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舍弟诸葛亮 > 第661章 步步入坑

舍弟诸葛亮 第661章 步步入坑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23:5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曹军既然定下了“强攻高顺,逼关羽尽快决战”的方略。后续执行层面的决心,自然是不小的。

自从那天定策之后,曹仁每天都亲自催督曹军主力,对着鱼梁洲半岛东端、那座高顺从蔡瑁手上夺来的水寨,发起连番的猛攻。

蔡瑁留下的水寨,比高顺的旧营要坚固一些,但也不算特别坚固。

尤其前几天被高顺用计诈门攻破了一次后,高顺部在夺营过程中,为了尽快摧垮蔡瑁、防止变数,当时放了很多把火。

等蔡瑁遁走、张允被杀、其水军大部被歼灭投降后,高顺军再去救熄余火,但营地的防御设施,还是不可避免地遭受了重大损失。

如果说当初蔡瑁手里完好的水寨,防御工事强度是十级。那高顺放火攻破之后得到手的,防御强度至少降低五六级。

而且营中也没有树木,高顺夺营后,曹仁又很快逼过来,贴着高顺设立阵地对峙。高顺手头空有些富余人力,却连伐木的地方都没有,根本没法重修加固工事。

他手头那点人力,唯一能做的就只是就地挖土,多加高一下土墙、加深一下营前的壕沟。

无奈鱼梁洲水寨位于半岛尖端,那地方是丘峦地形,地质坚硬,稍微往下挖一点就是山石地层了,也没法继续挖。

一切的一切,都让曹仁的强攻逼战,看起来颇有可操作性。

当然,这种期待也是一柄双刃剑。

因为这会让曹仁更加舍得下本钱,去狂打猛攻。

如果不是这样触手可及的诱饵放在面前,曹仁才不至于这么下血本死磕硬仗。

……

“杀啊!关羽已经抛弃高顺了,如今敌军后援不足,再攻一阵肯定能打进去!”

“弟兄们跟我上!建功立业正在此刻!”

一群群的曹军将士,在曹仁的督战下,朝着据说只有不足两万守军的残破水寨冲去。

曹军的强攻行动,已经持续了两天了。

水寨外面的木质尖桩栅栏、鹿角拒马,基本上都已经在之前的进攻中,被曹军破坏了。其中还有一小半,更是在之前高顺打破蔡瑁的时候,就已经被高顺自己破坏了。

水寨的主体防御工事,只剩几道不算太高的临时夯土墙,还有几道底下连苦竹签陷阱都没有的干壕沟。

这样的工事,让作为进攻方的曹军,颇感破营有望。

哪怕营地处在一座相对高地的丘峦上,能够一定程度上居高临下,曹军也无视了这一劣势,照样攻得非常凶狠。

一排排的曹军嫡系老兵,带着更多原本刘表麾下的荆州降兵,朝着营墙发起山呼海啸般的冲锋。

后排还有更多的曹军弓弩手,顶着巨大的可移动藤盾,朝着营中疯狂放箭,一时矢如飞蝗,遮天蔽日。

这些藤盾都是经典的攻城用款式,底部有个木柱支撑架,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不用弓弩兵手持,所以能造得特别巨大,一面就能遮蔽好几个弩手——

如果对这种工程器械的造型不熟悉的,去玩一玩某款21世纪初的老即时战略游戏《要塞》,就知道了。

曹军拼命攒射压制的同时,守营的高顺部曲,同样是寸步不让,死战不退。

防守方一开始也是箭雨如飞蝗般往外攒射,射得曹军那些扛着木排、壕桥车和梯子的攻营辅兵苦不堪言。

在曹仁麾下,担任这种辅助作战任务的,往往是蔡瑁裹挟投降的刘表旧部。

这些荆州兵本就不受曹操信任,战斗力也不行。拿来扛土填壕沟、推梯子架木桥,就正合适了。

反正也没技术含量,也不用上去肉搏,被敌人弓弩射到的话,辅兵精兵都是个死,没有区别,纯就是看运气的。

高顺部守军的凶猛火力,一度让曹军最初一两天的攻势颇为受阻,进度缓慢。

但扛过最初的艰难阶段后,随着攻营的壕桥、木排、梯子都基本上架设好了,能用撞木破坏的工事,也都破坏得差不多了。

曹军可以不再投入太多辅兵,只以战兵冲上去跟守军肉搏,双方的交换比也就没有一开始那么难看了。

所以,当曹仁看到“形势虽然有点险峻,但从趋势来看,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我军的伤亡交换比明显是吃亏的,可这个吃亏的比例,在变得越来越小”,他也就更有决心坚持下去了。

前天七八个换一个,昨天五六个换一个,今天就三四个换一个了。虽然之前一直是亏的,但是只要坚持再打下去,很有希望啊!

最初阶段的损失,反正已经失掉了,后续吃战果的阶段,怎么能错过?

前期沉没成本都投下去这么多了,如果放弃,那不成“馒头刚吃到豆沙边,结果吃饱了”?

这种蠢事曹仁是绝对不会做的。

“高顺的防御已经开始渐渐力竭了吧,今日敌军的弓弩攒射,也没有前两日那么密集了。看来是高顺得不到后援补给,箭矢都射得所剩不多了。”

曹仁表情冷峻地观察着高顺的守御章法,随着厮杀越来越血腥激烈,他也观察到了敌军新的弱点。

高顺部射箭的频率已经越来越低,应该也是看到了曹军在前线的辅兵越来越少,投入的都是负责肉搏厮杀的攻坚老兵。

这些老兵的着甲率也有所提升,普通弓箭已经没什么用了,只有强弩还有点用。高顺为了节约箭矢,就让普通弓箭手停止放箭,加入填线肉搏。

血腥的厮杀又持续了一阵子,随着曹军又一次把打累了的士兵撤下来、换上新的生力军上去填线,一名刚刚撤下来的部将,便忍不住找到曹仁,向他提些战术建议。

这名部将名叫常雕,历史上十几年后、此人会跟着曹仁一起参加第二次濡须口战役。结果在为曹仁的儿子曹泰镀金的过程中,常雕所部被迫冒进,遭到吴将朱桓全歼。

但不管这人能力如何,他能在曹仁想给儿子镀金时、让此人负责为他儿子打辅助,可见其受信任程度还是足够的,算是曹仁的心腹。

此时此刻,常雕刚刚经历了一番持续数个时辰的血战,天气又热,退下来时整个人大汗淋漓得如同刚刚从水里打捞上来。

他怕得卸甲风,也不敢脱甲,只是穿着厚重的铠甲、吨吨吨喝着水,向曹仁汇报建议:

“将军!还是让前日新编的胸甲兵上吧!我看敌军也已力竭,成败在此一举了。要是我军再有精锐生力军投入,一定可以打退高顺的!”

曹仁斟酌了一下,觉得这个建议似乎确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这两天多的攻坚战打下来,己方拥有四五倍于高顺的兵力,但却始终不能破墙,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高顺的“新陷阵营”,防守得实在太坚决了。

其肉搏填线时的意志,也是非比寻常地强。更兼装备精良,厮杀果决,曹军反复冲突不能冲垮。

曹仁的部队,在跟高顺搏战时,装备劣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哪怕曹仁部在曹操麾下各军里,已经算是装备好的了。但他们最多也就是装备一下生铁打孔缀连的扎甲,用上铸铁的头盔。所用的枪矛长戟,能够以上好钢材锻打刃口。

而这一切,跟高顺军的灌钢扎甲、灌钢兵刃,依然有一代的质量差距。

不过,此战之前,曹军也不是完全没有好装备。

前几日,高顺被曹仁换家时,留在鱼梁洲水道边断后阻击、半渡而击的那些精兵;在最后撤退时,为了跑得快,往河里丢了很多灌钢扎甲,甚至还有整片式的锻钢胸甲。

曹仁夺取高顺旧营后,于禁第一天就打捞上来了一百多副优质钢甲,比曹军之前用过的所有钢甲质量都好。

尤其是那些一体锻造的胸甲,连曹军大将的鱼鳞玄甲都比不上。

曹仁自己都看着眼热,当时就选了一副原本某高顺麾下军司马穿过的整片式胸甲,亲自穿上。

穿上之后,他还在心中暗骂:刘逆真是有钱!军中一个普通军司马穿的甲胄,都比他这个丞相麾下的大将的铠甲要好!高顺麾下精锐部队里,一个曲长的铠甲,就可能跟他原本用的质量相当了!没天理啊!

要知道曹仁用的鱼鳞玄甲,那也不是凡品了,是曹操让能工巧匠反复冷锻精制的,比普通钢甲质量好得多。

曹军要花很大的本钱,选最好的材料,大量投入人工,造出来专供极少数高级将领的好货,最后却只能跟刘备军的曲长用量产型相当,这谁能甘心?

因为缴获的甲胄太好,而第一天的收获量又不大,所以当时曹仁并没有立刻想到把这批甲胄装备部队,只是发给手下部将、军官们私分一下,算是给嫡系的福利。

当时一共也就一百多副,给军中曲长以上的军官人手一副都不够,哪里能分给士兵专门组建一支部队?

不过,随着后续第二天、第三天,于禁留在后方的守营部队持续打捞,逐渐轻车熟路起来的曹军士兵,每天的收获也在倍增。

第二天就打捞到了两三百副,第三天更是突破了四百副,后续随着存货被捞掉了大半,哪怕曹军士兵越来越熟手,但收获的趋势显然会肉眼可见地放缓,这也是没办法的。

既是如此,曹仁还是舍不得收手,依然让于禁在守卫水道的同时,多花点精力打捞,能捞到多少算多少。甚至还临时想到了上类似于配重渔网的东西,刮着河床底打捞。

这事儿说来也是讽刺,“拖网渔船”这种东西,在汉末原本也是远远没有的,最初的固定式沉底捞鱼刺网,还是当年诸葛瑾刚刚遇到刘备时、为了解决广陵郡一地养不活刘备的军队,不得已拿出来的。

后来两三年内,又渐渐发展为流刺网、拖网。所以算算时间,距离最早的固定式刺网出现,已有十二年,流刺拖网也出现了至少有九年了。

这东西技术含量不高,属于看过样品就知道是怎么个事儿,所以经过九年的扩散,曹操阵营的地盘上,也开始有人用了。

只是北方大江大河少,曹操的地盘又不沿海,没法利用潮汐配合流刺网捕捞,所以拖网捕渔业发展规模始终不大罢了。

今时今日,曹仁急着捞鱼梁洲水道河底的钢甲,贾诩就又给他支了个招,让士兵们临时打造了拖网。

当然,通过此法捞上来的甲胄,也并不都是质量最精良的整锻式胸甲,而是五花八门有好有坏的。

此时此刻,曹仁军中,可以配发给普通士兵的精良灌钢铠甲,也已超过五百副。

面对这种关键时刻,曹仁终于决定:集中使用这些换了新装备的精锐,一举冲垮高顺的防线!

……

经过半天的厮杀,曹军有足够的生力军轮换,高顺却没有那么多生力军,不得不左支右绌地坚持抵抗,士卒的体力也渐渐衰弱。

眼看到了午后时分,曹军又一批状态正盛的新锐士卒杀了上来。

高顺和关平,各自亲临一线,督促着士卒稳固坚守,不可懈怠。

“不要怕!曹军没什么可怕的!关将军说好了让我们再守三天,我们死守便是!少将军都在这儿,关将军肯定会跟我们里应外合的!弟兄们要有信心!”

不善言辞的高顺,也难得分析着这些鼓舞人心的道理,激励着将士们的士气。

气喘吁吁的填线钢甲兵们,操着斩马剑和灌钢长戟,勉起余力,继续奋战不休,杀退了曹军又一次冲锋,又在地上丢下了几百具曹兵的尸体。

然而,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一次的曹军进攻不一般。

“这些曹兵怎么这么精良?原本斩马剑这样奋力一挥,直接就能把扎甲缝崩开的,怎么砍不开了?”

一群“新陷阵营”的斩马剑手,在挥砍肉搏了一阵后,很快发掘不对劲,开始有点怀疑人生,士气也稍稍低落了。

“嘶……精钢打造的长戟,居然被滑开了!呃啊!”

几个体力不支的高顺部长戟兵,原本信心满满地自以为能捅死敌人。谁知钢戟捅过去时稍稍偏斜了一点,没有刺到敌人躯干正中的位置,然后就如同“跳弹”一样偏斜滑开了。

要知道,如果是捅那些穿着用生铁甲片打孔缀连的普通铁甲的敌人,哪怕捅得不是很正,也不可能发生“跳弹式偏斜”的。

那些高顺部长戟兵一个猝不及防,兵刃滑开。

偏偏之前又奋尽了全力,打了半天本就体力不支下盘不稳,然后就直接往前失了重心、有些人还趔趄滑倒了。

对面的曹军是刚投入战斗的生力军,状态神勇,体力充沛,怎么可能错过这种良机?

顿时枪矛钝器一阵狂捅猛砸输出,就把那一小撮失足倒地的高顺部戟兵捅伤砸死。

“不好!敌人也有精良钢甲!弟兄们小心!”

“这些曹狗的甲胄,居然不比我们差!”

高顺麾下的基层军官,很快意识到问题,连连惊呼示警。

普通士卒也赶紧打起精神、调整状态奋力迎敌,才堪堪延缓了曹军的攻势。

双方的兵器水平被暂时拉平,哪怕只是在战线的一小段攻防重点上,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那也是非常深远的。

高顺的人数比曹仁少太多了,体力不支的情况下,关键是还没心理准备,哪怕奋力调整,也不免被渐渐撕开了口子。

高顺很快就敏锐地发现了问题:战场上,两座寨门附近,曹军的攻势突然就变猛了。己方以踏张弩攒射,甚至都不能伤敌,双方的肉搏换命,也打不出什么交换比优势。

虽然在战线的其他部分,自己的守卫依然还可称得上顽强,但守营这种事情,一道防线只要一两个点被突破,整条防线就失去作用了。

好在,蔡瑁留下的这座水寨,倒也不是只有一道营墙。

营垒内部,还是有不少分隔的,高顺占领此营后,也有自行加固,把一些内墙也用新挖的夯土稍稍加高堆固。

只不过,这些工事的坚固程度,肯定比外墙更弱,只能是用于拖延时间的临时工事。

就好比守城时,一旦城门被突破了,里面临时加筑的“内瓮城”类土墙,肯定防御力不能跟正牌城墙相比。

敏锐地看清形势后,高顺表情冷峻地下令:“立刻让最后的预备队,赶紧在第二道土墙后面列好阵势!让我的亲卫队也都上去!务必扎稳阵脚!然后让前排士卒有序撤退!

看曹仁的架势,这第一道防线,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再让人放信鸽回去,把这儿的情况跟关将军说清楚!让他务必尽快增援!告诉他我军会尽力消耗曹仁,尽量拖下去的!”

高顺很清楚,如果等第一道防线实在撑不住了,再允许他们后退的话,到时候很有可能就演变成了总崩溃。

所以,凡事都要留有余量。既然有一定的可能搞弹性防御,就不能等到弹性彻底耗竭的那一刻才抉择。

最后的总预备队和亲卫队,很快按高顺的命令做好了第二道防线的布防。然后前面渐渐撑持不住的一线守兵,就猛放了几阵箭雨,稍稍逼退曹兵,然后开始飞奔后撤。

钢甲沉重的士兵,就先跑半盏茶的工夫,避免丢盔卸甲的窘境。

至于少量断后的弩兵轻步兵,以及丹阳兵,那就负责临时阻击,稍稍多顶一盏茶工夫,然后飞奔后撤。

在高顺有序的组织下,水寨外围防线的失守,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有生力量损失。

当然了,因为高顺毕竟是撤退的一方,他肯定会丢失打扫战场的权力。

所以双方战死的士兵,以及倒地不能后撤的重伤员,其装备都会被赢得战场控制权的进攻方所缴获、扒掉。

经过今日之战,曹仁又能增长一些精锐嫡系部队的战斗爆发力。靠着战场缴获,就让其士卒在后续的攻坚肉搏中变得更加得力。

“哈哈哈哈!高顺也有今日!我军趁此良机,投入纯钢胸甲的精兵,果然收到了奇效!高顺折损了这么多人马,还丢掉了外营防线,现在只能龟缩到码头边了。

这鱼梁洲的山头,也快被我军占下了!不出数日,高顺必亡!看你关羽还躲不躲了。来人,立刻把军中工匠都找来!

本将军要在这鱼梁洲山头上,多设几架投石机,给我直接瞄准下边的码头区!只要后续关羽的战船敢到码头边停靠,立刻就用石头给我砸!砸沉多少算多少!”

曹仁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后,不由得意狂笑。

原来,他虽然还未彻底攻下整个营区,但眼下的这个胜利,意义和战术效果,已经非常好了。

众所周知,鱼梁洲水寨,是一座以码头区为核心的营寨。但码头所在的位置,地势肯定高不了,你得是靠近水边的地方才能造码头。

营地里真正险要的位置,则是鱼梁洲的主峰,一座高度百余步的小山包。虽然绝对高度不算高,但已经是整个半岛的制高点了。

高顺被曹仁奋力强攻拿下了外围营区后,虽然还没失去码头区,可已经丢掉了制高点。

如此一来,高顺的动向被曹仁尽收眼底。曹仁甚至能在制高点上架设投石机,封锁或是至少威胁下面码头区最主要的几个泊位。

如果对于这种形势无法想象的,可以对比一下后世甲午战争中,倭军打下了刘公岛,就能对威海军港里的北洋舰队形成致命威胁、用陆基重炮直接轰军舰。

同理再十年后的日露战争,倭军打下了203高地后,也能对旅顺港内的露军舰队形成毁灭性炮击。

汉末的投石机,虽然不如后世的炮兵那般对水军效果拔群,射程也不够远,准头也不够好。

但鱼梁洲水寨的防线纵深也实在不算远,仅仅两百步射程的老式投石机,就已经能威胁不少战船了。

这还没算居高临下的额外射程优势。援军再想从码头区上岸,就会额外遭受很多压制,没那么容易了。

换言之,曹仁觉得,他已经不是很担心关羽走水路来增援高顺、继续打消耗战了。

就算关羽来了,他也有把握在关羽运兵登陆的时候,就对其造成一定的杀伤。确保关羽还没见到自己,就先死一批。

胜利就在眼前!这场战役必须坚持到底!

至于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曹仁倒是不太担心,因为他觉得,时间已经站在他这一边了。现在是该关羽急切的时候,不是他急。

……

曹仁在前线拼死猛攻、不惜代价跟高顺拼着消耗。

同一时刻,这三天里,后方镇守鱼梁洲水道的于禁,也没有闲着。

于禁一边不断总结经验、改良打捞装备,刮河床三尺地打捞高顺败军丢在河里的优质装备。

一边增筑加修了很多沿河的防御工事。光是安防投石机的土台和供弓弩手瞭望的楼橹,就各自造了几十个。

关羽军这三天里,也不断派水军来骚扰。

但因为河道狭窄、吃水浅,关羽也用不了太大的战船,最多只能用到艨艟。所以面对防御工事越来越坚固的于禁,根本讨不到好去。

即使是艨艟,也无法驶入这条支流航道,破坏于禁位于深处的工事,只能在河口徘徊。要深入的话,依然只能用走舸。

而走舸是没有上层建筑的,没有舱板挡箭。关羽只能让士兵们临时在走舸两边多竖盾牌以为掩体,然后跟于禁交战。

这样的装备水平,让于禁也越打越顺手。慢慢赢得了一些交换比上的优势。

于禁跟随曹操、带兵近二十年,这还是第一次在跟关羽的正面交锋中,占到了上风。

此前当阳战役、被黄忠击败损兵折将的阴霾,也终于一扫而空。

于禁心中每每忍不住想:“十几年来,丞相麾下诸将,哪有能在关羽手上讨得便宜的?如今,只有我能让关羽强攻失利,兵力折损甚至远过于我军!那岂不是说明,我才是丞相麾下第一名将!

过去这些年,丞相一直用我在南阳方向,提防刘表,今年刘表覆灭,才让我对付刘备、对上关羽。看来,这些年丞相对我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要是早几年让我对付关羽,说不定我早几年就破了关羽的连胜威名了!

至于之前偶败于黄忠之手,那不过是轻敌大意了。没想到黄忠这么一号此前无功可叙的老儿,居然也有如此本事。

果然我只要认真起来,刘备麾下诸将都是可以抵敌的!”

怀着这般美滋滋的想法,于禁越打越有信心。也越来越坚信曹仁派给他的任务是绝对正确的,自己的具体执行方式,也是毫无问题的。

继续坚持下去!坚持这个打法,不断消耗关羽,迟早有全胜之日!

至于时间渐渐临近八月、秋雨也越来越猛烈、汉水的水位也有所上涨,这些都被曹仁和于禁是为不足为惧。

汉水这种程度的涨幅,离形成有军事层面威胁性的灾害,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曹仁和于禁的认知里,这种程度还不用太过提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