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703章 一碗水端平

盛唐挽歌 第703章 一碗水端平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朝廷统一天下后,百姓基本上可以过上好日子。

但天下统一以后,百姓过上好日子基本不可能。”

汴州府衙书房里,方重勇在大纸上写下这句话,越看越是感觉一点也不好笑。

这或许只是个非常写实的陈述句罢了。

打败了史思明,汴州军就可以进军河北了。然而,河北与其他地方的矛盾,那是日积月累,长达数百年的。没了史思明,不过是少了一个宣泄的出口罢了。

管事的人,就没法不挨骂,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河北百姓骂不到史思明,将来就该骂他方某人了。

方重勇已经察觉到汴州朝廷里面有些人,正在跃跃欲试,制定河北地区的“特别法令”,说白了就是军管。

换言之,现在朝廷在汴州等州县,实施的轻徭薄赋与商业宽松管制政策,将来在河北未必会实施。别问,问就是盗匪众多,不管不行!

什么摊派徭役,抽重税,那都是可以预想的事情。

按理说,“天下大同”的思想,应该是深入人心了。大唐旗帜所到之处皆为国土,所有子民,皆为天子臣属。

按理说,朝廷应该是一碗水端平的。

然而实际上,自大唐开国起,就从未有过“一碗水端平”这样的事情。过去就不曾有,将来或许也很悬。

如何接管史思明的烂摊子,如何将河北纳入到统治中来,如何加强朝廷的向心力和威望,这些都是摆在方重勇面前的新问题。

正在这时,大聪明推门而入,对方重勇叉手行礼禀告道:“官家,河阳三城防御使刘龙仙求见,他说他抓到了史思明!”

大聪明语气中难掩激动。

幽州目前是史思明嫡子史朝清掌管,倒也不至于说直接就跪。

然而幽州有史思明和没有史思明,攻略起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难度。

史朝清背后是辛夫人,而辛夫人背后则是幽州本地大族辛氏,及辛氏的关系网。换言之,现在史朝清所能依靠的,就是娘家人,他那些大舅二舅什么的。

这些人当然不可能轻易放弃权力,但他们却是可以谈判和笼络的对象,这一点和史思明有着本质区别。

他们和史思明的政治诉求,本来就不一样。

“让他进来吧。”

方重勇心中激动,脸上却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很是沉得住气。

不一会,一个身材魁梧,面庞有些粗犷的壮汉走进了书房,他的面孔看起来很是憨厚,很有些迷惑性,就像是那种大老粗一样。

而此人身后,则是五花大绑着一个“乞丐”,就连脸都是黑的,身上散发着一阵骚臭味,老远都闻到了。

“末将刘龙仙拜见官家。”

刘龙仙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样子看起来有些拘谨。

“河北局势还不稳当,刘将军身上责任重大。你怎么能不顾防区,私自来汴州呢?”

方重勇故作不悦的呵斥道,表面上听起来像是在斥责,实则暗示刘龙仙“异常忠诚”,朝廷对他毫不怀疑。

“官家,军务确实重要,可这是史思明呀。末将好不容易抓到他,此獠狡诈异常,所以末将不得不亲自押送他来汴州,任凭官家处置。”

刘龙仙低眉顺眼说道。

“刘将军忠勇可嘉啊。”

方重勇感慨说道。

和聪明人说话很轻松,很多事情不必真的说出来,懂的都懂。

方重勇看向那个“乞丐”,只觉得他那狼狈的模样,和逃荒的流民差不多。要不是刘龙仙带他来的,方重勇打死也不信这厮是史思明。

“那个,末将还有军务在身,要速速返回北中城。邺城的交接,末将很快就会办妥的。”

刘龙仙不动声色禀告道。

“朝廷的兵部和枢密院,缺一些经验丰富的官员。刘将军将来,还是来中枢当官好一些,兵部和枢密院有你的一席之地。”

方重勇很是露骨的暗示道。

刘龙仙大喜,千恩万谢的走了,几乎是一步三回头的拜谢。

进中枢当官,比起在地方上为官,那要好太多了,特别是在这改朝换代的过程中,入中枢为官的好处简直不要太多!

千里为官,只为吃穿。

难道打打杀杀是件很好玩的事情么?难道当将军就是为了杀人么?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钱和权!

刘龙仙知道自己这一波赌对了,送来史思明,方清立马就承诺将来调他来汴州为京官,进兵部或者枢密院。

管着兵事,却不必亲力亲为的上阵杀敌了。其间好处,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白的?

刘龙仙此刻心花怒放,将来等方清在汴州兵变的时候,自己再来个“劝进”,想想都美得很。

等刘龙仙走后,方重勇居高临下,看了一眼被亲兵按在地上跪着不能动弹的史思明,一脸戏谑问道:“事到如今,你有什么话想说么?”

“哼,成王败寇而已,有何可说的!”

史思明十分硬气,把头偏到一旁,一句话也不肯多说。

“先带他去善缘山庄吧。”

方重勇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压根就不把史思明这厮当回事。

没错,在没有抓到以前,史思明是所谓的“大燕”皇帝,麾下精兵数万,掌控十多个州,不可一世。

然而,他兵败了,又被抓了,所以……也就这样了。

在方重勇眼中,现在的史思明跟死人的区别,大概就是会说话而已。

既然是失败者,那就得有失败者的样子,就会得到失败者该有的待遇。

方重勇并非李唐宗室,这一世也没有所谓的“安史之乱”。史思明不过是众多军阀里面,跳得比较高的那个罢了。

这天下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真不少。

“你……”

史思明愣住了,他抬起头,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方重勇。

自己怎么就这个待遇,不应该啊!他是大燕国的皇帝啊,难道被审问的权利都没有了么?

史思明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见方重勇不耐烦的摆摆手。一旁的亲兵不由分说将史思明带走,压根就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那样子,就像是拖着一条死狗。

等史思明被带走以后,方重勇这才松了口气,整个身体都松弛下来了。

演戏是演给别人看的,不是演给自己看的。

不管怎么说,拿下河北大概是没什么悬念了,至于要如何治理,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统一天下,迈进了很大的一步。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方重勇将严庄叫来,面授机宜。

大概是刘龙仙没有隐藏行踪,来汴州是来得大鸣大放的。所以史思明被抓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等严庄到汴州府衙的时候,也得知了此事。他在感慨史思明命运的同时,也是心中窃喜。

“官家,抓住了史思明,当真不公审一番么?”

严庄疑惑问道。

方重勇摇摇头道:“随便处置一下就行了,没必要给李偒长脸。杀史思明如杀一条狗。”

听到这话,严庄在心中暗暗揣摩了一番,这才察觉到方重勇当真是心思缜密。

史思明是所谓的“大燕皇帝”,他建立所谓的“大燕国”,其实并非是在打方重勇的脸,而是在打李唐宗室的脸。史思明被抓,大燕国被灭,长脸的人,是天子李偒,以及李氏的宗室成员。

而不是方重勇。

大肆宣扬此事,对方重勇并无直接的好处。

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改朝换代,那么史思明的事情,就没必要太当回事。人抓到以后,该杀就杀,该判就判,仅此而已。

“官家所言极是。”

严庄对方重勇叉手行礼道,没有反对这个看法。

“史思明被抓,倒是让本官想起一件事来。

从今年开始算,今后三年,河北之地免税不免徭役,你以为如何?”

待严庄落座后,方重勇面色肃然询问道。

“三年不收税么?”

严庄面露惊讶之色,方重勇这个手笔很大啊,一般人是没有这个魄力的!

“对,不收税,因为也不方便收税,不如不收。

不过这三年要在河北发徭役,修路修桥,恢复民生,疏通运河,重建官府。

如此我们方便,又得了民心,可谓是一石二鸟。

河北民心未定,百姓们不知道我们要在河北实施怎样的政策,心中恐慌,难免被某些人利用。

三年不收税,汴州军在河北便是唯一的王师,谁也没办法把百姓拉走了。

一切,等三年之后再说。”

方重勇很是认真的说道。

严庄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不给河北加重税就不错了,居然免税三年!严庄也是被方重勇的大手笔给吓到了。

当然了,细细想来,此举看似慷慨仁慈,实则也是无奈之举。

要收税,就要派人去收,那么派谁去呢?

河北新占之地,民心未附,当地官府的官吏都不是汴州朝廷的人,跟本地大户更是没什么交情。

朝廷派人去收税,明里暗里会受到抵制。硬收的话,容易闹出民变,或者将税收的权利让渡给地方大户。这样一来,换汤不换药,河北还是从前的老样子。

而朝廷公开声明不收税,那么地方大户说的话,在本地也就不管用了。朝廷虽然不收税,但地主却是要收租的!

正因为这样,朝廷与佃户之间的矛盾,就被转移到地主与佃户之间了!这样有利于在河北推行土地改革。

至于不免除徭役,也是借此机会,重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顺便完善因为战争被破坏的基础设施。

试想朝廷都免税了,各家各户要是连徭役都不肯出,那么被挂电线杆也是纯属活该吧?

方重勇这一招“缓兵之计”,可以说用得恰到好处,也是给史朝清施加政治压力。

汴州朝廷不收税,史朝清要收税,甚至是收重税,那么河北民心往哪个方向走,也是明摆着了。至于三年之后,那到时候再说,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的问题。

“官家此计甚好,麻烦只在于三年后如何。”

严庄苦笑道。

“人生无常,一场大病,就有可能驾鹤西去。即便是下个月,本官也不敢说会如何如何,更何况三年以后?”

方重勇笑道,摆了摆手,显然是觉得根本无所谓。

三年?

还是等三年后再说吧,现在想那么多干啥!大争之世就是在争夺先机,免税三年,足以让汴州朝廷在争夺河北的过程中占尽先机!

方重勇清楚的记得,前世大美王朝选举拉选票,候选人都要许诺一大堆好处呢。现在正是乘胜追击,横扫河北的时候。

免税三年,正当其时!

“官家所言甚是。”

严庄对方重勇叉手行了一礼,心中也是释然了。

“对了,崔乾佑去了渤海国以后,没有什么消息传来,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方重勇忽然想起这一茬来,疑惑问道。

因为帮助大钦茂夺权乃是机密之事,所以崔乾佑和税警团坐海船出发后,就没有再派人回来联络。如果他们失败了,那就是一群雇佣兵企图在渤海国内劫掠,然后被反杀。

这些跟汴州朝廷,跟大唐都没有任何关系。

只有成功了,大钦茂才会派人回来告知情况。算算时间,现在正值那边的秋收,也是该动手了。

“官家,此事急不得,现在只能等了。”

严庄劝慰道,心中也是直打鼓的。

方重勇这一波算是直接干涉渤海国内政了,如果大钦茂失败,那么渤海国翻脸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如此,幽州以北,便有一个巨大的隐患。

说不重要那是假的,只是没办法控制而已。现在赌局已经开了,局面怎么走,很多时候,跟操盘之人所想,略有些差距。

“控制了渤海国,契丹和奚人便被我们压制住了。否则渤海国倒向契丹等族,或者跟他们联手,再加上河北乃是新占之地,如此局面会让我们很被动。”

方重勇叹了口气,如今的时局,就是不断的竞争不断的卷,先赢是纸后赢才是钱。朱温的后梁也一度占尽优势,后面没有操作好,还是崩盘了。

正当方重勇与严庄商议要如何对渤海国增兵的时候,张光晟急急忙忙推门而入,手里还拿着一个封了火漆的细竹筒。

“官家,渤海国那边来信,税警团已经控制了渤海国上京。大钦茂荣登国主之位,请官家派人去册封他。

大钦茂之子大宏临就在府衙外面等候!”

张光晟一脸激动说道。

“好!好!”

方重勇霍然站起身,紧握双拳。

这关键的一步落子,终于做成了!以后河北就可以变成大后方,不必担心被人突突了!

“你带他进来,算了,一起去状元楼吃个饭吧。”

方重勇拍了拍张光晟的肩膀,哈哈大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