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770章 河北决战,大幕拉开

舍弟诸葛亮 第770章 河北决战,大幕拉开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安十七年,九月十六。

这一天,也是当初曹操和司马懿秘议定计、决定利用曹军内线作战的优势打一场反击决战后的第十三天。

也是曹操秘密下令集结军队之后的第十一天。

一支大约有十七八万人之众的曹军,终于在这些日子内,在魏郡境内以尽量悄咪咪的姿态集结起来,散布在黎阳周边的几个县城驻扎。

后军还在黎阳,前军已经前出到了魏县,也就是距离诸葛瑾、周瑜正在围攻的馆陶县,只剩最后一两个县的距离了。

曹操一开始的计划,是调度二十万人,但时间太仓促了,他为了决战的突然性,一再加码提升强行军的速度、缩短集结部队的期限,所以实在是凑不到那么多人。

不过,夏侯惇手上,还有五六万河北本地的驻军,光是邺城周边就有四万。这还没算那些每个城里临时拉起来、只能守城不能野战的乡勇、民壮。

所以,把夏侯惇手下的河北本地守军都拉上,曹操还是可以累计凑出二十三四万战兵。

哪怕这些人没法全部拉上一线战场决战,要留一点人守家心腹要害,那也可以拉出最多二十二万人左右参加野战决战。

曹操觉得这个兵力也够用了。虽然不能保证必胜,但再等下去只会更加夜长梦多,还不如就靠着手头现有条件赌这一把了。

此时此刻,正是这天的清晨时分,曹操强撑着精力,一大早就起来了,在近侍的帮助下披挂上了全副铠甲,骑上高头大马,亲自到军前巡视。

曹操年事已高,倒是不至于战前亲自大嗓门对全军喊话动员,他也没这个精力。

但他还是把主要将领都集中起来,交代了几句,然后再让幕僚帮着向全军宣读战前檄文。

“诸位,朝廷威望,天下安宁,都在此一战了。诸葛瑾卑鄙狡诈,刘备假仁假义,要是让他们掌握了陛下,陛下必然会遭到这些逆贼暗害!

我曹操虽然被天下多少人暗讽攻讦,但我问心无愧!我这些年来始终谨守臣节!刘备此贼,仗着曾经耍诈当上过宗伯,若是陛下落入他手,他岂会不行大逆之事!”

曹操跟众将最后这般动员了一番,说的话语气听起来倒也发自肺腑,颇有几分欺骗性,一时也把将领们的战意稍稍激发了起来。

然后他才傲然挥手,示意大军开拔,从魏县直奔馆陶县而去。

这两座县城之间,大约还相差七八十里,也就是还剩一天的行军路程,不出意外明天就可以接战了。

曹军行进到这里,因为魏县再往东一直到馆陶,中间再无其他县城。平原田野上的土地,双方都可以自由来去,诸葛瑾麾下的斥候哨骑也会经常出没,所以曹军不可能再保密行踪。

曹操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一旦东出魏县,后续马上就会被敌人的斥候发现,从而引起诸葛瑾的警觉、备战。

但曹操坚信,这最多一天多的时间差,改变不了什么。诸葛瑾就算发现了连夜派人求援,敌方的援军也不可能赶来。

曹军按部就班地急行军着,一路上随后也果然遇到了不少敌军哨骑,双方之间很快爆发了小规模但又短促炽烈的斥候战。

诸葛瑾麾下的精锐斥候骑兵,为了行动更轻便快捷,倒也不会披挂重甲,往往只是穿着皮甲,所以防御力方面相比于曹军骑兵并没有什么优势。

但他们的弓刀和骑枪,都是质地最精良的灌钢锻造,水力锻锤反复叠打,曹军的甲胄基本抵挡不住,除非是身着鱼鳞重甲的军官,才有可能扛住灌钢马刀的划割。而破甲的锥头箭和灌钢矛头的重型骑枪,便是传统鱼鳞甲也防不住的。

双方都是高攻低防的状态,也都有高桥马鞍和双侧金属马镫,斥候战阶段打得有来有回。诸葛瑾一方只是占据了伤亡交换比层面的优势,也刺探到了一些敌情,但并不能给战场带来质变。

相比之下,曹军一方见前期的斥候战打得也还行,诸将的心情都稍稍定了一些。

谁让如今曹军一方的要求和心理预期已经降得很低了呢。大家潜意识里都觉得,能跟敌军勉强打个有来有回,哪怕伤亡上比敌军多一点,也已经是可以接受的了。

正所谓没有期望也就不会失望,所以一番小摩擦后,曹军的士气居然短暂回升了一些。

曹操看着这些情况,也都心中有数,不由对决战的前景又多了两份期待。

一天的小打小闹和转进之后,九月十六入夜时分,曹军终于抵达了馆陶县近郊。

一整天曹军走了六十里,此刻距离诸葛瑾在馆陶城东的围城营地,也就只剩不到二十里路程了。

曹操选择了离敌十五里扎营下寨,还分了一部分兵力从西边进入馆陶县城,让将士们好好睡了一夜。次日天亮前再造饭加餐,确保全军状态饱满,这才趁着晨曦继续前进,逼近诸葛瑾的营地。

当然,整个过程中,曹操都有不断、分批派出斥候骚扰敌军,保持对敌军的侦查。

所以一直到十七日清晨曹军发起大规模攻势之前,曹操都有相对精准地掌握敌情动向,也知道直到开战前夕,诸葛瑾手头大致有多少直属兵力,可以投入第一波的战斗。

“诸葛瑾此番反应虽然迟钝了些,但也算中规中矩。昨日他还是连夜召回了原本在邯郸的赵云部。不过看样子,赵云也只是仓促把骑兵拉了回来,他的步军是赶不上此战了,形势对我军而言,也还算可以接受。”

曹操在临战前的最后时刻,如此评估了一番战场局势。

河北的刘备军,大致七八万人,如果赵云完全没赶回来的话,诸葛瑾和周瑜只有四万多人,但是现在赵云的骑兵回来了,会战的敌军总兵力可能会回升到五六万人,还有一两万步兵应该是被隔在了邯郸以北。

曹操全军有二十二万人,当然这二十二万人不可能一天之内同时赶到战场。但二十二万打五六万,短期内歼敌还是有可能做到的。

“丞相,下令吧,今日之战,该当如何调度部署?”临战时刻,随着旭日渐渐东升,诸将都来到曹操的中军帅帐,请示具体作战方略。

曹操让近侍掀开帅帐的门帘,让晨曦洒进来,看着地上的阳光,沉稳地说道:“子廉!文烈!你们各领一支骑军,迂回到馆陶以东、白沟河下游东岸,择略有丘陵林木之地埋伏。

如若一会儿我军大破诸葛瑾,诸葛瑾当日便败退后撤,你们便趁机拦截,截杀其溃兵!”

曹操一边说,一边指着地图示意。

原来,这一带的平原上,主要的水系就是白沟河。白沟河是沿着西南、东北走向流淌的,这一点跟河北平原上大部分河流都一样,比如最著名的漳水、漯河都是这么流的,不足为奇。

馆陶县城位于白沟河的东南岸,因此今日的决战战场,注定也会在白沟河东南岸打响,河流对侧的西北岸,诸葛瑾完全没有部署兵力,曹操也不用去费心围堵,他知道诸葛瑾如果真打败了要逃,是不可能渡过白沟河走西北岸的,最多就是坐粮船顺流而下逃跑。

如果诸葛瑾败了之后敢渡河,曹操靠西北岸的少量牵制部队就能半渡而击将诸葛瑾灭了。而如果诸葛瑾不渡河,只是直接坐船顺流而下,曹操前些日子在魏县的时候,也有在白沟河上游秘密准备了不少火船火筏。

曹军的水军虽然战力不济,但是靠着上游之利,提前巨量囤积火攻的耗材船筏,威力还是颇为可观的,诸葛瑾想跑,曹操绝对能在各个环节制造混乱,让诸葛瑾溃不成军。

不过,曹洪、曹休听了曹操的这番吩咐,心中却都是一惊。他们没想到曹操居然那么大魄力,都不让他俩参加一会儿的正面战场攻坚战,已经想着“正面击败诸葛瑾后,如何追杀残敌”上了。

这么自信么?决战都还没打,已经在考虑如何“除恶务尽、避免纵虎归山”了么?

曹洪资格老,便忍不住劝说、确认道:“丞相!让我等提前去下游埋伏,那正面战场的决战兵力不够怎么办?为稳妥计,还是要做两手准备呀!”

曹洪已经尽量说话措辞委婉一些,希望曹操多想想“如果一两天内,没有正面打崩诸葛瑾,又该如何调整”。

而以曹操之谨慎,显然也提前深思熟虑过这个问题,只是刚才时间仓促,一开始没提到罢了。

既然曹洪问了,曹操也好整以暇地表示:“我自然另有准备,如此大战,岂会完全指望一鼓而下?所以这个部署,只是针对这两日能快速破敌的情况,如此安排的。

如果两日内无法破敌,我军便改为包围诸葛瑾,环营快速建设长堑、甬道,做好围点打援的准备。

我军如果完全暴露在旷野之中,拖延时日,一旦刘备麾下其他各路兵马来救诸葛瑾,我军腹背受敌,被内外夹击,形势必然不妙。

所以,只要速攻无法马上破敌,就要立刻准备打援,这样哪怕其他敌军赶来,我军前后有两道营墙可以依托,又能确保围住诸葛瑾断其粮道,到时候就能逼得敌军转守为攻,由敌军承担攻营的不利。”

曹操这番部署,也算是兵法正道了。历史上这种平原上的大兵团对战,初战无法快速决出胜负时,双方转入对峙守营,往往能逼着敌人扮演攻营的角色,承担额外的伤亡。

十二年前的官渡之战时,袁曹两军也是互相扎营固守对峙,这并不奇怪。

只不过这次,曹操就算第一波拿不下、不得不转入围点打援,他的时间也依然比较紧迫——

因为曹操如今在别的战线,是非常空虚的,他是抽调了好几个战区的战兵来进攻诸葛瑾,这就得防止刘备围魏救赵。

所以哪怕围点打援,曹操最慢也要在一个多月之内解决战斗,否则其他方向就有可能出现大崩溃。

曹操不知道馆陶大营内,诸葛瑾有多少存粮,够不够吃一个多月,这点情报曹操很想知道,但他战前就是没法弄到。

如果诸葛瑾的存粮能吃两个月,甚至更久,那曹操就不能指望围住诸葛瑾后靠断粮饿死敌人取胜,必须是强攻营垒取胜,强攻的伤亡再大他也只能咬牙死撑。

就算不是堆人命强攻全营,曹操至少也要找出诸葛瑾在馆陶大营内的屯粮区,然后把屯粮区攻下来或者烧了,那样也能明显导致诸葛瑾的续战能力锐减,最后不得不突围就食,让诸葛瑾承担攻坚一方的不利。

那就跟官渡之战时的情况差不多了。

不过,曹操也知道这事儿希望不大,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诸葛瑾哪能老是踩袁绍都踩过的坑呢。

……

这些推演可能性,如今都还只是空谈,曹操原本也不想说太细,只想留在自己脑中,慢慢随机应变完善。

但是曹洪都顾虑了,曹操也只能大致拿出来,顺便也是给众将都安安心,让大家知道丞相是有后手的,不是盲目孤注一掷。

曹洪听说了这个情况后,也就没有再多问,乖乖跟曹休一起带着骑兵,绕路去馆陶下游埋伏了。

然后,曹操才带着曹军主力,分批分多个方向,慢慢向着诸葛瑾和周瑜的大营压过去。

他手头毕竟还有十几万人呢,需要非常宽大的战场正面才能展得开,所以分多个方向进攻是必须的。

大军调度非常费时,清晨时分开拔、机动,一直到了午时初刻,曹军几部先锋才部署到位。

馆陶大营内被围的诸葛瑾,倒是始终不动如山,只管好好守好他那片绵延数里的巨大营区,营区内至少有五六万人之多。

汉代的扎营条件,长宽各一里地的营垒,最多也就住几千人。五六万人的营地,就算再密集,也得是边长三到五里的豆腐块,实际上考虑到作战需要、用途的不同,还有补给物资的囤积存放,只会面积更大。

两军对垒之后,各条战线都接近到了一里地之内,然后曹军纷纷停住,也不再贸然上前。诸葛瑾麾下的士兵,则是在营墙和木栅后面严阵以待,同样是长戟林立,弓弩时刻准备上弦。

曹军巨大的军阵,呈现一个半圆的弧形,从西南角到东北角,对诸葛瑾形成了半包围。留出西北方不围,但那个方向上走不出几里地,就是白沟河了,所以也不怕诸葛瑾一旦打不过、从狭缝中撤兵。

曹操看到敌军始终那么沉得住气,也派出幕僚和骑将,带着一大群骂阵手,扛着盾牌到阵前喊话。琢磨着正式厮杀之前,再打击一下敌人士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挨打。

曹操派出的幕僚,正是他身边如今颇以口才和急智著称的杨修。

杨修前些天乱嚼舌头,被曹操发现后,怕他泄密,就把杨修关起来了,但杨修也算是捡了一条命,没有跟原本历史上那样被杀。

如今大战已经要开打,也不怕杨修嘴不牢泄密了,曹操就觉得还是废物利用一下,让杨修到阵前喊话。

他是杨彪的儿子,身份清贵,也适合打击敌人士气,同时万一被诸葛瑾下令放箭射死了,这种人死了也不可惜。还能激励己方,让天下人觉得诸葛瑾不能容人,阵前射杀劝降的名士。

杨修硬着头皮来到阵前,被迫喊出了他经过报备的台词:“诸葛逆贼!你中了我家丞相的计了!如今朝廷大军数十万,齐聚河北,孤注一掷先击灭尔等。便如泰山压鸡卵,沧海沃炭盆!

刘备纵然还有数十万兵马,也来不及赶到河北来救你们!对面的将士们听着!只要投降,朝廷一律既往不咎!你们当中有不少也都是之前被诸葛逆贼俘虏,不得不降的,朝廷也会再给你们一次弃暗投明的机会!”

杨修刚刚吼到这儿,还没把话说完,对面忽然也有骂阵手,转述了诸葛瑾的反驳:

“杨修小儿!当年你爹杨太尉是怎么被曹贼陷害的!你这不孝子,还这般用心给曹贼卖命!还有,你若是粗鄙无文,换个人来骂便是,也不用抄当年陈琳的辞藻、涂涂抹抹嘛,你这是骂我呢还是骂曹贼呢!

谁中计还说不定呢,有胆就尽管来攻营,孤立刻让曹贼知道到底是谁中计了!”

诸葛瑾的话,通过骂阵手传得两军将士都听到了,曹操不由有些尴尬,内心的愤怒也愈发炽烈。

“真是不见舆榇不落泪!传令李典、乐进,立刻分左右两路,强攻诸葛瑾的大营!”

“末将遵令!”

李典、乐进立刻最后整队了一下,然后就率军冲了上去。

李典的军队从敌营的西南角发起进攻,而乐进的军队从东南角发起进攻,两路各有万人以上,黑压压地就往上冲。

曹军来得仓促,也没有重型攻坚器械,就靠着简易的木排架设壕桥,通过营前的壕沟,朝着栅栏冲去。

好在,诸葛瑾这座大营最外层的防御工事,看起来也没那么坚固。

最近这两三天,诸葛瑾关照周瑜加强营垒防御,也都是在内层加固,避免吓到曹军。

所以曹军在刚攻上来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无底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