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690章 麦田守望者

盛唐挽歌 第690章 麦田守望者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代皇帝的葬礼,是复杂、多元、奢华、隆重的。

简而言之,人之重,莫过于生死二字而已。无论是谁,他的诞辰与忌日,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没有之一。

所以唐代帝王的葬礼,隆重得有点吓人,以至于后世朝廷难以望其项背。

皇陵要离皇宫数百里的距离,选址还要“遥相呼应”。

送葬的队伍,没有个几千人,那就是对先帝不敬。所有文武官员,皇帝亲信都要为先帝送行。

然而,李璘好像没有为自己修皇陵,他的子嗣也不可能修。就算他提出来,方重勇一句“国家艰难一切从简”,就能搪塞过去。

没有皇陵的帝王,懂的都懂。至于葬礼上那些纷繁复杂的规矩,也都被故意省略了。

只是一切都可以省,唯独下葬这个程序不能省,因为无论如何,死人总要入土为安的。

那么问题来了,李璘要葬在何处呢?

李唐宗室的皇陵,那可是在关中的。就算再寒酸,天子也不便于葬于关中之外。

严庄一夜没合眼,安排李璘的葬礼,一直忙到天空吐出鱼肚白,他才拿着一张地图来到方重勇府上。

“官家,李璘的葬礼,其他的都好说,唯一的问题,是葬在什么地方。

汴州可不是李氏传统的墓葬之所。身份是天子的话,再不济也要回关中的。”

严庄一脸肃然说道,面色中带着说不尽的疲惫。

“外放亲王,客死他乡的直接葬于外地,自大唐开国便有之。

既然天子死于汴州,那便葬于汴州吧,一切从简。”

方重勇轻轻摆手说道,他也是一夜没合眼,脑子里不断盘算这件事要如何善后。汴州朝廷,李璘只是名义上的主人,方重勇才是实际掌控者,这一点非常重要。

既然是实际掌控,那么无论汴州朝廷内外发生什么事情,方重勇都得必须兜底,无法逃避善后责任。

“下官也是这么想的,有这么几处地方,官家任选一处即可。

都是半日脚程的,不耽误时辰。”

严庄小心翼翼的说道。

这件事不好办,更不讨好。可谁让他当了左相呢,这些事情,不做也得做,避无可避。

二人在书房内盯着地图,一时间谁也没有说话。

看着严庄选中的这几个地方,方重勇微微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几处地方,位置都太正了。这是要让每个来汴州的旅客商贾们,都顺便祭拜一下先帝么?你觉得像话么?”

方重勇面色不悦质问道。

“毕竟身份是天子……”

严庄喏喏不敢多言。

“不如,就葬于郭桥的麦田旁,当一个麦田守望者吧。”

方重勇大手一挥,给了个让人意外的答案。

郭桥这地方有什么呢?

从前有什么不知道,但现在,善缘山庄就在郭桥。银枪孝节有一部先锋军,其军营也在郭桥。

那地方并非运河的必经之处,所以也相对冷清。

方重勇安排将李璘安葬在郭桥,显然是给那些善缘山庄里面参加“劳改”的人看。他这是表达什么意思,恐怕明眼人都看得懂。

傀儡,就该是傀儡的待遇!怎么能喧宾夺主呢!

假如李璘死后都人人瞻仰了,那将来方重勇若是去世了,要怎么处理?

这里头可是大有文章的!

“下官这便去办,今日午时,便在郭桥下葬,一切从简。”

严庄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说道。

“时间紧任务重,你多担待些。

去吧,午时郭桥见。”

方重勇疲惫的摆了摆手,将严庄送出了自家府邸。看着旭日东升,天边云彩被染红,他这才无奈的叹了口气。

政治的玩意,真的是很麻烦,却又不能不管不顾。

李璘驾崩的消息,会在今日上午传遍整个汴州。午时,“文武百官”们会到达郭桥,参加所谓的“葬礼”。

参加完葬礼,百官们会来到汴梁城皇宫,参加新天子的“登基大典”。

有两拨人,各自准备各自的事情。

严庄负责安排关于李璘葬礼的一系列后事,而新天子李偒的登基仪式,则由郑叔清来张罗。老郑昨夜不情不愿从被子里钻出来以后,得知李璘被高尚所杀,大惊失色,主动提出承担新天子李偒的登基仪式。

不得不说,郑叔清的政治嗅觉确实是超人一等。

他的身份,办李璘的葬礼显然不合适,那样会给人一种“五姓七家同情李璘,暗中对方清不满”的意思。

然而改成郑叔清给李偒主持登基仪式,那就释放出了“五姓七家支持新天子”的信号。如果再加上李璘是被谋刺的传闻,这其中的水就更混了。

两件事看似大差不差,实则很有讲究。郑叔清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弯弯绕绕,说明他从基哥时代就开始混迹朝堂,多年屹立不倒,绝非是单纯靠的运气。

汴梁城皇宫御书房里,李璘的尸体早就在第一时间被运走了。至于找仵作来验尸之类的事情,那是完全不可能去做的。

换言之,李璘死了就是死了,至于他的真正死因,官府压根就不会对外公布。只要是太子李偒正常继位,那面子上就过得去,谁也不会多说什么,更不会有人替李璘抱不平。

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

此时此刻,还未参加登基大典的李偒,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如水。郑叔清也不催促他,就安安静静的等在一旁。至于登基大典的具体事务,自然有礼部的其他官员来负责。

汴州朝廷运转了这么多年,功能也逐步完善,自然不会出现新天子要登基,都不知道该怎么操办的笑话。

“郑尚书,孤可以不登基么?”

李偒抬起头,看着郑叔清询问道。

他不是不想当皇帝,哪怕是个傀儡皇帝,那也比傀儡太子要好啊!

问题是,不该现在登基!

现在登基,李璘的死亡,就有李偒的一份干系了。进了这个坑,他就没法出来了,一辈子都出不来!

“陛下,微臣本不该说什么。

然而还是那句话,人生在世不称意,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了,真不差这一件。

您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郑叔清对李偒叉手行礼说道,话语说得很婉转,但态度异常坚决。

“郑尚书,你能不能告诉孤,父皇是怎么去世的?当真是那……”

李偒欲言又止,他当然不是在说高尚杀的,毕竟这个已经是明牌了。这就好比说,一个刺客杀了天子,难道刺客就是自己想杀人么?

高尚杀的李璘已经确认无误,但高尚杀的不代表就是高尚自己想杀,幕后极有可能有看不见的黑手!

李偒就是想问,是不是方重勇指使的。

“陛下,这件事确实不是官家所为,微臣可以用人头担保。然而,高尚背后具体是谁,那微臣也不知道。”

郑叔清不急不缓的说道。

“如果孤不当天子,会如何?”

李偒有些不甘心的询问道。

他早上一起床,郑叔清就带着礼部的官员堵门,然后这些人告诉了他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老爹李璘挂了,身边的贴身宦官高尚杀的,自己这个太子,今日就会登基!

然后才有了现在的御书房对话。

“陛下若是拒绝,恐有杀身之祸。”

郑叔清正色说道。

“方清他竟然敢弑君!”

李偒拍案而起,脸上惊怒交加!他万万没想到,局面已经到了如此险恶的地步。

“陛下,微臣说假如啊,不可能是真的。

假如有一天,您不甚失足从自家阁楼的阶梯上滑下来摔倒了,以至于身体伤残卧床不起。

那时候您又不是天子,又不是太子,谁会关注一个亲王出什么事情呢?

所谓弑君之言,戏言都谈不上,微臣无法置评。

弑君,起码得是君才行。您当了天子,您才是君。您若是不当这个天子,那……您觉得微臣应该怎么称呼您?”

郑叔清一晚上没睡觉,满肚子火气,忍不住阴阳怪气的反问道。

李偒缓缓坐下,胸膛剧烈起伏,面色阴晴不定。

郑叔清就差没直接指着李偒的鼻子反问:你以为你是个什么东西,也配谈条件?

似乎是觉得自己的话说得太重了,郑叔清长叹一声劝慰道:“所谓天道轮回,人说了不算,一切都是天意。陛下愿意承接天意,当这个天子,善莫大焉。就算您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妻子考虑,谁家里没几口人呢?”

“朕明白了,午时先帝葬礼完结后,便是朕的登基大典了对吧?”

李偒有气无力的询问道,那模样跟第一次逛青楼,却被老鸨羞辱的穷酸嫖客一样。

这个天子他是当也要当,不当,别人给两耳光,还是得当。

人还是别犯贱了吧。

“回陛下,确实如此。陛下现在就应该沐浴更衣收拾一下了,时间并不多。”

郑叔清对李偒叉手行礼说道。

“知道了,郑爱卿去忙吧。”

李偒无奈摆手,他知道郑叔清是方重勇的亲信,私交甚密。无论他对郑叔清说什么,对方都会如实转告方重勇,说了也是白说。

等离开汴梁城皇宫后,郑叔清这才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如果李偒是个真正的狠人,真的不惜牺牲全家老小的性命,也要拖方清下水。

那他是真的能做到的,绝非儿戏。

弱者面对强者,便是要有鱼死网破的勇气。因为他们除了勇气以外,在力量对比方面,当真是一无所有!

可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坐如针毡的天子,那也是天子啊。

李偒怎么可能有牺牲全家,拖方清下水,让方清难堪的勇气?

全家死光,只换得对方名誉受损,这样的买卖,有多少人愿意去做?

伴随着李璘的意外亡故,改朝换代的节奏要加速了!

郑叔清心中悠然长叹,一点都没感觉到兴奋。他只觉得这个旋涡实在是太巨大,稍有不慎就会翻船!

作为一个始终都“穿着鞋”的老官僚,郑叔清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局。

哪怕是早早上船的人,如果海面风浪太大,落水的可能性也不小。改朝换代的速度过于剧烈,便意味着人头滚滚。

不同之处只在于,谁的人头会掉。

……

午时,汴州郭桥一处麦田旁边,李璘的棺椁,被汴州本地专门负责丧葬的队伍,小心翼翼的放入挖好的墓坑之中。

什么陵墓啊,墓室啊,全都没有,就连陪葬的明器,都是非常随意的弄了一些纸做的。

别说是帝王了,就连民间稍微富足的家庭,都不会如此寒酸,将过世之人下葬。

方重勇全程面无表情,看着李璘的棺椁下葬,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其实,给死人体面,对于活人来说,不算是什么难事。他完全没有必要,把李璘的葬礼搞得如此匆忙,如此寒酸。

可是,方重勇却还是选择了这样的一种方式。死人看不到听不到,所有的一切,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对李璘这个天子太过礼遇,会给某些人错误的信号。

比起杀人,方重勇还是喜欢这样温和的手段,最后只杀该死的眼瞎之人。

“官家,先帝已经入土,是时候封土了。”

严庄走了过来,在方重勇耳边小声说道。

“嗯,封土吧。”

方重勇微微点头道。

严庄继续说道:“郑尚书那边,已经办妥了。百官们等会直接去皇宫参加登基大典即可。这件事,已经尘埃落定。”

天子李璘死了,然后……就这样死了,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也没有什么日月含悲。

人们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很快,大家都会将他遗忘,这就是傀儡皇帝的所面临的现实。死去的傀儡皇帝,连最后那点价值也没了。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幽燕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下一步,是该找史思明算算账了。”

方重勇冷哼一声,转身便走。

身后的“专业团队”,正在修建李璘的墓碑。

它将在这里,当一个麦田守望者,天天看着郭桥“善缘山庄”的劳改犯们劳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