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盛唐挽歌 > 第657章 进还是退,这是一个问题

盛唐挽歌 第657章 进还是退,这是一个问题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顷刻之间,李庭望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压力。方重勇就这样毫无征兆的撕下所有温情伪装,直指问题的核心。

你是来谈事情的,还是来游山玩水的?

方重勇不再跟他打哑谜。

看到李庭望还在发愣,方重勇从袖口里掏出那封安守忠写的信件,在手中扬了扬继续说道:

“安将军在这封信里面,说的尽是客套话,本官有点云里雾里弄不明白状况。所以想问一问李将军,你们希望本官做到哪一步?

如果说只需要善意的话,那本官对你们是充满了善意的,而且之前就已经表示了善意,你与安将军大可放心。”

听到这话,李庭望默然无语。

刘忠翼的出现是个意外,但他也暴露了洛阳那边的很多秘密。

所有付出都是讲求回报的,方重勇的所谓“友善”,就是和洛阳那边正常通商,送点钱表示自己绝无恶意,没有谋取洛阳的心思。

至于其他的,那就别想了。

可是,李庭望来汴州,不就是想寻求可以支援洛阳的“盟友”吗?

“事关重大,李某还要回洛阳,与安节帅商议一番才行。”

李庭望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

“这个宦官李将军带走吧,本官虽然没必要自辩,但也不想蹚浑水。什么配合关中那边谋取洛阳的事情,本官是不会去做的。”

方重勇很是大度的说道,非常坦荡。

李庭望也知道是自己说错话了,连忙告罪道:

“李某适才怒急攻心,口不择言冲撞了官家,死罪死罪。这位本该来洛阳传旨的宦官为什么来汴州,我们也不知道。

人还是留在汴州吧,李某若是将其带回洛阳,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反倒是束手束脚了。”

李庭望连忙推脱,压根就不想带刘忠翼回去。若是把这个宦官带回洛阳了,那边人多眼杂。杀关中派来的宦官,只不过是给了那边翻脸的借口罢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为难自己呢?李庭望想得很明白。

“如此也好,那本官暂时帮你们看管此人。

这样吧,现在我修书一封,李将军带回洛阳再说如何?”

方重勇也很干脆,没有纠结此事。

“那就拜托官家了。”

李庭望抱拳行礼道。

方重勇随即写了封信,将其交给李庭望,后者立刻离开了汴州。一事不烦二主,方重勇依旧是让李栖筠跟李庭望同行,让他在洛阳那边做安守忠的工作。

此后,方重勇关注秋收的事情,浙西赈灾的事情,渤海国国主大门艺病重的事情,史思明父子死斗的事情,一时间居然把这件事给放一旁了。

原因很简单,战争并未很快爆发,安守忠对方重勇也没有纳头就拜。这位骁将就好像是个渣女一样,没拿到钱的时候摆笑脸,拿了钱反而不吭气装作不认识。

汴州有些人认为方重勇是被坑了,只是他们不敢将这件事公开提出来。

李栖筠依旧呆在洛阳负责联络,不断将洛阳那边的消息传回来。

安守忠虽然对方重勇没有什么热情的表示,但招兵买马却也是勤勉得很。他将汴州送来的财帛,一半用来犒赏三军,一半用来招兵买马,补充军备。

即便是没有对外公开宣扬什么,可是安守忠的野心,连洛阳城中的野狗都闻到味了。

而关中那边,对于刘忠翼的“失踪”,对于安守忠的心怀鬼胎,好像都没看到一样。他们只是悄悄加强了蒲州与潼关的防务,马璘和李惟诚各领一支一万人的兵马,而李史鱼则屯兵华阴,将此地作为粮仓使用。

一切都很平静,不过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安守忠派兵接管了河阳三城,驱赶了城中原守将,并将那支军队吞并了。

不过此时黄河已经开始结冰,自然也无所谓要不要封锁漕运。

不知道是不是做贼心虚,安守忠还特意给关中朝廷上了一道奏折:说河阳三城防御使贪墨军粮,已经被他拿下。至于安守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权力,他在奏折里面没有说。

那些都不重要,一切都是姿态和借口而已。

关中朝廷在默默的磨刀霍霍,安守忠也在招兵买马以应对乱局,哪边都不是省油的灯,双方不过是在等待机会罢了。

……

河东道,泽州州治晋城,此时已经是寒冬腊月,银装素裹,城外白茫茫一片。

一队骑兵正在晋城郊外打猎,他们骑着马肆意在农田中踩踏,无论是树林还是田野,都是他们的猎场。冬天的猎物膘肥体壮,皮毛鲜亮,肥美异常。

吃肉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获得上好毛皮,用处多得很。这队骑兵领头之人,便是李怀光,他的长子李琟及部将韩游瑰也在其中。

晋州地狭,但还算富庶,勉强落脚绰绰有余。李怀光这两年也比较安分,控制了晋州的财税,敲骨吸髓的从民间捞钱,养兵不成问题。

只不过,年景一年比一年差,倒也是真的。关中朝廷将李怀光封为昭义军节度使,这位李节帅在此基本上等同于土皇帝,听调不听宣。

狩猎队今天打到了不少猎物,众人来到一处避风的大石头旁边点起篝火烤肉。

趁人不注意的时候,部将韩游瑰,凑过来压低声音向李怀光询问道:“大帅,朝廷说要我们与安守忠换防,这件事能答应么?”

李怀光正在用树枝挑火堆里面的火苗,听到这话,面色瞬间就阴沉下来了。

“如果你是安守忠,你愿意拿洛阳换泽州么?”

李怀光反问道。

关中那帮阴人,就是花花肠子多!

李怀光在心中骂道。

韩游瑰摇摇头道:“洛阳何等富庶,安守忠在那里待了两年,又岂会挪地方。再说了,关中狗朝廷的话又没有人信,就算大帅肯,安守忠必定是不肯的。此乃挑拨离间之计,十分拙劣。”

“就是这个理了,关中那帮人,就是希望我们跟安守忠打起来,他们在后面坐收渔翁之利,想得倒是挺美的!”

李怀光冷哼一声,把烤肉的架子架好,将一只兔子剥皮以后串在木棍上。

“大帅,话虽如此,但那份圣旨,我们真的不理睬么?

毕竟泽州待着也不爽利,能换个好地方岂不美哉?”

韩游瑰继续说道,李怀光点点头,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

火中取栗的危险性,只要是被火烫伤过的人,都会记忆犹新。

可是,世间那么多聪明人,他们明明知道火中取栗很危险,怎么就一茬接一茬,前赴后继没完没了呢?

那还不是因为利益太诱人了!

那种以小博大的冒险,只要吃过一次甜头,就很难忍得住啊!

李怀光是如此,韩游瑰是如此,关中朝廷是如此,安守忠更是如此。

“出兵是肯定要出兵的,只是不能现在出兵。”

李怀光眯着眼睛,看着篝火里悦动的火苗,他心中好像也有一团火。

“安守忠,现在都防着我们。关中那帮人到处宣扬,搞得好多人都知道控鹤军与洛阳守军换防的事情,安守忠自然也知道。

现在他们正在枕戈待旦等着我们呐。

不如等春季再说。”

李怀光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某些人盼望你做的事情,你就一定不能做,否则就是在跳坑。

“大帅,春天不是要春耕么?怎么能用兵?”

韩游瑰一脸困惑问道。

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很多事情能够“出乎意料”,不过是底线更低罢了,并不是因为别人想不到。

“我们都不要泽州了,还管个屁的春耕啊。”

李怀光笑骂道。

韩游瑰心领神会,微微点头。

其实他们不止是泽州的春耕不要,就连洛阳的春耕也顾不上了。一旦打起来,洛阳和周边地区沦为战场,谁还有心思种地啊。

今年肯定要荒废过去,只能说看看后面能不能补种一些东西。

但是生灵涂炭是一定的,哪怕他们一个百姓都不杀。只要是破坏了当地春耕,到时候也会饿死不少人。

只不过在李怀光看来,那些都不重要,他们能不能入主洛阳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洛阳不能在他们治下,那饿死多少人,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丘八们办事若是还顾忌会不会踩到农田,会不会破坏春耕,那他们也不叫丘八了。

正在这时,一骑飞奔而来,正是李怀光亲兵。

“大帅,汴州有客来访,说是有要事求见。”

亲兵翻身下马,对李怀光抱拳行礼道。马儿吐出的热气,在空中形成一片雾气,好似喷火的麒麟一般。

“汴州么……”

李怀光一时间有些呆滞,他想起了过去的一些事情,虽然才过去两年多。但好像是上辈子发生过的一样。

那些记忆十分的模糊,似乎是被自己刻意的雪藏了。

天下为什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李怀光忍不住叹了口气,却又什么话也没说。

他翻身上马,对韩游瑰交待了几句,让对方负责把打猎的队伍带回城,他自己则是跟着亲兵先回晋城。

来到泽州府衙,一进大堂就看到有个中年文士,似乎已经等候多时。

那人一见面,就对李怀光叉手行礼说道:“鄙人张通儒,为方大帅送信而来的,信件在此。”

“方大帅就没什么要说的吗?”

李怀光满不在乎的坐在主座上,接过信放到桌案上,似乎没有当面拆开的意思。

“回大帅,并无交待。”

张通儒躬身行了一礼,很是客套,就像是在例行公事一般。

李怀光也知道对方只是来送信的,压根就没什么“重要消息”,于是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张通儒也没废话,从袖口拿出一张“回执”递给李怀光说道:“还请李大帅盖个印,要不然张某回去没法交差。”

这是应有之意,因为盛唐时就是这么个流程,差役和官员担任使者送信,为了表示“任务完成”,就必须要收信之人,在专用的“回执单”的盖章、签字、按手印。

流程与方重勇前世的现代并无多大本质区别。

而今天下分崩离析,也不存在这些问题了。由于太久没听过这样的事情,李怀光愣是好久才回过神来,讪讪在“回执单”上盖上控鹤军的印信。

张通儒把回执收好,揣入袖口,行礼告辞。

等他走后,李怀光这才去书房,将信件拆开,越看越是面色凝重。

这是一封方重勇的亲笔信,当然了,亲笔所写,未必是原件,也可能是誊抄过的。

在这封信里,方重勇先是分析了一下李怀光和控鹤军的处境,简单概括就四个字:丧家之犬。

即便还没到惶惶不可终日的地步,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也就现在时局混乱,李怀光还能凭借控鹤军老卒混两年。

一旦天下有变,李怀光会是最先死的那些人之一,甚至排第一位。

现在全天下都知道你要谋取洛阳,关中那批人打的什么算盘,不问可知。

你听了话,就入了套,不得不跟安守忠打生打死。

你不听话,那也落不到好,控鹤军名声本来就差,以后只会更差。

不过呢,看在控鹤军是我父方有德旧部的份上,我倒是可以拉你们一把。

只要你从泽州出兵,攻打邺城,打下来了,便可以作为你安身的地方。如果你打不过,我从汴州出兵帮你,断然没有打不过李归仁的道理。

至于洛阳,别去想了,等关中那帮人跟安守忠死磕吧,洛阳即使被你打下来了,以后你也是鸡犬不宁过不了一天安稳日子。

由于担心李怀光没什么文化,听不懂那些典故,所以方重勇这封信写得非常直接了当,甚至有些不加掩饰。

“去邺城么?”

李怀光有些触动。

说实话,洛阳富庶,确实不太好搞,占了很扎眼。但是邺城,或者说相州就不一样了。

不仅富庶,而且还相对安全。

史思明跟他儿子史朝义在卢龙死磕。

李归仁等人实力不强,只是名义上臣服于汴州朝廷,实际上不听调也不听宣。

其中关系,跟李怀光和关中朝廷的关系没什么两样。

要不要去邺城?

李怀光心中犹豫不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