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669章 正好有借口盯着曹操打

舍弟诸葛亮 第669章 正好有借口盯着曹操打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诸葛瑾一番运筹,既说服了张飞,更说服了刘备,让他们愿意采取“对襄阳以围困威慑迫降为主、对北岸的樊城反而以强攻破敌为主”的思路,来指导我军下一阶段的战略部署。

毕竟相比于曹仁,于禁还是更有可能被威慑投降的。

而且襄阳毕竟是刘表曾经的统治核心,这地方如果能相对和平地接收过来,对于刘备的威望、收拢刘表旧部的人心,都有很大好处。

相比之下,樊城就没那么值钱了,它更多只是一座军事要塞,是襄阳对岸的桥头堡。

襄、樊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后世平、津之间的关系。平城里有大量该保护的东西,磕了碰了都心疼,津门就相对无所谓了,砸碎一些立立威也不是不可以。

在考虑这个问题时,诸葛瑾还非常审慎地进行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推演,而不是跟其他穿越者那样照搬先知先觉的历史经验。

因为他知道,如今的情况,跟原本历史上、关羽北伐襄樊时,是完全不一样的——原本历史上,荆北自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前被曹操占据,到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中间已经被曹操势力统治了十几年了。关羽当然只能以强攻为主,攻心为辅。

但现在情况截然不同,曹操占据襄阳才不到半年,城内有很多仁人志士,只是被蔡瑁裹挟的。

刘备可舍不得把这些可以争取的势力,都打烂砸碎,能和平争取当然要和平争取。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是要“只诛首恶,不问胁从,投降免罪”。

刘备军高层在这个问题上统一了思想后,对襄阳的攻击行动,才得以顺理成章地推行下去。

……

那次定策会议之后,又过了三天。

时间已是九月中旬,张飞的部队在得到了三天的休整后,终于恢复到精神饱满的状态。准备对襄阳城发起第一轮威慑性的攻城。

当然,张飞部休整的那几天里,关羽和黄忠的人马也没闲着。他们虽不用承担主攻任务,但需要承担战前的准备。

关羽和黄忠各自派出大量辅兵,顶着大藤盾,在前沿设置了很多遮蔽箭矢的临时工事。

还推着带防箭护盾的推土车,把一车车土倾倒进襄阳的护城河内。

这活儿也不是等张飞来了之后才开工的,而是早在张飞抵达前两天就开始了。

经过累计五天的填土,襄阳的护城河已经被填出了好几个狭窄的缺口。虽然还没能彻底填断,但只要在缺口处搭上壕桥车,就可以通过飞梯和小型云梯。

关羽和黄忠的辅兵队作业时,城内的于禁当然也有放箭阻止。

攻城一方便借着藤盾和木板阵屋等掩体的掩护,也用大量弩手抛射城头,双方互射压制。

关羽还弄来一些投石机,装上碎石弹,对城头进行压制。双方在短兵相接之前,就已经远程打得不可开交。

关羽和黄忠的兵力之盛、远程火力之猛,给于禁和守城将士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于禁每每也在心中感慨:“刘备兵力日盛,我军却折损近半,后续这襄阳城,也不知还能守多久……偏偏关羽来的时候,还打断了我军的秋收。

今年襄阳城南的的秋粮,都没能收割入城,只能靠刘表留下的库存维持。岘山大营的粮草,也多半没能运回来。城内的存粮要吃过冬天,还是做得到的,但来年春荒怎么办?”

这些问题,每每让于禁心烦意乱。

以襄阳的富庶,原本光靠存粮供大军吃上一年多,也是没问题的。何况现在他的军队规模也变小了,很多部队之前在鱼梁洲水淹时被消灭了,吃饭的嘴就更少了。

但是,秋收没能收上来,城外的土地都在收获季被刘备军占住了,这对于襄阳的存粮持续时间,是一个重大打击。

加上岘山大营存粮的事儿,双重打击叠加之下,才让于禁的断粮预期,大大提前了好几个月。

几天的对射消耗下来,于禁麾下的弓弩手,也有数百人的伤亡。城墙上的不少设施,以及女墙、垛堞,也多有被敌军的投石机砸坏的。

对面的关羽部辅兵、弓弩手,虽然肯定也有相当的伤亡,但于禁知道自己靠消耗人命,肯定是耗不过对方的。

为了减少嫡系部队的损失,于禁只好又留了个后手,这几天抓紧在城内抓丁。

把一部分民夫乡勇临时征发上墙,让他们负责后续投掷滚木礌石、修补女墙垛堞的工作。这样也能降低后续作战中、主力战兵的折损速度。

如今,这一切准备工作,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即将迎来实战的检验。

……

九月十二这天一早,张飞带着数万生力军,集中在襄阳城的南门外。

铺开浩浩荡荡的阵势,推着几十架云梯,即将展开强攻。

在东门外,也有一万多人的部队部署,他们负责佯攻策应,为南门外的友军分摊压力。

因为临时搭板的壕桥强度还不太够,今天的强攻并没有出动葛公车,就只是用了云梯蚁附。

葛公车太过沉重,会把厚木板支撑的壕桥压塌,必须把护城河某一段彻底填平、填到对岸,才能动用。如今填河的进度,还不支持这种武器。

毕竟襄阳城曾是刘表的治所,这里的护城河实在是太宽深了。这么点时间,彻底填出直抵城下的道路是不可能的,只能填窄一点然后架上厚木板。

不过,这种把对方脖子上的绞索逐渐勒紧的过程,才更有威慑力。

如果今天张飞仅靠轻型云梯,都能把于禁打得捉襟见。那么下次葛公车全力推上来时,守军的心理压力就更大了。

诸葛瑾追求的,就是这种“就算今天没法强攻打破此城,但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填河,我迟早能打破”的心理预期。

数百面战鼓擂得震天作响,上千个号角把低沉而又有穿透力的呜鸣声传遍城头。

数千名强弩手和几十架投石机,把泼天的箭雨和碎石雨撒上城头,把城头躲避不及的丁壮和辅兵先压制得抬不起头来。

随后,云梯车逐次冲过壕桥。云梯车前还有一些扛着大盾和鹤嘴锹的辅兵,把尚未砸烂的羊马墙和鹿角残骸破开,为云梯开辟直抵墙根的道路。

“放箭!给我狠狠地射那些云梯兵!”于禁亲自在城头督战,也是丝毫不敢松懈,声嘶力竭地让部曲拼命放箭压制。

一些负责投掷木石的辅兵,原本被射得抬不起头,只敢躲在女墙垛堞背后瑟瑟发抖,也被于禁的督战亲卫逼着必须站起身来,时刻准备投掷。

“不许躲!云梯很快就靠上来了,给我狠狠地砸!”

个别辅兵面对箭雨,哪怕被拳打脚踢逼迫,也依然怯懦不能起身。于禁的督战亲卫便抽刀砍了一两个反面典型立威。

其他辅兵慑于眼前明晃晃的刀子,也只能勉力奋战,但心中积压的怨气,却是愈发敢怒不敢言。

很快,云梯就接近了城墙根,墙头的木石也不要钱一样往下乱扔。

张飞麾下的先登队,顶着大盾硬扛架开了一些滚木,却也被砸得手臂酸麻,甚至有骨折、内伤的。其余士卒咬紧牙关,奋死爬梯攀登。

墙头丢木石的守军,面对的情形也不好受,因为不得不探出上身丢木石,他们被进攻方箭雨射中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而且进攻方的前排士卒,大多着甲,而于禁麾下丢木石的辅兵却很少有甲,就算着甲了也是简陋的陈旧残破皮甲。这让进攻方能愈发放心地用箭雨覆盖。

反正自己人就算被流矢射中,绝大多数流矢的穿透力也是不足以造成穿甲伤的。相比之下,投木石的曹兵却是挨一箭就得失去战斗力。

血腥的搏战,很快在好几处云梯蚁附的所在,同时爆发了,战况极为激烈。

攻方没有长枪大戟,就全靠刀盾手或是斩马剑开路,凶猛的势头,让守军气势颇受动摇。

“擒于禁!杀蔡瑁!”

“右将军张飞率益州兵十万助战!降者不杀!”

进攻方一边绞肉猛攻,一边呐喊着战前吩咐的口号,也让襄阳城头的普通守兵,内心愈发不安。

作为守军主将的于禁,是隐约知道敌军来了增援的。但他也知道这个消息确信、扩散后,会极大打击己方的士气,所以只想装鸵鸟,一直禁止军中谈论。

没想到随着张飞亲自督军强攻,还真就拉上来不少益州兵。这些操着蜀中口音的喊杀声,让襄阳守军都真切感受到了“十万益州援军也已赶到”这个重大利空消息。

不少城墙上的荆州老兵,抵抗着抵抗着,就开始动摇胆怯。

虽然依托了襄阳高峻的城墙,暂时冲上来的进攻方士兵人数并不多,可防御一方出现的松动,依然肉眼可见地明显。

于禁也算是治军严谨的名将了,对于军心的细微变化,反应倒也迅速。他很快察觉到城头阵脚的松动,连忙催督麾下的曹军嫡系生力军投入到城头的肉搏中。

原本在于禁的计划中,最初阶段死守根本不需要用到这些曹军老兵,这都是他赖以长期控场的心腹骨干。一开始敌人攻势不强,光靠蔡瑁裹挟来的荆州兵当炮灰打前阵,应该也就够用了。

谁知最后实战打响、情况会恶化得这么快。居然第一天就逼得他不得不出动曹军嫡系参加肉搏。

双方的血腥绞杀,持续了足足半个时辰,因为曹军嫡系预备队不惜代价的投入,张飞的猛攻终于被击退。

于禁看着敌军终于退去,却完全高兴不起来,反而整个人都大汗淋漓,如同水里捞起来的一般。

他身边的曹军军官,也一个个如蒙大赦,暗道侥幸。

经过这一天的猛攻,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他们也知道,靠着襄阳城内,依然有三万五千之众的守兵。如果死磕死守,让敌人付出数万伤亡后再城破,也是做得到的。

但是,这三万五千士兵,有多少会真的死战到最后一刻?如果那两万曹军老兵拼光了,剩下的一万多荆州兵还会打么?

如果刘备军进一步完善攻城设施,把护城河填得更加易于通过,下次再派出更重型的器械,一切就难以预料了。

……

通过一次迅猛的消耗性、威慑性进攻,让于禁知道厉害后。此后两天,张飞的攻击烈度,倒是有所下降。

不过,每天张飞依然能确保有士兵能登城肉搏,让曹军不得不派出嫡系精锐接战。同时刘备军的远程压制火力,却是一天比一天猛。

城外每天都有新架起的投石机,开始用重型石弹轰击守军的防御设施。

羊马墙、鹿角、陷坑、垛堞,也被刘备军的持续进攻,砸得越来越残破,成片成片地毁坏。

于禁死撑了三天,每天也在暗中观察张飞部署的变化,试图揣摩出张飞的用意。

于禁很快发现,张飞降低正面强攻的烈度,似乎只是在等待刘备军更好地完成破坏施工。比如等投石机砸毁更多城楼设施、等填埋壕沟的辅兵队,能填出足够重型葛公车直临城下的通道。

这一切,都如同一柄重锤敲在于禁心头。他冷静下来之后,每每推演复盘,内心也不得不承认,一旦刘备军所有的设施都准备齐全后,想要攻破他这座襄阳城,所需付出的伤亡,会比现在低得多。

不过,于禁并不知道,就在他忐忑不安的同时,对面的张飞和刘备,也暂时稍稍陷入了一点尴尬境地。

按照战前诸葛瑾部署的计划,这种进攻只是威慑性和消耗性的,打几天后、向于禁展示过肌肉,就该渐渐降低烈度了。

不过,真到了实际打起来,战斗却不是想要说结束就能结束的。

张飞的部曲,在三天的猛攻后,虽然总伤亡数字并不算太大,但很多将士也杀红了眼,血怒上涌。

第四天开始,张飞想要明显降低攻坚烈度、让部队抓紧多施工,不少益州军将校还是纷纷请战,希望今日由他们先登,着实显得军心颇为可用。

张飞很想严格执行诸葛瑾的计划,可看着属下的热切踊跃,他也不忍拂了大家的好意,就又硬着头皮去向诸葛瑾请示。

诸葛瑾当时正跟刘备在一起,商讨后续的大略军机,似乎当天有什么大事发生,两人讨论时的语气神色极为严肃。

张飞一进来,有些不好意思,犹豫了一下才敢开口打断:

“大哥,司徒,军心可用,我军连攻三天,很多将士都觉得,哪怕就靠死战硬战,有个半个多月,也能把襄阳啃下来了!大家都立功心切!”

诸葛瑾抬起头来,似乎完全不为所动,反而很快脸色就冷了下来:

“强攻当然能破城,但三四万敌军,困兽犹斗,双方要多死多少人?开战前可就说好了,就是威慑于禁,让他看出我们有能耐强攻破城,就够了!”

张飞无奈地解释:“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眼下两军都杀红了眼。再说,要是突然收手,会不会让于禁觉得我们是怕了、因为死伤多,不敢再堆人命死战了?”

张飞一再表示,他绝无改变诸葛瑾战前计划的意思。他只是觉得军心可用,希望诸葛瑾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帮他把军心好好引导一下,同时也要避免己方降低强攻烈度后、让敌人觉得他们又行了。

一旁的刘备,一开始也没有发表意见,只是眉头深锁,听三弟阐述完前方的具体困境后,刘备才用探讨的语气,温言跟诸葛瑾商议:

“益德所言,也有些许道理,毕竟前方将士厮杀血战,昂扬之气上涌,总得找个宣泄之处……诶,子瑜,你说今日得到的这份密报,能不能顺势利用起来?”

刘备一边说着,一边指着案头的一封书信。这封信,正是今天一早送来的,刘备得到后立刻就跟诸葛瑾商议分析了一下,连张飞都还不知道此事。张飞进来时,刘备和诸葛瑾就是在商量这桩事儿。

诸葛瑾加紧摇了几下折扇,微微点头:“我正有此意,既然军心可用,将士们的士气比我们战前预想的还要昂扬,正好加以引导。”

张飞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的,忍不住插话:“大哥,司徒,你们在聊什么?我怎么听不懂,这封密信从何而来?究竟说些什么?”

诸葛瑾看了一眼刘备,刘备也微微点头了,诸葛瑾便用折扇勾过信,轻轻展开,对张飞解说道:

“这是细作今早送回的密报,是关于曹操亲回许都、参加魏公册封典礼的事儿的。

曹操早在上个月中秋之前,就在许都受封为魏公,听说还加了九锡,但也有说法,说曹操辞谢了九锡中的个别几项礼遇。

算算日子,已经是至少二十天前的了。曹操受封之后,只在许都滞留了没几日,便动身返回宛城。应该就是在他回宛城的时候,云长在鱼梁洲用水攻破了曹仁、于禁。

曹操应该也是知道他封公这事儿,若是传到前线,可能会引来我军加急猛攻,所以故意封锁拖延了数日,害我军现在才知道。

这事儿我与主公也是刚刚才接到,原本还没想到,要不要立刻通知全军,现在看来,倒是可以及时宣布了。益德可以先看一下,一会儿再给云长看。”

诸葛瑾说完,就把密信往张飞面前一推,张飞接过后,大致扫了一眼,主要内容果然和诸葛瑾所说相似。

许都距离襄阳还挺远,曹操想刻意拖延的情况下,二十多天前发生的事情,现在才被刘备知道,也属于正常的。

而且此事之前,曹操还演过“三辞”的戏码,所以刘备和诸葛瑾都是有心理准备的,之前只是不知道这一天到底何时会来。

现在,也算是最后一只靴子彻底落了地。

张飞在战略眼光上不是很高明,看完信一时也没反应过来、此消息究竟该如何利用。

诸葛瑾见状,就又点了他一句:“这都没想到么?既然曹操正式称魏公了,主公当然要谋求尽快和曹贼的主力决战!以正天下视听。

区区一座襄阳城,我们当然可以缓攻,可以先堵死各门后绕过去,直接渡汉北上,搜寻曹军主力——这里面的关键在于,我们可以缓攻襄阳,但必须让襄阳城内的于禁和守城将士,都知道我们为何缓攻,理由是什么。

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强攻不下襄阳,只是事有轻重缓急,等我们腾出手来之日,就是于禁的死期。这样,他才会真的惧怕。”

张飞终于恍然:“原来如此!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