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七百八十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

神田真一的事,唯一造成的影响就是,解刳院里多了一个标本,除此之外,没有在大明京师,掀起任何浪花。

神田真一用银子收买的部分亡命之徒,也上了海捕公文,有了线索,缇骑办案的速度会很快。

大明皇帝甚至部分认可神田真一的说法,他倒是想将文章发表在邸报上,但缇骑和司礼监都表示了明确的拒绝。

最让朱翊钧惊喜的消息是,倭国的富士山正处于活跃周期,这个活跃周期将会持续两百年,火山爆发是一个持续性的灾害事件,这可以有力的削弱倭国的实力,为大明灭倭提供一定的帮助。

神田真一的妖言无法惑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明京师,现在更加关注燕兴楼交易行的金银交易。

王谦的玩法,有点过于残忍了。

反复不断地震荡,将意志不坚定的玩家,清洗出去之后,再拉出一个巨大的涨幅,来吸引投机者入场,在最高位开始砸盘,拉出一个巨大的跌幅,在低位再次开始震荡,完成一次循环。

总有聪明人想要看穿波动,希望能够高卖低买,可连王谦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在韭菜不够用的时候会拉高,在韭菜手里的银子几近于威胁到主力时候,就开始挥舞镰刀。

这就造成了几个十分诡异的现象,如果从宏观上来看,金价用一个月的时间去看,维持在一个十分稳定的区间,甚至波动不足1%,但是从微观到个人去看,在里面玩一阵,能亏个底朝天,身家会缩水20%以上。

在这个博弈中,有人赔了,那自然有人赚了。

朱翊钧吐了口浊气说道:“在过去一整年的时间里,燕兴楼交易行,身家一百银到一千银的小户大约占交易行的85%,而他们在一年时间内,身家普遍缩水25%到30%,而身家在二十万银以上的大户,或者说门槛很高的私人交易会,在一年时间里,从交易行拿走了两百八十余万银。”

“这些门槛很高的私人交易会,就能幸免于难了吗?这次金银市,这些大户们损失了超过三百万银。”

势要豪右在这里面也要万分小心,即便如此,过去一年赚的钱,都给大明收蓄黄金做了助力。

朱翊钧里有交易行的详细账目,王谦并没有对皇帝,隐瞒他的手段,站在朱翊钧这个上位者视角去看,不要接触交易行,会变得不幸。

王谦在他的《王谦发家的四个秘密》中,就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奥秘,进入燕兴楼交易行的每个人,都会获赠一本,王谦甚至在封面上,就已经写明:如何在交易行赚钱?离交易行越远越好。

“朕不明白,明明大多数人都在赔钱,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的进入交易行,挥舞着手中的银票把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送进这交易行呢?”朱翊钧叹了口气说道。

朱翊钧是个农户,他其实很讨厌投机,但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蜕变的过程中,这些都是必然的。

辛辛苦苦攒点钱,最后都扔进了这交易行里,图个什么?甚至还多都倾家荡产,去把祖宅抵押给钱庄借钱也要上,觉得自己会比别人聪明。

冯保想了想说道:“因为很多人只看到了暴富的那一部分人,而没有看到赔钱的大多数。”

幸存者偏差,人们在观察时,往往更容易注意和搜集到成功的幸存者,而忽略那些更难注意到、或者无法统计的失败者。

幸存者鲜花似锦,站在了舞台中央,还喜欢四处对人诉说自己的传奇故事,而失败者从阁楼上一跃而下,沉在通惠河底,没人会去关心。

人们总是以为自己能够成为那个幸存者。

人有一种忘却痛苦的保护机制,对于悲苦,往往都会封闭记忆,对于喜悦反复回味,最终回忆里只剩下了甜。

在交易行里,没有胜利者,只有幸存者和失败者。

也正是这些暴富神话,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让神田真一的亡命一博,没有掀起任何的浪花,他的理论很大胆,但没人关心,甚至都无法让人多看一眼。

朱翊钧最终没有做出明确指示的干涉,也就是询问了下,最后批复了一句,朕知道了。

过多的干涉,反而会让人说皇帝管得太多太宽,不让人更加便利的发财,这些门槛很高的私人交易会,都免不了被王谦收割的命运,抽出来的利钱,全都变成了黄金了。

朱翊钧叹了口气,拿起了礼部的奏疏,礼部明确了明馆制度,表面上看,是在各地港口设立馆阁,主要是为了通商所用,一面负责大明商船抵达的时候货物集散,一方面负责将地方特产准备好。

明馆,从职能上看,的确是做买卖的地方。

馆主为正九品官身,秀才举人皆可往,除馆主之外,另外有监当官一名,主要负责文书、账房、商品计价等等工作,民间只要能把账目算清楚都可以应召;

馆尉一名,专门负责明馆的防务,可自行招募乡勇随行,朝廷给额员十人,至于究竟招多少,怎么养这些乡勇,就是明馆自己的事儿了。

明馆的劳动报酬,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朝廷的俸禄,另一方面是明馆收入,明馆经营究竟几何,收入几何,分配几何,大明不做审计,更不必纳税。

朝廷那点俸禄,主要代表着和朝廷的关系,而不是主要收入来源。

背靠大明商品的明馆,究竟能赚多少钱,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明馆是和特别贸易许可的配套政策,不仅仅是朝廷环球商队可以申领,比如某商贾已经获得了特别贸易许可,在某个港口有了自己的地盘,想要个大明身份,就可以报备朝廷申领明馆。

官派馆主任期三年,回到大明可以获得陛下的恩科进士身份,继续谋求升转,如果明馆不幸死在了异地他乡,大明核实后会在他的家乡铭刻忠烈祠上,按忠烈待遇。

如果真的做成了取而代之,就可以申领大明的开拓勋爵,如果地盘足够大,可以成为大明的总督府,总督府和大明朝廷的关系是友邦之上的属地。

朱翊钧觉得没人去,朝廷就给了名头,就让人去拼命,而礼部觉得应该要限制下馆主的权力。

明馆内外所有人,名为馆主实为汉使,为了建功立业,睡人家太后估计都没什么心理负担,礼部希望汉使们不要折腾的太过分。

“这就是明馆馆主官身马牌吗?”朱翊钧拿着一个巴掌大的圆铜牌,正面就两个字,明、令,而背面写了四句话:

南越杀汉使,屠为九郡;

宛王杀汉使,头悬北阙。

朝鲜杀汉使,即时诛灭;

单于杀汉使,悬首槁街。

这些人的身份,朝廷是认可的,皆为汉使,也就说,如果他们在当地遭遇任何不幸,大明天兵的确很远,但环球贸易的商队,每年都能抵达一次,会为这些汉使报仇。

这是一种非常暴力的表述了。

看得出来,高启愚为了能把兴学的差事办好,真的是用尽全力了,不从海外搜刮足够多的白银,他要做的普及教育,恐怕很难成功。

这四句出自《汉书·苏武传》的话,朱翊钧朱批,就是他这个皇帝的承诺。

可以预见,明馆的制度,的确会和高启愚说的那样,变成一个取而代之的小生意。

高启愚曾经作为遣泰西特使,绕了地球一圈,回到了大明,在他看来,大明把不必要的善意收一收,该霸道一点就霸道一些。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

“这段话有意思。”朱翊钧看着礼部的奏疏,沈鲤在政事奏疏里,夹带了一点点私货。

唐开元、天宝间,中国强且盛,自长安西门西去,尽唐境,一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蔽野,天下言富庶者,无如陇右,江南亦不能比。

今日,所谓万二千里,盖包西域属国而言,陇右则今之临、巩二府也。萧条千里旷无人烟,视古之富庶,殆如异域,何地利相悬之甚也?

气温降低,曾经人口稠密、气候湿润的万里沃土,今天变为了荒凉萧条的无人区,地利悬差这么大,陛下要重开西域、海陆并举,礼部并不反对,海陆并举、重开西域理所在,但重点还是在开海上。

这就是礼部稍微夹带的私货,希望陛下更加关注开海的变化。

“今年火药产量增加二十万斤吧。”朱翊钧朱批了明馆的制度,相应的朝廷专营的产业,也要增产,来满足特别贸易许可和明馆制度的推行,这也是开海新政的一部分。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更多的火药生产,为仗剑行商保驾护航。

次日的中午,大明皇帝廷议之后,换上了常服,来到了燕兴楼交易行,每月一次的燕兴楼盘账,准时进行,朱翊钧作为燕兴楼的大东家,对燕兴楼的行情每个月都要看一下。

王谦作为燕兴楼的总负责人,恭候圣驾,将皇帝迎入了天字号包厢,并且将早就准备好的账目呈送到了皇帝面前。

燕兴楼交易行现在的票证分为了三类,大票,小票和新票。

大票就是以绥远驰道、绥远矿业、西山煤局、胜州煤局、桃吐山白土、兰州毛呢、永定毛呢、永升毛呢、五大造船厂、环球贸易船队为主,这些大票,票的价格很低,但票价增长速度很慢,主要吃分红派息。

小票主要以民坊的船舶票证为主,其中三桅夹板船已经停止发票,主要是五桅过洋船和快速帆船,快速帆船每年只有三艘用于远洋贸易进行放票,这类票价波动略大,但整体稳定。

新票,则是以五大远洋商行筹集资金为主,元绪群岛依旧是这一类新票里面的热门票证,这类新票赌性很大,因为远洋开拓依旧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血本无归。

“当年你父亲人人做船东的计划,执行的很好。”朱翊钧看完了大票小票的交易记录。

燕兴楼最重要的作用,不是给投机客投机,而是给大明北方的势要豪右、乡贤缙绅们做船东的机会,享受开海红利,是重要的分配工具之一。

王谦俯首说道:“臣的父亲,时常叮嘱臣,不要让大票小票过分激烈波动,影响朝廷分配之事。”

“所以你就把目标瞄准了新票是吧。”朱翊钧略显无奈的说道。

“具体而言是赌徒。”王谦俯首说道:“在燕兴楼购买大票小票,基本赔不了钱,每年能领到分红派息,但非要在新票里折腾,那就怪不得臣了。”

“金银交易分到了新票里,就是告诉所有人,这里面风险很大。”

朱翊钧思索了片刻说道:“稍微提高一些新票的门槛吧,从一百银的门槛,提高到一千银如何?你是燕兴楼的大掌柜,你觉得呢?”

燕兴楼入市门槛要一百银,断绝穷民苦力入场的可能,家产不足百银,根本没有那个抗风险能力,百银之下,更重要的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

“臣不赞同。”王谦十分郑重的说道:“陛下,如果提高到一千银的门槛,会遭人骂的,除了遭人骂,还会被质疑吃独食,此乃当初永乐开海之大弊。”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朝廷把独食吃完了,但只看到了发财,没看到危险,三宝太监当年在马六甲海战、锡兰打仗,锡兰国王可是直接调动了五万军兵。”

“自宣德九年第七次下西洋之后,大明国朝把官船官贸停了,海洋让了出去,结果就是葡萄牙人跑到了濠境,西班牙人灭了吕宋,濠境是大明腹地国土,吕宋是大明藩属。”

王谦的理由十分充分,他反对继续提高门槛,一旦形成皇帝领着大户吃独食的广泛风力舆论,会给大明开海造成更多的不确定性。

理由很充分,但这么直截了当的顶撞皇帝,也是需要勇气的。

王谦要走独臣的路数,就不会对皇帝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独臣唯一能倚靠的只有皇帝。

“你说的很有道理,朕欠考虑了。”朱翊钧思索了片刻说道:“朕只想着提高门槛,把抗风险能力更弱的人拒之门外,这看似是一种善意的保护,但在门外的人,会觉得朕关了门,不让他们进门,反而会由衷的怨恨。”

“先生讲庄子曾对朕讲,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这段话是庄子说的,意思是:大道无名很难用准确的语言去描述;大辩不用言说而是用事实;过于追求仁政,反而是一种暴政;真正的廉洁并不是特地谦让,而是勇于担当;大勇不逞血气之勇,而是勇于公战。

大仁不仁,历史已经反复证明过了。

“国姓正茂在吕宋,把那些个夷人当人看,结果呢,怀恨在心,嫉妒汉人用双手创造的财富,袭杀我大明良善,丁洋全家六人反而被残忍虐杀,大仁的确不仁。”朱翊钧摆了摆手说道:“就当朕没说过吧。”

“陛下圣明。”王谦再俯首,他希望陛下一直这么英明下去,不会固执己见、刚愎自用,良言嘉纳,带着大明这条船,在再次伟大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番都指挥刘吉率领船队回到了吕宋总督府马尼拉,不日就会抵达松江新港,这个消息传到京师,环球航行的船舶票证应声而涨。”王谦介绍今天市场上的波动。

燕兴楼们的船东们承担了将近七成的船只营造费用,为船只买单,但只能分享三成的利润。

船只的养护、维修、损失,也多数由船东们来承担,但即便如此,燕兴楼的船东们,依旧能够在远洋贸易里获利,比工坊要少一点,但胜在稳定。

尤其是大票里的环球贸易船队,只要大明水师依旧无敌于天下,环球贸易船队就是稳赚不赔,稳定到比过去当地主还要稳定。

因为有燕兴楼的存在,大明开海政策获得了普遍支持。

“有人造谣环球贸易的船队,在泰西被击沉了,这消息传了好几天,造谣者三个交易商帮,已经被臣给禁止燕兴楼贸易了。”王谦说起了一件小事,市场就是这样,有着各种各样的消息传播,这本来很正常,小道消息满天飞。

王谦赶紧解释道:“臣之所以要这样处罚,是他们登了杂报,刻意扰乱大票、小票的票证市场,这是燕兴楼交易行条例明令禁止的操弄。”

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一些势要豪右恶意做空大票小票市场,并且通过杂报来传播这种造谣信息,诬告反坐在交易行里也是如此。

杂报是当下百姓了解消息的唯一渠道,胡说八道,是要挨罚的。

这是一种相对公平,在燕兴楼交易行交易的人,多数抗风险能力弱、不求一夜暴富的人,把银子都投入大票小票之内,这部分人的消息相对闭塞,很容易受到情绪影响,在博弈中吃亏。

势要豪右掌握了杂报,等同于掌控了喉舌,恶意操弄,自然要被责罚。

朱翊钧点头说道:“罚款不管用,禁止交易不管用,明知故犯,一犯再犯者,拟好名单告诉朕,朕让稽税缇骑查一查。”

“查他个底朝天就老实了。”

新票里全都是赌徒,大票小票可都是大明很多产业的东家,是要保护好的铁盘。

“刘吉也要回来了。”朱翊钧打算和刘吉好好商量下,关于明馆的事儿,大明皇帝看着楼下人头攒动的贸易行,伸了个懒腰,在发展的路上,有好有坏,但总体而言,还是好消息较多。

刘吉带领的大明远洋贸易船队顺利回航,在抵达琉球之后,海防巡检用最快的速度通报了松江府,在万历十五年三月初三这天,远洋贸易船队顺利抵达松江府新港。

这一天港口上人山人海,都是收到了消息迎接船队回航的人,在回航的这一天,新港禁止出入港口,为大船队让行,因为庞大的船队仅仅进出港,就要一天的时间。

天公作美,万里无云,海天一线的蓝色,出现了第一根桅杆,桅杆上悬挂着朱红色的团龙旗以及七星旗,这代表了大明官船和大明商船的双重身份,很快数条桅杆从海面上不断的升起。

港口的人群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号角声、鼓声此起彼伏更加热闹,海鸟被惊动展翅高飞,划过了海面。

为首的是三条快速帆船,分别是通和、泰安、安业号,这是专门为海贸而改良的远洋船,有三根桅杆,满载为一千二百料。

相比较游龙号和飞云号,这三条快速帆船,减少了两根桅杆,降低了五百料的载重,但船速并没有降低,而且更加灵活。

之所以有如此的改变,其实主要是为了适应远洋贸易的环境,三桅快速帆船更像是战舰。

(现役破浪号风帆训练舰)

万历十四年起,快速帆船开始了环球航行测试,将海测的经验进行总结后,对船只进行进一步的改进,预计在三到五年内,形成稳定的远洋型号,最终的目标是用快速帆船完全替换掉普通的帆船,更快的贸易。

快速帆船环球航行一次,只需要八个月的时间,缩短贸易时间,就是获得更多的金钱。

在三艘快速帆船身后是二十条的五桅过洋船,五十条的三桅马船,以及百余艘的四百料战座船。

算上战座船,不到两百条船的远洋商队,和永乐年间下西洋的船队相比,规模上要小很多很多,永乐年间,郑和带领的船队,光包船就有260余条,遑论护航的马船了。

但这不代表从海外带回的财富会少,船少了,但获得财富的效率变高了。

四百料的战座船,并没有因为大明日新月异的推出新型船舶被淘汰,反而经过了数次改良之后,仍然能够承担军事职责。

更小意味着更加灵活,意味着更广泛的战场环境,更小意味着更快的速度,能够进行侦查等工作。

比如四百料战座船因为吃水比重型船只小,可以驶入部分的河道,完成作战任务。

刘吉带领的环球商队,带回大明五百万两的白银、十二万两的黄金、六百五十万斤的赤铜、两万桶棕榈油和三万桶方糖、两万包的棉花、一百五十万斤的硝石等等数不胜数的货物。

而这里面最珍贵的是一万斤的金鸡纳霜,这东西是旧港总督府今年的税赋,旧港总督府留下了更多的白银来支撑海外通行宝钞,使用金鸡纳霜来抵税赋。

松江镇提督内臣张诚满是疑惑的问道:“这两条马船上,装的是什么?”

刘吉将货物清单交给了提督内臣张诚,张诚的义父是陛下身边的二祖宗张宏,同样张诚也是松江市舶司的内官,货物的清单,张诚要挨个核对,这里面有一半货物在售卖后,要折银进入内帑,决计不可马虎。

这是陛下的银子!

还有一船专门给皇帝陛下的伴手礼,这是政以贿成,不把皇帝哄高兴,皇帝一不高兴闹起了脾气,又下旨禁海,弄得一地鸡毛,就不好看了,主要是各种植物的种子,分门别类的整理好,让陛下用以不务正业。

但是货物清单点检之后,张诚发现,有两条船上,居然没有货物。

“俘虏。”刘吉有些疲惫的说道:“大明船队实在是太富有了,总是有些不长眼的家伙,非要试试以众欺寡以多打少,试着从大明船队咬下一块肥肉来。”

“显而易见,他们踢到了铁板,不仅没吃到肉,还崩掉他们两颗大门牙。”

除了黄金白银货物之外,他还带回来了一大批不长眼的俘虏,大明官船官贸可是全员水师!

“原来是俘虏,咱家一定会禀明圣上,水师军兵的辛苦和凶险。”张诚由衷的说道,仗剑行商,绝对不是谎言。

刘吉心有余悸的说道:“在海上,除了一条船上的人,其他人都不可以相信,这是血的教训,这五年来环球贸易,最凶险的一次就是这次,我轻信了一个西洋的商人。”

“沙阿·买买提特使在京师就反复对我说:如果你遇到了一条毒蛇和波斯商人,先杀死波斯商人;宁愿相信毒蛇,也不要相信大食商人的花言巧语。”

“我起初还不信,这次吃了亏,算是长了记性。”

刘吉损失了一条五桅过洋船、两条马船,才搞定了波斯商人、大食商人、葡萄牙商人和黑番的联手偷袭,获胜是获胜了,但船被烧毁了,还牺牲了七名水师军兵。

西洋是波斯商人和大食商人的地盘,沙阿买买提反复提醒刘吉,不要相信商人的鬼话,刘吉记在心里,始终对这些商人有所防范,才没酿出大祸。

“刘指挥休息,咱家把剩下的货物点完。”张诚看得出刘吉的疲惫不堪,远洋归来,刚下地,刘吉和水师军兵们,还有点晕地。

刘吉走进了港口的大澡池子,远洋归来,他要用硫磺皂仔细梳洗,才能下榻港口的会同馆驿,三日后才会启程入京面圣。

这是必要的防疫流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