虽然也有数万的战损,可抓获的俘虏和迫降的敌人也不少。光是河北之战迫降的好几万人,就足够弥补刘备军的全部战损还有多了。

只是这些战俘需要时间慢慢整编、改造、调整其心态和信仰,没法立刻就变成自己的兵重新投入战场,所以暂时没法立刻变成有效战斗力。

但不管怎么说,等到明年把战果彻底消化完,刘备阵营的可用之兵,绝对能超过六十五万人。

此消彼长之下,到时候对曹操的总兵力人数优势,就不再是三成了,而是直接翻倍。

再加上刘备军气势愈发起来了,装备还有明显的质量优势,曹操连相持的机会都没有了,不出意外就只能等待慢性死亡。

……

刘备一开始被大喜的消息冲得稍稍有些恍惚,倒是没有去细算过兵力对比的账目。

他只是笼统的有些爆棚,三弟想请战,他也就有直接答应的冲动。

被诸葛亮这么一冷静分析,刘备也从最初的狂喜中冷静下来,意识到大不了就等过这个冬天,颍川这边暂时不用急。

一年之内取了冀州、兖州两个州,这还不够快么?

豫州也拿下了半个左右,一年整整两个半了。

“还是先生所言稳妥,曹贼已经时日无多了,我等还是谨慎一些。”刘备想通之后,就给这事儿下了定论。

旁边的张飞虽然有些失望,但道理已经掰扯明白了,大哥也发话了,他自然不会硬坚持。

而诸葛亮见主公从谏如流,也连忙帮着开导分说:“主公,其实战事到了如今这形势,稍稍打慢一些,避免用民过重,避免每年出兵时耽误农时,也是有不少好处的。

不仅可以减轻对农事的破坏,让百姓日子好过一些,还可以趁着如今还是战时状态,加快推进一些变法改革。当年初入蜀时,主公就曾向家兄和我问过治国之策。

当时家兄便提了很多建议,既有选官、吏治方面的,也有财政,赋税方面的。最终,我们只是在财赋方面全盘接受、决定变法,这些年里,也让租庸调法和代役钱充分落实下去了。

但是,关于吏治考核的变法,我们至今只执行了一半左右,而选官之法的改革,则是一开始就没有实施。当时连我也反对了家兄的提议。

因为在战乱年代,一个小吏办事是否得力、在文职能否筹措钱粮、搞好建设,成绩优劣有目共睹。武将是否善战,能不能治军,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所以当时没必要步子迈得太大,直接强行用新的办法选官。

但是现在,恐怕战乱不到三年就会结束了,而且主公已经赢得了绝对优势,或许今年年底,可以重新商定一个妥善的办法,明年春耕之后,待我军全部肃清关东,把许县、邺城等咽喉之地都拿下,到时候哪怕雒阳尚未图取,主公也可以适度宣布要实施一些变法。

趁着如今还是战时,一切要为军事让路,地方上的豪强世家也不好过于反对,如果有非要不服跳出来的,也正好以武力手段雷霆压服。

要是将来天下彻底太平,曹贼彻底灭了,主公再想强力变法,阻力可就比现在大得多了。”

刘备听了这番大道理,终于恍然。

诸葛亮这个思路,倒也显然不能算是“半场开香槟”,而是先确认己方已经赢得了绝对优势,然后顺势利用战时体制,把一些和平年代不方便做的事情,也加速做掉。

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刘备故去后,他自己大权独揽治蜀的阶段,就有过很多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诸葛亮能把所有改革全力贯彻下去,一个关键就在于有“北伐”这面大旗在前面撑着。

北伐兴复汉室,需要集中资源,需要不拘一格调度人力物力,谁反抗谁就是不支持北伐,就是不希望大汉彻底兴复。

有了这面大旗,再加上诸葛亮本人绝对道德过硬、以身作则,从不用调度人力物力财力的变法为自己谋私利,上上下下也就全部心悦诚服了。

现在历史虽然已经极大改变了,但诸葛亮对于这番道理的认知,依然是非常深刻的。

他知道要抓住局面已经渐渐稳了的好时机,多推进一些东西,具体内容他可以等大哥来了再一起商量一下。

说白了,他希望在重新统一天下前,梳理一下未来的方针,这一手更类似于后世在西柏坡的那些会务——当然那些具体的地名,古人肯定是不知道的。

刘备领悟了其中关键后,也是非常赞同这个看法,当即拍板:

“确实该趁机整顿一下很多积弊了,大汉四百年,之前两次沦落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先有绿林赤眉,后有黄巾黑山米贼,更有豪强世家四世三公五世三公盘根错节尾大不掉。

如今对曹贼最后总攻之前,不说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但也尽量借机顺带着稍微解决一些。

这样吧,过几日孤便修书一封,等河北战事渐歇,子瑜也可以抽身了,就请他南渡黄河,到……睢阳与孤会晤。

未来两三年内,该如何彻底追击灭贼,又该如何顺带着推进变法、推进哪些变法、有没有什么需要用人调整的地方,都可以趁着过年的时候,细细梳理,来年再落实执行。”

诸葛亮顺着刘备的思路,一边看着地图,听刘备提到睢阳这个地名时,还觉得微微有些激进。他便忍不住提醒:

“主公,睢阳如今可还没攻下呢,为何非要在睢阳会晤?若是偏北一些去济阴郡的定陶,或是偏南一些去谯郡的谯县,也都可以。谯县还是曹操故乡,去那里商讨下一阶段的大业,或许更有象征意义,也更能提振我军士气,动摇曹贼麾下人心。”

刘备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若是来不及,谯县或定陶也行。定陶是当年项梁战死之地,谯县是曹操故乡,寓意都不错。

不过我看,年前魏延也未必就拿不下一座睢阳城。之前曹军死守睢阳,是因为睢阳乃黄淮之间的水运门户,地处睢水枢纽。

但现在云长已经破了兖州三郡,将来直接在兖州就粮,西进濮阳、陈留的门户已是彻底洞开,曹贼再守一个睢阳孤城还有多大意义?说不定过年的时候,睢阳也易手了呢。”

诸葛亮知道刘备说的也是对的,睢阳只有交通枢纽的价值,而没有政治上的重大价值。

这一点跟许县、邺城是完全不同的。许县和邺城不但有经济和交通、军事上的价值,还有很重大的政治象征意义,曹操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抛弃这两座重镇的。

但是陈县和睢阳,就只有交通枢纽的价值了,之前曹军主力还没崩,防线也没彻底稀碎,为了卡刘备的后勤,敌军会全力死守这些节点。

现在曹军战线整个碎了,刘备军在华北平原上走到哪儿都能劝降敌城、就地筹粮,基本上是走到哪吃到哪,再想卡刘备军的后勤,意义已经不大。

或许,魏延也能趁着年前这最后四十来天,也给主公一个惊喜吧。

既然诸葛亮没有再反对,刘备也就按自己的意思,给诸葛瑾回信了一封,请子瑜和子龙、公瑾过年之前,来一趟睢阳,会晤商谈大事。

诸葛瑾收到信后,也把事情交代了一下,表示自己到时候一定到,但是子龙突然有变故,需要在代郡、上谷战区与焦触、曹彰交手,一时路途险远来不了。

刘备接到回信后,自然也不勉强。他知道赵云作为骑兵将领,突然遇到战况紧急,有临时任务,都是很正常的。反正赵云也不是很懂政务,诸葛瑾和周瑜来就行了。

……

刘备的计划,也很快就在军中传开了。

徐淮战场上的己方将领们,也都知道了主公打算“如果年前能攻下睢阳城,就在睢阳和司徒等北方文武高层会晤,共商讨逆最后阶段的大方针”。

如果年前打不下,就用替补方案,去南边点的谯县或者北边一点的定陶。

这个消息传到魏延耳朵里之后,魏延自然不能服输。

他本就是性情相对暴戾、也喜欢争功好胜的。之前关羽为了夺取兖州中部三郡,被紧急征调北上了,把睢阳战场临时丢给了火线补位的魏延。

现在关羽已经板上钉钉拿下了兖州三郡,魏延当然也不甘心只是过来填线。

北线和兖州都取得了那么重大的胜利,自己难道还拿不下一座睢阳城?

于是十一月最后几天,乃至整个腊月的大部分时间,魏延都亲冒矢石,严厉督战,让麾下各部加紧强攻,科学攻城,各种攻城器械和手段都用尽用足。

在魏延的死命抢攻之下,睢阳城最终还真就在腊月十八这天,被刘备军气势如虹地拿下了。同时,在腊月最后这十几天里,基本上把梁地周边的其他小县,也顺势迫降接收。

刘备听说之后,大喜过望,再次嘉奖了魏延。然后就亲自带着诸葛亮、张飞来到睢阳,跟诸葛瑾、关羽、周瑜、鲁肃会晤,共商统一大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