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748章 火攻上蔡

舍弟诸葛亮 第748章 火攻上蔡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庶和张飞、魏延秘密讨论完围攻上蔡城的具体方略后,此后数日,张飞的五万大军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按计划推进部署。

毕竟张飞的军队也才刚到上蔡县,之前连围城扎营的工作都还没完成,只是在城南扎了营,所以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做。

于是,从十月十五到二十日,这六天之内,张飞先是往北蔓延营地,把城东和城北也围了。城西濒临汝水,对岸又有程普的水寨,暂时自然是围不住的,也就只能放任。

扩大围营范围的同时,张飞也派人草草修筑一条甬道、简单挖掘了浅壕。

把挖出来的土夯筑成矮墙,增强各门外围营之间的联络,也进一步卡死敌军从陆上突围的可能性。

而做这一切的同时,张飞也不忘并行安排打造攻城器械。

为了攻打上蔡城,张飞也需要大量的葛公车和重型云梯,其余壕桥车、投石机也不在话下。

而因为是提前准备了数年、此番又是从汝水下游靠河流运输军需,所以张飞军战前就打造了足够的攻城武器零部件。在上蔡城附近的临时码头卸货后,在营中就地组装即可,施工进度自然也非常快。

这一切,张飞都没有瞒着孙权,他就大模大样把攻城器械零件运到最前方的营地,当着守军的面日夜施工组装。这一切看在守军眼里,也是一种精神威慑,能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战云的肃杀。

上蔡城里,孙权和凌统这几天也都有亲自巡城,孙权看到张飞的举措时,又结合他多年来对张飞的认识,很快就以为张飞这是打算走强攻路线了。

出于谨慎起见,孙权也找到阚泽,跟他讨论了几句,算是查漏补缺。

而阚泽的看法和孙权差不多,也认为这是以强攻为首选。孙权就没有再多虑,只是每日继续让士兵和民夫多往城头搬运土石和滚木,加固城防、储备投掷物资。

被这个障眼法虚晃耽误了四五日后,时间也来到了十月下旬。

就在二十一日这天,孙权一早就得到一条消息,是对岸水寨的程普老将军、通过哨船渡河送来的。

孙权听说程普来信,连早膳都来不及吃,就非常勤政地招呼近侍把信使带上来。

信使被带到近前,说明来意后,就呈上了程普提供的情报:“回禀少主!程老将军前日派出的哨船回报,说敌军在合围上蔡城后,继续往北延伸围营,还在上游一段汝水特别宽浅的所在,隔河扎营。

随后又探查到敌军在那座营外大肆挖土修长堑陷坑,但挖出的土并没有用来在陷坑后方夯筑土墙。所以程老将军怀疑,敌军果然是把挖出来的土往汝水里填了,想要断此航道。”

孙权听了,只是微微点头,又细看程普的密信,密信上写的内容,比信使口述的还要详细完备很多。末了还附上了程普自己的分析,认为此事应该不足为虑,是敌军不熟悉汝水的水文、地理所致,才会做出这么狂妄的举动。

孙权看完后,把密信递给身边的阚泽,一边还欣慰地笑道:“德润,还真被你了中了。张飞匹夫果然无谋,不学地理,盲目妄为!以汝水的流量、水位,这个季节想要截断航运,没两个月时间,他连水花都看不见!”

阚泽看完后,也是默默点头,然后又提醒了一句:“确实,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张飞还是耍了点小聪明的。他一边假装大造攻城器械、要强攻上蔡,一边又让人挖土筑堰拦河断航,目的应该就是用前一手掩饰后一手。

只是我军提防严密,程老将军时时派哨船沿河巡逻,张飞的障眼法才完全无法施展。但张飞如果恼羞成怒、孤注一掷,两个月后,腊月一到,他终究还是能成功的。

加上他也确实有打造攻城器械、让人用带防箭护盾的推土车填塞城壕,一旦汝水断航,我军退路被断,他又有实力强攻破城,到时候城内守军必然人心惶惶……所以,两个月后,我们可能就得抓住断航之前的时机,撤军放弃上蔡了,否则就有被围歼的危险。”

孙权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无妨,一座上蔡城,就能拖住张飞两个月,够本了。张飞要想打到颍川,我们还能在定颖、郾城层层设防。

只要拖过冬天水位最浅的时节,等开春后雨水重新增多,到时候他又没法指望靠人力使汝水断航了。我们不过是用上蔡和定颖两座城池,换取一个冬天,划算得很!

曹公前日还派人走水路送来书信,鼓励我继续坚守,还说河北那边,张郃将军三个月说不定都推平了南皮、天津,把周瑜赶下海了。

我也算是看明白了,如今这形势,就是看究竟张飞先突破我军、打到许县城下。还是张郃先突破南皮,把周瑜赶到海边。先撑不住的一方,就得从另外一处战场抽调兵力回援,从而不得不放弃己方的进攻计划。

原本我还担心自己不如公瑾,现在看来,多亏了张飞也远不如张郃,居然完全不学地理,莽撞到了这种程度。此番之后,天下人都会知道,当年是我大哥给了公瑾机会,他才能建功立业!而不是我们孙家要靠他才能崛起!”

自言自语地感慨到这里,孙权也不由有些恍惚。

他跟周瑜还是有交情的,毕竟周瑜跟孙策关系那么铁,孙权也曾把周瑜当成兄长过。

而且周瑜当年也是为了掩护孙权撤退、亲自冒险断后阻击,才被步骘、陆议抓了,送去刘备那里。

只是周瑜被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失意潦倒,最终不知为何,选择了真心实意为刘备卖命。而他孙权又被曹公信重,招为女婿,他自己自然是要死心塌地跟随曹公的。

如今两人竟然相隔千里、扮演起了类似的角色。河北是曹攻刘守、周瑜誓死不屈。河南是刘攻曹守,他孙权誓死不屈。

那就让历史见证一下,谁撑得更久吧!

“哼,大哥当年死于刘备军之手,公瑾和大哥还有金兰之义,最后却投了刘备。肯定是诸葛瑾卑鄙无耻,把妹妹嫁给公瑾,这才让他屈膝变节!亏他之前在吴中还娶过妻,发妻死于兵灾,他娶了诸葛家的妹子,就忘了故人,何其不义!”

孙权内心一边揣摩,一边忍不住自言自语出声。

他这番判断,其实也是基于他自己的经历、换位思考,想当然了。

他孙权是为了曹操的女儿死心塌地投曹的,那周瑜肯定也一样是为了女人吧。

被激起了跟周瑜这个变节者比一比的情绪后,孙权的内心就愈发不稳定了。于是张飞那一系列部署中的微小破绽,他也就更难察觉到了。

一切的一切,都被简单粗暴地解释成了“张飞地理不好,拍脑门瞎指挥”。

……

此后数日,孙权就让凌统继续按照原有节奏布防,丝毫没有额外的警觉。

而张飞那边,为了让一切演得更逼真,也一边在上蔡北部相对水浅的位置挖土筑堰,一边在攻城武器造好后,实打实开始破坏上蔡城的外围城防。

这招当然也是徐庶教张飞的,这样就好像张飞真的是打算“利用假装要认真强攻,来掩饰他要筑堰断敌归路的真实目的”。

谁又能知道,张飞想要掩饰的那个“真实目的”,也并不是真实目的,只是又一层的掩饰罢了。

只有那个“掩饰在掩饰下面的目的”,才是“真.真实目的”。

一批批带防箭护盾的推土车,都被刘备军士卒推到阵前,把一车车的土倾倒进上蔡城的护城河内。

刘备军的弓弩手,携带了大量放置式的大藤盾,架在阵前,让弓弩手和投石机对着城头消耗对射、压制城头的弓弩手,让守军无法好整以暇地远程打击填河的士兵。

而孙权和凌统果然没有额外警觉,就这样陪张飞演着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番消耗战厮杀得好不热烈,双方都消耗了不少的物资,但人员伤亡的比例并不高。

你来我往地又打了七八天,上蔡城的护城河也被破坏出了好多缺口,张飞的攻城器械也能顺利推到城墙根了。

不过张飞并没有直接上葛公车堆人命肉搏,而是先用冲车和掘城木驴,摆出进一步要破坏城墙的架势。

孙权听说后,也就让凌统见招拆招,从城头疯狂投掷滚木礌石,燕尾炬羊头石猛砸掘城木驴。

偶尔还用珍贵的滚油猛浇威胁最大的那几辆掘城木驴。但滚油稀缺,绝大多数时候还是只能用沸水和烧滚的金汁替代,对于蒙了皮革和泥浆的掘城木驴并无太大作用。

随着城墙不断被破坏,凌统也只能指挥民夫不断加固。

谋士阚泽了解了战况后,还建议孙权在城墙、城门被破坏得比较厉害的位置、赶紧组织民夫人手在缺口内部紧急加修一道夯土墙。

这样就算张飞将来打开缺口冲进来,也会面对第二道简易墙,那形势就跟冲进瓮城差不多了。

对于这些显然正确的技术性建议,孙权自然是从谏如流,一律照办。

但这些措施,也牵扯了守军大量的精力,愈发对另外一些情况疏于防范。

那几日里,程普派出的哨船、斥候,也有侦查到张飞军的另外一些异动。

比如,程普的人终于在张飞开始大规模伐木、并且往城北断河营地里运去大量物资后,发现了这些异常情况。程普在分析了情报后,也再次向少主示警、请教。

但百忙之中的孙权,焦头烂额地抽出点精力跟阚泽一商量,两人一致觉得“这应该是张飞发现汝水如今水位还高、流量仍速,普通往河里倒土难以筑起有效的围堰、浅滩”。

所以,张飞伐木的目的,应该只是“用一部分木材在水下打桩,帮助限位填土,避免倒进河里的土被汝水冲走”。

至于张飞派人往营地里运物资,这个点也确实有点可疑,孙权就让程普再探再报。

但程普的斥候,大部分时段都只能坐船在汝水上航行,很少有敢上岸登陆侦查的,这些情报也就很难搜集得真切。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程普在审慎观察了几天之后,还是得出了几个结论:

首先,他发现张飞往拦河营地里送的货物,非常轻抛。这一点,可以从张飞派出的运货牛车的载重看出来。

那些货物的体积非常大,外面捆着草毡,如果是密度高的重货的话,堆那么大的体积,车都得压垮了,牛也绝对不可能拉得动。

不过,只是知道这些物资密度低,并不能证明什么。

好在后来程普的斥候哨船百般侦查,又发现了一些个例异常。

比如有好几次,张飞的运货车队沿着河边平坦的滩涂北上,虽然处在程普哨船的弓弩射程之外,但程普的哨船也是可以遥望监视对方的。

运输途中,有几辆车上捆绑货物的草束崩开了,里面的货物散落下来,运输队着实费了好一番手脚,才重新收拾捆扎好,继续运到营中。

而程普的斥候便观察到,那些散落下来的货物,似乎只是编好的竹网,也就是用剖开的毛竹,纵横交错搭成网状。

这一发现,自然是立刻被哨探斥候如获至宝地汇报给了程普。

程普颇有水战经验,稍一盘算,就发现此物可以用于筑坝围堰时、限制土石被河水冲走。

外行人或许难以理解这一点,大致就可以把竹网想象成后世钢混结构造房子时、用到的钢筋笼。

古人没有钢筋,但是在水下施工时,先用粗木料造成柱子、柱子和柱子之间再用竹网拦起来,堆填进去的东西就相对更难被水冲走。

这点施工常识,擅长水战的程普当然懂,所以他也就愈发没有防备了。

“就算加了竹网,也不是一个多月之内就能掐断汝水航道的,张飞终究还是低估了难度。”程普如此暗忖。

……

孙权麾下各部,就在这种麻痹大意之下,失去了最后一次预防徐庶杀招的机会。

又三四天过去,时间转眼临近了十月底。

这天半夜时分,张飞的军队突然行动了起来。

参加行动的士卒,当天白天都睡饱了觉,提前倒好了时差。

部队兵分两路,魏延带水路,张飞带陆路。

临动手时,张飞和魏延最后核对了一下具体的行动计划。

“文长,一会儿你率领我军战船,从下游逼近程普的水寨,但别靠得太近,提前五里靠岸下碇,盯着上游动静便是。

一旦看到上游有火筏冲击程普水寨,烧毁寨墙寨门,程普陷入大乱后,你再全力划船、奋力逆流杀上。

我自领马步军,先绕到上游,然后从拦河营地指挥这些日子新造的火筏,顺流冲击程普大营!冲破之后,我就从陆上强攻营北,你我水陆夹击,今夜必破程普!”

“末将遵命!右将军尽管放心!”魏延低沉地虎吼应诺,这就去指挥船队,准备出战。

原来,张飞和魏延这些日子让人伐木,又假装运输一些已经加工好的竹子进营地,这一切全都是假象。

木头怎么可能是用来打桩修水坝的?明明是用来捆扎起来,制造火筏的。

而运输的物资里,确实有一部分竹子,可只有打翻的那几车,是劈开的竹子,其余用到的竹子,都是整根竹节完好的。

而且除了竹子,还有其他一些油膏引火之物。至于捆扎货车用到的草束,也是可以作为引火之物的。

东汉的时候,遇到运输体积庞大的货物,需要覆盖捆绑的情况,大多是用草束捆绑,极少有人会有钱到用布匹去覆盖。

布料多贵?哪怕是最便宜的麻布,也很少有人能这样用。所以货车表面有草束,是绝对不会引起怀疑的。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徐庶的“双重掩饰”,做得天衣无缝。

从孙权到阚泽到程普,都对张飞的意图产生了严重的误判。

加上冬季时节,都快农历十月底了,西北风本就多,冬风很少。

汝水是西北、东南走向的,最后在最东南段注入淮河。

而之前程普、孙权在上游,张飞、魏延的攻城营地在下游。张飞所能调度到的水军战船,也都相对处在下游。

所以程普对张飞,无论是风向还是水流,都处在上风上水的优势地位。他根本完全不担心张飞会火攻。

又逆风又逆水,张飞还指望用火船来烧他的水寨?怕是只能烧张飞自己吧!

他又哪里想到,张飞其实是绕到了他的背后,临时施工,在上游用假意打桩修坝的木料竹子,外加油膏草束等物,造了一大批火筏,然后顺风顺水冲下,强攻他的水寨。

一旦绕道背刺,那可就轮到张飞的火筏占据上风上水的优势阵位了。

当晚四更时分,程普还在水寨中呼呼大睡,人年纪大了,又觉得局势笃定,就容易松懈犯困。

然后,程普迷迷糊糊之间,忽然就听到了外面传来呼呼的风火之声,还有枯木被灼烧、火花爆裂的的声响。

(注:程普的年龄没有具体记载,但应该是比刘关张还老的。他在黄巾之乱前就已经当了多年郡吏,后来黄巾刚爆发,他就跟随孙坚打仗了。

老人精力不济,我觉得很合理。演义里只强调黄盖很老,但实际上黄盖的年龄史书也没记,而且黄盖投孙坚比程普还晚好几年,他是讨董的时候加入的。程普应该比他更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