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667章 坚持住就有办法

盛唐挽歌 第667章 坚持住就有办法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书先生离开了,换了个唱曲的上台。

以往总是服务于权贵,达官贵人包场时才会出现的歌姬与乐师,现在常常出现在茶楼里面公开表演,喝口茶就能坐着听,没钱也能进来捧个人场。身段比以往低了许多。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消费降级了而已。曾经那个排场第一的大唐,已经消失了,官员与权贵地主们的财富也支撑不起了。

或者说感觉没必要了。

方重勇身边众人都若有所思的看着这一切,他们感受到了时代的缓慢变化。

慢,但是一直在改变,从未停歇过。当年如基哥那般,在梨园内养着一众歌姬舞姬乐师的情况,或许百年内都不会再现了。

换言之,就是有生之年。

一个瞎子老头乐师走上台,领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娘子,这位的容貌很是一般。

老头给她伴奏,声如珠落玉盘。

“暖阳下,我迎芬芳,是谁家的姑娘。

我走在了那座小桥上,你抚琴奏忧伤。

桥边歌唱的小姑娘,你眼角在流淌。

你说一个人在逞强,一个人念家乡。

风华模样,你落落大方。

……”

小娘子用稚嫩的嗓音,唱着幽婉的歌。何昌期这样的武将听得摇头晃脑,好似猪八戒吃人参果。只有岑参等人看向方重勇,眼神玩味。

这便是近年来兴起的“汴州曲”:用胡琴弹奏,单人随唱,曲调简练,内涵却很丰富。这些曲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走在运河沿岸渡口,人来人往之处,时不时就能听到有人哼两句。

艺人们学得极快,曲目流传的速度也是快。

因为战乱,因为贫苦,人们用来消遣的钱也变少了。大排场,动辄数十人的鼓乐歌舞,一般人都玩不起。

如现在这样的表演,一人一乐器伴奏,一人随唱,甚至可以边跳舞边唱歌,就能混口饭吃了。

文艺,可以那样简简单单,却从不会消失。

听众随手给个三瓜两枣,下顿饭就有着落了。很难说这样的变化,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需求其实一直都在,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囊中羞涩罢了。

岑参听说这些“汴州曲”许多都是从方重勇府邸里传出去的,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府里哪位能歌善舞的娘子所作。

“想当年先帝在时,梨园一场宴会,便有歌姬舞姬乐师超百人出场。

那是何等气派。

而今只二人便能奏曲随唱,虽无排场,却也自在。”

岑参忍不住感慨道,他那急吼吼的心也静了下来。方重勇都不着急,他急什么。

“往事如烟,不提也罢。”

方重勇摆摆手道,让何昌期给小娘子打赏了一点小钱。这位小娘子千恩万谢,又唱了几曲,领着乐师老头离开了。

方重勇暗暗想道:那大概是她祖父吧。

正在这时,茶馆的掌柜来到雅间,对方重勇点头哈腰的禀告道:“请诸位贵人稍候,马上有名家到场。刚刚不过是开胃小菜,不是本楼的底蕴。”

“不错。”

方重勇微笑点头,轻轻抬手。

掌柜脸上堆满了笑容,慢慢退出雅间,不一会,铿锵的琵琶声响起,让人把心都提了起来。

岑参笑道:“此乃关中名篇《阳关三叠》也。有人练了十年也难登大雅之堂,今日大帅耳朵有福了。”

“王维……”

方重勇轻叹一声,他大概知道雅间外面的舞台上,是谁在弹奏了。

《阳关三叠》的词,是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诗句上改编成曲的。王维原来在梨园里面混过一段时间,这便是成果之一。

能唱《阳关三叠》的,必然是当初梨园里面的那批人。

这些人,这些作品,是盛唐时代,文艺创作的巅峰。

此后,每况愈下。

方重勇有点明白,为什么这些人都流落到关中外了。恰逢变故,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找一条出路。

基哥不在了,没人会惯着那些梨园的艺伎。其结局如何,不问可知。

“长亭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长亭柳依依,伤怀伤怀,祖道送我故人,相别十里亭。

情冣深,情冣深,情意冣深,不忍分,不忍分。

……”

听到悠扬中带着惋惜的男人歌声,雅间内众人皆是默然。

哪怕如何昌期这样的,也是知道《阳关三叠》的大名。只是与其同时代的盛唐已然远去,且再也不会回来了。

雅间离得远,看得不太清楚,但是声音很熟悉。

方重勇已经认出来是谁了。

《阳关三叠》并不长,一曲落幕后,又是一曲。

这一曲琴声幽怨,好似闺中女子在诉苦一般。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男人音,唱幽婉风,一样的出众。

岑参感慨叹息道:“此为王维所著《伊州歌》,想来大帅也是听过的。”

伊州啊。

方重勇默默点头,心里数着自己从西域回中原有多少年了。好像很久远,又好像只是在昨天一样。

在场除了崔乾佑,其他都是去过西域的,听到台上所唱《伊州歌》,心思都回到了当年。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方重勇再次叹息,他打算等会把台上的乐师和歌伎叫到雅间里面坐一坐。

一曲唱完,茶楼内欢声雷动,喝彩声此起彼伏。这演出的档次,已经远远高过了茶楼的档次。

类似这样的人,以前都是专门伺候基哥和一众核心李唐宗室的。如今,却也沦落到茶楼卖艺的地步了。

岑参附和道:“大帅,这等水平,过往大概只能在宫廷里遇到。见一见这二位艺伎,赏赐一番也是顺理成章。”

“是啊,确实如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方重勇忍不住感慨道。

雅间内众人都是沉默不语,他们也都感受到了岁月沧桑的变化。

世间岂有不老不死之人,沧海桑田过眼云烟。

哪怕有谁英雄盖世,最终也难逃一抔黄土的下场。

几曲唱完,茶楼掌柜将乐师和歌伎带到了方重勇所在雅间。

正如他猜想的,演奏琵琶的是雷海青,唱歌的是李龟年。二人都是当年基哥的心头好,玩音乐的时候必要带上他们。

“二位何以沦落至此?”

方重勇叹息道,上前将伏跪在地上的二人扶了起来。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雷海青忽然抓起琵琶,趁人不备就朝着方重勇的头砸去!

这一幕在电光火石之间,离得最近的何昌期,在长期征战中肌肉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他手中横刀瞬间出鞘,整个人如同猎豹一般,脚底像是长了两根弹簧。

还未等雷海青用琵琶砸到方重勇,何昌期这一刀便已经刺出,直接插入雷海青的腹部。随后何昌期一直往前冲,用胳膊肘将雷海青顶出好几步,然后一个连打,推着那把横刀,将对方钉在木墙上!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在场众人都没反应过来。一旁的李龟年都看傻了,完全不明白雷海青这是在做什么。

他是不知道现在方清的权势有多大么?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李龟年在心中大骂雷海青想死自己去就行了,别拖他一起啊!

这事可怎么收场呢!

“乱臣贼子,人人……”

雷海青还未说完,便已然断气,双目圆睁死死盯着方重勇,那双充满不甘的眼睛,已经变得呆滞涣散。

崔乾佑等人马上拔刀将李龟年控制了起来!

不动声色的松了口气,方重勇坐回原位。他眼神不善的看着李龟年质问道:“本帅本想安排你们入汴梁城皇宫某一份差事。前无旧怨,又无新仇,你们为何要行刺本帅?”

“奴,奴不知道啊,雷海青什么也没跟奴说!”

李龟年伏跪在地上大喊冤枉。

他与雷海青结伴而行,在这里能遇到方重勇一行人,纯属巧合,这一路本就是边卖唱边旅行,目的地确实是汴州。

李龟年没想到雷海青这么刚烈。

何昌期走上前来,对方重勇抱拳行礼建议道:“大帅,不如……”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罢了,给他一点钱,放他走吧。”

方重勇轻轻摆手,不想追究此事了。

打发走了李龟年之后,雅间内刚刚的气氛已经荡然无存。雷海青的尸体还被钉在墙上,样貌可怖,这茶怎么可能还喝得下去?

“回大营吧。”

方重勇意兴阑珊的丢下一句话,起身便走。

他知道雷海青为什么要刺杀自己,只是这样的事情,没有办法解释,没有办法劝说。

尊重个人选择,放弃妇人之仁。

仅此而已了。

……

洛阳宫城明堂内,气氛十分压抑。

安守忠看着孤身败逃回来的李庭望,气得头发都要竖起来了。

“一万兵马就这么没了?此前控鹤军都被打残了啊,他们还能反杀?”

安守忠的唾沫星子都喷李庭望脸上了。

他不明白,就算是一万头猪,杀起来也要几天吧?

“节帅,控鹤军实力非同小可,极为强悍。我军一接战就不敌,几战连败。

末将是真想守住怀州,可是怀州无险可守,是真守不住啊。”

李庭望哭诉道,可谓是声泪俱下。

“罢了,已经丢了怀州,还能怎么办。”

安守忠抱怨了一句,长叹一声,整个人都不好了。

李怀光下一部就是要冲河阳三城。

要不要守,怎么守?

安守忠觉得自己脑阔很疼。

“不如去汴州借兵。”

李庭望不动声色建议道。

如果是之前,安守忠肯定要拒绝,可是现在,他已经不敢说了。因为如果再败,安守忠或许就会控制不住洛阳城,控制不住军队。

这也是为什么安守忠知道李庭望所言不尽不实,也不敢把对方怎么样的主要原因。

关键时刻,军心不能散。

正在这时,一个传令兵被亲兵带了进来,一看到安守忠,就抱拳禀告道:“节帅,控鹤军已经攻克北中城,目前南城和河阳关还在我们手里,请节帅速速带兵支援,迟恐生变!”

哈?

安守忠和李庭望都愣住了,这踏马的李怀光速度是不是快了一点啊!

河阳三城之中,北岸是最大,也是建得最早的北中城。而南岸的南城,是由黄河南岸一个渡口形成的,防守薄弱。现在唯有黄河中心沙洲上的河阳关,还有防守的价值。

现在北中城丢了,势必要死守河阳关。

“你守洛阳,本帅去会一会李怀光!”

安守忠跟着传令兵出了明堂,出了宫城,骑上马就直奔河阳关。

传令有滞后性,其实现在的情况,在传令兵报信的时间里,又出现了新变化。

李怀光麾下爱将韩游瑰一度攻破河阳关,但又被安守忠麾下军队给顶了回去。安守忠的人马不讲武德,把河阳关通往黄河北岸的浮桥给砍断了。现在黄河上虽然还结了冰,但是冰面非常薄,不能走人。

而且凌汛期马上要来,战局会如何发展,还不太好说。

黄河北岸,李怀光凝神看着黄河中央的河阳关有些愣神,一只手紧紧握着腰间横刀。

“大帅,之前差一点就得手了。安守忠的人居然砍浮桥,现在末将实在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韩游瑰对李怀光禀告道。

真的就只差一点,甚至他都一度占据河阳关了,还是不得不退了回来。控鹤军士卒连番作战,已经非常疲惫。而安守忠的部曲不仅人多,而且离洛阳也近,休息得也好。

洛阳军那口气撑着没有被打崩,韩游瑰也没有办法。

他们开局不利,能够把局面反转过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攻下北中城,在黄河北岸拿到了一个可靠的落脚点,现在控鹤军士卒已经没有生死存亡的压迫感。

换言之,他们要休息,军官们已经使唤不动。这是战争的客观规律,不遵守是不行的。

很久之后,李怀光才长叹一声道:“如果只有安守忠一人,本帅有的是办法。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看着韩游瑰,脸上闪过一丝忧色。

目前的情况,控鹤军已经打出了顺势,但这个“势”,其实并不稳固。就算安守忠不能反杀,也要担忧其他势力的介入。

“我们的气力已经快用尽了,相信安守忠也差不多。大帅,只要坚持住,就有办法。”

韩游瑰面色坚定说道。

“对,只要坚持住,就有办法。你再去一趟汴州借兵,我们什么条件都不提,甚至洛阳也不要,到时候听从方清安排。

只要能赢就行!”

李怀光咬牙切齿说道。

关键时刻,他不能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