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747章 张益德再战孙仲谋

舍弟诸葛亮 第747章 张益德再战孙仲谋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线开打的第一波,刘备和诸葛亮并没能第一时间亲临前线。

因为刘备和诸葛亮走的都是南阳战场,从地理上来说,他们的进攻路线距离许县更远,又要翻越桐柏山。

至于徐淮方向的关羽和张辽高顺等人,也因为距离遥远,没法第一时间发动。

所以北伐的头阵,只能是由张飞和魏延来表现了。

这也算是给张飞的荣耀,让他打响北伐的第一枪。

代价则是,他这一路并不会配备诸葛兄弟或者鲁肃、庞统这个级别的顶级文官、谋士。张飞军中军略谋划最强的属官,也不过是一个徐庶。

但他就是要靠着徐庶的智谋辅佐,在曹仁、贾诩这对组合面前,硬生生撕开一个口子,为友军打开全面涌入豫州平原的通道。

……

建安十六年,十月十四日。汝南郡,上蔡县。

随着张飞的军队逼近,并且在城南下寨。上蔡城内的氛围,也再次变得肃杀起来。曹军将士个个如临大敌。

这座三年前就被张飞围攻过一次的汝南郡北部重镇,如今还是由三年前便负责镇守此地的孙权守卫。

三年前那一战时,孙权才二十六七岁,岁月倏忽,如今他也年届而立了。

三年前那一战,刘备军在汝南方向并没有尽全力,张飞当时虚晃了一枪之后,本来就是要走的。

但诸葛瑾本着资源要尽量用尽的考虑,还是在那次退兵休战前找了个借口,故意捧了一下孙权。

让曹军上上下下都觉得,是因为“孙权擅守,不动如山,才把侵略如火的张飞都熬退了”。

然后众人就认为,孙权不愧是曹家年轻一代中冉冉升起的擅守新星。

所以这三年里,孙权的官途也是一路亨通,靠着敌人的捧场烘托,他在二十多岁年纪,就一边领着扬州牧的虚衔,一边又实领汝南太守的差遣,并且实际掌握了重要的汝南郡的防务,连他的将军号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要知道孙权在其兄的势力覆亡、不得不孤身来投曹操时,所得的不过是一个讨虏将军的虚衔。

因为起点比较高,再往上升就得是四平四安之类的将军了,甚至更高。所以之前多年,曹操都没给他升官。

但是当年上蔡之战击退张飞后,孙权的将军号也一跃升到安南将军。

如今年满三十岁,又多积累了三年的边防资历,此番开战前,曹操更是又再次升孙权为镇南将军。

比他的直接顶头上司、四方将军高位的曹仁,中间也就隔了一档四征将军了。

孙权升官的时候,雒阳朝廷内部并不是没人反对。但后来大家也看明白了。

曹操受到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他在内部也就必须越来越集权,提携自己的子侄。

军功过硬的曹彰,都升成什么样了?才二十三岁就那么高。孙权作为曹家下一代唯一一个年满三十的,做到四镇将军不过分吧?

毕竟他娶的可是曹操的长女、曹昂的同母妹,也就是历史上后来被封为清河公主、本该嫁给夏侯楙那位。

……

曹操对孙权的破格提拔,究竟是不拘一格的唯才是举,还是任人唯亲的裙带提携,到了今天,终于要拉出来遛一遛了。

天下人,尤其包括雒阳朝廷那些对曹操用人原则不服的群臣,都在拭目以待。

当然,仅靠孙权自己,肯定是守不住上蔡、郾城这一片防区的,他也得指望自己手下的人才。

主要是从江东跟随他多年至此的程普,还有如今才刚刚成长起来的凌统。外加一小撮跟随他多年的谋士、文官。剩下就是曹操派给他的人。

凌统今年二十三岁,他跟孙权一起逃来曹操这里时,还是一个尚不能上阵的少年。三年前张飞第一次打过来时,凌统也才刚刚及冠,虽然从军了,却只能作为一名孙权的亲卫曲长,并无高级军职。

如今又多攒了三年资历,日常积些苦劳,二十三岁的凌统总算是刚刚破格提拔到了都尉级别,能在孙权手下领一支兵马了。

至于孙权手下的嫡系谋士,主要有徐详、阚泽、胡综、吴范四人。

也还是那句话,烂船还有三斤钉呢,孙家怎么说也是当年在江东横行数年的诸侯,最后覆灭时,总有几个死忠之士愿意一直追随的。

这四人里,胡综、吴范不过文学之臣、钱粮之臣,谈不上谋略。

徐详和阚泽,却是懂点谋略的,也有军事常识。这两人当中,徐详更偏重情报分析和搜集,而阚泽则相对擅长洞察人心、也有口才机变。

孙权这些年来遇到不决之事,不能跟岳父派给他的人说,就都会找此二人商量,算是绝对心腹中的心腹了。

此时此刻,面对张飞入寇,孙权忧虑之余,自然也是首先“大事开小会”,跟自己的核心心腹商议了一下。

“时隔三年,张飞忽又领兵数万入境,更兼有魏延为辅,如何退敌?”

孙权站在上蔡城的南门城楼上,望着远处张飞昨夜刚扎下的大营,眉头微皱,沉声询问左右的程普、凌统、徐详、阚泽。

程普资格最老,这种时候自然要率先表态,以定军心。于是他想也没想,先虎吼应诺道:

“兵来将挡,张飞虽勇,三年前也曾被少主击退。如今我军不如依然以不变应万变,末将领水军在汝水对岸的水寨驻扎,与上蔡城互为呼应,掐断汝水航道,以防张飞的战船、步军渗透到我军后方、骚扰我归路。

少主与公绩贤侄在上蔡城内镇守,依托地利消耗张飞。只要张飞的主力无法绕过水寨的封锁线前往上游,他就无法断我军归路。

哪怕少主死守数月后,兵力、军需渐渐不支,最终不得不退往郾城,也绝对可以安然走水路撤出。张飞就算把陆上的道路彻底堵了,也堵不住汝水这条撤退路线,如此,我军就能利用纵深节节抵抗,数月内绝不会让张飞摸到许县的。”

程普自从跟着孙权投曹后,就不能再称呼孙权“主公”了,但他又不想完全失了主臣之份,加上孙权成了曹操的女婿,他也就顺水推舟、私下里喊孙权少主。这样显得曹操是主公、孙权低一辈,貌似也没毛病。

而他这番话,也算是深合兵法正道。

因为上蔡县虽然坚固,也被孙权经营了好几年了,但毕竟之前都不是汝南郡治所,城池的底子不好,不可能成为天下坚城。

指望靠守城战、死守住上蔡一直不丢,那希望太渺茫了。

所以,守上蔡只能是拖时间,同时要确保一旦拖得够久了、部队被消耗、疲惫到支撑不住时,能够有序地节节撤退。

豫州地处河南大平原上,汝南郡在淮河两岸有些山地,但到了上蔡附近,已经是平原了。

平原地形无险可守,很容易被绕过后包抄后路,所以唯一有保障的、不会被切断的后路,就只能是大河。

孙权听了程普的梳理,也知道这个思路的大方向是对的,于是又扭头看向另一边,拍了拍凌统的肩膀:

“公绩,水寨那边,必须倚仗程老将军独当一面,那这上蔡县中的防务,可要靠你帮我盯着点了。”

凌统连忙拱手:“少主放心!末将蒙少主大恩,提携多年,如今正当报效。程老将军能敌得张飞,末将岂敌不得魏延?一定让魏延顿兵坚城之下两月不能寸进,以耗其志。”

孙权:“具体有什么守城良策么?”

凌统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自古守城并无花哨之技可用……无非披坚执锐,亲临督战,随机应变,以壮军心。”

凌统说完,还偷眼看了一下孙权反应。孙权却并没有失望之色,只是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自己相信他的斗志。

其余徐详、阚泽二人,并没有太多异议,阚泽只是稍微提醒了一句:“属下以为,此战还有一点风险,少主也不可不察。”

孙权立刻平易近人地示意阚泽说下去:“哦?德润但说无妨。”

阚泽:“如今已是十月,入冬雨水渐渐变少,河流也会变浅。如果拖到下个月,甚至腊月,汝水水位实在太浅,也要提防张飞以部分兵力陆路绕过上蔡城,然后在城北数十里择地另行扎营,并挖土堆堰、制造暗礁浅滩,断战船航运。

一旦到了那时候,程老将军的艨艟、斗舰无法北驶,我军的退路也就有可能在敌军尚未拿下我军水寨前、就遭到威胁。故而属下认为,少主或许能做两手准备,平时就该整备军需库存,一旦形势有变,实在无法逆转破解,便及时撤退。”

孙权听得心中微微一凛,心说阚泽这个考虑还是很周全的。

张飞或许没法强行攻破程普的水寨、消灭程普的战船队,来掐断汝水航运。但如果到了水量最少的季节,直接把河道堵到大船开不过去,那对上蔡守军的威胁还是很大的。

如果上蔡是许县那样的坚城,那倒是不用担心这点。因为许县可以死守很久,哪怕冬天河流水位下降、航道被破坏,他也可以多守几个月,拖到开春后凌汛期间,水位重新涨上来。

汝水也好,或者此时此刻张郃在河北那边堵的漳水也好。这种级别的大河,要靠人力围堵不让船航行,只能在冬天实现,而水多的季节是做不到的,非人力可致。

但就因为上蔡不够坚固,不够大,就算孙权和凌统全力死守,它也很可能刚刚好在冬季最枯水期那段时间点失守。这样一来,孙权等人就很有可能被彻底埋在上蔡城里,一起陪葬了。

想到这一点,孙权也不由暗暗捏了把汗,连忙表扬:“德润所虑甚是!程老将军,这一点也不可不虑,你到对岸水寨驻防后,每日也要记得派出战船,往后方上游巡视,确保后路畅通。

一旦发现有异常,立刻回报。我军也好及时调整战略,如果形势真的危急到那种程度,那么提前放弃上蔡,或许也是不得已的了。”

“末将领命!”程普立刻拍胸脯保证不会疏忽。

孙权见各方面都交代到了,也就不再多废话,全部由着众人各自去整备防务。

至于曹操派给他的那些部将,孙权也各自交给程普和凌统去调度,只要最后向他报备即可。

上蔡周边的守军,全部按照这个部署规划运作了起来。

……

孙权秣马厉兵布防的同时,城南的围城大营内,

昨夜才扎营睡了个好觉、消除了几分行军劳顿的张飞,此刻才刚刚起来,洗漱用过些烤肉,然后披挂上马,跟魏延出营巡视上蔡城防,安排进攻方略。

张飞和魏延就带了几百护卫骑兵随行,也完全不怕孙权见他人少、就集结重兵开城逆袭反杀他。

曹操在上蔡至郾城、定陵、昆阳的整片防区内,至少部署了五万守军,光是最前沿的上蔡县,至少就有两万多兵。

但就算孙权能拉出一万人出城野战,张飞和魏延带着五百骑也不怕他。就算打不过,至少也能把孙权的军阵凿穿一个口子突围。

张飞就是这么自信。

上蔡县位于汝水东岸,所以张飞从南经东往北,绕城转了半圈之后,就策马停驻在城北的一片高冈之上,以马鞭遥指城楼,跟魏延商议着破城之法。

“上蔡城池并不算太坚固,三年前我是放孙权小儿一马,‘遂使竖子成名’。这次我们带了足够的葛公车和投石机,还有云梯望楼,强攻一个月,绝对可以破城,还能歼敌一两万。”

张飞笃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显得颇为意气风发。

魏延琢磨了一下张飞的意图,小心地查漏补缺道:“虽然强攻也能破城,但会不会慢了点?一座上蔡就拖个把月,后续定颖、郾城、定陵、昆阳,又要多久?

能在入冬前把汝水流域诸县全部扫清,接应主公和诸葛令君、黄老将军的主力,进入颍川么?依我看,曹军隔河下寨,掐断汝水,不如我军也绕到上游扎营,再挖土筑堰,破坏汝水航道。

这样谁都别用船行军了,敌我双方都靠两条腿走路!我们再把上蔡不临水的各门都围了,不怕孙权军心不动摇、不怕他不担心将来力竭不支时、能否撤出包围圈。到时候,他哪里还有心思守城?”

张飞闻言,下意识紧了紧握持蛇矛的手掌,又把矛杆往地上敲击了一下,沉吟着肯定了魏延的见解:“这倒是个办法,比直接强攻肯定取巧些……”

然而,几乎就在同一瞬间,旁边响起了一个反对的声音:“益德不可!”

张飞本能地扭头看去,正是他的随军参军徐庶在坚决反对。

魏延被徐庶否定了计划,也有些脸色阴沉,但很快就控制好了,耐着性子请教:“不知元直先生看出此策有何不妥?”

徐庶平静而耐心地细细解释:“文长此法,确实符合兵法常理,可惜文长却不熟这汝、颍之间的地理。汝水有多宽多深、就算绕到上蔡上游,是一个月能施工截断的么?

其实,就算将来要截断,那也得拖到入冬之后,水位降到最低。到时候再动手,才能事半功倍。但如果真等到腊月水位最低,两个月就白白浪费过去了,只会比益德直接部署强攻,破城更慢,更耽误时间。

到时候,还如何利用许都危急这一险象、逼得曹军被围魏救赵、撤了河北的主力来河南这边堵漏?所以,我军要另想一个法子,既不至于让大军疲敝损耗,又能在一个月之内破城。”

张飞和魏延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也不得不承认徐庶描绘的需求很美好,属实是“既要又要还要”了。

唯一的问题就只是,这么好的期待,要怎么去实现呢?

想到这儿,张飞和魏延不由自主都看向徐庶,流露出期许的眼神,其含义不言自明。

徐庶也不卖关子,只是清了清嗓子,拿出皮囊喝了口水,就娓娓道来:

“要想更快地破掉上蔡,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直接击破程普的水寨,把曹军对汝水航道的封锁彻底打破。到时候在河面上我军的战船战力反超了曹军,还用担心曹军走水路撤军么?

而且只要打掉程普,敌军就连步步为营、节节后退抵抗都做不到了,因为整个汝水流域的敌军,都会不敢再困守孤城,因为他们会知道,没有了汝水水军,他们只要在陆地上被我军围城,就等于彻底围死了,他们的死守决心会很快动摇的。”

张飞和魏延闻言,又忍不住对视了一眼,随后张飞又抛出一个问题:

“可是……我军这一路,并没有配属强大到足以决定性压倒程普的水军。汝水的航道,也不支持把淮河里的楼船开进来,汝水下游途径平顶山那段,对大船而言可是太难行了。

程普又是侍奉江东三代的宿将,颇擅水战,我们此番没有带兴霸、子义的精锐来,如何确保水战能彻底完胜程普?而且他还能依托水寨固守,我军还得克服攻寨的地理劣势。”

徐庶听了张飞的提问,并不担心,反而得意一笑,颇为抓住了表现机会而自矜:

“其实,刚才文长想的那个法子,虽不能直接用,但也算是启发了我。现在就绕到上游扎营、挖土修围堰断流,暂时还不靠谱。

但我军可以假装不懂汝水的水文、地理,故意犯这个错,让敌军嘲笑我们,从而不作防备。一旦我们在上游立营稳固,我们可以假装继续加快修筑围堰,实则大量伐木,另做他用。实则只需如此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